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积极暗示效应在教育学生当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yidiany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暗示在《心理学》中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发挥其积极的一面,而其他大可以忽略不计,如何来做,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用客观环境进行暗示
  教师虽然没有办法控制学生所处的所有环境,但是学生每天必须去的教学场所的环境是教师可以进行人为控制的,同时这里也是进行环境暗示的最好场所。教师在布置教室时,应注意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例如在教室里面贴出班风标语,粘贴一些名人名言,这些都是为了激励学生,但是就笔者来看,这些东西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不大,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内容与学生实际太远或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了,或者是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接受和理解能力,他们没有什么体会,这样的内容在学生心理上根本就没有产生共鸣,也就不会有好的效果,何不换成一些能产生效果的东西呢?例如班规可以由学生与教师一起来制定,名人名言可以换成是本班学生自己所喜欢或者是学生自己从实际当中所感悟出来的、能激励自己的名言。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拍摄一些显示出学生坚定意志或者是成就感的照片,再配上个人激励名言,其教育效果一定会令人吃惊的。如果有条件在全校能推行这样的教育方式,全学校的环境育人也一定会得到改善。
  二、用人际关系进行暗示
  人类是一个社会性的群体,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与他人而单独存在,其实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除了意义上的成长外,还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每个人都希望被人欣赏。一个人如果被社会所认可,生活于一个比较舒心而被人欣赏的环境当中,他心里一定充满了激情,他也一定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利用人际关系进行暗示教育,就是要发挥学生所处群体的暗示教育作用来对其进行教育。
  首先得与家长联系,学校与家长共同来完成暗示教育,家庭是学生每天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而家长对学生的成长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没有多少家长每天都会对孩子进行正式的教育,但是家长的身教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许多家长对这些却不知情,对于自己孩子今后的发展也听之任之,其实这种作法是不正确的。家长应当对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期望值,同时要注意对孩子的期望是建立于发挥孩子潜能或者是建立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之上,引导孩子以此為契机进行奋斗,不能由家长想当然地确定,或者是家长为了孩子变成自己心里所预想的那样对孩子进行强加教育。家长要成为孩子眼中的奋斗目标,这样孩子才不会感觉到奋斗的苦,而且家庭关系也会和谐不少。
  其次是在学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一方面要求教师教育学生时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用期望的目光对待学生。同时家长与教师的期望值应当一致,不能相互掣肘或者是南辕北辙。教师还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学生取得一丝的成绩,教师应及时进行鼓励。另一方面要在班级内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相互欣赏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也要相互鼓励、相互欣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就是这个班级的一分子,自己应当努力向上,这样有助于将外界动力转化为内趋力。
  三、教会学生进行自我鼓励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内因,要想让学生保持上进的势头,光靠外部力量强加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其效果也不会太长久,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要想激励学生上进,最好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激励,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激励,首先要帮助学生为自己制定一个发展规划。师生、家长共同来制定一个适合学生而且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发展目标,学生感觉能实现的目标,并让学生设想自己已经取得了成就时的场景。通过这样经常练习,会在学生的意识里注入成功的感觉,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学生才会乐意学习。这样做只是一种长期的激励方式,但长期的激励很容易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疲劳从而失效,那就得注意在平时教会学生自我激励,就是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教师教给学生每天进行自我评定的方法,例如今天让学生比较一下听课,明天让学生比较一下写字,不需要每天让学生比多少,只比日常学习的一两项,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行。这样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每天学习对他们来说都是信心百倍,他们怎么会惧怕学习呢?长期这样下去,养成良好的自查习惯,就不需要教师去强迫学生学习了。
  暗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但是它的效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显示出来的,是一个长期而且系统化的教育过程,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还是多费点心来教育他们吧!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现在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作为班级的管家,班主任要做好工作,真的是件很难的事,因为班主任工作非常繁杂、琐碎。下面笔者就如何使班级风气正、学风浓,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凝聚力强的集体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和研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广大。富川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桂东北边远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专业地理教师欠缺,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不足,学生知识面不广,这直接导致了当地的地理教学质量的情况不容乐观。  一、地理教师素质偏低  富川瑶族自治县共有三十多万人口,辖十四所初中。目前,初中学校只有县一级的一中和二中配备有个别地理专业教师,其余乡镇初中的地理教师大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笔者以前所在的石家
南宁市于2012年8月,开始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南宁市高中物理课改不但真正做到全员研究性培训,而且把教学研究作为推动课改、深化课改的基本手段.新学期开始全市有计划地进行了一系列公开课、研究课,使高中物理教学开创了一个崭新局面。本人通过培训、听课及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定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宰着课堂,“一言堂”是最突显出的表现。
传统的复习方式通常是先复习知识后做习题,在这种复习模式下,学生不能暴露自己存在的知识漏洞和思维偏差,教师也不能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更不能对症下药。或许,教师课堂上所讲的并不是学生所需要的,当然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复习的效果就会很低效。那么,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应如何复习才能产生高效课堂呢?我校的做法是变传统的“先知识后习题”为“先习题后知识”,即将习题活
日本垃圾管理特别是垃圾分类处理的技术世界闻名。在21世纪初期全球垃圾产量不断上升的时候,日本反而取得垃圾减量处理率超95%,循环再利用率达20%,填埋率不到3%,人均垃圾日产
作文是中考的必考题型和内容,也是语文得分的重点,因此写好作文对于考生来说十分重要。然而,中考作文由于时间的限制,考生的作文大都落于俗套,难以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要使自己的作文胜人一筹,文章的立意就要创新,有新意,才能见解新颖显个性。新奇的立意,独到的见解,能使作文个性鲜明,给人以心灵上的撞击和精神上的享受及鼓舞。古人云:“意犹帅也。”所说的“意”就是立意,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中的集中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但对于刚步入初中阶段的七年级学生却是“万事开头难”,特别是农村、城乡结合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许多思品教师都深有此体会,究其原因是七年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年级课堂存在的问题:1.“三无”习惯现象严重,即无预习习惯、无课外知识阅读积累习惯、无课外复习巩固习惯。比如小学思品科目作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学生、教师都不重视,到了初中是开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