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问题;设置;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44—01
Asking-question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激励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积极思考来分析、探讨、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引导学生独立地、主动地去了解分析材料,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从而掌握知识要领。
Asking-question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提出问题。教师自己先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确立教材要点,明确要让学生获得哪些重点知识和内容,然后就相关内容设置问题,问题的数量根据教材的量而定。所提的问题一要适合学生目前的程度和知识水平,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便于学生快速理解问题大意,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二要有教育意义和教学价值,即所提的问题要使学生在研究完成后有所收获,在获得知识和新体验的同时,能够在思想深处产生震撼与共鸣,在道德情感方面得到提高。三是要有研究趣味和创新意义,趣味浓、有新意的问题能使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活跃。比如,在处理初中九年级英语Unit 15单元教材时,我围绕课文主题“环保”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Whatcan we do to help protect our environment?同学们经过阅读、分析课文之后,结合生活实际,给出了以下答案:Planttrees.Pick up rubbish.Don’t cut down trees.Take care of our environment.Don’tspit in a public place.Collect waste paper or bottles for recycling.其中许多同学提到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Recycle books and paper.Turn off the 1ights when we leave a room.Care for animals.通过不断问答交流,学生不但掌握了这些词组的用法,而且从自身唤起了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达到了既学习又育人的课堂效果和教学目的。
二、引导发现。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对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示范,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使学生分析有目的、思考有方向,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进入Asking-question的思维活动中。对一些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正确引导他们,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
三、合理假设。对于探索性、设计性问题,教师要给出适当的、合理的假设,帮助学生确定探索方向和范围。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設,由教师协助选定。但要注意一点,对于学生的每一个假设,教师都要问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并说出理由,用这种发问、提示的办法引导学生,使他们的分析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不断发展。例如,在进行初中英语第三册Unit 7 Section A一课的教学时,对于设计的第6个问题“What’s your new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our hometown——Sichuan?”一位同学提出的“如果家乡是旅游区”的假设非常富有新意,我当即给予了肯定。他提出的理由是:TheYellowRiverruns through(黄河穿镇而过).High mountainsarearoundit(四周高山环绕).With many places of interest(有许多名胜风光).Home of fruits and rich in apples,pears and peaches(水果之乡,盛产苹果、梨、桃).With 500-year-old history(有500年的历史).Nextto Lanzhou City(距离大都市兰州近)。顺着这个假设的思路,他的答案就更清楚了。
四、讨论反馈。对问题及学生所做的回答进行及时的讨论与反馈是Asking-question的高潮阶段,是前面提出问题、引导发现与合理假设几个环节的升华。具体做法是:把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同学进行讨论,并与发言者交换不同看法和认识,如此轮流进行,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交流的机会。在进行讨论和反馈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知识水平、智力因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各不相同,所以得出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种,但这并不是重要的,Asking-question所注重的是整个思维和参与活动的过程,注重的是学习方式的变化,让学生由“听讲”变为“发言讨论”,由“被动地接受信息”变为“积极主动地寻求、获取信息”,并由此逐步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小组规模一般以三至五人为宜,教师要巡回于各组之间,起协助和组织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44—01
Asking-question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激励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积极思考来分析、探讨、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引导学生独立地、主动地去了解分析材料,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从而掌握知识要领。
Asking-question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提出问题。教师自己先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确立教材要点,明确要让学生获得哪些重点知识和内容,然后就相关内容设置问题,问题的数量根据教材的量而定。所提的问题一要适合学生目前的程度和知识水平,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便于学生快速理解问题大意,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二要有教育意义和教学价值,即所提的问题要使学生在研究完成后有所收获,在获得知识和新体验的同时,能够在思想深处产生震撼与共鸣,在道德情感方面得到提高。三是要有研究趣味和创新意义,趣味浓、有新意的问题能使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活跃。比如,在处理初中九年级英语Unit 15单元教材时,我围绕课文主题“环保”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Whatcan we do to help protect our environment?同学们经过阅读、分析课文之后,结合生活实际,给出了以下答案:Planttrees.Pick up rubbish.Don’t cut down trees.Take care of our environment.Don’tspit in a public place.Collect waste paper or bottles for recycling.其中许多同学提到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Recycle books and paper.Turn off the 1ights when we leave a room.Care for animals.通过不断问答交流,学生不但掌握了这些词组的用法,而且从自身唤起了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达到了既学习又育人的课堂效果和教学目的。
二、引导发现。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对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示范,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使学生分析有目的、思考有方向,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进入Asking-question的思维活动中。对一些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正确引导他们,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
三、合理假设。对于探索性、设计性问题,教师要给出适当的、合理的假设,帮助学生确定探索方向和范围。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設,由教师协助选定。但要注意一点,对于学生的每一个假设,教师都要问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并说出理由,用这种发问、提示的办法引导学生,使他们的分析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不断发展。例如,在进行初中英语第三册Unit 7 Section A一课的教学时,对于设计的第6个问题“What’s your new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our hometown——Sichuan?”一位同学提出的“如果家乡是旅游区”的假设非常富有新意,我当即给予了肯定。他提出的理由是:TheYellowRiverruns through(黄河穿镇而过).High mountainsarearoundit(四周高山环绕).With many places of interest(有许多名胜风光).Home of fruits and rich in apples,pears and peaches(水果之乡,盛产苹果、梨、桃).With 500-year-old history(有500年的历史).Nextto Lanzhou City(距离大都市兰州近)。顺着这个假设的思路,他的答案就更清楚了。
四、讨论反馈。对问题及学生所做的回答进行及时的讨论与反馈是Asking-question的高潮阶段,是前面提出问题、引导发现与合理假设几个环节的升华。具体做法是:把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同学进行讨论,并与发言者交换不同看法和认识,如此轮流进行,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交流的机会。在进行讨论和反馈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知识水平、智力因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各不相同,所以得出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种,但这并不是重要的,Asking-question所注重的是整个思维和参与活动的过程,注重的是学习方式的变化,让学生由“听讲”变为“发言讨论”,由“被动地接受信息”变为“积极主动地寻求、获取信息”,并由此逐步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小组规模一般以三至五人为宜,教师要巡回于各组之间,起协助和组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