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体育产业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本文研究的目的出发,涉及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一是體育产业相关理论的研究,二是体育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体育产业;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将当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综述如下:
1 体育产业的概念
对于体育产业概念的界定,本研究首先参考了体育MBA教程之一,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体育产业》,融合了中国目前经济界、体育界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对体育产业做出新的定义。《体育产业开发、投资、运营管理与体育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手册》,2003年9月吉林电子出版社出版纪康宝主编的《体育俱乐部市场化运作现代化管理实务手册》,归纳总结了现有国际国内的有关体育产业的概念,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有关体育产业概念及分类的文献资料。
2 体育产业的作用
许多文献资料谈到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体育产业可望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李连辉在《体育产业与国民经济》(2003.6《环渤海经济燎望》)一文中谈到体育产业将积极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冯俊辉在《未来社会体育产业发展分析》(《经济师》2002年第4期)认为国民经济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在未来社会将体现出更为密切的促进与推进的关系。王淑莉在《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体育函授通讯,2002年9月)中认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将直接体现为体育俏费的增长,体现为体育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增长,也将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不可小视的增长点。
3 体育产业化
体育产业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许多经济学、体育学的专家学者都谈论到这一话题。由鲍明晓编著,2004年1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市场—新的投资热点》,则从国情国力与体育市场发展奥运经济分析、我国体育市场发展战略等对我国体育产业从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用品市场、竞赛表演市场等实现体育产业化的可能。2003年9月出版的《体育事业管理百科》;李仲广、卢昌崇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的《基础休闲学》等书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到和分析了体育产业化的问题。此外,一些学术论文也对体育产业化进行了论证。如《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催化剂—体育行销》,华杰,《经济师》2003年第4期;《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化概念之辨析》,高晓发,《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3期;《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发展战略研究》,何蕊,《山东经济》,2003年7月。体育产业化己成为体育产业研究过程中的重要话题。
4 体育产业发展的运营机制
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完善的运营机制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石和润滑油。卢晓梅在《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北京体育大学2000级博士毕业论文)阐述了基金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建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是发展运行的前提,并提出了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模式。
5 体育经纪人的研究
近年来围绕体育经纪人制度展开的研究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对策研究(马铁,2002)。该研究较为系统地评介了欧美体育经纪人制度及其管理特点,调查了我国体育经纪人的现状,并提出建议。二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和国家工商局开展了《体育经纪人管理办法》的立法调研工作,拟订了《体育经纪人管理办法》(草案),并在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进行了体育经纪人培养、资格认证的试点工作。
6 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
缺乏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是制约体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瓶颈,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赵时杰:体育产业统计指标改革研究,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1999。林显鹏: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及其实施方案的研究,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2000。但是,由于在体育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认识不统一,现有的成果尚难以在全国应用。
通过以上的研究综述,可以看出由于研究者群体及其学术背景的影响,中国体育产业理论研究仍处在初始阶段。大多数研究基本的视点还是停留在传播学、社会文化学和市场学上,没有摆脱 “就体育谈体育”的框框,缺乏从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和国际环境的角度所进行的有力分析,急需“经济学的产业理论作补充”(任海,2006)。有关体育产业形成、运行、发展机理等规律性研究无论深度还是系统性都是不足的,产业理论体系亟待建设。中国体育产业理论研究虽然刚刚迈出一小步,但我们相信,它必将吸引更多研究者参与,从而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更大发展,这是时代赋予人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鲍明晓.体育产业一一新的经济增长点[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卢元镇,等.体育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体育学刊,2001(1)
[3] 鲍明晓.体育在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3).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体育系)
关键词:体育产业;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将当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综述如下:
1 体育产业的概念
对于体育产业概念的界定,本研究首先参考了体育MBA教程之一,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体育产业》,融合了中国目前经济界、体育界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对体育产业做出新的定义。《体育产业开发、投资、运营管理与体育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手册》,2003年9月吉林电子出版社出版纪康宝主编的《体育俱乐部市场化运作现代化管理实务手册》,归纳总结了现有国际国内的有关体育产业的概念,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有关体育产业概念及分类的文献资料。
2 体育产业的作用
许多文献资料谈到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体育产业可望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李连辉在《体育产业与国民经济》(2003.6《环渤海经济燎望》)一文中谈到体育产业将积极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冯俊辉在《未来社会体育产业发展分析》(《经济师》2002年第4期)认为国民经济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在未来社会将体现出更为密切的促进与推进的关系。王淑莉在《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体育函授通讯,2002年9月)中认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将直接体现为体育俏费的增长,体现为体育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增长,也将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不可小视的增长点。
3 体育产业化
体育产业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许多经济学、体育学的专家学者都谈论到这一话题。由鲍明晓编著,2004年1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市场—新的投资热点》,则从国情国力与体育市场发展奥运经济分析、我国体育市场发展战略等对我国体育产业从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用品市场、竞赛表演市场等实现体育产业化的可能。2003年9月出版的《体育事业管理百科》;李仲广、卢昌崇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的《基础休闲学》等书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到和分析了体育产业化的问题。此外,一些学术论文也对体育产业化进行了论证。如《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催化剂—体育行销》,华杰,《经济师》2003年第4期;《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化概念之辨析》,高晓发,《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3期;《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发展战略研究》,何蕊,《山东经济》,2003年7月。体育产业化己成为体育产业研究过程中的重要话题。
4 体育产业发展的运营机制
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完善的运营机制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石和润滑油。卢晓梅在《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北京体育大学2000级博士毕业论文)阐述了基金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建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是发展运行的前提,并提出了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模式。
5 体育经纪人的研究
近年来围绕体育经纪人制度展开的研究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对策研究(马铁,2002)。该研究较为系统地评介了欧美体育经纪人制度及其管理特点,调查了我国体育经纪人的现状,并提出建议。二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和国家工商局开展了《体育经纪人管理办法》的立法调研工作,拟订了《体育经纪人管理办法》(草案),并在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进行了体育经纪人培养、资格认证的试点工作。
6 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
缺乏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是制约体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瓶颈,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赵时杰:体育产业统计指标改革研究,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1999。林显鹏: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及其实施方案的研究,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2000。但是,由于在体育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认识不统一,现有的成果尚难以在全国应用。
通过以上的研究综述,可以看出由于研究者群体及其学术背景的影响,中国体育产业理论研究仍处在初始阶段。大多数研究基本的视点还是停留在传播学、社会文化学和市场学上,没有摆脱 “就体育谈体育”的框框,缺乏从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和国际环境的角度所进行的有力分析,急需“经济学的产业理论作补充”(任海,2006)。有关体育产业形成、运行、发展机理等规律性研究无论深度还是系统性都是不足的,产业理论体系亟待建设。中国体育产业理论研究虽然刚刚迈出一小步,但我们相信,它必将吸引更多研究者参与,从而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更大发展,这是时代赋予人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鲍明晓.体育产业一一新的经济增长点[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卢元镇,等.体育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体育学刊,2001(1)
[3] 鲍明晓.体育在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3).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体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