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70例ICU接收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2组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GCS评分、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指标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6.4±1.2)d、住院费用(4113.5±303)元,2 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ICU重症颅脑损伤;效果;评价
重症颅脑损伤主要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颅脑组织的严重伤害而导致[1]。颅脑损伤主要有意识障碍、恶心、呕吐、感觉障碍、失语、头痛等临床表现,以及颅底骨折造成的鼻漏、耳漏和呼吸循环障碍、去大脑强直等造成的脑干损伤等一系列伤害,严重时发生脑疝危及生命[2]。本文就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例ICU接收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3.2±5.1)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2.6±5.4)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4.3±4.9)岁。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情况等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持续给予患者生命体征情况的观察,包括血压、呼吸状态、心率等。
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①入院第1天,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情况,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掌握,面对疑问给予适当的解答,同时还需要及时检查患者颅内压并全面检查患者受伤部位,仔细检查患者口鼻内是否有杂物,并进行彻底清除,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且能正常吸氧。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操作,避免患者因出现缺氧而加剧水肿的现象,对于采用鼻导管的患者进行及时输氧,并将输氧量保持在4L/分钟。
②入院2-4天,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应急处理。详细记录患者在24小时内水、电解质的出入量,有效控制出入量的平衡,并对患者进行每天2次的血生化检验,采取血生化报告,并根据报告对输入液体的种类和量进行调整,有效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当患者血压恢复正常之后,采取有效颅内减压的治疗措施。在治疗期间,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药物为利多卡因、平衡液、代血浆、肾上腺素等,通过恢复患者的血容量,使其患者身体恢复正常循环。
③入院5-6天,有效控制患者体温在正常体温区间,在特殊情情况下可采用冰帽进行辅助治疗,避免患者颅脑受到二次伤害;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为患者选择相应的药物有效控制患者颅内压,避免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情况,并对患者脑组织进行保护,防止患者出现休克现象;加强患者的口腔及眼部护理,针对昏迷或需提供鼻饲患者使用硼酸进行口腔护理,保证患者口腔清洁度和湿润度,防止患者口腔发生感染;使用涂红霉素眼膏或凡士林纱布覆盖患者眼部,防止患者眼部发生感染。医护人员需定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叩背等动作,检查患者皮肤,保持床单干燥整洁,有效的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④入院第7天及其出院后,鼓励患者在家人协助的状况下,进行下床活动,有助于患者良好的恢复,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进行清淡及高蛋白饮食,忌食用辛辣食物、忌浓茶及咖啡等。出院后,告知患者应建立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坚持复原训练,但是需要根据自身的耐受情况进行,从而使得患者的自身免疫能力进行提高,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数据;
1.4 统计学意义
本文数据均采用统计学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配对样本t检验,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各项数据相对比
观察组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指标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相比较
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中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ICU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通常由击打损伤、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因素造成所致,且患者昏迷时间长、病情变化快、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因此,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同时也是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病人康复、减少致残率的重要方法[3]。
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建立全面且完善的护理制度,使得护理流程更规范化、具体化、流程化,对患者实施更全面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率,縮短抢救时间,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医护人员避免重复工作,更好的掌握患者病情,提高护理质量。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为(12.3±1.7)分、NIHSS评分为(16.5±3.3)分、Fugl-Meyer评分为(89.4±11.5)分,住院时间(6.4±1.2)d、住院费用(4113.5±303)元,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患者住院费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顾竹香.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0):89.
[2]陈瑾旭.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7):243.
[3]叶婕,纪云兆.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4):221-222.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ICU重症颅脑损伤;效果;评价
重症颅脑损伤主要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颅脑组织的严重伤害而导致[1]。颅脑损伤主要有意识障碍、恶心、呕吐、感觉障碍、失语、头痛等临床表现,以及颅底骨折造成的鼻漏、耳漏和呼吸循环障碍、去大脑强直等造成的脑干损伤等一系列伤害,严重时发生脑疝危及生命[2]。本文就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例ICU接收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3.2±5.1)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2.6±5.4)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4.3±4.9)岁。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情况等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持续给予患者生命体征情况的观察,包括血压、呼吸状态、心率等。
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①入院第1天,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情况,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掌握,面对疑问给予适当的解答,同时还需要及时检查患者颅内压并全面检查患者受伤部位,仔细检查患者口鼻内是否有杂物,并进行彻底清除,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且能正常吸氧。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操作,避免患者因出现缺氧而加剧水肿的现象,对于采用鼻导管的患者进行及时输氧,并将输氧量保持在4L/分钟。
②入院2-4天,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应急处理。详细记录患者在24小时内水、电解质的出入量,有效控制出入量的平衡,并对患者进行每天2次的血生化检验,采取血生化报告,并根据报告对输入液体的种类和量进行调整,有效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当患者血压恢复正常之后,采取有效颅内减压的治疗措施。在治疗期间,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药物为利多卡因、平衡液、代血浆、肾上腺素等,通过恢复患者的血容量,使其患者身体恢复正常循环。
③入院5-6天,有效控制患者体温在正常体温区间,在特殊情情况下可采用冰帽进行辅助治疗,避免患者颅脑受到二次伤害;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为患者选择相应的药物有效控制患者颅内压,避免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情况,并对患者脑组织进行保护,防止患者出现休克现象;加强患者的口腔及眼部护理,针对昏迷或需提供鼻饲患者使用硼酸进行口腔护理,保证患者口腔清洁度和湿润度,防止患者口腔发生感染;使用涂红霉素眼膏或凡士林纱布覆盖患者眼部,防止患者眼部发生感染。医护人员需定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叩背等动作,检查患者皮肤,保持床单干燥整洁,有效的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④入院第7天及其出院后,鼓励患者在家人协助的状况下,进行下床活动,有助于患者良好的恢复,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进行清淡及高蛋白饮食,忌食用辛辣食物、忌浓茶及咖啡等。出院后,告知患者应建立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坚持复原训练,但是需要根据自身的耐受情况进行,从而使得患者的自身免疫能力进行提高,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数据;
1.4 统计学意义
本文数据均采用统计学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配对样本t检验,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各项数据相对比
观察组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指标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相比较
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中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ICU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通常由击打损伤、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因素造成所致,且患者昏迷时间长、病情变化快、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因此,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同时也是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病人康复、减少致残率的重要方法[3]。
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建立全面且完善的护理制度,使得护理流程更规范化、具体化、流程化,对患者实施更全面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率,縮短抢救时间,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医护人员避免重复工作,更好的掌握患者病情,提高护理质量。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为(12.3±1.7)分、NIHSS评分为(16.5±3.3)分、Fugl-Meyer评分为(89.4±11.5)分,住院时间(6.4±1.2)d、住院费用(4113.5±303)元,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患者住院费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顾竹香.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0):89.
[2]陈瑾旭.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7):243.
[3]叶婕,纪云兆.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4):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