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3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城镇化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农业从业者收入少等原因促使农村人口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这些现象也促使土地逐渐集中,资本、技术、先进的管理制度进入农业,那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今后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成为我国农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随着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需要能够掌握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能够操作使用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新型职业农民,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不难看出,只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与合理配置,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全面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带动更多有志、有识之士进入农业行业,才能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切实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一、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现状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地处中国东北的中部,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生态示范省,国家粮食主产区和全国“六大林区”、“八大草原”之一。全省耕地面积553.78万公顷,人均耕地0.21公顷,农村人口1203万人。2014年吉林省开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每年培训生产经营主体、专业技能人才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人员约2.5万人,截止到2017年末已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余人。2015年开始,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每年委托吉林大学培训400名现代青年农场主,在其中精心遴选优秀的青年农场主赴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以及日本、韩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交流学习,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部门主导地位不强,缺少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在农业农村部成立之前,多个部门参与农业农村工作,农业部门只管农业生产环节,财政、发改、林业、水利、卫生、民政、国土、住建等部门都有涉农业务部门。在一些农业项目实施过程中财政部门充当“会计”和“出纳”的角色,农业部门是“办事员”,需要去财政部门报销费用。一些涉农部门和地方的领导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认识上存在偏差,缺少必要的配合与支持,执行无力,这种九龙治水的现象导致很多农业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展缓慢。很多中央财政农业支持项目需要省级财政和各市县提供配套资金,而地方财政状况普遍紧张,很多财政惠农项目因地方财政无法提供配套资金最终夭折,造成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二)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培训条件有待改善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数量有限。很多基层培训机构设施陈旧、落后,无法适应新型产业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例如,吉林省农广校系统目前承担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任务近一半,但是很多基层农广校辦公条件较差,人均一台办公电脑的标准都无法达到。东部山区某农广校编制10人,每年办公经费仅2万元,因往返交通费用问题,教师无法参加高水平的师资培训,间接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很多学员居住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又没有相关的交通补助,给培训机构后期跟踪指导服务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三)机制不健全,对象不精准
  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为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扶持政策“三位一体”,但因机制不健全,管理上缺位,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多半只为完成任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硬件设施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培育方式单一,后期指导服务不到位,达不到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培育对象终身化、片区化、凑数化的现象严重,参加培训的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老龄化现象突出,严重影响整体培训质量。培训课程赶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仍以理论培训、参观考察二元模式为主,课程设置无法满足职业农民岗位复杂、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很难达到培训目的。
  (四)农民自身对科技培训的认识不到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为的是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村发展。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主动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的积极性,学习工具落后,很多年龄偏大的农民甚至还使用老年机、功能机,对农业科技接触很少,基本还是按照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建议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只有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他们的科学种田能力、市场竞争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助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
  (一)积极争取惠农政策扶持,确保“新型职业农民”的含金量
  随着农业农村部的成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并入农业农村部,统筹了农业农村工作,结束了九龙治水的局面,也使农业产业链管理更加统一,对农业生产、乡村振兴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待整个机构改革完全结束后,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有了相应的各项职能权限,惠农政策也能在部门内部统筹安排,这给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创造了有利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千差万别,并非每位参与过职业农民培训的农民都能够称之为“新型职业农民”,必须保障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称号的含金量,建立完善认定管理制度。结合吉林实际确定分类分级职业农民认定条件、认定指标,完善认定程序、认定办法和动态管理内容,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和社会监督查询系统,实行认定和退出制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含金量。   (二)改善培训条件,锤炼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各级政府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支持力度,对以农广校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增加办公经费,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建立好培育平台。选拔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教师,组织成立省级新型职业农民示范讲师团,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时优先从讲师团选派师资,形成一种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对全省新型职业农民专职教师进行轮训,逐渐锤炼一支素质过硬的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师资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农业专家热线、农业技术讲师团等平台,与培育学员跟踪联系,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后续服务。
  (三)努力创新教学形式,推动中职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机衔接
  根据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开展系统培训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指导。积极探索送教下乡、农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利用农闲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大棚进行现场指导,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推动校企合作,把农民职业教育办到产业链上,大力推行理实结合、产学结合、弹性学制的农民职业教育新形式。在农闲时面授辅导理论、学员自学、媒体教学、顶岗实习、外出参观考察;在农忙时突出实训、专题技术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适时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教学。目前我国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基本普及,要让农民利用微信群和在线学习平台随时向农技人员及农业专家寻求帮助。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依托职业农民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这两大主要工作建立了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管理跟踪服务系统,邀请优秀师资录制精品课程,对中专生在线学习时间进行严格要求,并同时采取线上教学和线下授课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习时间达到要求并通过线上测试才能参加期末考试,各级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学员学习进度,可以对学员整个学习阶段全程监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提高培训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同时,吉林省农广校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时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吸引有意愿提升学历的学员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努力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未来还要探索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发布阶段要求、生产措施、市场信息、政策扶持等内容。农民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课程,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另外还要探索同高职院校和农業大学合作,提升学历水平和层次,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高层次教育需求,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四)强化组织管理,精心遴选培育对象,做好宣传工作
  做好组织管理,能提高教学效率,确保办学质量。一是筛选组织能力强的学员为班长,配合农广校老师做好教学组织、学员管理工作;二是以自荐与选举结合方式建立班委,引导班委开展自我管理,协助学校教学工作与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提高凝聚力;三是建立微信群,每期学员拍合影,制作通讯录,方便师生沟通、组织管理,激发学员集体认同感。
  精心遴选有学习意愿,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从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招录的农村有志青年,培养一支创业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现代农民队伍。在培育对象中筛选出部分优秀学员,最好以中青年为主,优先选择对农业发展兴趣高、能够为农民创业和当地发展做出贡献的学员,使其起到示范作用,争取培养一个,带动一批。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关系三农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紧迫性,积极探索农业后继者培养途径,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都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山东省章丘市位列2015年全国百强县市第30位,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地区差异大,南部山区、北部黄河滩区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还比较多,实现全部脱贫的任务艰巨。结合实际情况,章丘明确提出将于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任务目标。章丘农广校在
2014年至2017年,河北省承德市已连续四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整市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之列,下辖7县1市均成为国家示范县市。全市农广校体系充分发挥专门机构作用,紧紧围绕农业五大主导产业、扶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大
日前,从国家粮食局召开的粮食质量安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从总体上看我国库存粮食的质量安全形势向好。抽样检验结果显示,近10年来库存粮食质量达标率达到97%以上,实现了常储常新。  国家粮食局新闻发言人颜波说,目前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粮食库存检查工作机制,基本实现了粮食库存检查的常态化和规范化,粮食库存检查促进了粮食库存规范管理。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任务仍非常艰巨。一方面,是由于
我国粮食生产在“九连增”后能否继续增产?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突出,明天谁来种地?带着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问题,人民日报记者专访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问:这两年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进口增幅很大,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粮食供给存在问题?粮食生产能够实现“十连增”吗?  答:十几亿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基本解决吃饭问题;我们可以有信心、负责任地说,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证的
今年起江苏南京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到2020年,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将达到65%以上。南京将建立档案,经认定的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将优先享受各类农业补贴。此外,南京还将构建“专家 农技人员 新型职业农民 辐射带动户”的技术传播路径,鼓励涉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推动新品种、新技术在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中实现转化和应用。
盛夏六月,在湖南省涟源市桥头河镇的博盛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里风景如画,游人如织。我们走进了涟源市新型职业农民彭卫和的办公室里,听他讲述他的故事。  彭卫和是涟源市石马山镇人,曾是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一名车间主任,2005年,他毅然辞职,和几个朋友成立了一家工贸有限公司,创业成功后,彭卫和开始谋划更大的动作。彭卫和认为广阔的农村是那些想做点事的人的最后一块大蛋糕,2011年,他毫不犹豫地在桥头河镇华美
农民增产却不能相应增收,原因之一是传统农产品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对多样化、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例如,市场上非常活跃的水果玉米是近些年由美国引种,在中国部分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生产,在市场上每个售价4元,这种玉米的甜度是普通玉米的4~5倍,甚至比普通西瓜的甜度还要高出30%,价格也比普通玉米高3~4倍,却倍受群众欢迎,销售量和利润远大于传统玉米品种
将课堂搬到农民身边,这样做农民不用在学校集中学习,也不用离开自己的土地,打破了农业职业学校僵化的办学体制,农民只需要将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就会根据问题组织课程;将课堂设在种植大棚、养殖基地、农家小院,农民需要什么,教师就讲什么,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农民学到知识和技术,形成“农民点菜,专家下厨”,让农民吃上科技“新鲜菜”的培训模式。这种移动课堂、田间课堂不是简单的把城镇班搬到乡下,而是生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培养的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职业农民,它与一般的农民技术培训有质的区别。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所用的教材与阳光工程培训及一般的农民
今年,湖南省长沙市农广校根据市农业委精准扶贫的部署和要求,勇于创新,探索更加实用的农民教育培训方法,在对全市边远农业乡镇农民培训需求进行广泛的调研后,结合当地实际,在全市五个乡镇组织开展定点、定时、定内容的“三定”培训。浏阳市小河乡是本次“三定”培训点之一,与市区路程遥远,地处湘赣边界,属长沙市边远乡镇。乡域面积109.5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社区),1.5万人,是长沙市饮用水源核心保护区。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