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育人”先“育德”,把思政元素与学前教育专业相结合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促进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因为思政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课程,是现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发展的必要举措。在此基础上,如何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加入思政建设课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前教育浸入式有机融合是当前高职院校主要考虑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思政元素;结合;教学构建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前教育阶段是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建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因此,研究学前教育具体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育人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真正实现浸入式的有机融合,构建高等教育点、面、体全方位思政教育结构,真正做好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现状
(一)缺乏思政课程实施的制度保障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该明确,思政教育应是全面、系统、更为深入的教育,绝不局限于片面浅显的理论灌输,一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尚未制定和实施思政课程建设的纲领文件,思政课程工作不仅缺乏统一的部署和规划,而且在纵向推行上缺乏科学性和协调性。而且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趋势,导致了專业课教师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当中,更甚者将职称量化考核标准也以科研业绩为先,而思政课程的教师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没有硬性考核,缺乏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1]。
(二)缺乏思政课程的主观意愿
目前,不同的高职院校都有其教育教学的侧重点和培育目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独立性较强,依据其自身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教学经验对所教学的课程班级负责。就目前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包括教学内容“产能过剩”,课程的价值因为受社会多元化评价机制影响而没有办法得到最优的体现,并且思政课程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联程度不高,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师教学方法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发展情况相脱离,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失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思政教育的效果也就达不到预期[2]。
(三)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缺乏纵向贯通和横向融合
现阶段,思政课程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教育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思政课程本身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有和其他学科内容相融合,才能发挥它的引领作用和教育作用。而学前教育教师如果延续将思政教育局限化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这不可避免地会提高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因素的难度,以及思政因素融入的有效性与适宜性。
二、学前教育专业与思政元素结合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现结合的意义
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与思政教学之间的独立分离现状愈发明显,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难以提高,因此,怎样将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都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教育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服务目的的,学前教育中加强思政因素的教育为社会发展培育有力的后备力量,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专业课程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重点,在其中融入思政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方向,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思政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从而使学生树立更加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成为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3]。
(二)多措并举,打造高素质的思政课程教师队伍
想要推进思政因素尽快地融入到学前教育教学当中去,就要从根本上打造高素质的思政课程教师队伍,在思想上消除误区,形成思政课程的责任自觉,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专业课教师认识到思政课程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会干扰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反而还会提升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深化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效果。结合思政课教育要求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目标,挖掘其共同蕴含的思政元素,以便梳理课程内容体系,达到明确课程目标的目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基本准绳,在岗位对接时,通过对幼儿园的园长、教师、学生的访谈及观察,获取幼儿教师岗位的人才规格要求。
(三)探索课程思政载体,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班级学生为主体,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找到思政元素适宜的渗透结合点和载体。比如说通过提供学生观看幼儿园墙面的涂鸦,或者是幼儿教师自制的玩教具图片,来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价值导向。而教学方法也可以适当创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思政元素与“教师和家长沟通能力”相结合设置教学情境;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倾听能力。教师要秉承修身立德、以身示范的原则,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约束言行,展现自身的职业素养,成为学生的楷模。
结语:
教书育人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与课程思建的本质属性,通过课程设计以及教师的以身示范,为当代大学生成为有底线、有追求的幼儿教师做好引领作用,学前教育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妍,张东亮.高职院校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的实践探究——以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74-76.
[2]程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究——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9:152-155.
[3]陈丹.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1:20-24.
(作者单位: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关键词】学前教育;思政元素;结合;教学构建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前教育阶段是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建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因此,研究学前教育具体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育人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真正实现浸入式的有机融合,构建高等教育点、面、体全方位思政教育结构,真正做好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现状
(一)缺乏思政课程实施的制度保障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该明确,思政教育应是全面、系统、更为深入的教育,绝不局限于片面浅显的理论灌输,一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尚未制定和实施思政课程建设的纲领文件,思政课程工作不仅缺乏统一的部署和规划,而且在纵向推行上缺乏科学性和协调性。而且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趋势,导致了專业课教师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当中,更甚者将职称量化考核标准也以科研业绩为先,而思政课程的教师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没有硬性考核,缺乏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1]。
(二)缺乏思政课程的主观意愿
目前,不同的高职院校都有其教育教学的侧重点和培育目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独立性较强,依据其自身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教学经验对所教学的课程班级负责。就目前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包括教学内容“产能过剩”,课程的价值因为受社会多元化评价机制影响而没有办法得到最优的体现,并且思政课程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联程度不高,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师教学方法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发展情况相脱离,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失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思政教育的效果也就达不到预期[2]。
(三)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缺乏纵向贯通和横向融合
现阶段,思政课程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教育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思政课程本身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有和其他学科内容相融合,才能发挥它的引领作用和教育作用。而学前教育教师如果延续将思政教育局限化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这不可避免地会提高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因素的难度,以及思政因素融入的有效性与适宜性。
二、学前教育专业与思政元素结合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现结合的意义
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与思政教学之间的独立分离现状愈发明显,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难以提高,因此,怎样将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都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教育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服务目的的,学前教育中加强思政因素的教育为社会发展培育有力的后备力量,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专业课程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重点,在其中融入思政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方向,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思政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从而使学生树立更加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成为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3]。
(二)多措并举,打造高素质的思政课程教师队伍
想要推进思政因素尽快地融入到学前教育教学当中去,就要从根本上打造高素质的思政课程教师队伍,在思想上消除误区,形成思政课程的责任自觉,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专业课教师认识到思政课程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会干扰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反而还会提升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深化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效果。结合思政课教育要求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目标,挖掘其共同蕴含的思政元素,以便梳理课程内容体系,达到明确课程目标的目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基本准绳,在岗位对接时,通过对幼儿园的园长、教师、学生的访谈及观察,获取幼儿教师岗位的人才规格要求。
(三)探索课程思政载体,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班级学生为主体,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找到思政元素适宜的渗透结合点和载体。比如说通过提供学生观看幼儿园墙面的涂鸦,或者是幼儿教师自制的玩教具图片,来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价值导向。而教学方法也可以适当创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思政元素与“教师和家长沟通能力”相结合设置教学情境;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倾听能力。教师要秉承修身立德、以身示范的原则,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约束言行,展现自身的职业素养,成为学生的楷模。
结语:
教书育人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与课程思建的本质属性,通过课程设计以及教师的以身示范,为当代大学生成为有底线、有追求的幼儿教师做好引领作用,学前教育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妍,张东亮.高职院校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的实践探究——以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74-76.
[2]程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究——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9:152-155.
[3]陈丹.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1:20-24.
(作者单位: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