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表示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且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理,从而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是一条必经之路。此背景,本文将文化创新与民族村落创新发展进行结合,构建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村落。
【关键词】文化创新;民族村落;发展路径
一、何为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的内涵
文化创新是未来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向,其是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创新不仅对于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于人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这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最终路径,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新的表现
文化的创新带给传统文化新的活力。通常情况下传统文化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是因为对受众群体和呈现形式考虑不周到导致的。随着新媒体的繁荣发展,互联网平台为传统文化向文化创新的方向转变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中国所沉淀下来的是厚重的历史。因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把中国文化创新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合起来,使文化更加有魅力和特色。
二、民族村落发展现状
(一)开发同质化严重
当前我国的很多民族村落开发都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民族村落都是一种风格,偶尔会增添自己民族特色的相关元素,但是从整体形象和风格来看,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这是因为开发者在进行民族村落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对地方民族文化了解不够深入,不知道民族独特的文化以及历史,所以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地方特色和优势,最终民族村落的开发情况不尽如人意。
(二)没有与时代发展进行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民族村落的要求逐渐提升,要求民族村落不仅具有民族独特的优势和特色,而且还要有着新时代元素。当前一些开发得比较好的民族村落也没有将新时代发展的元素与其进行结合,缺乏新时代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逐渐提升,对于民族村落的元素等问题更加重视,人们要的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民族村落,而不是一个历史古迹。是否能与新时代发展融合起来,也是目前民族村落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的问题。
三、基于文化创新的民族村落创新发展路径
(一)打造民族文化村落
其一,建筑设计符合民族的特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建筑上的一砖一瓦,每一个条纹所呈现的都是历史的记忆。打造民族文化村落的核心在于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了解民族建筑的发展史。比如上海周边的建筑以海派建筑著称,安徽、浙江等地区的建筑以徽派建筑为主,不同的建筑风格代表着这座城市建筑所经历的沧桑岁月。在打造民族文化村落之前,建议查阅关于民族文化历史的相关资料,找到符合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从而更好地和民族文化村落构建相融合。
其二,将代表民族文化的元素与民族村落融合。不同民族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其民族特有的可以代表民族文化的元素也存在差异。在进行民族村落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将细小的元素融入其中,让游客感受当地独有的风格和情怀,感受当地的文化。
(二)将民族文化和新时代元素融入到民族村落中
其一,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新要做到不拘泥于传统,应当构建符合民族发展特色的优秀文化,将优秀的文化和新时代元素结合起来,例如当前新媒体发展得如火如荼,可以在民族村落入口的位置设置对应的导航软件,这样能够方便游客找到位置。在整个村落中可以设置音响,播放轻柔的音乐、民族文化的历史等,让往来村落的游客更加了解民族村落的发展历史。
其二,民族村落开发的过程中,可以融合新时代特色的理念,将打造多元化的现代民族村落。村落配备餐馆、客栈、驿站、跑腿小二、绣房等具有民族传统色彩的元素。为了促进手工艺品的传承,可以把带有民族特色的元素和民族手工艺品进行融合,将所有的手工艺品放置在“贸易商行”内,不仅可以向来往的游客
展示手工艺品,还方便来往的游客能够购买到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共同构建了多元化的民族村落,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完善民族村落的开发。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文化创新与民族村落的结合有了新的内涵,如何将文化创新和民族村落发展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十重要的内容。打造文化创新的民族村落,应当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民族村落,强化对元素的融合与新时代发展的结合,在創新文化传承的同时又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使游客切实感受民族村落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
参考文献:
[1]周宁宁.新疆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新疆大学硕士论文,2014.
[2]陈学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准确定位——基于壮族“三月三”的思考[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8(3).
[3]林青.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4]凌春辉,右江流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保护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9(6).
作者简介:
王瑞琪(1999-6),女,锡伯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17级在读本科生,专业:环境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老师:李静(1977),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沈阳化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关键词】文化创新;民族村落;发展路径
一、何为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的内涵
文化创新是未来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向,其是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创新不仅对于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于人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这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最终路径,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新的表现
文化的创新带给传统文化新的活力。通常情况下传统文化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是因为对受众群体和呈现形式考虑不周到导致的。随着新媒体的繁荣发展,互联网平台为传统文化向文化创新的方向转变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中国所沉淀下来的是厚重的历史。因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把中国文化创新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合起来,使文化更加有魅力和特色。
二、民族村落发展现状
(一)开发同质化严重
当前我国的很多民族村落开发都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民族村落都是一种风格,偶尔会增添自己民族特色的相关元素,但是从整体形象和风格来看,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这是因为开发者在进行民族村落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对地方民族文化了解不够深入,不知道民族独特的文化以及历史,所以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地方特色和优势,最终民族村落的开发情况不尽如人意。
(二)没有与时代发展进行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民族村落的要求逐渐提升,要求民族村落不仅具有民族独特的优势和特色,而且还要有着新时代元素。当前一些开发得比较好的民族村落也没有将新时代发展的元素与其进行结合,缺乏新时代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逐渐提升,对于民族村落的元素等问题更加重视,人们要的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民族村落,而不是一个历史古迹。是否能与新时代发展融合起来,也是目前民族村落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的问题。
三、基于文化创新的民族村落创新发展路径
(一)打造民族文化村落
其一,建筑设计符合民族的特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建筑上的一砖一瓦,每一个条纹所呈现的都是历史的记忆。打造民族文化村落的核心在于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了解民族建筑的发展史。比如上海周边的建筑以海派建筑著称,安徽、浙江等地区的建筑以徽派建筑为主,不同的建筑风格代表着这座城市建筑所经历的沧桑岁月。在打造民族文化村落之前,建议查阅关于民族文化历史的相关资料,找到符合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从而更好地和民族文化村落构建相融合。
其二,将代表民族文化的元素与民族村落融合。不同民族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其民族特有的可以代表民族文化的元素也存在差异。在进行民族村落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将细小的元素融入其中,让游客感受当地独有的风格和情怀,感受当地的文化。
(二)将民族文化和新时代元素融入到民族村落中
其一,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新要做到不拘泥于传统,应当构建符合民族发展特色的优秀文化,将优秀的文化和新时代元素结合起来,例如当前新媒体发展得如火如荼,可以在民族村落入口的位置设置对应的导航软件,这样能够方便游客找到位置。在整个村落中可以设置音响,播放轻柔的音乐、民族文化的历史等,让往来村落的游客更加了解民族村落的发展历史。
其二,民族村落开发的过程中,可以融合新时代特色的理念,将打造多元化的现代民族村落。村落配备餐馆、客栈、驿站、跑腿小二、绣房等具有民族传统色彩的元素。为了促进手工艺品的传承,可以把带有民族特色的元素和民族手工艺品进行融合,将所有的手工艺品放置在“贸易商行”内,不仅可以向来往的游客
展示手工艺品,还方便来往的游客能够购买到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共同构建了多元化的民族村落,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完善民族村落的开发。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文化创新与民族村落的结合有了新的内涵,如何将文化创新和民族村落发展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十重要的内容。打造文化创新的民族村落,应当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民族村落,强化对元素的融合与新时代发展的结合,在創新文化传承的同时又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使游客切实感受民族村落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
参考文献:
[1]周宁宁.新疆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新疆大学硕士论文,2014.
[2]陈学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准确定位——基于壮族“三月三”的思考[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8(3).
[3]林青.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4]凌春辉,右江流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保护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9(6).
作者简介:
王瑞琪(1999-6),女,锡伯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17级在读本科生,专业:环境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老师:李静(1977),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沈阳化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