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变革与创新精神,一直以来都被证明与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显著关系。本文回顾前人对企业家精神的度量,选取了每百万人拥有的专利数、人均固定资产投入、人均教育经费、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几个合理指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针对广东省定量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这两组变量关系,证明了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区域经济;典型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13-03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提出,在少数发达国家,“管理者经济”正慢慢地向“企业家经济”进行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家精神在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中愈发重要的地位无不印证了这一观点。根据OECD(经合组织)对30多个国家的长期观测得到的数据显示,新办企业比例与GDP的增长率成正相关态势,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的生产及产出效率已有了紧密联系,由此可见,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1理论基础
1.1企业家精神的概念
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内容丰富多维的概念,学术界对于企业家精神尚未形成统一、固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侧重点:熊彼特(1934)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持续创新的精神,它能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快速发展[1];科兹纳(1973)将企业家精神看做是在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洞悉和发现市场交易机遇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帮助整个经济系统无限趋于一般均衡;德鲁克(1985)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在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创新[2];加特纳(1988)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组织的创造、重组,是新组织产生的过程。国内学者叶勤(2000)指出企业家精神的基础在于创业,核心在于创新[3];鲁兴启和王琴(2006)认为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外部因素是市场竞争,而内部因素则是对利益的追求[4]。
通过对上述学者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个人认识,本文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抓住市场发展机遇,通过变革与创新,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1.2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于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熊彼特(1934)和Holcombe(1998)认为企业家精神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5]。Audretsch 和Keilbach(2005)通过对1992—2000年西德327个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数量模型,认为企业家精神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6]。国内学者鲁传一和李子奈(2000)以内生增长理论为研究基础,构建了企业家精神的产品水平创新和垂直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模型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的产品水平创新和垂直创新活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7];张迎春和李萍(2006)以辽宁省为例建立数量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家资源的多寡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企业家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成正相关关系[8]。
但Solow(1956)和Romer(1986)认为企业家精神本身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中性的,只是由于企业家精神能够增加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9][10];Ferguson CH(1988)在实证分析了硅谷的半导体产业后甚至认为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11]。我国学者王曙光(2001)指出企业家精神是对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形成障碍的瓶颈制约因素,他认为我国并不缺少企业家精神本身,只是基本制度环境制约了企业家精神的发挥,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应该把重点放在制度改革上[12]。
2对广东省的实证分析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经济居中国各地之首(2011年GPD占全国11.2%),毗邻南海,对外经济贸易发达,内有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企业家精神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本文将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法以广东省为例,选取2001—2010年的有关数据,试图说明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2.1研究方法
典型相关分析法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多元统计方法,其基本思想类似于主成分分析。首先在每组变量中找出变量的线性组合,使其具有最大相关性,然后再在每组变量中找出第二对线性组合,使其分别与第一对线性组合不相关,而第二对本身具有最大的相关性,直到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被提取完毕为止。这样,讨论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就转化为只研究这些线性组合的最大相关,从而减少研究变量的个数。当两组变量均为单个变量时,典型相关系数就是简单线性相关系数;当两种变量中有一组是单个变量时,典型相关系数则是复相关系数。因此典型相关分析是相关分析的一种拓展形式。
2.2指标选取及数据收集
根据上述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国际通行企业家精神衡量指标,以及笔者能收集到的现有数据资料,本文选取每百万人拥有的专利数(X1)、人均固定资产投入(X2)和人均教育经费(X3)作为企业家精神衡量指标,即第一组变量(影响组);选取相应数据期间的人均GDP(Y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2)作为衡量区域经济的指标,即第二组变量(产出组)。为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收集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2.3运行结果与分析
统计分析软件SPSS专门提供了相关宏程序来拟合典型相关分析,通过调用程序名为Canonical correlationsps的自带宏程序进行分析处理。
对于人均GDP(Y1)而言,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变量均有着较高的相关度,其中X3略低(09170);而对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2)而言,X2有着极高的相关度,X3相关性与其他比较而言较低。说明X1、X2、X3这几个指标对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而人均教育经费(X3)较其他两个而言对Y1、Y2的影响则没有那么的显著。 2.4典型相关检验及结论
由于同一随机变量组内各典型变量之间的样本协方差为零,不同组不对应的典型变量间的样本协方差也为零,因此要分析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只要由两对典型变量计算出两个典型相关系数即可。SPSS 软件计算的典型相关系数及检验如下所示:
Canonical Correlations
1.999
2961
由此不难看出,第一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为CR1=0999,相关度极高,第二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为CR2=0961。之后再进行显著性检验,令原假设相关系数为0,表5每行的检验都是对此行及以后各行所对应的典型相关系数的多元检验:
第一行的Sig值p=0005<005,相关性显著;第二行Sig值p=0077>005,表明在5%的置信区间内,显著性不明显。但从整体上来看,两组指标所对应的典型变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因此,选定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衡量区域经济增长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相关程度,从中不难得出结论,对于广东省而言,企业家精神(第一组变量)与区域经济(第二组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企业家精神的提升对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3研究评价及展望
上述对广东省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典型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本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采用同一地区连续多年的数据作为参考变量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适应于其他,对相关性有一定的影响。其次,衡量企业家精神的指标数据收集不全,无法完整体现企业家精神的全貌,对引导企业家精神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尽管如此,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结果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要想保证区域经济增长,培育企业家精神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将来的研究中,将运用不同地区相同年度的数据,使之尽量满足正态分布,增加数据的说服力;此次选取的指标基本上反映的是企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没有对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做出良好反映,在将来探讨中须增加更多的企业家精神衡量指标,如自我雇用比率、企业每万名就业人员拥有技术人员数、非公有企业数量比率等,建立一个完整企业家精神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 J A,Opie 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255.
[2]彼得·德鲁克创新和企业家精神[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3]叶勤企业家精神的兴起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16-20.
[4]鲁兴启,王琴企业家精神与当代经济增长[J].商业研究,2006(2):18-21.
[5]Holcombe RCx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Austrian Economics,1998(2):45-62.
[6] David BAudretsch,Max KeilbachEntrepreneurship capital and regional growth[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5(39):457-469.
[7]鲁传一,李子奈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理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42-49.
[8]张迎春,李萍企业家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以辽宁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6(9):92-96.
[9] Solow R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65-94.
[10] Romer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94):1002-1037.
[11] Ferguson CHFrom the People who brought you voodoo economic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8(5).
[12] 王曙光企业家精神靠什么支撑[N].中国信息报,2001-03-22.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区域经济;典型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13-03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提出,在少数发达国家,“管理者经济”正慢慢地向“企业家经济”进行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家精神在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中愈发重要的地位无不印证了这一观点。根据OECD(经合组织)对30多个国家的长期观测得到的数据显示,新办企业比例与GDP的增长率成正相关态势,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的生产及产出效率已有了紧密联系,由此可见,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1理论基础
1.1企业家精神的概念
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内容丰富多维的概念,学术界对于企业家精神尚未形成统一、固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侧重点:熊彼特(1934)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持续创新的精神,它能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快速发展[1];科兹纳(1973)将企业家精神看做是在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洞悉和发现市场交易机遇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帮助整个经济系统无限趋于一般均衡;德鲁克(1985)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在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创新[2];加特纳(1988)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组织的创造、重组,是新组织产生的过程。国内学者叶勤(2000)指出企业家精神的基础在于创业,核心在于创新[3];鲁兴启和王琴(2006)认为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外部因素是市场竞争,而内部因素则是对利益的追求[4]。
通过对上述学者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个人认识,本文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抓住市场发展机遇,通过变革与创新,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1.2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于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熊彼特(1934)和Holcombe(1998)认为企业家精神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5]。Audretsch 和Keilbach(2005)通过对1992—2000年西德327个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数量模型,认为企业家精神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6]。国内学者鲁传一和李子奈(2000)以内生增长理论为研究基础,构建了企业家精神的产品水平创新和垂直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模型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的产品水平创新和垂直创新活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7];张迎春和李萍(2006)以辽宁省为例建立数量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家资源的多寡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企业家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成正相关关系[8]。
但Solow(1956)和Romer(1986)认为企业家精神本身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中性的,只是由于企业家精神能够增加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9][10];Ferguson CH(1988)在实证分析了硅谷的半导体产业后甚至认为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11]。我国学者王曙光(2001)指出企业家精神是对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形成障碍的瓶颈制约因素,他认为我国并不缺少企业家精神本身,只是基本制度环境制约了企业家精神的发挥,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应该把重点放在制度改革上[12]。
2对广东省的实证分析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经济居中国各地之首(2011年GPD占全国11.2%),毗邻南海,对外经济贸易发达,内有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企业家精神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本文将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法以广东省为例,选取2001—2010年的有关数据,试图说明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2.1研究方法
典型相关分析法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多元统计方法,其基本思想类似于主成分分析。首先在每组变量中找出变量的线性组合,使其具有最大相关性,然后再在每组变量中找出第二对线性组合,使其分别与第一对线性组合不相关,而第二对本身具有最大的相关性,直到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被提取完毕为止。这样,讨论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就转化为只研究这些线性组合的最大相关,从而减少研究变量的个数。当两组变量均为单个变量时,典型相关系数就是简单线性相关系数;当两种变量中有一组是单个变量时,典型相关系数则是复相关系数。因此典型相关分析是相关分析的一种拓展形式。
2.2指标选取及数据收集
根据上述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国际通行企业家精神衡量指标,以及笔者能收集到的现有数据资料,本文选取每百万人拥有的专利数(X1)、人均固定资产投入(X2)和人均教育经费(X3)作为企业家精神衡量指标,即第一组变量(影响组);选取相应数据期间的人均GDP(Y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2)作为衡量区域经济的指标,即第二组变量(产出组)。为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收集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2.3运行结果与分析
统计分析软件SPSS专门提供了相关宏程序来拟合典型相关分析,通过调用程序名为Canonical correlationsps的自带宏程序进行分析处理。
对于人均GDP(Y1)而言,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变量均有着较高的相关度,其中X3略低(09170);而对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2)而言,X2有着极高的相关度,X3相关性与其他比较而言较低。说明X1、X2、X3这几个指标对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而人均教育经费(X3)较其他两个而言对Y1、Y2的影响则没有那么的显著。 2.4典型相关检验及结论
由于同一随机变量组内各典型变量之间的样本协方差为零,不同组不对应的典型变量间的样本协方差也为零,因此要分析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只要由两对典型变量计算出两个典型相关系数即可。SPSS 软件计算的典型相关系数及检验如下所示:
Canonical Correlations
1.999
2961
由此不难看出,第一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为CR1=0999,相关度极高,第二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为CR2=0961。之后再进行显著性检验,令原假设相关系数为0,表5每行的检验都是对此行及以后各行所对应的典型相关系数的多元检验:
第一行的Sig值p=0005<005,相关性显著;第二行Sig值p=0077>005,表明在5%的置信区间内,显著性不明显。但从整体上来看,两组指标所对应的典型变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因此,选定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衡量区域经济增长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相关程度,从中不难得出结论,对于广东省而言,企业家精神(第一组变量)与区域经济(第二组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企业家精神的提升对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3研究评价及展望
上述对广东省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典型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本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采用同一地区连续多年的数据作为参考变量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适应于其他,对相关性有一定的影响。其次,衡量企业家精神的指标数据收集不全,无法完整体现企业家精神的全貌,对引导企业家精神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尽管如此,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结果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要想保证区域经济增长,培育企业家精神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将来的研究中,将运用不同地区相同年度的数据,使之尽量满足正态分布,增加数据的说服力;此次选取的指标基本上反映的是企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没有对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做出良好反映,在将来探讨中须增加更多的企业家精神衡量指标,如自我雇用比率、企业每万名就业人员拥有技术人员数、非公有企业数量比率等,建立一个完整企业家精神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 J A,Opie 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255.
[2]彼得·德鲁克创新和企业家精神[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3]叶勤企业家精神的兴起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16-20.
[4]鲁兴启,王琴企业家精神与当代经济增长[J].商业研究,2006(2):18-21.
[5]Holcombe RCx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Austrian Economics,1998(2):45-62.
[6] David BAudretsch,Max KeilbachEntrepreneurship capital and regional growth[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5(39):457-469.
[7]鲁传一,李子奈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理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42-49.
[8]张迎春,李萍企业家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以辽宁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6(9):92-96.
[9] Solow R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65-94.
[10] Romer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94):1002-1037.
[11] Ferguson CHFrom the People who brought you voodoo economic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8(5).
[12] 王曙光企业家精神靠什么支撑[N].中国信息报,200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