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境经验的疑惑:香港人在大陆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大陆与香港的摩擦,纷纷扰扰,有理说不清,其实有理也说不通。香港身份属于中国国籍,可是基于政治、社会,主要是历史文化因素,“中”、“港”又截然有别。殖民统治的分离,令港人既难以从祖国寻找共同感,在地域上亦难以联系英国,身份非驴非马。虽说港人身份表现在港人与大陆人的文化差异之上,但差异又是构成身份的重要因素,表面上是异中有同,里面却是千丝万缕。
  不过,无论分析得多仔细,都比不上日常生活经验的冲击。《北漂十记》和《港漂十味》,分别记载北漂港人和港漂大陆人的生活体验和旅居印象,这些体验和印象往往来自北漂港人重新发现港人特质,或重新理解大陆人心理及行为的过程。不一定每个经验都符合惯常的定见,因为人会从经验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
  如果有大陆的朋友想了解香港人对事物的看法,我会建议他先阅读《北漂十记》的港人北漂经验(虽然书中作者的视角仅能反映专业人士的审美观)。一个人对异地的印象往往最能反映出他的成长背景,也会立刻注意到那里的人习以为常却令他惊讶的事物,比如说,抛开语言的问题,在大陆工作的港人得经常接受“酒宴”的洗礼,这与其说是新中国文化,不如说是传统社会的生活习惯,或说得精准些,是传统混杂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活习惯。香港基本上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社会,人们心里有一套“经济理性”、“工作伦理”和“公德心”等道德标准,这些个人化的道德标准会将个人从社会中抽离。
  而中国大陆恰好相反,一切个人的行为甚至法律不能优先于传统的社会习俗,在乡村地区,由于传统习俗对法律和个人意愿的制约,所以往往更易激起个人、法律和习俗之间的冲突。李浩然在《行走在基层的法治思考者》中记载了贵州一宗乡民违法进行土葬的事件,作者清楚地描绘出法律与习俗的冲突,继而指出这种冲突往往在改革开放以后更趋白热化,因为社会制度和法律没有配合高速的经济进步,于是产生种种问题。
  在进步过程中,人们往往看见很多社会问题浮现出来,这些问题看来或许是现代价值对传统的冲击,但更多时候是传统恶习遗留下来的阴影。在周雅婷写的《苹果的比喻》里,作者思考common sense(常识)这个问题,她发现虽然香港人在行为上大都习惯于一套常识,例如你付五百元买一支正牌灯,对方往往给你一支五百元的正牌灯,但在大陆却可以给你一支三百元的山寨货﹔有趣的是,发现后,对方还给你减价,故此作者发现对方不一定存心欺骗,只是觉得,如果你出三百元,我减价至二百五,你一定会接受。这再具体不过地解释了香港人的“经济理性”了。
  香港是一个海港,她既向世界开放,同时又呈现出狭隘、渺小的面貌﹔相比之下,在大陆的经验似乎就是在一个广阔无垠而封闭的世界里生活。对于习惯于说一是一、事事规规距距的香港人来说,中国大陆社会有太多他们不明白的事情,一切看来井然有序的表象背后,似乎有一重重复杂的关系,就像景观里总有一片连绵不绝的山水,没有截然分明的海岸线,没有运输发达的马路来联系。《港怂与北漂》的作者徐天成,是一位在二十一世纪初到北京公干的律师,他亲身经历了港人在开放之初经常遇到的停水停电体验,原因却与迟缴电费水费有关。这位律师在大陆体验了法制的落后,尤其是法律程序以及产权法等方面尚未发展成熟。
  可是这位律师也很明白,如果大陆在法制方面成熟完善的话,就不需要北漂的港人了,这正是即使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仍需要北漂港人的原因。这些港人大多是专业人士,他们在商业、设计、会计、法律、电影等领域上的专业知识,正好就是他们仍在大陆工作的原因,正如大陆在经贸、金融、法制方面,仍需倚重香港。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令中港两地的人,既视对方为对手,又需要对方的奥援。
  然而,所谓大陆者,其实只是一种概括的印象,港人在内地北漂越久,就越发现其实来自不同省份和城市的人各有不同的性格,相比之下,凡事谨小慎微的香港人就变得很“怂”(胆小)。其实,如果有专属于某一地域的族群特性存在,这些特性也是周遭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又或者,周遭环境往往是某些政策的长期作用,比如香港人在公众场所规规距距,通常是政府广告教谕的作用,还有经济起飞对大众心理的影响。香港人往往会认为所谓“大陆人”的不文明举动,与几十年动荡的社会环境有关,但其实近两百年来中国无时无刻不在动荡之中,三十年经济发展实在无法立即抵消这百年来的乱局。而香港,在作为国际港口以致经济起飞的二十年间,早已吸收并熟习了西方甚至现代世界的品味、行事习惯、法律精神和经济理性。
  就如舞蹈艺术家郑志锐说,大陆的生活品味在开始改变,例如家具摆设方面回溯民国风,走不崇洋亦不俗套的路线。如果从艺术和生活品味开始,能够酝酿出一种普罗大众的意识革命,也许会改变国民的素质也说不定。这也许是旅居大陆各大城市、感觉格格不入却试图融入各地生活的港人在生活和赚钱以外的共同愿望吧。
其他文献
当物毁人亡,久远的往事了无痕迹,唯独气味和滋味长存。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打从普鲁斯特拿起法国东部洛林区的传统甜点“玛德琳”小蛋糕,沾上一口红茶,沛然莫之能御的文思立即泉涌,逝水汇聚成漫漫七大卷追忆;而今往后,还有哪个知道点法国文学、稍微也舞文弄墨的人能不向往吃上一口沾了红茶的“玛德琳”?兴许缪思女神会因此翻你个青眼呢。  但当作者闵蕙莲拿起那一小块扇贝形、有点湿又不太湿的金黄色甜点
期刊
虽获“世界最美图书金奖”,不过这本书很可能没让你留下惊艳的第一印象,它不讨好大多数人对“最美”的设想。也许只有等你翻开它,才有一种心脏被摁住的感觉——真是独一无二的绝美阅读体验。  一本书有多美是它自己的事,一本书能给你带来多美的一段体会,才是你把它放在书橱上伸手可及处的理由。  原来这本书真正迷人的地方,是“幻想”。50个遥远岛屿,你未曾拜访,永不能游历。“这一块边界分明的土地十分完美,而同时它
期刊
创刊于1984年11月1日的《联合文学》杂志,为彼时唯一全球发行的华文文学杂志。《联合文学》发行人张宝琴女士在《联合文学》二十周年社庆致词时指出:“当时报禁、党禁尚未解除,文学杂志相继停刊,为了填补文学杂志的断层,我自愿背负起文学责任、文学使命,希望凭着文学的良心为当代华文文学留下时代的见证!”  1984年10月28日,两万本《联合文学》创刊号于市面上发行,奇迹似的,三四天后,临时办公室内电话响
期刊
在近期看过的一些涉及亚文化的书中,有两本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一本是弗雷德·特纳(Fred Turner)的著作《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一本是马库斯·乌尔森(Marcus Wohlsen)的著作《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前者再现了那些与今时今日已被全世界所接纳并共享的互联网精神的发端有着密不可分之联系的一批icon,他们来自上个世纪;后者描述了一批正在引领许多城市逐步悄然兴
期刊
突然好想你 你会在哪里 过得快乐或委屈  突然好想你 突然锋利的回忆 突然模糊的眼睛  ——五月天《突然好想你》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某天,经过某个熟悉的地方,脑中突然想起某一首歌的某一段旋律,好比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仿佛跳针一般,不断重复某个段落。接着,你想起某段青春年少的往事,产生某种思绪,萦绕心头,久久不能散去。我们的脑子为什么会在路过某个对我们有意义的地方时,选择播放某一
期刊
在上海延安高架旁、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边上有一截马路,“老成都北路”,得名于1995年成都路高架的建造。南北高架下,成都路截弯取直、径连上重庆路,原先这段真正的成都北路就便冠上“老”的名头,与延安路南侧的成都南路遥遥相望,却都跟车流滚滚的高架通衢无关了。  我一直也是这么比附着理解北京旧鼓楼大街的,年前却在侯仁之1949年完成的利物浦大学博士论文《北平历史地理》(An Historical Geog
期刊
什么样的故事,会让人对都市暗疾的模糊印象瞬间变得清晰?幸运的话,还能借机从芜杂的人生万象中拎出一丝头绪,未必广袤,也未必深刻,但心里一松,下意识地嘟囔:“哦,原来是这样的。”  从2003年开始,鲁敏一直致力于都市暗疾的写作方向。继长篇小说《六人晚餐》之后,鲁敏集结八篇描绘都市俗世浮生的短篇小说出版,书名为《九种忧伤》。在书中,鲁敏以城市小人物庸常生活的悲剧性,用八个代表性故事展示了精神层面的现代
期刊
“这个世界太糟,我们不如另造一个。”  这句话出现在《迷走·神经》的封面、扉页和内文故事中。btr说,他一直很喜欢保罗·奥斯特在《布鲁克林的荒唐事》里的一段话:“当一个人有幸生活在故事之中,生活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这世界的悲苦也就消失了。只要这故事不断延续下去,现实也就不再存在。”  因此,另造一个世界便等同于创造一个虚构的世界、创作一本小说。如果它足够精彩,让读者能投身其中,那么它也可以成为生活
期刊
关于中国工厂工人的处境,有一种比较主流的声音: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西方发达国家对物欲的需求,导致了工厂工人的不幸处境,西方人必须为中国血汗工厂的产生负责,并为那些打工族的现状感到内疚。  去年9月,美籍华裔作家张彤禾依据自己在中国东莞三年的采访调查,在TED做关于中国工厂女工的演讲时,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她说:“然而,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尊重他人的。我们极其自恋地去想象着,我们有能力操控地球另一边
期刊
或许可以大胆地说:任何喜爱文学、热爱创作的人很难不被波特莱尔的诗歌吸引,因为我们某阶段的人生总能在他的诗作中得到排解、释怀,透过他热切严谨的创作,仿佛对生命的样貌轮廓,有了最直接的想象和初次的感受……  从高一读过胡品清女士译的《巴黎的忧郁 》就爱上了波特莱尔(Baudelaire,1821~1867),然后再读到《恶之华》,有段时间,它对我而言就代表着勇气和自我,波特莱尔的文字和内心状态都让我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