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幕”大揭秘之一:教师节差点儿定在2月
冰心先生: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
叶圣陶先生: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
王梓坤校长:开学时搞尊师重教活动有气氛。如果太早,学生还没来,太晚会影响上课。而2月和9月相比,只是一个学期开始,而9月是新学年的开始。
其他缘由: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内幕”大揭秘之二:不少民众建议教师节设立在“孔子诞辰”
经研究测算,孔子诞辰换算为公历9月28日(当然也有人质疑,并不认可这个测算方式)。实际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马来西亚、美国的加州等都以孔诞为教师节。
早从2004起,便有大规模呼吁中国大陆调整教师节日期。至2013年9月,据相关网络调查显示,近17万人参与者中,超过65%对将孔子生日作为教师节表示支持,理由是“避开开学季,老师能真正享受节日,又是孔子诞辰,名正言顺”。也有30%左右的人表示反对,认为“仅是日期调整,形式多于意义”。有网友反驳:9月28号教师节再到10月1号国庆节,节日安排过于密集,会淡化教师节。
“内幕”大揭秘之三:教师节这么多年咋演变
新中国成立前:
1931年——6月6日,未被承认的教师节
您知道吗?有人竟然为了教师节而集会。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等人集会南京中央大学,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但它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却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1939年——未能全国推行的教师节
鉴于“六·六”教师节是教师自发组织设立的。1939年,国民党政府决定立孔子诞辰日(农历生辰)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新中国成立后:
1951年——五一劳动节=教师节
新中国成立后6月6日的教师节被恢复,于1951年被废除。同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为教师节,但由于这天缺乏教师的特点等种种原因,教师节逐渐销声匿迹。
1957年以后——教师社会地位极低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而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1980-1984年——教师社会地位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但尊师重教仍未很快形成风气,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发生。于是,从1980年起,全国教育工会开展“庆教龄”、“五讲四美,为人师表”等一系列尊师重教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
1985年——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教师节的决定》这一议案,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这一成果是自1981以来,通过前前后后5个年头的努力换来的,实属不易!自此,中国教师真真正正拥有了自己的节日!
“内幕”大揭秘之四:教师称谓知多少
历朝对教师的约称。《易经》第七卦“师卦”写道:“师:贞,丈人,吉无咎。”唐朝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资:先秦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后以“师资”指教师。
外傅:古代对教师的特称。古代贵族子弟至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称外傅。与内傅相对。《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郑玄注:“外傅,教学之师也。”
先生:古时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之尊称。按《礼记》注:“先生,老人教育者。”《孟子》注:“学士年长着,故谓之先生。”
师父、师傅:这是对教师的尊称。《白虎通·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师。”学生对传授自己技艺的老师尊称为“师父”,最早由“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来。后来虽然师徒之间并不一定有那样的约束了,但是“师父”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老师:为宋元时期“小学”教师的别称。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将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便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并一直沿用至今。
塾师是“老师”的前身,他们的工资古时叫“脩金”,也别称“束脩”。这脩金,可以是现金现银,也可以是等值实物如粮食、肉类或布匹之类。不管是家庭或家族辦的私塾,请来的老师都要管吃管住,除脩金之外,在端午节、中秋节和旧历的腊月底都要送礼品。
“内幕”大揭秘之五:世界月月都有教师节
“度娘”说从一月至十二月,月月都有国家庆祝教师节。奇妙的是国国都能玩儿出新花样,不信您来瞄他一眼瞅瞅!
韩国篇——传统礼仪味道浓
在韩国,教师节送礼是韩国的传统习俗,这种礼物被称为“寸志”,作聊表寸心之意。待教师节当天,学生们还会排成一排,站在老师们面前,说完祝福语之后,一行人全体弯腰,双膝着地,两手前伸,全身匍匐在地,长拜不起(跪拜礼)。老师们则微笑着以鞠躬还礼。
日本篇——教师节“无”却胜于“有”
在日本,教师与医生、律师并称为最受敬重的三类人。日本的教育法规明确规定,教师为特殊公务员,待遇高于一般公务员。可日本并没有设立教师节,但日本民众十分尊敬教师。
例如,在拥挤的地铁上,日本人见到老师会主动让座;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商店”,商贩们把教师光顾自己的生意看作是一种荣耀,买方只要证明自己是教师,所购商品可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曾经有一位赴日交流的中国教师感慨称:“日本虽然没有教师节,可是日本的老师天天在过教师节。”
泰国篇——两个教师节
泰国的俩教师节,分别是每年1月16日的教师节,和6月21日的拜师节。
教师节那天,全国学校停课,学校提前数天准备庆典活动。各地的庆祝仪式包含一个项目,即向当年退休的教师和新入职的教师颁发奖状并献花。
在拜师节,学生跪拜式的敬师礼令人震撼,体现了泰国人对教师的尊重和虔诚。
冰心先生: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
叶圣陶先生: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
王梓坤校长:开学时搞尊师重教活动有气氛。如果太早,学生还没来,太晚会影响上课。而2月和9月相比,只是一个学期开始,而9月是新学年的开始。
其他缘由: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内幕”大揭秘之二:不少民众建议教师节设立在“孔子诞辰”
经研究测算,孔子诞辰换算为公历9月28日(当然也有人质疑,并不认可这个测算方式)。实际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马来西亚、美国的加州等都以孔诞为教师节。
早从2004起,便有大规模呼吁中国大陆调整教师节日期。至2013年9月,据相关网络调查显示,近17万人参与者中,超过65%对将孔子生日作为教师节表示支持,理由是“避开开学季,老师能真正享受节日,又是孔子诞辰,名正言顺”。也有30%左右的人表示反对,认为“仅是日期调整,形式多于意义”。有网友反驳:9月28号教师节再到10月1号国庆节,节日安排过于密集,会淡化教师节。
“内幕”大揭秘之三:教师节这么多年咋演变
新中国成立前:
1931年——6月6日,未被承认的教师节
您知道吗?有人竟然为了教师节而集会。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等人集会南京中央大学,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但它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却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1939年——未能全国推行的教师节
鉴于“六·六”教师节是教师自发组织设立的。1939年,国民党政府决定立孔子诞辰日(农历生辰)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新中国成立后:
1951年——五一劳动节=教师节
新中国成立后6月6日的教师节被恢复,于1951年被废除。同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为教师节,但由于这天缺乏教师的特点等种种原因,教师节逐渐销声匿迹。
1957年以后——教师社会地位极低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而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1980-1984年——教师社会地位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但尊师重教仍未很快形成风气,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发生。于是,从1980年起,全国教育工会开展“庆教龄”、“五讲四美,为人师表”等一系列尊师重教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
1985年——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教师节的决定》这一议案,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这一成果是自1981以来,通过前前后后5个年头的努力换来的,实属不易!自此,中国教师真真正正拥有了自己的节日!
“内幕”大揭秘之四:教师称谓知多少
历朝对教师的约称。《易经》第七卦“师卦”写道:“师:贞,丈人,吉无咎。”唐朝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资:先秦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后以“师资”指教师。
外傅:古代对教师的特称。古代贵族子弟至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称外傅。与内傅相对。《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郑玄注:“外傅,教学之师也。”
先生:古时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之尊称。按《礼记》注:“先生,老人教育者。”《孟子》注:“学士年长着,故谓之先生。”
师父、师傅:这是对教师的尊称。《白虎通·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师。”学生对传授自己技艺的老师尊称为“师父”,最早由“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来。后来虽然师徒之间并不一定有那样的约束了,但是“师父”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老师:为宋元时期“小学”教师的别称。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将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便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并一直沿用至今。
塾师是“老师”的前身,他们的工资古时叫“脩金”,也别称“束脩”。这脩金,可以是现金现银,也可以是等值实物如粮食、肉类或布匹之类。不管是家庭或家族辦的私塾,请来的老师都要管吃管住,除脩金之外,在端午节、中秋节和旧历的腊月底都要送礼品。
“内幕”大揭秘之五:世界月月都有教师节
“度娘”说从一月至十二月,月月都有国家庆祝教师节。奇妙的是国国都能玩儿出新花样,不信您来瞄他一眼瞅瞅!
韩国篇——传统礼仪味道浓
在韩国,教师节送礼是韩国的传统习俗,这种礼物被称为“寸志”,作聊表寸心之意。待教师节当天,学生们还会排成一排,站在老师们面前,说完祝福语之后,一行人全体弯腰,双膝着地,两手前伸,全身匍匐在地,长拜不起(跪拜礼)。老师们则微笑着以鞠躬还礼。
日本篇——教师节“无”却胜于“有”
在日本,教师与医生、律师并称为最受敬重的三类人。日本的教育法规明确规定,教师为特殊公务员,待遇高于一般公务员。可日本并没有设立教师节,但日本民众十分尊敬教师。
例如,在拥挤的地铁上,日本人见到老师会主动让座;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商店”,商贩们把教师光顾自己的生意看作是一种荣耀,买方只要证明自己是教师,所购商品可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曾经有一位赴日交流的中国教师感慨称:“日本虽然没有教师节,可是日本的老师天天在过教师节。”
泰国篇——两个教师节
泰国的俩教师节,分别是每年1月16日的教师节,和6月21日的拜师节。
教师节那天,全国学校停课,学校提前数天准备庆典活动。各地的庆祝仪式包含一个项目,即向当年退休的教师和新入职的教师颁发奖状并献花。
在拜师节,学生跪拜式的敬师礼令人震撼,体现了泰国人对教师的尊重和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