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评价创伤性肝破裂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的急救护理工作效率。 方法:92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实施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基本生命支持抢救完成时间、液体复苏达标时间、术前准备完成时间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基本生命支持抢救完成时间、液体复苏达标时间、术前准备完成时间等3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创伤性肝破裂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较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更为快捷有效,可提高其急救护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肝破裂,创伤性;急救护理流程,链式;循证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38-01
创伤性肝破裂是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比较常见的危急症,可导致失血性休克、胆汁性腹膜炎而危及患者生命。快捷、精确、合理的急救护理对赢得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价创伤性肝破裂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以下简称循证链式流程)的急救护理工作效率,寻求创伤性肝破裂的最佳急救护理流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入我院急诊救治的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纳入标准:①经腹腔穿刺和腹部超声检查确诊为肝脏破裂;②受伤时间≤2h;③合并失血性休克。共纳入92例,其中男53例,女39例;年龄17岁~61岁,平均38.23±4.62岁。所有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肝脏外伤分级[1]、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组实施循证链式流程 该流程采用循证方法根据最新科学实证依据结合临床护理知识和经验而制定,由以下链环组成:①生命评估与病情动态监护流程:包括患者体位安置、危重病情快速评估、启动生命绿色通路、应用多功能监护仪严密监护病情,病情动态监测及各种仪器运行的观察与记录,为预见性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②生命支持流程:立即通畅呼吸道与吸氧、建立2~3条静脉通路,必要时行中心静脉插管,尽快开始控制性液体复苏恢复有效循环,建立输液记录单,调整输血输液量及速度,正确记录补液速度、用量及出入液量;③药疗及导管护理流程:根据医嘱用药并做好药物输入及记录,置入胃管及胃肠减压,置入导尿管,做好导管护理,保证引流通畅;④术前准备流程:包括标本采集、协助诊断性操作、术区备皮、通知手术室准备急诊手术。该流程由经过严格培训的护理小组(4名护士组成)实施,每人负责一个链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又互相密切配合。
1.2.2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 即体位安置及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开放呼吸道及静脉通路→对症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术前准备及其它处理。
1.3 评价指标 ①基本生命支持抢救完成时间:即完成通畅呼吸道与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所需要的时间;②液体复苏达标时间:收缩压≥90mmHg,中心静脉压≥5cmH2O,脉搏有力<110/min,尿量≥30 ml/h,末梢循环改善(四肢转暖、唇甲转红等)所需要的时间;③术前准备完成时间;④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设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除死亡率外,其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分析本研究结果,不难发现实施循证链式流程,较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更能快捷有效地缩短对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抢救完成时间、液体复苏达标时间和术前准备完成时间,提高其急救护理工作效率。究其原因,作者认为:① 循证链式流程是一个按顺序环环相扣、紧凑急救护理流程,且由技术熟练的急救护理小组来操作,更便于快捷展开和实施[2];② 循证链式流程的设计融最新科学实证、急救护理知识及经验为一体,在急救理念和方法学更为先进;③ 循证链式流程改变了以往被动执行医嘱的状况,更具有主动性、快捷性,可加快抢救节奏,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甚至“白金时间”[3];④ 循证链式流程规范了创伤性肝脾破裂的急救护理工作程序,可避免无价值操作、重复操作、遗漏和不必要的等待,更具备程序性和时效性。由于创伤性肝破裂循证链式流程设计科学,更能体现现代急救护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学,所以实施循证链式流程可提高对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急救护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耿小平,赵义军.肝外伤的分级标准及处理原则[J].肝胆外科杂志,2009(6):409—410.
[2] 张亚卓,赵雪生,李冰,等.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9):13—15.
[3] 何忠杰.白金10分钟—论现代抢救时间新观念与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45—746.
【关键词】肝破裂,创伤性;急救护理流程,链式;循证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38-01
创伤性肝破裂是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比较常见的危急症,可导致失血性休克、胆汁性腹膜炎而危及患者生命。快捷、精确、合理的急救护理对赢得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价创伤性肝破裂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以下简称循证链式流程)的急救护理工作效率,寻求创伤性肝破裂的最佳急救护理流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入我院急诊救治的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纳入标准:①经腹腔穿刺和腹部超声检查确诊为肝脏破裂;②受伤时间≤2h;③合并失血性休克。共纳入92例,其中男53例,女39例;年龄17岁~61岁,平均38.23±4.62岁。所有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肝脏外伤分级[1]、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组实施循证链式流程 该流程采用循证方法根据最新科学实证依据结合临床护理知识和经验而制定,由以下链环组成:①生命评估与病情动态监护流程:包括患者体位安置、危重病情快速评估、启动生命绿色通路、应用多功能监护仪严密监护病情,病情动态监测及各种仪器运行的观察与记录,为预见性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②生命支持流程:立即通畅呼吸道与吸氧、建立2~3条静脉通路,必要时行中心静脉插管,尽快开始控制性液体复苏恢复有效循环,建立输液记录单,调整输血输液量及速度,正确记录补液速度、用量及出入液量;③药疗及导管护理流程:根据医嘱用药并做好药物输入及记录,置入胃管及胃肠减压,置入导尿管,做好导管护理,保证引流通畅;④术前准备流程:包括标本采集、协助诊断性操作、术区备皮、通知手术室准备急诊手术。该流程由经过严格培训的护理小组(4名护士组成)实施,每人负责一个链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又互相密切配合。
1.2.2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 即体位安置及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开放呼吸道及静脉通路→对症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术前准备及其它处理。
1.3 评价指标 ①基本生命支持抢救完成时间:即完成通畅呼吸道与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所需要的时间;②液体复苏达标时间:收缩压≥90mmHg,中心静脉压≥5cmH2O,脉搏有力<110/min,尿量≥30 ml/h,末梢循环改善(四肢转暖、唇甲转红等)所需要的时间;③术前准备完成时间;④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设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除死亡率外,其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分析本研究结果,不难发现实施循证链式流程,较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更能快捷有效地缩短对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抢救完成时间、液体复苏达标时间和术前准备完成时间,提高其急救护理工作效率。究其原因,作者认为:① 循证链式流程是一个按顺序环环相扣、紧凑急救护理流程,且由技术熟练的急救护理小组来操作,更便于快捷展开和实施[2];② 循证链式流程的设计融最新科学实证、急救护理知识及经验为一体,在急救理念和方法学更为先进;③ 循证链式流程改变了以往被动执行医嘱的状况,更具有主动性、快捷性,可加快抢救节奏,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甚至“白金时间”[3];④ 循证链式流程规范了创伤性肝脾破裂的急救护理工作程序,可避免无价值操作、重复操作、遗漏和不必要的等待,更具备程序性和时效性。由于创伤性肝破裂循证链式流程设计科学,更能体现现代急救护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学,所以实施循证链式流程可提高对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急救护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耿小平,赵义军.肝外伤的分级标准及处理原则[J].肝胆外科杂志,2009(6):409—410.
[2] 张亚卓,赵雪生,李冰,等.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9):13—15.
[3] 何忠杰.白金10分钟—论现代抢救时间新观念与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4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