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集合”的教学谈我的问题创设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oogi8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在中职数学课堂中,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性,重视问题创设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集合 问题创设 中职数学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203-01
  引言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础,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引入集合的概念是培养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中与中职教学中,集合的语言是贯穿整个教材的,学好集合、运用好集合对中职学生学好数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借助集合的概念就数学问题的创设谈一下我的想法。
  一、问题的创设要来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
  中职数学教材与高中数学教材相比要简单得多,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接受能力都相对薄弱,上课时间也比较有限。所以,与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相比,问题创设和情景体验上难度较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问题创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所创设的问题要来源于教材还要高于教材,以保证问题具有启发性,能够激起学生的质疑意识。
  比如在讲解集合的概念时,第一,提出问题大于3且小于11的偶数是集合吗?这个问题的设置是新旧知识相结合。第二,上述问题中的偶数是集合该怎样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运用列举法。第三,如果把上述问题中的“偶”字去掉的话,它还是集合吗?如果是,请用描述法表示,如果不是请给出理由。第四,上述问题有偶和没有偶字都是集合,但它们分别是集合的哪种分类?从而引出了集合的分类有限集和无限集。这第四个问题属于对教材问题的改变,告诉学生一个“偶”字之差,结果则是谬之千里。这四个问题层层递进,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为后面的函数学习做了铺垫。
  二、问题的创设要有助于学生养成数学学习和数学建构的良好方法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基础、思维习惯和兴趣爱好,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要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直达数学的本质。所以,在问题创设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数学学习和数学建构的良好方法。
  在讲解集合元素的化解时,问题“|a|如何去掉绝对值”,这道题的目的不在于做题,而在于让学生领会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道题重点在于让学生领悟数学学习的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
  三、问题的创设要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数学热情
  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只有就业压力,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关心的生活实际问题创设情境,引入一些就业形势和就业数据。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性特别强的学科,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以问题为例:某班参加校运动会男子跳高跳远比赛的人员各有4名。学生刘远、张华、李明、王南参加跳高,学生李明、王南、赵东、孙晓参加跳远。参加跳高同学的全体设为集合A,参加跳远比赛同学的全体设为集合B,跳高和跳远各有4人参加,那么为什么总共仅有6人参加这两项比赛而不是8人呢?显然,原因是集合A和集合B有公共的部分,我们把这一公共部分设为集合C,把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同学的全体设为集合D,请用列举法表示集合C和集合D。集合C={ },集合D={ }。这个问题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把集合的抽象概念与形象具体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了,有助于学生积极性的深度挖掘,减少数学学习的枯燥性。
  四、强化问题练习,在反复练习中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集合的概念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是借助几次问题创设就能掌握的。只有借助集合语言的反复练习,打造成一个坚实的数学工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集合的学习方法和运算技能。要进一步深化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就必须加强学生对运算技能与运算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集合综合题的运算能力和解决能力。
  五、结束语
  只有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热情与数学学习兴趣,才能产生更多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珍贵答案,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职学生,有不同于高中学生的特点,教师更应该认识学生的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存储,积极主动地创设出有中职数学特點的问题情境,为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做好自己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邱志凤.数学文化视野下的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数学第五版上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无论在普通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合同法中,签署合同的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则有权要求其赔偿违约导致的相应损失。赔偿损失作为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手段,在国际贸易中非常常见。《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后简称CISG)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项常用法律,对于损害赔偿的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然而此项规定的模糊性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损害赔偿之范围难以确定。本文旨在通过分析CISG第74条对于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
摘 要 贵重商品零售环节侵财犯罪案件多发,亟需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贵重商品零售环节侵财犯罪多发的原因主要在于:营业员疏于观察、防范,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安全防范体系不够严密,难以形成有效预防;付款安全管理漏洞颇多,犯罪预防留有死角。建议切实强化员工岗位安全培训,切实严密安全防范体系管理,切实完善付款安全管理。  关键词 贵重商品 零售环节 侵财犯罪  作者简介:章建新,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侦监
【摘要】劳资关系关系着一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正确处理劳资矛盾有益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劳资矛盾预警中的调查权出发,结合行政法内容,通过对调查权的研究,为发现劳资矛盾提供预警机制并及时解决劳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劳资矛盾;预警机制;调查权  本文以劳资矛盾预警中的调查权为内容展开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代表,为解决重大劳资矛盾提供一些见解。调查权在劳资矛盾预警中的内涵调查权来源于行政
课堂管理是教学活动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在学校教学中,课堂管理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进行以及学生人格的完善.人本主义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其核心是充分发挥人的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广泛,建设数量增加。电力行业施工中都比较重视安全问题,因此电力工程管理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时效性,在质量标准上也能满足施工要求。目前我国电力水平逐步提升,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却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电力相关的人员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探索,并改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及时解决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电力建设施工管理人员提供一定
摘 要 高校单一刚性化、设置不合理、形式主义的薪酬考评机制不利于激励高校人力资源改革向纵深的方向发展,本文就高校未来可能实施柔性管理,采用柔性薪酬,进行理论性的探讨。  关键词 薪酬考评 高校 人力资源  作者简介:林筠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修班学员,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机务工程学院素质导师。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2-111
山西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借鉴国内外工研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山西工研院的定位与功能,据此设计了山西工研院的组织模式及管理运作模式。希望为山西的转型跨越发
摘 要 良好的地方财税法制体系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国民财富的分配以及社会机制的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我国的财税法制已构成基本的体系,但在实践的运行中也并未能尽善尽美。本文从我国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然后从改变税权关系、完善财税法律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地方财税制度 分税制 财政转移支付  作者简介:李文标,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庞大鹏,汶上县供电公司
【摘要】当某一行为符合构成要件时,有时会由于存在违法或责任阻却而不构成犯罪,当阻却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可以用刑法解释来分析行为所欲该当的构成要件,透析出罪或入罪的必要性。  【关键词】构成要件;阻却效果;刑法解释;必要性  一、排除犯罪事由的情形(一)违法层面的阻却  我们说一个行为该当了某一个构成要件时,则其行为已经和刑法发生表面的关联,但由于存在违法阻却或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该行为将不再被评价
遵照为成员国在健康政策方面提供建议的要求,WHO定期发布一系列有关疫苗和联合疫苗的最新立场性文件,这些疫苗是指可预防对全球公共健康造成危害的疾病的疫苗.这些文件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