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农村高中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探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优质生源和农村优秀教师进入城市学校,城乡学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村高中学校校舍建设、配套教学设施方面日趋完善。而农村高中在教育信息化变革方面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课堂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是教育信息化的短板。因此,信息化条件下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已经成为农村高中亟需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高中;信息化;课堂教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0-0017-02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in rural high schoo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zation
  YIN Shijie  (tianjiabing middle school,Linxia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more and more high-quality students and excellent teachers from rural areas enter urban schools,and the educational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chools is further widened. With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high school buildings and supporting teaching faciliti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However,the rural high school started late i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and the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especially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s still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which is the short board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herefore,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za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for rural high schools.
  【Keywords】Rural high school;Informatization;Classroom teaching;Reform
  1.教育信息化对农村高中课堂教学的影响
  (1)有利于缩小城乡高中课堂教学差距。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信息化是学校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的教育教学改革,无论目标如何宏大、计划如何周全,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一节一节的课堂教学上来。我国幅员辽阔,城市高中学校普遍有规模,始终走在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改革的前沿。而广大农村高中学校优质生源与学科教师流失多,加上农村在经济、生产、文化等方面发展滞后的影响,农村高中课堂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当前农村高中利用教育信息化变革的契机,推进信息化课堂教学,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缩小城乡课堂教學差距的重要举措。
  (2)有利于促进农村高中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伴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教育经历多次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就。但在许多农村高中,一直以来,教师习惯于只用一本书、黑板+粉笔的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教师“满堂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近年来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使广大农村高中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能力普遍得以提升。信息化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不仅仅是简单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而是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2.农村高中信息化课堂教学发展现状
  (1)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不到位。在农村高中学校里,不论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师,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为了完成高考升学目标上,强调“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学校领导对教育教学信息化变革的意愿不强烈,认识不到位,组织信息化相关的培训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而已。大部分教师习惯与已有的工作模式,课堂教学还是被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主导,认为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有限,对提高教学成绩效果不明显。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一些观摩课,竞赛课作秀的手段,并不适用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农村高中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教学信息化变革的积极性不高。
  (2)课堂教学信息化设备使用不当。农村高中学校存在一个比较普通的问题,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少,课堂教学的信息化设备少,管理粗放,利用率低。一部分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设备损坏严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信息化教学显得力不从心。一部分学校又把各种设备空置在一旁,仅作为领导查看、参观展示的摆设品。这种由于管理不当而导致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闲置与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高中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变革进程。
  (3)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能力不足。农村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基础薄弱,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差,即使如课件与短视频的播放等这些最基本的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很少应用在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农村高中老教师占比高,虽然许多老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但教学理念相对滞后,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手段掌握的不多,在课堂教学中很少使用。即便是年轻教师,课堂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教学中对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操作不够娴熟。   3.解决现阶段农村高中信息化课堂教学现状的几点建议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信息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课堂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农村高中的学校课堂教学信息化发展情况,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信息化教育理念。在农村高中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学校领导和还是教职工,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是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并形成的。只有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注入到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头脑中,才能让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的发展方向与校领导的决策息息相关,首先,学校领导转变思想观念,制定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与实施方案,完善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其次,作为教师,“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观念一定要转变,要积极探索并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购置硬件设备,改善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农村高中学校的基础设施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大部分学校拥有明亮宽敞的教学楼,标准化的物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相比较而言,师生经常上课的普通教室内,信息化教学设备较少,部分教室内只有一块普通黑板。即使已经装了多媒体设备的教室,大部分不能联网,多媒体投影设备老化严重,正常使用的频率不高。农村高中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化变革,就需要在每一个普通教室内添置更多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并且加强管理与维护,让这些教学设备物有所值、物尽其用。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化教学设备操作技能。农村高中学校的教师普遍对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不熟练,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次数少。学校管理层面缺乏信息化课堂教学推广与应用的制度建设,对教师缺乏监督与激励,也是影响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除了注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培训外,还应注重培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操作能力。
  (4)推进课堂应用,完善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信息化是改进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农村高中更应该把握这个契机,完善学校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变革机制,加强管理和监督,落实信息化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方法,采取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关注问题探究、知识拓展、互助合作程度等方面。这样使得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觀,有利于促进教师积极性,让信息化课堂教学真正进入农村学校,走近农村师生,服务于广大农村师生。
  近年来,农村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许多成就是通过教育信息化变革实现的。课堂教学作为农村高中教育信息化的短板,需要通过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合理配置信息化教学资源,建立切合农村高中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激励机制来解决。对教师而言,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自觉提升信息素养,努力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能力,为农村高中学校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董新.探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J].新课程·中学,2016(12):127
  [2]翟晶晶.农村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现状及改进对策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297-299
  [3]庞小东.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38):55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重在立德树人,要达到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良好效果,就应该从多渠道渗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真心实意地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叩开学生心灵之窗,与学生心灵相通,在情感共鸣处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念,以达到立德树人之效。在朗读训练、识字教学、习作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中可以进行引导。为增强德育渗透实效性,语文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授之以渔,还要注重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期刊
摘 要:网络教研的开展与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十分吻合,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信息技术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能够节省人力和物力,网络教研的开展可以改善以往教研模式中的不足。網络教研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问题进行线上的讨论交流,在此过程中互相学习借鉴,可以完善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本文主要分析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关键词:网络教研;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策略  【中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这门学科,不仅肩负着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重任,还是小学生能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石。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如何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高效课堂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增强了对德育的重视,也将德育渐渐的融入到了各门学科当中。在这一背景之下,语文教学也产生了与思想品德教育融合的强烈需求,本文将分析二者融合的可行性,随之提出几点教学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0-0006-02  Ide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突破课堂重难点。信息技术以其“声光电”的特效,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突破静态思维,激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海量信息素材,适时延伸课堂,链接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课型多样,教师要根据课堂重难点设计微课,并适时穿插,调节课堂节奏,增强课堂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重难点突破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在如今处于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事业,对素质教育这一观念在人们之间不断进行普及,社会各界对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学生身体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视,足球课程也因此被选入小学体育教学之中。当前足球运动课程仍然存在这一定的问题,本文的撰写以小学阶段的足球运动教学活动为对象展开了相应的论述与探讨,分析了如何在阳光体育的背景和概念引领之下,扎实推进足球课堂的高效化构建,与现有小学足球教学中所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实践可以保证当前的教学工作更加高效地展开。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会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基础的单词、句式以及语法知识点等,这种教学方式浮于表面,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对英语的排斥度更高,因此在现代教学革新的背景下,教师开始另辟蹊径,结合学生的个人爱好倾向调整教学模式,把音乐与戏剧表演渗透到英语学科中,通过这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
期刊
摘 要:幼儿园实施闽南课题,不仅能挖掘家乡泉州独有的闽南本土文化内涵,更能因地制宜的开发设置课程、贴近幼儿年龄特点推进课程建设,从而借助课程达到师幼的共同发展。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收获了“初心”、“童心”,更了解了“核心”以及坚定了一步一个脚印,继续深入实践的“决心”。  关键词:初心;童心;核心;决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20)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正在不知不觉对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改变。我们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各个层面中,包括:课前一教学准备:课中一课堂教学过程:课后一学习拓展提升,实现教学过程的四要素—信息技术、学生、教师、教材的动态运作,形成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尤其通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巧妙应用,能够向学生更加直观地展
期刊
摘 要:很多不良的书写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在小学低年级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学生们养成的习惯将长期甚至是永久的伴随他们,将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起来无疑将令他们终身受益。本文以当代小学生常见的不良书写习惯为入手点,提出了几点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希望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书写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