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有效性分析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ing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逐渐摒弃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强调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自主阅读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思考与阅读理解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讨一下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课程,实际教学中不但强调学生语文听说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阅读缺乏深刻理解造成语文教学质量低下。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应先了解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主要建立在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上。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单一知识讲授的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以及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十分不利。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具体可以采用差异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进行阅读教学,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应用问题式教学法与讨论式教学法,首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作者为什么提倡拿来主义?请归纳总结。在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且让学生在阅读完成后,采取合作讨论的方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问题应为课程的重难点。比如让学生分组讨论话题:当前的社会我们是否需要拿来主义精神?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制定合理的阅读目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要想阅读教学有效,学生在阅读时就一定要有一定的目标,阅读有方向及目标作为指引才能够读出质量。因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交代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预习的目标可以由教师制定,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及自主设计阅读步骤来完成教师给出的预习目标。比如在教学《江南的冬景》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1)熟读文章,在生字与生词旁做上标记,背诵文中诗词名句。(2)文章中描绘了哪几幅冬日图景?(3)作者笔下江南的冬景有哪些特点?主要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教师将这些预习提纲提前布置给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自主阅读找出问題的答案,且通过有目的的阅读也能够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更加有效,之后通过课堂中与教师及同学的互动交流来升华及加深学生的记忆。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及学习的空间,教师只需要扮演一个知识的指引者即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来获得知识。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等新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阅读教学的拓展迁移,倡导课外阅读
  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精读文章,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领悟一些人生哲理。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并非一味的讲授,而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与领悟文章的基础上,使学生与作品的作者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使得学生通过阅读进入到作者的心灵世界中,从而产生一种与作者相同的思想情感。
  所以,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应明确课本教材并不能作为阅读教学不变的选择,而是要将教材作为一种模具,让学生懂得在模具上进行拓展迁移。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内引与外延的能力,其中内引主要是让学生具备将生活中接触到的经验知识移入到阅读当中,不断丰富学生阅读想象力及理解能力,而外延则是强调学生应将阅读的成果应用到生活实际中。通过知识的内引与外延,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此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选自优秀文学著作,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老人与海》《祝福》等篇目都是选自经典名著,在教学相应的课文中,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完课程知识后,可以阅读原著,进一步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如《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而《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阅读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与文章相关的文学作品,使学生能够将有限的时间同无限的文学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阅读教学同语文其它部分教学不同,实际教学中更强调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体验阅读过程,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从本学期开始,中小学的起始年级都开始使用部编的新教材。初中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视名著阅读的教学与指导。如何提高初中名著阅读指导的有效性?是一线语文教师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何谓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有效阅读上。学生的阅读有没有收获、有多大收获,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的指导是否有效。如果通过老师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点和过程中的引导,学生达
本文就目前影响护理人员健康的诸多原因,以及如何加强护理人员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论述。
针对现阶段农网的众多无人值班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制度杂乱,运行管理制度不规范导致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差的现象,本文提出了无人值班集控运行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地研究了集控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工程地质勘察,从"查明工程地质条件"调整为"查明病险问题",这是勘察思路的根本性转换;放弃全面防渗的习惯性工程处理措施,坚持"允许渗漏但不允许渗透破坏"的基本原则,是当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务实选择。
高中作文是非常多元化的,关于对作文的评价在长期以来可能都比较模糊,有的教师对于作文评价比较随意,没有目的性和顺序性。想要提高学生们的作文写作能力,就需要对他们的文章进行一些具体的文章评定和定级。我们应该从现实情况入手,将高中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客观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一种高中作文的评价模式,以此来对高中生的作文学习进行指导。  一、作文评价取向多元化  评价取向决定了评价质量。高中阶段的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作文教学成败得失的关键环节。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批改,许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前辈和同行都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其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教学活动是以师生交往为基本前提的,它总是和情感相连的。良好的师生情感交往,尤其是课堂之外的师生良性交往,更容易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更要关注学生平时流露出的一些情感动向,保持与学生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接触沟通,
浙江地理位置独特,“七山一水两分田”,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可开发水电总量800多万千瓦。近年来,全省水利系统加强领导、加大投入、转变观念,保证了水电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截
如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这是摆在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根本问题。而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通过阅读教学来助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要将语文核心素养扎根在群文阅读中,需从语文核心素养入手,针对不同核心素养采取不同的群文阅读策略,分析每个策略之间,以及每个策略内部的内在联系,按照核心素养的内容来建构,并逐步推进。  一、“语言建构”
语文教学作为中学教育之首,毋庸置疑的备受社会的关注。因此,在语文教学上更应该注重教育策略。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方式。通过提高教师本身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对语文的教育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新时代在发展,所有事物都在更新,教育方式当然也不例外。创新教育现在已经是教育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