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良好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亦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既是现时代教学实践的现实要求,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体现,是21世纪课程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
关键词:音乐教学 情境 创设
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齐佩尔说:“人类需要科学表达外界,也需要艺术表现内心的情感,音乐是最能直接表达人类感情的,它不需要任何媒介,比语言更为直接。”音乐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音乐教学要突出的特点是以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音乐课是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艺术课之一,它伴随着学生们健康成长。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不仅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提高音乐技能,而且在音乐课中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创造美、创造世界的思想情感。小学音乐课,是以音乐欣赏和音乐表现为前提,以“情”与“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旋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感受、去体验音乐美的所在,进一步陶冶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音乐教学中应通过情境的创设来不断拓展新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平台,为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架桥铺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亦是当今新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既是现时代教学实践的现实要求,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体现,是21世纪课程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将知识性、趣味性巧妙结合,采用充实、丰富的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积极创造条件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因此,作为课堂的设计者,我们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变得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是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心理机能,为了发掘学生潜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提高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个体的情感,点燃思考的火花,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得积极投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才能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课标指出,要拓宽音乐领域,突出“开放性”。由此想到了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在具体教学中,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得到情感的启发。布置生活作业,进行情感牵引。教师通过生活实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比如在学习《闪烁的小星星》时,可在前一天给学生留作业:晚上观察天上的星星,让学生发现星星的各种形态,激发学生热爱美、表现美的能力。在音乐课听歌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的夜空景色,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声中,师朗读“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学会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星的印象进行绘画,创造《星空图》。通过观、说、听、画等一系列活动,再把这种情感牵引到对歌曲情感表达上来。引导观察生活,进行情感体验。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
二、创设优美意境,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音乐课中创设的优美意境,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创设优美的意境,感受歌曲意境,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音乐表现。音乐教师的这种主观能动的音乐表现,实质上是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内容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的层次,与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审美艺术修养及音乐艺术素质紧密相关。
借助游戏投入情感。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同时他们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例如在上《藏猫猫》一课时,可以以游戏为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组织一年级的同学有序地玩“捉迷藏”游戏 ,当学生引起浓厚兴趣的时候,再进行歌曲教学,学生在一边唱着歌曲,一边做着“藏猫猫”的动作,“拍拍手,快躲好,睁开眼睛瞧一瞧,噫?一个不见了。别着急,慢慢找,东瞅瞅,西瞧瞧,蹑着脚,猫着腰,伸手抓住那黑影,喵,找到了。”学生在感受着歌曲情境的同时来演唱歌曲,进而进行情感演唱。这时孩子们的情绪会油然而发,激发了学生的情趣,因而,在愉快的气氛中用情地演唱。
三、创设操作情境,激活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开发音乐课程资源,把现代化教学工具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再现教材的情境,巧设参与活动的情境,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机会,通过成功的学习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学习中动手、动脑、动口。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塑造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教学《找春天》一文,可以引导学生把春天画出来,把春天写出来,把春天演出来,把春天说出来,把春天唱出来,把春天“做”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协调参与,充分挖掘与春天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操作中参与学习,在参与中锻炼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歌曲《玩具进行曲》的表演中,我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进行探究性与创造性的学习。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创编许多玩具走路的动作、姿势(如:小木马、木偶人、洋娃娃、机器人等)来配合演唱,以更好地表达感情,同时又体验了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音乐的感受力是以听、记为前提的,听辨不出或记不住,就无法展开想象,无法鉴赏与表现音乐。为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还可以利用媒体将音乐中的乐曲情景的图像展示在学生眼前,通过教师对音乐主题、旋律、节奏的说明,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边记,从而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完成音乐课的学习与记忆,促使他们去想,去表现音乐。
四、创设问题情境,挖掘创造潜能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盲目地、被动地接受老师“指挥”。这主要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会问、能问。例如教学《音的高低》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支完整的琵琶曲,然后再播放教师剪辑制作的一段琵琶演奏手势分解动作的课件,让学生边看演奏者手的把位变化,边注意听音乐旋律的变化,之后进行分组讨论,把自己的疑问及发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问题”将蜂拥而至。
最后,同样以竞赛的形式来解答这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时可以指定某组成员以接力赛的方式回答。答对则答方得分,反之则问方得分。这一竞赛形式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有的同学觉得用语言描述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还用乐器演示,以证实自己的结论。正是通过类似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搜寻、发现、探索、解决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解决问题的挑战性、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交融,成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五、创设语言情境、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
语言也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老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在备课时还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使情感得到层层推进。另外教师要善于评价性语言,激发情感。表现在音乐课堂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会表演但怕难为情而不敢表演,想表演怕表演不好而不敢表演;敢表演但却不能完整地表演。从而使教学效果达不到如期的目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去突破学生矛盾的思想重围。学生非常关注教师对他们的评价,非常重视出自教师口中的“不错” 、“很好”等词语,同时,也要多给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表现音乐情感的各种活动。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良好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学中应通过情境的创设来不断拓展新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平台,为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架桥铺路。
时代赋予了我们重要的使命,也给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音乐教育改革前沿的一线教师,我们应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让音乐教育也插上理想的翅膀,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走得更近,让我们坚持创设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使少年儿童具有优秀的审美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成为追求真知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3] 《中小音乐教育》2005年第1期 。
关键词:音乐教学 情境 创设
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齐佩尔说:“人类需要科学表达外界,也需要艺术表现内心的情感,音乐是最能直接表达人类感情的,它不需要任何媒介,比语言更为直接。”音乐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音乐教学要突出的特点是以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音乐课是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艺术课之一,它伴随着学生们健康成长。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不仅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提高音乐技能,而且在音乐课中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创造美、创造世界的思想情感。小学音乐课,是以音乐欣赏和音乐表现为前提,以“情”与“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旋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感受、去体验音乐美的所在,进一步陶冶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音乐教学中应通过情境的创设来不断拓展新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平台,为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架桥铺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亦是当今新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既是现时代教学实践的现实要求,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体现,是21世纪课程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将知识性、趣味性巧妙结合,采用充实、丰富的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积极创造条件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因此,作为课堂的设计者,我们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变得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是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心理机能,为了发掘学生潜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提高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个体的情感,点燃思考的火花,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得积极投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才能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课标指出,要拓宽音乐领域,突出“开放性”。由此想到了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在具体教学中,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得到情感的启发。布置生活作业,进行情感牵引。教师通过生活实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比如在学习《闪烁的小星星》时,可在前一天给学生留作业:晚上观察天上的星星,让学生发现星星的各种形态,激发学生热爱美、表现美的能力。在音乐课听歌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的夜空景色,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声中,师朗读“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学会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星的印象进行绘画,创造《星空图》。通过观、说、听、画等一系列活动,再把这种情感牵引到对歌曲情感表达上来。引导观察生活,进行情感体验。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
二、创设优美意境,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音乐课中创设的优美意境,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创设优美的意境,感受歌曲意境,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音乐表现。音乐教师的这种主观能动的音乐表现,实质上是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内容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的层次,与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审美艺术修养及音乐艺术素质紧密相关。
借助游戏投入情感。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同时他们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例如在上《藏猫猫》一课时,可以以游戏为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组织一年级的同学有序地玩“捉迷藏”游戏 ,当学生引起浓厚兴趣的时候,再进行歌曲教学,学生在一边唱着歌曲,一边做着“藏猫猫”的动作,“拍拍手,快躲好,睁开眼睛瞧一瞧,噫?一个不见了。别着急,慢慢找,东瞅瞅,西瞧瞧,蹑着脚,猫着腰,伸手抓住那黑影,喵,找到了。”学生在感受着歌曲情境的同时来演唱歌曲,进而进行情感演唱。这时孩子们的情绪会油然而发,激发了学生的情趣,因而,在愉快的气氛中用情地演唱。
三、创设操作情境,激活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开发音乐课程资源,把现代化教学工具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再现教材的情境,巧设参与活动的情境,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机会,通过成功的学习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学习中动手、动脑、动口。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塑造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教学《找春天》一文,可以引导学生把春天画出来,把春天写出来,把春天演出来,把春天说出来,把春天唱出来,把春天“做”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协调参与,充分挖掘与春天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操作中参与学习,在参与中锻炼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歌曲《玩具进行曲》的表演中,我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进行探究性与创造性的学习。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创编许多玩具走路的动作、姿势(如:小木马、木偶人、洋娃娃、机器人等)来配合演唱,以更好地表达感情,同时又体验了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音乐的感受力是以听、记为前提的,听辨不出或记不住,就无法展开想象,无法鉴赏与表现音乐。为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还可以利用媒体将音乐中的乐曲情景的图像展示在学生眼前,通过教师对音乐主题、旋律、节奏的说明,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边记,从而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完成音乐课的学习与记忆,促使他们去想,去表现音乐。
四、创设问题情境,挖掘创造潜能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盲目地、被动地接受老师“指挥”。这主要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会问、能问。例如教学《音的高低》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支完整的琵琶曲,然后再播放教师剪辑制作的一段琵琶演奏手势分解动作的课件,让学生边看演奏者手的把位变化,边注意听音乐旋律的变化,之后进行分组讨论,把自己的疑问及发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问题”将蜂拥而至。
最后,同样以竞赛的形式来解答这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时可以指定某组成员以接力赛的方式回答。答对则答方得分,反之则问方得分。这一竞赛形式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有的同学觉得用语言描述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还用乐器演示,以证实自己的结论。正是通过类似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搜寻、发现、探索、解决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解决问题的挑战性、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交融,成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五、创设语言情境、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
语言也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老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在备课时还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使情感得到层层推进。另外教师要善于评价性语言,激发情感。表现在音乐课堂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会表演但怕难为情而不敢表演,想表演怕表演不好而不敢表演;敢表演但却不能完整地表演。从而使教学效果达不到如期的目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去突破学生矛盾的思想重围。学生非常关注教师对他们的评价,非常重视出自教师口中的“不错” 、“很好”等词语,同时,也要多给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表现音乐情感的各种活动。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良好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学中应通过情境的创设来不断拓展新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平台,为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架桥铺路。
时代赋予了我们重要的使命,也给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音乐教育改革前沿的一线教师,我们应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让音乐教育也插上理想的翅膀,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走得更近,让我们坚持创设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使少年儿童具有优秀的审美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成为追求真知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3] 《中小音乐教育》2005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