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改进PICC导管护理质量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价值探析。方法:2017年11月到2018年12月医院在接收的 PICC 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当中,随机选取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 PICC 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小组构建干预方式。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 1 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 次穿刺成功率与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全部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改进PICC导管护理质量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价值探析中,不仅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还可以提高1 次穿刺成功率,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PICC导管护理;价值探析
从一定程度上看,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 外周置入PICC导管( PICC )属于长期输液与化疗的主要方式,展现了长期、安全、无痛的主要特征[1]。但是,如果操作不规范,很容易就会造成穿刺点出血、堵管、感染等并发症[2]。本次研究探究了持续改进PICC导管护理质量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价值,希望以此来对PICC 静脉输液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出借鉴性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2017年11月到2018年12月医院在接收的 PICC 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当中,随机选取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观察组男性为26例,女性为20例,年龄阶段在30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6.51±3.31)岁。病程在0.5年到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31±0.51)年。对照组男性为27例,女性为19例,年龄阶段在31岁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6.68±3.47)岁。病程在0.5年到3.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41±0.52)年。两组资料基本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 PICC 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小组构建干预方式。先构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之后,培训规范PICC操作流程[3]。定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通过会诊的方式,研发新技术项目。对PICC 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性改进。
1.3评价指标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 1 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将数据统计处理,用()来进行表示,利用t来,针对计量实施检验,接着通过x2 ,得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针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与置管时间的对比中,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95.65%,置管时间 为(25.31± 3.01)min。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71.74%,置管时间 为(32.12± 3.11)min。因此,观察组1 次穿刺成功率与置管时间全部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中,观察组不满意的为2例,满意的为14例,非常满意的为30例,总满意例数为44例,总满意率为95.5%。对照组不满意的为11例,满意的为14例,非常满意的为21例,总满意例数为35例,总满意率为76.1%。因此,观察组总满意率95.5%,高于对照组76.1%,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导管感染为0例,皮下血肿 为1例,静脉炎为1例,并发症为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导管感染为2例,皮下血肿 为3例,静脉炎为3例,并发症为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因此,观察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17.39%,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一定程度上看,在临床实践当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构建,不仅可以提升全院 PICC 质量,还可以认知不足,提升护理质量。具体措施:第一,规范 PICC操作资格。第二,需要定期交流,遇到不足,共同商討解决并改进。第三,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培训,提升PICC自行维护方式,常见并发症观察与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4]。第四,需要进行规范操作流程。第五,需要针对难度较大的操作,开展会诊。第六,不断提升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5]。第七,开设PICC门诊,进行有效的相关健康教育与PICC维护[6]。从结果看,观察组1 次穿刺成功率与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全部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持续改进PICC导管护理质量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价值探析中,不仅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还可以提高1 次穿刺成功率,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参考文献:
[1]马进萍.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对急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7,15(03):84-85.
[2]李师娟.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12):21-22.
[3]刘燕.专科护理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25(06):825-826.
[4]袁春安.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8,16(12):102-103.
[5]冯玉玲,宋文超,杨硕真,许大云,周双凤.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8,2(04):13-14.
[6]朱春萍.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30(01):118-119.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PICC导管护理;价值探析
从一定程度上看,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 外周置入PICC导管( PICC )属于长期输液与化疗的主要方式,展现了长期、安全、无痛的主要特征[1]。但是,如果操作不规范,很容易就会造成穿刺点出血、堵管、感染等并发症[2]。本次研究探究了持续改进PICC导管护理质量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价值,希望以此来对PICC 静脉输液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出借鉴性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2017年11月到2018年12月医院在接收的 PICC 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当中,随机选取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观察组男性为26例,女性为20例,年龄阶段在30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6.51±3.31)岁。病程在0.5年到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31±0.51)年。对照组男性为27例,女性为19例,年龄阶段在31岁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6.68±3.47)岁。病程在0.5年到3.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41±0.52)年。两组资料基本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 PICC 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小组构建干预方式。先构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之后,培训规范PICC操作流程[3]。定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通过会诊的方式,研发新技术项目。对PICC 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性改进。
1.3评价指标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 1 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将数据统计处理,用()来进行表示,利用t来,针对计量实施检验,接着通过x2 ,得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针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与置管时间的对比中,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95.65%,置管时间 为(25.31± 3.01)min。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71.74%,置管时间 为(32.12± 3.11)min。因此,观察组1 次穿刺成功率与置管时间全部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中,观察组不满意的为2例,满意的为14例,非常满意的为30例,总满意例数为44例,总满意率为95.5%。对照组不满意的为11例,满意的为14例,非常满意的为21例,总满意例数为35例,总满意率为76.1%。因此,观察组总满意率95.5%,高于对照组76.1%,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导管感染为0例,皮下血肿 为1例,静脉炎为1例,并发症为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导管感染为2例,皮下血肿 为3例,静脉炎为3例,并发症为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因此,观察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17.39%,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一定程度上看,在临床实践当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构建,不仅可以提升全院 PICC 质量,还可以认知不足,提升护理质量。具体措施:第一,规范 PICC操作资格。第二,需要定期交流,遇到不足,共同商討解决并改进。第三,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培训,提升PICC自行维护方式,常见并发症观察与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4]。第四,需要进行规范操作流程。第五,需要针对难度较大的操作,开展会诊。第六,不断提升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5]。第七,开设PICC门诊,进行有效的相关健康教育与PICC维护[6]。从结果看,观察组1 次穿刺成功率与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全部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持续改进PICC导管护理质量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价值探析中,不仅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还可以提高1 次穿刺成功率,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参考文献:
[1]马进萍.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对急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7,15(03):84-85.
[2]李师娟.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12):21-22.
[3]刘燕.专科护理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25(06):825-826.
[4]袁春安.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8,16(12):102-103.
[5]冯玉玲,宋文超,杨硕真,许大云,周双凤.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8,2(04):13-14.
[6]朱春萍.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30(0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