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夭折:动物成长叙事的隐喻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小说兴于19世纪末,100多年后,它更为深入人心,其背后暗示着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動物的存在,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啊!我难以想象,假若人类自降生以来,发现地球上仅有“自己”这样一种生物,他们的神经将受到多大的挑战。人类不再是孤岛,应该说,“从来不是”。我们与动物的联系,从原点分散开来,在时空演化的轨道上,产生了错落的关系和情感:神灵、仆役、工具、伙伴、他人……到今天,投射出来的动物小说,融合了文化和生物上的种种“基因”,已成为了两者之间共享生命的必要桥梁。
  说它必要,并非文学上的一厢情愿。人类有生存发展的内部需求,却又把握不住前行的具体航向,只能不时地回到生命的原始海洋,来为下次的前行积蓄力量。这包括汤·西顿和杰克·伦敦等人在动物身上重新擦拭出的光亮。在中国大陆,一个源远流长的命题———尊重自然与生命和谐———成了新时期动物小说的触发点,作为中国动物小说的领军人物,沈石溪无疑是近三十年来最主要的代表。
  沈石溪在20世纪80年代闯入动物小说的领域。一方面,他的作品深受少年读者的欢迎,这充分肯定了他讲故事的才能和对动物题材的把握;另一方面,他又为批评家所关注,尤其当涉及动物的语言和心理描摹时,最容易暴露出其主观审美的局限。毕竟,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人生价值观是多元的。有趣的是,他与动物共同生活的经历,以及从猎人口中听闻的动物素材又是很多人羡慕不得的。在那里面,流露出来的生命灵性,又蕴含了具有普世价值的自然信仰。从这个角度说,沈石溪的“动物故事”可能比其“动物小说”更具包容性。当然,小说有着故事所不及的表达空间,它是作家艺术成就的雕刻刀和放大镜,既能让读者更为直观地看到原石被加工成宝石后散发出的光彩,又为批评者提供了更多的切入节点。我的鉴赏也从此出发。
  沈石溪的中长篇动物小说主要有《狼王梦》《第七条猎狗》《红奶羊》《血顶儿》《鸟奴》《一只猎雕的遭遇》《雄狮去流浪》《红飘带狮王》《双面猎犬》《混血豺狼》《骆驼王子》《野犬女皇》《王妃黑叶猴》《我们一起走,迪克》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情感一直被牵引着。最后,头脑里沉淀出:动物与人、雄性与雌性、成长与死亡。这几个关键词的出现在意料之中,因为以人为主体表达的小说与人生,和以动物为主体表达的动物小说与“动物人生”的关系,就是两条大躯干平行、小细节延伸的河流。似曾相识是动物小说的基础,只如初见又是它的原色。在生命的故事中,“出生、成长、繁衍后代和死亡是所有动物都要经历的基本阶段,但是从年幼跨越到成熟的成长阶段却只有很少的动物能经历”。[1]其中,动物成长的魅力被凸显了出来。而在以上几个主题书写中,《骆驼王子》可以看作沈石溪有关动物成长主题叙事的代表。
  《骆驼王子》中的“王子”并非国王贵族的子嗣,而只是一匹身世普通的野骆驼,只因深受“家人”疼爱而被宠称为王子。不过,骆驼王子最后却“夭折”了。野骆驼家族共有四匹成年骆驼:光脖子首领,歪峰雄,秋草母,杏眼雌。它们的护幼传统为童年期的骆驼王子提供了成长摇篮,却也成了进入青春期的骆驼王子的成长羁绊。对于家长和儿童而言,小说隐喻的浅层很容易达成共识:不能溺爱儿童,要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而在深层意义上,通过动物成长与人类成长的还原和类比,让我们重新思考:传承之爱的生命意义,青春叛逆背后的成熟契机,成长的自然属性与后天教育。
  一、动物叙事的基础:走进动物世界
  一睁眼,《骆驼王子》就把我们从熟悉的人类社区置换到了云南日曲卡雪山的山脚,窥探着古驿道两旁的戈壁沙洲和尕玛尔草原。这里有野骆驼与雪豹、灰狼的生存竞赛,有物种不远万里的大迁徙。小说把环境构建在了自然和历史的双重基础上,把读者带入了具有真实感的动物世界。
  讲故事的人是“我”,一个动物行为学家。与之对话的还有一个“声部”———藏族向导猎人强巴,他有跟动物长期打交道的日常经验,也有传统猎人的淳朴风度,更在观察野骆驼的过程中多次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读者的心声:有时它(骆驼王子)看着就让人着急,恨不得去拉一把或者鞭笞它一顿。小说第一人称的亲历视角拉近了我们与动物的距离,而两个声部的对话则引出了“我”更为专业性的应答,以及人与动物情感交流的议论和思考。这种叙述方式巧妙地将静态的单视角激活成了动态,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轻松和理所当然的感觉。
  要“走进”动物世界,而不仅仅是“走近”。作者没有把我们与动物之间的距离停留在外部观察的平行线上,而是充分利用了他对动物习性了然于心的优势,使“我”与野骆驼一家成了朋友。其过程不是简化的因果嫁接———因为我救了它,所以成了朋友,而是呈现出了类似化学反应的中间过程:食物引诱———摸脖子———遭驱赶———疗伤———认同。“我”知道动物彼此分享食物意味着没有敌意,就用野骆驼最喜爱的放盐糌粑来表达善意;“我”知道哺乳动物柔软的颈部属于身体的情感区域,就用摸脖子的方式来表示亲近;遭到光脖子老骆驼的驱逐时,“我”理解那只是虚张声势,便用原地转圈的怀柔策略来安抚它们的情绪;关键时刻,“我”学着骆驼喷唾沫的方式,用积雪草为骆驼王子治疗创伤,才最终得到了野骆驼家族对陌生人的理解和认同。不知不觉,读者已深入其中,心理上完全没有任何抵触地信任了这种“真实”。而事实上,《骆驼王子》是作者与一匹漂亮的家骆驼一起生活了几个月的成果。正是由于动物小说家将想象与真实融为自然一体的基础,野骆驼不再是难以捉摸的自然精灵。“我”间接地参与了它们的家庭生活,并成功将读者带入了骆驼王子的成长叙事。
  二、动物成长的前提与摇篮:舐犊温情
  骆驼王子生于一个幸福的野骆驼家庭。初见时,半大的它正遭受雪豹追杀。要不是光脖子首领的警觉,以及歪峰雄和秋草母的及时回防,它早成了豹子的盘中餐。在自然界,食草动物群体若遇到袭击,往往像炸开锅了一样,各自逃难,整个种群都来关心幼崽的现象并不多见,只有大象、野牛等少数动物会集体护崽。更多的动物,都是母兽承当起养育和保护后代的责任,公兽和其他成年兽通常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而且即便有母亲的保护,“弃幼现象”也并不少见,在迁徙的途中,扭伤脚不能行走的小野牦牛很可能被母牦牛抛弃。面对雪豹这样的猛兽,野骆驼还不如野驴更有反抗能力。看着它们发抖的四肢和惊悚睁大的双眼,其恐惧可想而知。但是即便伤痕累累,野骆驼家族的四匹成年骆驼始终将骆驼王子死守在中间,没有丝毫撤退的打算。这其中,至少还有两匹并非骆驼王子的亲生父母,它们竟也肯死心塌地地冒着生命危险。其背后一定存在着能与死亡本能相抗衡、能与母爱相媲美的某种情感。   事后证明,的确如此。在这个由五匹野骆驼构成的小群体里,半大的骆驼王子就是生活的中心。它因腿伤行走不便时,四匹成年骆驼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四周;创伤好转后,成年骆驼仍轮流值班,它的饮食起居,身边总有成年骆驼的影子。河面漂流着冰块,成年骆驼就用身体筑起“城墙”,不让即将过河的骆驼王子担一点风险……野骆驼家族的四匹成年骆驼对后代的爱同等亲昵,它们齐心协力为骆驼王子编织了成长的摇篮,使之成功度过了磨难重重的童年。作者肯定了这种护幼的舐犊之情,我们也容易生发出感同身受的欣慰。它唤醒了读者更多的记忆:黑熊“大白掌”为救猎人手中的小熊,自杀式地从百米高山上坠落(《母熊大白掌》);为给母狐争取转移幼崽的机会,公狐不惜自残来诱骗猎人追赶(《再被狐狸骗一次》);超越物种本能,大羊驼哺育美洲豹孤儿(《大羊驼和美洲豹》)……还有轮船沉没之际,先救孩子和孕妇的呼声;地震发生时,老师甘愿用身体为学生撑起生命天空。正是这种爱的存在,“自私”的生命才能够延续,幼年才有成长的可能。
  令人印象尤深的是“自私的基因”[2]对我们的洗禮。而在《骆驼王子》中,作者似乎想用生命叙事的动物文学尝试超越爱的狭隘片面。他采用插叙的手法重演生命历程,想象了明朝末年包括野骆驼在内的大型食草兽从青海到云南的集体大迁徙的场景,借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肯定了舐犊之情的种族意义。“我”抓住了实地考察的史料细节:“牦牛、野马、野驴、藏羚等动物,沿途留下的骨骸,在青海境内多为体弱的幼崽,到了四川境内,多为不够强壮的雌性,最后才是身强力壮的雄性,而野骆驼骨骸的分布情况却有所不同,开始时多为年老体衰者,其后是成年雄性,很少有未成年小骆驼的骨骸。”[3]然后分别用两条线路来演化野骆驼与野驴、野马、藏羚、牦牛、疣猪的迁徙历程,在途中设置了食物短缺、暴风雪、沼泽地、猛兽天敌等几大考验。野驴、野马那组动物,雄性只顾自我利益,牺牲了弱小的幼崽和雌性,种群也被灭了生的薪火;相反,野骆驼群落把保护小骆驼作为所有成年骆驼义不容辞的责任,将集体的力量团结在一起,为小骆驼铺垫了生路,使它们成功地在日曲卡雪山落根繁衍。透过作者的叙述,我们看到了野骆驼家族舐犊之情背后的种族生存之根,它不局限于母子情感或家族血缘,而扩散到整个代与代之间,是长辈对子辈的爱,是所有新生命成长的摇篮。在黑暗无垠的宇宙中,舐犊温情消解了生命的孤立和冷落,不论是骆驼王子和成年骆驼,还是成长中的儿童和已长大的成人,我们都紧紧依靠那种爱而存活下来。
  三、动物成长的契机与蜕变:叛逆(残酷)青春
  三个月过去,骆驼王子的个头蹿高了许多。“四肢暴出一块块腱子肉,喉结突兀,叫声变得粗哑沉郁,显然,它已逐渐发育成熟,正向青春的门槛迈进,少年骆驼正在向青年骆驼过渡,或许可以称为青少年骆驼。”[4]之前,骆驼王子总是紧跟在成年骆驼后面,即便淘气地追逐野雉,只要一听到呼唤或受到惊吓,撒腿就跑进成年骆驼的圈子。进入青春期后,乖巧听话的小骆驼不见了,就像变了一个骆驼似的。
  这个时候,当雌骆驼想要舔吻骆驼王子的背脊,像以往那样表达爱意时,它会突然跳起来,露出厌烦的神态,好像害怕接触传染病患者那样躲闪开去;当母骆驼想要帮助骆驼王子舔掉身上的树叶时,它非但不领情,还故意躺在地上,打几个滚儿,沾得满身枯叶,挑衅似的望着长辈。它的脾气越来越暴躁,频繁地从驼队中跑出去,也不顾是否会脱离成年骆驼的视线,甚至有时还走向极端,专门跑到驼队看不见的地方,就算听到呼唤,也假装没有听见。在骆驼王子的身上,我们闻嗅到了久违的青春年少的味道,那个追逐偶像,不管对错,只想跟着父母对着干,不愿受到一点儿束缚的“综合征”时期。对于青春期骆驼王子的形象刻画,作者把那种感觉传达得十分对味:
  有好几次,驼队行进到十字路口,光脖子首领朝北坡去,骆驼王子偏要往南沟走,全体成年骆驼站在三岔路口,朝它嗷嗷叫唤,请它别闹别扭,它置若罔闻,好像突然间患了失聪症,仍闷着头往南沟走。光脖子首领和其他几匹成年骆驼对视了一下,掉转头来,不往北坡去了,跟着骆驼王子朝南沟走。不料它们刚刚走进南沟,才赶到骆驼王子身边,骆驼王子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反身又朝北坡去了,光脖子首领和其他成年骆驼惊愕万分,却也无可奈何,只好木偶似的又掉转头来,跟着骆驼王子再往北坡去。骆驼王子对成年骆驼的妥协与迁就非但不领情,还恶声恶气地朝它们噗噗噗打响鼻,就像在说:烦死了,干吗老跟着我![5]
  我们基本很难分清,作者对动物青春期的把握,究竟更多的是从人类青春期文化的角度来映射,还是更多来源于对动物成长过程的观察归纳。只有一点可以确信,不论是对于动物还是人,青春期都是成长的关键期。
  对于动物来说,童年期的幼兽必须依附于母兽,不仅在于物质条件的保障,还有身心安全的精神依恋。幼崽生来也有讨母兽欢心的本能。外观可爱的毛茸茸小熊,不只我们人类喜欢,母熊更会喜欢。何况一只生命鲜活的小熊还会向母熊撒娇,依偎在其怀里,影子似的跟在母熊屁股后面。幼兽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育趋于成熟,力量的增强催化了独立意识,逐渐觉醒到质的飞跃,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萌生了摆脱对于父母的依恋和束缚的冲动。它是“第二次断乳”,也就是动物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契机。
  在较长的哺乳期间,母兽已经教会了幼兽捕食和躲避天敌的生存技能,对于想离家出走的青春期幼兽,它们大多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逐渐淡化亲情,让幼兽踩着生命固有的节拍自然成长。除此之外,动物的成长蜕变往往还需要母兽的“消极配合”。要是没有母兽的决心,幼兽恐怕很难改掉吃奶的习惯。母豹会逐渐减少提供给半大豹的食物,以敦促它们自己去捕猎(《雪豹悲歌》);金雕会驱赶长大的子女(《一只猎雕的遭遇》);即便是孤身的瞎眼母狐,也会清窝驱逐即将成年的小雄狐(《再被狐狸骗一次》)……那些在青春期被赶出家门的幼兽,约有三分之一未迈过成年的坎而不幸夭折。它是动物青春残酷的一面。而对于那些存活下来的,野外观察的数据表明,越早进行“第二次断乳”的雄性动物,成年后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在群体的地位也往往越高。它直观地说明了青春期对于动物成长的重要意义。   相比于人类成长的复杂性,我们不免羡慕动物自然而然地成长,那种理想化的如期长大,敢于自由地呐喊,可以旁若无人地享受抡圆了胳膊的舒畅。儿童要在雏形社会度过十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来同化集体文化。青春期的“第二次断乳”在精神层面如期发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以至达到“代沟”的程度。而在物质层面,人类的“幼态延续”使得许多中国家庭的学生,尽管生理上成熟,整体上却又确实带有“侏儒”的特征。在儿童的成长中,我们更多强化了“精神世界”,却忽视了“物质性格”。在笔者看来,很多不自信的表现,并非自然性格的使然,更多乃“物质性格”的缺失。这种物质依赖与精神独立的错位与其说检验了生命的“可塑性”,不如承认它就是一种成长的片面。人类的青春期不用再承担动物那样巨大的风险,实质上它也间接地暗示了,我们中的许多个体“理应”被自然淘汰。动物青春期的经验和直觉启示我们,如期长大对于信息速变和文化多元的人类社会绝非一种纯粹的理想,青春期是带有痛感的和挑战的成熟机遇,成长的必要途径是物质与精神同步地走向独立。
  四、动物成长的羁绊与夭折:长不大的孩子
  尽管有过青春的叛逆,骆驼王子却没能如期长大,最终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究其原因,作者把矛頭指向了成年骆驼未及时“松手”的爱。对于进入青春期的骆驼王子,成年骆驼不仅没有表现出欣喜,反而显得忧心忡忡,坐卧不安。当躁动的骆驼王子独自跑向远方时,四匹成年骆驼便伫立在原地,停止饮食,暴晒在太阳底下,用自虐的方式来争取骆驼王子的归顺。家族成员的牵绊与骆驼王子内心想要独立的意识纠缠在一起:“它会发疯般地用头去撞大树,或者身体泡在齐肩深的冰凉的河水里,冷得嘴唇发白鼻子发青上下牙齿不停地打战;有时候,当它对四匹成年骆驼恳切的呼唤不予理睬,仍躲离群体,独自跑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时,或者发呆,或者像撞见鬼似的惊跳起来。”[6]显然,成年骆驼的爱已经成了骆驼王子成长的羁绊。
  动物成长完成的标准在于能成功地生存和繁衍。进入青春期后,在三个涉及成长的重要方面———寻觅食物、躲避天敌、与异性交往———成年骆驼都没有抓住时机,培养出骆驼王子独立的能力。当离群的骆驼王子把黑楂树的叶子当作香椿树误食中毒后,四匹成年骆驼仍像对待小骆驼那样细心呵护,光脖子首领猛烈地撞击那棵黑楂树以帮骆驼王子出气,杏眼雌则不停地舔吻骆驼王子的额头,没有谁告诫骆驼王子应该吸取教训。骆驼王子单独遇到了比它小很多、威胁并不大的灰狼,因路径依赖的养成,只想着寻求父辈的帮助,丝毫没有雄性的勇气。等成年骆驼闻讯赶来,它们仍旧把已经长到成年雌骆驼大小的骆驼王子护在中央,没有趁机锻炼其应对食肉动物的能力。野骆驼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型社会结构。两岁半时,生理上已经完全成熟的骆驼王子应当离家出走组建自己的婚姻家庭,看到一只游离的雌骆驼“大美人”出现时,我们都衷心希望骆驼王子能和她远走高飞。不料,“四匹成年骆驼站在沙丘上,望着骆驼王子远去的背影呦呦直叫,尤其是秋草母和杏眼雌,悲痛欲绝,嗓子都嘶哑了”,骆驼王子被唤回来了,成年骆驼兴奋地与它庆祝重聚,而我们的内心却积累了许多的惋惜、苦涩乃至怨恨。
  “王子”最终成了一匹性格上懦弱和情感上自私的骆驼,也给野骆驼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尽管骆驼王子是骆驼群里最高大强壮的个体,遭遇雪豹家族的袭击时,它不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胆小怯弱得连一只刚成年的幼豹都不敢应对,更不敢踢下光脖子背上的雄豹,害得首领命丧豹口、家族崩溃。在母亲秋草母的帮助下招揽到孤儿寡母,骆驼王子不仅不主动给予幼崽关爱,还嫉妒母亲对孤儿骆驼的爱,以至于新加入的母子失望地离开。当秋草母不见后,孤身的骆驼王子的命运走向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归顺了曾给它喂食的“我”,让人不禁喟叹。
  骆驼王子的成长夭折唤起了我们对“骆驼家长”的反感。这也是作者的主要意图。通过联想对比远古恐龙、中古剑齿虎和现代大熊猫灭绝衰亡的原因———养育后代的环节出现了问题,作者认为野骆驼物种的爱幼传统既是它们迁徙存活的财富,也可能是它们在日曲卡雪山短暂繁荣后又迅速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它无疑是强烈的警示:用骆驼王子的成长夭折来影射人类社会成人对孩子的溺爱可能造成的恶果。反观我们自己,这种隐喻性的反思是合乎时宜的。相似的“王子”和“公主”在人类家庭有很多,他们所面临的成长挑战也同样艰巨。作者用骆驼王子的成长隐喻,能够让家长反思他们的教养方式,让儿童在成长困境中觉悟。
  在令人警醒的同时,动物成长叙事的隐喻似乎还有另一层空间。作者把骆驼王子成长失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成年骆驼的方式,主题先行容易给人一种导向:成长取决于外部力量。它无意识夸大了动物的“主观培养”,有使幼兽成为母兽意志品的风险,就如《狼王梦》和《红奶羊》那样,而轻视了动物的自然成长。实际上,与人类主观的“使之影响”的强烈意图相比,自然力量在动物成长中有更大的导向作用。这是动物小说成长叙事的另一片天地。
  五、结语
  《骆驼王子》是一本有关成长的动物小说。作者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动物行为学知识、第一人称视角、多声部、自然环境等,使读者信服了他就是在讲骆驼王子“真实”的成长故事。动物的成长叙事主要围绕着骆驼王子的青春期,展现了骆驼王子的成长过程:童年期的成长摇篮———野骆驼家族的舐犊之情,青春期的成长夭折———野骆驼家族的溺爱教养。它揭示出了动物成长的特殊性和隐喻性:动物的护幼本能和人类的爱幼传统一样,是生命延续、幼年成长的前提;动物的残酷青春具有走向成熟的决定性意义,而儿童的如期长大也需要抓住青春期,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均逐步完成独立。
  虽然骆驼王子成长夭折了,却也向我们揭示出最终的方向:人的成长和动物的成长一样,都是走向生命的独立,就如笔者曾在树梢看见过的一对喜鹊夫妻。雌喜鹊在横枝上不时地叫唤,而雄喜鹊则停在较远的枝头上,没有应答,正看着别处发呆,一点儿都不显着急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它才飞到雌喜鹊身边,从旁边的叶丛中衔出什么东西来,给雌喜鹊作幼鸟喂食状。雄喜鹊听见了雌喜鹊的呼唤吗?是的,它应该立即就听到了,却并没有马上飞回去,也没说:“亲爱的,等等我,别着急,我马上就来。”同样地,鸣叫的雌喜鹊也没有时刻关注着雄喜鹊的动静,它有时在梳理自己的毛发,有时像在观察树叶。
  注释
  [1][英]巴林顿等:《生命的故事:BBC动物世界的传奇》,朱晨月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版,第50页。
  [2][英]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3]沈石溪:《骆驼王子》,昆明晨光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4]同[3],第44页。
  [5]同[3],第46页。
  [6]同[3],第51—52页。
其他文献
作为面向公众评选推荐的“中国好书”,除了公众更易于接受的文史类读物之外,科学普及与生活类的好书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最终的评选结果中,有《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航天育种简史》和《胡大一医生浅谈心脏健康》入选。加上入围的《永恒的诱惑:宇宙之谜》《看脸》和《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三种,均各占总入选和入围图书的10%。这些书,反映出当下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和生活的几个有代表
期刊
“中国好书”是在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负责的一个好书推荐平台。2017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合作,揭晓了“2016中国好书”年度评选结果,在入围的60种好书当中,最终入选30种。本期刊发的这一组评论文章,对于过去一年中遴选出的年度好书做了全面盘点。可以看到主题出版类图书围绕重大活动和重大问题,及时跟进党和国家的前进步伐和社会热点,以多元化的选题和多样化
期刊
乘着文艺座谈会的东风,门类众多的中国艺术,近两年迎来了繁荣发展的崭新历史机遇。原本就是出版重点领域的艺术图书,亦是繁花似锦,令人目不暇接。本届“中国好书”千挑万选,艰难取舍,最终入选四种。  虽仅四种,却是奇妙的构成。涉及视觉艺术的有两种半———两种是《中国艺术史九讲》《林散之年谱》,半种是《水墨戏剧》中的水墨戏剧画。涉及听觉艺术的一种———《古乐之美》。而《水墨戏剧》的核心内容戏剧论则是关于舞台
期刊
《舞男》原名《上海舞男》,最早见刊于《花城》杂志,是严歌苓2016年4月出版的长篇新作。与作者此前的小说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舞男》采取了时空倒错的另类双线叙事结构,将一个发生在民国时期“旧上海”的“媚舞女为权势恨离情郎,穷诗人逐旧爱死于非命”的才子佳人悲剧,与另一个发生在21世纪“新上海”的霸道女总裁无原则无底线痴恋贫民小舞男的都市黑童话并置起来,交互穿插地进行叙述,想要达到一种多层次对话历
期刊
面对琳琅满目的童书,2016年度“中国好书”中仅8本少儿类图书入围,这可以说是披沙拣金式的近乎苛刻的挑选,这些入围图书对现实的关注、对童心的守望、对艺术性的坚持、对想象力的捍卫和对新人的提携,既彰显了这一奖项的遴选标准,也呈现了2016年原创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阅读的新取向、新走势,显示了写作者对书写“中国式童年”的新探索和新收获。  从个体经验出发,根植于辽阔深厚的现实生活展开童年叙事,是入围作品的
期刊
多年前曾经热切地读过西蒙娜·薇依(SimoneWeil)的书《在期待之中》,还记得那本黑白色封面的书,曾给我极度的精神震撼,这个相信上帝的非基督徒,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像她那样虔诚,像她那样热爱耶稣,像她那样在自己的生活中模仿基督,模仿受难,同时又对《圣经》保持理性而独立的思考。  有人说自己没有信仰,其实只是说不信人格的神而已,而并非什么都不信。从启蒙世纪以来,宗教信仰在世界中的地位渐渐下降,原因主
期刊
知识分子无疑是一个严肃、庄重的词,批判的知识分子则使人更直接地与法兰克福学派联系在一起,以此指称阿多诺,当为恰切,尽管他总是不合时宜地令人联想到诸如“知道分子”之类的当代范畴,联想到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遭遇的林林总总的内外批判。拿到赵勇先生的新著《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1],第一眼看去心中就浮现起这样的想法。赵勇先生研读法兰克福学派近20载,2005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法兰克福学派
期刊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一直以批判的深刻和救赎的热情见长,不仅在现代与后现代哲学转折之间,该理论承前启后、始终富有辩证张力;从全球化时代“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的视角来看,它也是一种清醒面对现实的文化批评。自该学派20世纪70年代末登陆中国,研究论文和专著一直不绝如缕,但是真正结合中国当下现实,既有坚实的学理基础,又有思辨深度和批判锋芒的原创之作并不太多。《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北
期刊
受访人:MichaelW.Jennings教授,执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德语系,兼任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法语与意大利语系以及建筑学院教授。国际瓦尔特·本雅明协会(InternationalWalterBenjaminSociety)[1]执行委员会联合主席。他专注于20世纪欧洲文学的教学与研究,除文学之外,他还关注视觉艺术和文化理论。他倾向于从历史主义的阐释方法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理论来解读文
期刊
每每到了重要的历史关头,人们都会想起鲁迅———这个对中国历史和命运有着真知灼见的思想先驱。2016年10月19日,是被毛泽东树立为“中国新文化旗手”的鲁迅逝世80周年祭日。著名鲁迅研究学者张梦阳先生的皇皇大著———《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出版,则是为鲁迅逝世80周年纪念的献礼。  《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全书100万字,作者选取了鲁迅一生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三个人生时段和生命体验———“会稽耻”“野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