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遊子”寻梦诗坛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c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仁傑先生
  笔名“香江遊子”。他是香港诗坛中的活跃人物,凭借着对诗词常年不变的热情,坚持学习与创作,终於开拓了一条宽广的文艺之路。其作品题材广泛,节奏轻快,充满生活气息。早年的遊历、各地的美景、家乡的深情,都成为他笔下一段段妙趣横生的诗句。岁月如歌,精诚所至,他走出一片瑰丽的文学天地。
  执著寻得诗词梦
  叶仁傑先生,祖籍广东潮阳峡山,出生於汕尾市,曾经历“幼因家贫、饱受饥寒,弄潮觅食。历任渔农工商生涯、贩卖衣袋文玩煙果”的生活,也在“1979年踏进香江,发奋拼搏,望可圆梦”。更於“96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了解中西文化”,直到“2006年回流香江继续寻梦”,终於在实现了梦想——“踏遍大江南北,成为诗人作家”,担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香港汕尾诗社副社长、香港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可以说,叶仁傑先生的逐梦之路,是一曲跌宕起伏、激情澎湃的生命讚歌。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不久,社会整体物资匮乏,卻无法磨灭人们对生活的情趣。就如叶仁傑先生,虽然受环境所限,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但对学问和文艺卻有着执著的追求:
  “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很喜欢文学,哥哥姐姐或者其他年级大一点的孩子如果有不看的书,我就会借过来並且尽快看完,生怕书被拿了回去。”由於时间紧迫,这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不得不迅速地阅览,看书的中心内容及重要章节,並以自己的理解加以串联,最後成为叶仁傑先生最初的文化积累:“当时,《西遊记》《红楼梦》《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一类名著给我留下很深的影响。书中的内容,我常常能说出来。後来文革时期,我开始看大字报,渐渐喜欢上那些用书法作品写成的标题,觉得笔画很好看,便自己临摹。不过因为纸笔缺乏,我只能用手指照着报纸上比划。”叶仁傑先生的年少时期,因而熏染上纯粹的文艺之美。
  不过,时局所限,叶仁傑先生无法早早地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为了生活,他常常奔波劳碌,做过许多工作,吃了很多苦,嘗遍了酸甜苦辣,依然怀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为改善自己的境遇而奋斗。只是曾经的文艺梦想,被束之高阁,深深藏在心中。偶尔想起,只有一丝叹息。
  1979年,叶仁傑先生移民香港,同样勤勤恳恳,谋求更好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他拥有了社会阅历,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便顺势内地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投身商贸往来。他因此需要经常往返内地与香港,舟车劳顿期间,卻不时闪现出文艺创作的想法。久而久之,他便随身带着纸笔,坐车期间若是灵感湧现,就记下再整理成自己的原创作品。虽然汽车颠簸难以书写,但他写下的一笔一划,都给心中增添几分愉悦。所以他越来越意识到,原来自己还一直保留着文艺创作的热情,原来自己还一直希望追求文艺的梦想。从此,他开始抽出时间投入爱好中,一边做生意,一边兼顾文学创作,日益把自己回归到最初的梦想。
  独具特点的“香江遊子”
  2006年,叶仁傑先生的两个孩子均已毕业进入社会,他也拥有更多的空餘时间来旅遊、创作。於是,他为自己取笔名为“香江遊子”,满怀激情地开始把脑海中不时迸发的灵感写成风格独特的作品。
  如遊历了澳大利亚,他写出《遊澳洲胜景》一文:“黄金海岸令神遊/沙幼水清天地悠/大堡环礁鱼七彩/珊瑚万態树千秋/片场梦幻激情留/袋鼠树熊白虎洲/歌剧壮观海港美 /雪梨举世知自由。”藉此讚美南半球这块辽阔的土地。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8月8日开幕当日,他创作《诗奥运迎宾》:“北京奥运郁奇芳/华夏儒家放彩光/印刷先西明火药/指南造纸始东方/青史五千悲岁月/金牌百面梦辉煌/巨龙睡醒腾空梦/欢笑迎宾谢炎黄。”一述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而且,他還擅长就名人名字进行题诗,如《题香港电影明星成龙先生》:“成就辉煌敢远航,龙腾四海慑西方。虎威五嶽醉拳劲,华夏明星放彩光。”可谓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另外,出於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取得冠军的中国健儿之敬佩,他也每人赠诗一首,五十多枚金牌,便有五十多首有趣的诗歌,洋洋洒洒,皆记录了那段振奋华夏儿女的岁月。
  现实与生活,是文学与艺术的源泉,对此感悟颇深的叶仁傑先生,也常常留意时事,那些引起其内心共鸣的新闻报道,往往被他写成言简意赅的诗词,特殊卻真实,读者阅之,即使不是身临其境,也能感受现场的气氛。
  “写诗不能闭门造车,要看时代和社会。而且想象力以及诗词的内容要表达真实,不能无病呻吟。如果看来看去都不明白诗词写的是什麽内容,就会难以引起他人共鸣。”叶仁傑先生的作品皆取材现实,既有对新闻信息的採集,也有自己亲身实践,“我们每一首诗都是反映实现情况,如果有机会,我还能亲身参与。例如遊行,感受其中的气氛,体会群体的激情。”一个夏夜,叶仁傑先生参加了二十万市民的大遊行,四五个小时的奔走呼告,热得满身大汗,但给自己留下了一次难忘的经历。最重要的是,珍贵的创作欲望随之而来,回家之後,立即写出一篇作品:“亲身体验,写出来的作品才有强烈的时代背景!”
  不难看出,叶仁傑先生在擅於自主创作的同时,也积极地与实际进行互动:中华诗词学会、香港诗词学会、香港瀛海诗词学会、《中华历代慷慨诗词选》、《香港文艺报》、香港书画笔艺会、香港书法协会会员书法笔会等组织或团体,都是他乐於服务的舞台。而家乡汕尾、湖南等地,也有他热情参与的诗社。
  另外,叶仁傑先生亦擅书法,得益於年轻时的临摹,近年重拾书法爱好的他开始学习书法,他专心认真,潛心钻研,成长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学有所成,以文会友的同时又赠送墨宝,让文学创作更加高雅。逢年过节,他积极把自己撰写的挥春赠予他人,分享共度佳节的喜庆。而把书法作品收集成册,再配上原创诗词,翻阅赏读,自有一番特别愉快的感觉。
  再翻开叶仁傑先生诗集《沧浪集》,序文《理想与圆梦》中写到:“本人只是从小有踏遍天涯海角、顽强和发奋的意志。我深深知道,以小学未毕业的学历,写出来的文字和千首诗词当然是惹人啼笑皆非,但毕竟是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和理想!”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艺术道路要走,自己的文艺造诣还需要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但本着理想出初心,他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未来,叶仁傑先生的梦想会继续成真,那是一张宏大的梦想蓝图,正在逐渐铺开,上面精彩纷呈、瑰丽夺目!
其他文献
黄北金先生  一位与艺术结缘,与艺术为伍的豁达之士。很难想象,一位主理装修工程行业的佼佼者,竟然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黄北金先生就是这位成功跨界发展且得到书法艺术家拥护的企业家,他开设有听泉馆艺术品一人有限公司,将各种艺术珍品聚集於此,让热爱艺术的人找到心头之好,让艺术家将自己的佳作推向社会,散发艺术的芬芳,为澳门艺术的繁荣发展倾注了一份心力。  艰辛创业,立足澳门装修业  1979年,阔别家乡,从
期刊
邓梅巧云女士  早年从事教育工作,现今致力於宗亲联谊及国粹文化传播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在她的身上可以寻见文人、商人与善心的融合点,她有着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文化使命感,也有着从事商贸事业带来的智慧积淀以及共享精神,更有着相信因果轮回大道並以正心修德的坚守。她以文化为主菜,以素食为佐菜,於浮躁现世,尽心也精心为世人烹饪一碗碗“文化素食”。  养心素食 内藏千秋  在急功近利、追求眼球效应的当下,总能催生出
期刊
日前,供职於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姜文国教授因其在“国际癌症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伦敦白金汉宫接受了英国王储查尔斯亲王亲自授予的2017年度“大英勳章”, 成为首位获得这一荣誉勳章的原籍为中国大陆的科学家。  大英勳章全称为“大英帝国最傑出成就勳章”,也称不列颠帝国勳章,主要颁予在艺术、科学、医学、体育、教育、商业和金融等领域长期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其贡献对人類及人类生活有重大积极影响。据了解,姜文国
期刊
郑善武先生  中华传统太极拳的忠实推动者与传承者。机缘巧合之下,他与太极拳结下了深厚情缘,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拳友,开阔了眼界,收获了健康的体魄,练就了平和的心态,也真正体会了“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含义。十五年来,他德艺双馨,不但在两岸四地的各大太极赛事中频获殊荣,更创建了善武太极学会,用心授拳,将陈式太极正脈传承。  结缘:从“老人拳”到拳不离手  没接触过太极拳的人,都感
期刊
麦锦超先生  与香港书法名家陈更新先生並誉为“书画孖宝”。年幼接触书法後,他笔耕不辍,打下深厚的书法功底;九十年代已入选当代香港艺术双年展;退休後全身心投入书画的研习,如痴如醉,尽享瀚墨之乐,既能入帖,又能出帖,既能师古,又不泥古,寓行草入隶书,古为今用,走出一条新路。  割捨不断的翰墨情缘  读书时代,麦锦超先生就对书法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他说,几十年前香港学习书法的人极少,所幸学校还能开设书法课
期刊
李晓湖先生  民间私人收藏家。知足常乐的他走在岁月的路上,一路繁花似锦,在历经一番如日中天的事业发展之後,逐渐褪去商业的繁华,将自己沉浸於收藏名人字画与扇面的艺术之中,研究、结集出版,一边享受艺术带来的无穷乐趣与精神上的享受,过着艺术相伴的清閒、温暖的日子,一边保护着一批中国书画艺术遗产。  他说:“一个人来这世间走一趟,很不容易,总是要留下点什麽。”已经出版的两本书,及正在编著的《前贤文札·诗牍
期刊
黄特平先生  是著名葡萄酒品牌“百利达”的第二代掌门人。  “我们的成功秘诀是:用心做好每一瓶酒。”百利达由黄特平先生的父亲创立以来,一家三代为之苦心经营,只为打造酒中精品。今日的百利达,是澳洲葡萄酒领军者,它从大洋洲而来,立足香港,进军内地,在国际知名评酒大赛中累计所获国际奖项已超500项,成为新世界葡萄酒品牌中的典范之一。多年的奋斗,百利达在黄特平先生的带领之下,深深扎根中国内地,前途似锦。 
期刊
蔡德安先生  是一位以艺术养生、以艺术为乐的艺术坚守者。因年少执念,蔡德安先生沉浸於艺术世界半个多世纪,为之痴迷。他自幼喜习舞龙狮,长大之後专注传统工艺家具雕刻製作,是一家大型出口传统工艺家具厂的管理人。2004年,他全身心投入艺术海洋中,习书法、国画、篆刻、装裱,行草皆佳,水墨颇灵,篆刻深得要领。近年,他将之前专业化为兴趣,埋身木雕传统工艺,精雕细琢,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工艺且乐在其中,以艺术装
期刊
张肇桓先生  很年轻,因他才二十岁,大学还未毕业;而他又不“年轻”,因为他比一般的年轻人思想更为成熟,敢为人先並创办了肇才教育。他既有年轻人的蓬勃朝气,敢想敢做,又有企业家的远见与睿智。他目标明确,投身教育行业,並立志做不一样的、“全面定製”的教育中心。热情澎湃,有的放矢,在未来的事业领域里,他依然敢拼,因为——年轻无极限。  办肇才教育,圆学子梦想  2017年6月8日,肇才教育开幕典礼暨鸡尾酒
期刊
张晓庆女士  潛心於文化、艺术与教育行业二十四载有余,在利益交错的商业浪潮下,她拒绝从众式的填鸭式教学,创立多元化的香港文舞汇教育中心並积极参与各类传统文化群体,将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融合当下最新潮的元素,在创新与变化之中巧妙地弘扬中华文化。从幼童至成人,跨越年龄与阶层,她和老师们将爱心化为言行,寓教於乐,将东方思维方式传授给普罗大众,诠释华夏之魅。  融汇文舞 拒绝从众  初识“文舞汇”卻莫名地被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