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界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一批博士对过程写作、交际语境的写作、微型化写作的研究成果正慢慢影响着中学语文课堂,但写作教学在初中阶段仍然是让学生和老师感到头痛的问题,写作教学似乎处于“不作为”状态。我们尝试从学情出发,提供写作支架,建构写作模式,力图改进初中写作教学尴尬局面。
一、课例呈现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作文公开课,针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板块,教学生学习用联想和想象写作。教师先从《天上的街市》《春》等已学的课文中选择相关语句,教学生“联想”“想象”的概念,并理解二者的区别。接着以课文中的句子為例教学生如何想象和联想。
思考:以上句子是如何展开联想进行描写的?
明确:借助比喻的修辞,抓住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展开联想,描述事物更生动恰切、合乎情理。①街灯——明星,明亮,此为形似。②白雪——盐和柳絮,颜色白,形态上“柳絮”比“盐”更恰切,更合理,此亦为形似“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差可拟”更具美感。③春天——新生儿,充满生机;春天——小姑娘,美丽多姿;春天——青年,健壮有力,此为神似。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思考:以上句子调动了什么感官进行描写?
明确:触觉,由春风联想到母亲的手,生动地写出春风和煦的特点。
小结方法:联想要生动恰切、合乎情理。可以借助比喻修辞,抓住物与物或物与人之间的形似或神似之处,也可以调动感官进行描写。
然后老师用同样的方法,再小结出第二个方法:
小结方法:想象要大胆创新、具体细致。先抓住触发物(即所见所闻之事物),再借助夸张修辞,也可以添加生动具体的细节,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
两个方法教完后,再看一个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视频巩固知识,最后开始运用这些知识写作。
活动一:词句训练
1.请你根据示例,把由下列各词联想到的其他词写下来。
太阳:金色、耀眼、温暖、博爱、无私
大海:
沙滩:
椰树:
提示:先想想事物的外形特点,再思考其内在精神。
2.从以上四个词语中至少选出两个,也可以添加其他词汇,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恰当地运用修辞,写几句话。
活动二:片段训练
变曲为文: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天净沙·秋思》扩写成一篇短文。
从课堂上学生朗读自己写的作品的情况看,第一个写作活动完成较为顺利,第二个活动就不如意了。拍到的坐在笔者身边一名学生的作品情况也大致相似,以下是该学生的作品:
椰树:从沙滩边长出来的树,椰树对于哺育他的沙滩充满感激,长大后,椰树宛如一个士兵镇守着沙滩。
太阳:慢慢地从大海(里)跑出来,好像从母亲的拥抱中溜出来,到人类的世界里玩,把温暖的阳光捐献给我们。
在一棵枯萎的老树下,有几只乌鸦在嬉戏,老树是它们的家,小桥下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流水,向东边望有一匹瘦马奔过,在太阳的照耀下仿佛是迫不及待归乡的思乡人。
分析学生的作品,椰树、太阳写了一行半,表述有情趣有意味,但对《天净沙·秋思》的扩写几乎成了翻译。这是为什么呢?假如没有老师前面的方法提示,也就是没有那些关于联想和想象的知识提供,学生的写作会有改变吗?
我们把这个练习题拿到初一年级另一个班再写。在这个班,老师不讲任何知识,只是提出写的要求,学生把太阳、大海、沙滩、椰树连在一起写了一个小片段,每一份作品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的情景;而写《天净沙·秋思》结果是:24人翻译,23人在翻译中带有联想和想象的成分。这个班的语言表达功底要好于前一个班。
第三个班,刚学完《天净沙·秋思》,老师说,每当读这首元曲,就会想到电视电影中那些天涯游子,有时想到金庸笔下那些仗剑天涯的侠客,他们某一天独自行走在斜阳古道上一定有这样的心境。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扩写《天净沙·秋思》。结果,班上的学生都写出了比较长的习作,有的学生欲罢不能还要写连载。
二、原因与对策
(一)原因剖析
从以上三个班学生的学习结果——作文来看,公开课案例中的知识是无效的。这说明写作教学中的知识,尤其是有些静态的陈述性知识,对学生写作几乎不起作用。写作是一种技能,写作教学是让学生懂得运用知识而不是只懂得知识,学生写作中更需要的是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比如我们教学生什么叫议论文,学生能写出议论文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教学生议论文要有观点,还要有支撑观点的论据材料,学生会写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也就是要在写作中教写作。
通过第二个班学生的作品,我们知道老师不教知识,只是给任务,为什么学生照样能完成?这就是母语写作的特点。母语环境中的学生,在日常语言交往环境中,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在阅读过程中,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所以学生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太阳等词写一句话或者写一段话,并加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那么《天净沙·秋思》为什么只是翻译,又写不出来呢?学生对太阳、大海、沙滩、椰树比较熟悉,选一两个意象,写一两句话也比较简单;而《天净沙·秋思》一下子九个意象,再加上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思想情感的感受、体验不够,写作都是为了表情达意的,从马致远的情感到学生的情感,需要转化;从元曲语言到学生语言又需要转化。这些需要教师教,需要教师提供写作知识。第三个课例中,学生刚学完这一课,对课文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链接学生的生活,人在具体的情境中,情感容易得到激发,联想和想象也容易触发,学生自然就能写了。如果学生对写作任务没有自己的理解认识,没有情感体验,就写不出来。 (二)解决途径
针对这种情况,写作教学应该提供相应的关键知识,并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帮助学生写。一般情况下,学生接到写作任务,需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去完成,而写作任务所需要的“生活经验”“语文经验”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往往会有一定落差,如公开课中,学生缺乏《天净沙·秋思》的内容知识,以及联想和想象如何展开的写作知识,这就是学生的困难。那么写作教学就需要搭建支架,补充这些关键知识,以帮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对上面三个案例的分析,可以提炼出创设两种支架来解决。
一要提供知识支架。运用联想和想象,扩写《天净沙·秋思》,首先要对写的素材熟悉,这就需要深入理解课文:课文中萧索的秋景的叠加,及其与温馨的想象之景间的对比,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更显荒凉凄惨。结尾主旨句直接凸显羁旅之思,写出了作者思乡愁绪之重之深。学生对课文有了理解,对作者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之后,就需要联想和想象如何展开的知识了。如果写作的目的是写景抒情文,那就需要提供写景的知识。很多优秀的课例已经开发出了写景的知识,如郑桂华老师的《描写的秘妙》,针对学情,开发“有什么”“怎么样”“像什么”;再如项恩炜老师基于不同感觉而设计的描写评价量表等,这些都可以基于学情适时提供[1]。如果写作的愿景是运用联想想象写一个故事,写作教学就要提供一个故事模板。故事模板的基本类型是:愿望加障碍,并且合理设计出克服障碍的行动。知识支架的运用要根据学情而定。学生写作“没得写”,缺少主题知识时,教学就要提供主题知识;学生“不会写”,教学要提供程序性和策略性的知识,以帮助学生展开写作。
二要创设情境支架。第三个班能写出想象丰富的作品来,是因为同学们刚刚学完《天净沙·秋思》这一课,对这一课内容有了正确的认知,而且正沉浸在课文的情感之中,老师用几句话创设了一种情境,从学生的作品来看,情境支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理论与建构
(一)支架学习理论
“支架”原意是脚手架,是建筑上的一个术语,为了帮助建筑工人运输建筑材料完成建筑任务而搭建,起着暂时性辅助作用,任务完成后拆除。现在是教育学上的一个隐喻,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得到的帮助。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的重叠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的效果是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定的,他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这一区域存在于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提供学习支架就是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获得发展[2]。写作支架就是建立在写作
一、课例呈现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作文公开课,针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板块,教学生学习用联想和想象写作。教师先从《天上的街市》《春》等已学的课文中选择相关语句,教学生“联想”“想象”的概念,并理解二者的区别。接着以课文中的句子為例教学生如何想象和联想。
思考:以上句子是如何展开联想进行描写的?
明确:借助比喻的修辞,抓住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展开联想,描述事物更生动恰切、合乎情理。①街灯——明星,明亮,此为形似。②白雪——盐和柳絮,颜色白,形态上“柳絮”比“盐”更恰切,更合理,此亦为形似“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差可拟”更具美感。③春天——新生儿,充满生机;春天——小姑娘,美丽多姿;春天——青年,健壮有力,此为神似。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思考:以上句子调动了什么感官进行描写?
明确:触觉,由春风联想到母亲的手,生动地写出春风和煦的特点。
小结方法:联想要生动恰切、合乎情理。可以借助比喻修辞,抓住物与物或物与人之间的形似或神似之处,也可以调动感官进行描写。
然后老师用同样的方法,再小结出第二个方法:
小结方法:想象要大胆创新、具体细致。先抓住触发物(即所见所闻之事物),再借助夸张修辞,也可以添加生动具体的细节,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
两个方法教完后,再看一个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视频巩固知识,最后开始运用这些知识写作。
活动一:词句训练
1.请你根据示例,把由下列各词联想到的其他词写下来。
太阳:金色、耀眼、温暖、博爱、无私
大海:
沙滩:
椰树:
提示:先想想事物的外形特点,再思考其内在精神。
2.从以上四个词语中至少选出两个,也可以添加其他词汇,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恰当地运用修辞,写几句话。
活动二:片段训练
变曲为文: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天净沙·秋思》扩写成一篇短文。
从课堂上学生朗读自己写的作品的情况看,第一个写作活动完成较为顺利,第二个活动就不如意了。拍到的坐在笔者身边一名学生的作品情况也大致相似,以下是该学生的作品:
椰树:从沙滩边长出来的树,椰树对于哺育他的沙滩充满感激,长大后,椰树宛如一个士兵镇守着沙滩。
太阳:慢慢地从大海(里)跑出来,好像从母亲的拥抱中溜出来,到人类的世界里玩,把温暖的阳光捐献给我们。
在一棵枯萎的老树下,有几只乌鸦在嬉戏,老树是它们的家,小桥下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流水,向东边望有一匹瘦马奔过,在太阳的照耀下仿佛是迫不及待归乡的思乡人。
分析学生的作品,椰树、太阳写了一行半,表述有情趣有意味,但对《天净沙·秋思》的扩写几乎成了翻译。这是为什么呢?假如没有老师前面的方法提示,也就是没有那些关于联想和想象的知识提供,学生的写作会有改变吗?
我们把这个练习题拿到初一年级另一个班再写。在这个班,老师不讲任何知识,只是提出写的要求,学生把太阳、大海、沙滩、椰树连在一起写了一个小片段,每一份作品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的情景;而写《天净沙·秋思》结果是:24人翻译,23人在翻译中带有联想和想象的成分。这个班的语言表达功底要好于前一个班。
第三个班,刚学完《天净沙·秋思》,老师说,每当读这首元曲,就会想到电视电影中那些天涯游子,有时想到金庸笔下那些仗剑天涯的侠客,他们某一天独自行走在斜阳古道上一定有这样的心境。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扩写《天净沙·秋思》。结果,班上的学生都写出了比较长的习作,有的学生欲罢不能还要写连载。
二、原因与对策
(一)原因剖析
从以上三个班学生的学习结果——作文来看,公开课案例中的知识是无效的。这说明写作教学中的知识,尤其是有些静态的陈述性知识,对学生写作几乎不起作用。写作是一种技能,写作教学是让学生懂得运用知识而不是只懂得知识,学生写作中更需要的是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比如我们教学生什么叫议论文,学生能写出议论文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教学生议论文要有观点,还要有支撑观点的论据材料,学生会写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也就是要在写作中教写作。
通过第二个班学生的作品,我们知道老师不教知识,只是给任务,为什么学生照样能完成?这就是母语写作的特点。母语环境中的学生,在日常语言交往环境中,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在阅读过程中,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所以学生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太阳等词写一句话或者写一段话,并加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那么《天净沙·秋思》为什么只是翻译,又写不出来呢?学生对太阳、大海、沙滩、椰树比较熟悉,选一两个意象,写一两句话也比较简单;而《天净沙·秋思》一下子九个意象,再加上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思想情感的感受、体验不够,写作都是为了表情达意的,从马致远的情感到学生的情感,需要转化;从元曲语言到学生语言又需要转化。这些需要教师教,需要教师提供写作知识。第三个课例中,学生刚学完这一课,对课文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链接学生的生活,人在具体的情境中,情感容易得到激发,联想和想象也容易触发,学生自然就能写了。如果学生对写作任务没有自己的理解认识,没有情感体验,就写不出来。 (二)解决途径
针对这种情况,写作教学应该提供相应的关键知识,并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帮助学生写。一般情况下,学生接到写作任务,需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去完成,而写作任务所需要的“生活经验”“语文经验”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往往会有一定落差,如公开课中,学生缺乏《天净沙·秋思》的内容知识,以及联想和想象如何展开的写作知识,这就是学生的困难。那么写作教学就需要搭建支架,补充这些关键知识,以帮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对上面三个案例的分析,可以提炼出创设两种支架来解决。
一要提供知识支架。运用联想和想象,扩写《天净沙·秋思》,首先要对写的素材熟悉,这就需要深入理解课文:课文中萧索的秋景的叠加,及其与温馨的想象之景间的对比,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更显荒凉凄惨。结尾主旨句直接凸显羁旅之思,写出了作者思乡愁绪之重之深。学生对课文有了理解,对作者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之后,就需要联想和想象如何展开的知识了。如果写作的目的是写景抒情文,那就需要提供写景的知识。很多优秀的课例已经开发出了写景的知识,如郑桂华老师的《描写的秘妙》,针对学情,开发“有什么”“怎么样”“像什么”;再如项恩炜老师基于不同感觉而设计的描写评价量表等,这些都可以基于学情适时提供[1]。如果写作的愿景是运用联想想象写一个故事,写作教学就要提供一个故事模板。故事模板的基本类型是:愿望加障碍,并且合理设计出克服障碍的行动。知识支架的运用要根据学情而定。学生写作“没得写”,缺少主题知识时,教学就要提供主题知识;学生“不会写”,教学要提供程序性和策略性的知识,以帮助学生展开写作。
二要创设情境支架。第三个班能写出想象丰富的作品来,是因为同学们刚刚学完《天净沙·秋思》这一课,对这一课内容有了正确的认知,而且正沉浸在课文的情感之中,老师用几句话创设了一种情境,从学生的作品来看,情境支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理论与建构
(一)支架学习理论
“支架”原意是脚手架,是建筑上的一个术语,为了帮助建筑工人运输建筑材料完成建筑任务而搭建,起着暂时性辅助作用,任务完成后拆除。现在是教育学上的一个隐喻,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得到的帮助。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的重叠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的效果是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定的,他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这一区域存在于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提供学习支架就是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获得发展[2]。写作支架就是建立在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