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e5n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语文素质而言,语文素质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素质.语文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语文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而忽视了其他几项。
  有的语文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填鸭式",不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愿意接受.学生只好机械地耳闻目睹,疲于笔记,反应不灵,感情平淡如水.不重视情感的激励作用,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
  众所周知,绘声绘色的相声,往往会迎来人们的阵阵掌声和忍俊不禁的笑声: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故事更受学生欢迎,探其魅力在于讲究情感艺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心理学家贝额和科温的研究也证明:”愉快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适合于认知加工.而在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情绪的作用表现为干扰,破坏认知活动的进行。”师生信息的交流,既有以接受知识信息为主的认识活动,又有以接受情感信息为主的情感体验活动。这就是说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不只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
  用生动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向学生展示人物形象美,环境语言美,是语文情感教学的重要特点.美使学生产生愉快的追求;丑会令学生产生厌恶,鄙弃的情绪.不少的现代诗歌,散文,小说和古典名篇,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
  情感教学的过程,是语文教师与学生其心灵一道飞翔的过程。有时要以带鲜明情感体验的直观性朗读或范读,直观的再现文章的思想感情之美。把抽象语言变浅显流畅而自然,使学生借娓娓动听的声音气息的形象入境,从而迅速唤起学生的内心视象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冲动,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客观事情或褒或贬的审美评价。语文艺术能产生直观的魅力,容易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这是语文审美区别于其他学科审美教育的特质。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艺术诱发学生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对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图景神往倾心,产生情感共鸣.共鸣的境界是忘我的境界。学生到了共鸣的时候,就象演员似的完全进入角色,物我之间已经没有什么清楚的界限,作品中的人物就是我,我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学生潜心到作品中体验,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就会产生灵魂的颤动,再走出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有了深厚而有效的基础.容易产生真正的领悟.所以,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种种教学手段,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欣赏的喜悦,使学生进入共鸣境界。
  语文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也就是情与理,情感与认识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如能融洽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公关学、美学,伦理学于一炉,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就会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文本身洋溢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喜于听、乐于学、欣于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
  (作者单位:416700湖南永顺灵溪三小)
其他文献
《语文课标》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的莫过于作文了,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似乎成了一种通病。究其原因,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素材有限,语言贫乏,写不好作文。老师怕教作文,主要是虽然反复讲解,认真批阅,但效果不佳。那么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呢?    一、培养写作信心,消除恐惧心理  依据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消除恐惧心理,让他们明白作文并不难,它只不过变用口说话为用笔说话,把自己看到的
期刊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然而,不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占多数,找不到合适的内容是不喜欢作文的主要原因。学生喜欢写自己想写的,希望采用教师启发和同学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作文指导。  怎样才能搞好高年级作文教学呢?下面谈谈我们的浅见: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低年
期刊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阅读能力以“读”为主。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多读多记  阅读不是为了消磨时间,不是泛泛而读,不像看电视剧,看热闹,漫无目的地读,而是要对精彩的篇段多读多想,深刻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并且要达到熟能成诵。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多读多记好词佳句、名家名篇,对自己的阅读是有帮助的。    二、读思兼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是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出来呢?这是广大教师感到十分困惑的。我认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培养和养成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来进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展学生主体性不可或缺的外部驱动力,这个“导”,是引导、指导、疏导。教师的“导”是建立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之上的。教师要在“善导”上下工夫:要导在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提高上,通过兴趣培养,让
期刊
作文章要有材料,这正如建房子得准备足够的砖瓦水泥木料一样,否则,有再美妙的设计也是枉然。在语文教学中,一到作文课,学生就头痛,苦恼于没啥写,不会作文,其症结就是头脑中没有写作材料。所以,引导学生会积累材料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  作文能否写好,关键在于是否会读书,读书对学生来讲,有课内和课外之分,我这里着重谈的是课外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说:“读书万卷始通神。”这些至理名言精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听到、看到、想到、感受到、体验到的事情写出来,并不断地加以训练,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收获了作文教学的喜悦。    一、根据中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特点,激发写作兴趣  带着孩提时代幼稚与童心的小学生刚一入中学时,喜欢向老师敞开纯真的心扉,大胆热情,想象丰富多彩。这个时候的作文教学,应尽量适应他们纯真的感情需要。比如:《我的老师》这样的题目
期刊
国家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初中教材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领会学习内容,在活动中渗透学习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动”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爱好的一种心理倾向。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能被它所吸引,就会积
期刊
高中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述,为发展健康的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近年来,为了倡导作文个性化,体现自由作文的精神,高考采用了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开放式话题作文,这充分体现了作文个性化的要求。要落实新课标精神,配合高考体制改革,必须进行个性化写作训练。  那么,在新课标精神指引下
期刊
写作是一种独立性很强的思维实践活动,它强调的是思维的独特性、观察的独到性和语言独创性。要培养学生写作方面的创新能力,唯有通过各种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学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之对客观环境和精神世界有身临其境的亲历感,再加上运用生动活泼的训练方法,使学生的创造性在作文实践中得以锻炼。    一、对学生进行写作内容和操作方式上的训练    针对性写作。就是针对学生写作技能的状态,确定一个单一、明确的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