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信仰的信仰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前曾经热切地读过西蒙娜·薇依(SimoneWeil)的书《在期待之中》,还记得那本黑白色封面的书,曾给我极度的精神震撼,这个相信上帝的非基督徒,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像她那样虔诚,像她那样热爱耶稣,像她那样在自己的生活中模仿基督,模仿受难,同时又对《圣经》保持理性而独立的思考。
  有人说自己没有信仰,其实只是说不信人格的神而已,而并非什么都不信。从启蒙世纪以来,宗教信仰在世界中的地位渐渐下降,原因主要是对神的信仰和理性之间的冲突。在宗教世纪,人们把神性摆在理性之上,有一个源自德尔图良的很著名的命题:“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信仰。”然而在今日,这样的命题恐怕很难激发起大多数人真正的信念。
  薇依的信仰方式截然不同,对神的信仰丝毫也没有削弱她的理性。她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与普通的犹太人一样,她信神,但没有成为一个犹太教徒,也不甚喜爱犹太人的圣典《旧约》,因为她厌恶旧约中的耶和华———残忍的战神形象;她也没有接受基督教的洗礼。虽然她热爱《福音书》和耶稣基督的形象,但她不相信耶稣的复活,甚至宁愿耶稣没有复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是一个典型的异端信徒。然而,这位异端在基督教神学的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她既是一位神学的思想家,同时又扮演了类似圣徒的角色。也许“扮演”这个词是不合适的,因为在她的神面前,她所投入的是全部的智慧和血肉。
  帕拉·尤格拉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教授,研究薇依的专家,他的《西蒙娜·薇依评传》并非一本纯粹的传记。上海人民出版社在2004年就已经翻译出版了两卷本的《西蒙娜·韦伊》,那是一本资料非常翔实的生活传记。而尤格拉的这本书并不很厚,相比薇依的其他传记来说,其主要特色不是对薇依生活的叙述,而在于深入的评论,这一点从章节的标题就能看出来。
  薇依的神学充满争议,因为她过于叛逆。T.S.艾略特在为薇依的《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所作的序言中就表达了某种混杂而微妙的态度:对她既充满钦佩,同时又不能不保持距离:“她对希腊,对‘东方智慧’的奉承,正如她对罗马和以色列的贬低,在我看来,是近乎任性的。[……]西蒙娜·薇依开始于一种真知灼见,但她情感的逻辑却会导致她作大而无当、缺乏意义的归纳。”[1]艾略特一方面不得不肯定薇依的崇高人格;另一方面,作为天主教徒,又害怕薇依出格甚至发出异端的言论。然而在尤格拉笔下的薇依,其价值恰恰就在于她一往无前的独立思考和身体力行。
  在神学上,薇依一方面表现出对神性的热情,她身体力行基督对爱的呼吁,她像耶稣一样苦行,亲近穷人。薇依从来就不是书斋中坐而论道的知识分子,她在葡萄园里工作,“每天在葡萄园干八小时。经常累得站都站不稳,她就躺在地上继续摘。除此以外,她仍在黎明时分挤牛奶,摘蔬菜,还像往常一样辅导当地孩子功课”。[2]她还去工厂做工,跟工人们一起在充满蒸汽和噪声的车间中完成生产任务,在那里她感受到社会不平等是如何直接作用于她的身体。她写道:“作为一个女工……我处于双重的卑微之地,不仅工头可以伤害我的尊严,作为一个女性,男性工人也可能伤害到我的尊严。”[3]她曾经去西班牙参加内战,还积极要求从伦敦空降到法国参加反抗纳粹的游击队。二战期间,她流亡伦敦,身体非常不好,但还是拒绝了朋友们好意给她的各种营养品,坚持跟纳粹统治下的法国人吃一样的食物。薇依34岁就因病辞世,跟营养不良有很大的关系。看到她背着步枪的照片,我想这个瘦弱的女人也许不可能在战场上真的打败任何敌方士兵,但是她可以帮助战士们克服内心的恐惧,激发起牺牲的勇气。薇依是一个积极行动的知识分子,然而她的行动与知识分子萨特所说的政治“介入”行动,完全不同。萨特的行动,是试图直接参与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政治事件,而薇依的行动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其直接影响微不足道。她去工厂做工,帮农民的孩子补习功课,与其说是为了改变世界,不如说是为了改变自己。她以不同的方式体验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在日常的行为中实践“爱人”。她的行动不是政治行动,也不是传教(她没有受洗,对教会也颇多微词),而是在牺牲和受难中走自己的心灵之路。
  基督教神學中,牺牲是一个关键概念,更是一个决定性的行动。耶稣的苦行和牺牲在信徒的眼中常常演化成一个受难的形象和符号,然而薇依把它重新还原成实践和生命体验。薇依的思想不仅仅来自基督教的神学传统,更是来自于生活本身。尤格拉深入探讨了薇依的一个核心思想:善就是神性,而力不是。这个观念揭示了《圣经》传统的内部矛盾。在《旧约》中,神对犹太人的爱,常常体现为用神力对信他的以色列人的特殊的庇护。例如我们都还熟悉的《出埃及记》中逾越节的故事。犹太人在埃及经历长期的奴役之后,终于重获自由。但是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在某个指定的时间,以色列人每个人都要屠宰一只羊羔,把血涂抹在家的门框上。主对摩西和亚伦说:“这天夜里,我将巡行埃及,击杀每个头生儿———包括人和动物的……我看到你们门框上的血时,我就放过你们。”伴随以犹太人的自由和福运的是他人的死亡。也许其他犹太人把这视为“被选”的神秘幸运,而薇依作为犹太人,则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上帝。在她看来,2000年前的屠杀和20世纪的屠杀,性质上是一样的,如果不谴责历史上的屠杀,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谴责今天的屠杀?薇依对《旧约》不太认可,因为她总是与被侮辱被压迫者在一起,而不屑于和胜利者为伍,尤其是沾满鲜血的屠杀者。“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薇依自己就是一个无力的强者。尤格拉为薇依对《旧约》的质疑辩护:“人们只需好好地不带偏见地读一读希伯来《圣经》,就会明白,薇依为什么会有最初的怨言了。因为她很难理解,希伯来《圣经》中好战的、报复心重的上帝,耶和华,怎么能与耶稣的‘神父’,那位登山训众论福的人,等同起来。”[4]希伯来《圣经》中耶和华好几次残忍的大屠杀让薇依难以释怀,这与她所理解的爱格格不入。但是她的质疑似乎不合时宜:她是犹太人,这使她招来“叛徒”的骂名,尤其是在二战的背景下,纳粹正在迫害她的犹太同胞,犹太人正遭遇民族史上最大的浩劫,批评者说她对犹太教的攻击几乎可以被纳粹利用了,虽然她本人是愿意以命相搏的反纳粹斗士。   不过,薇依绝对不是能够被所谓“时宜”束缚的人,她不接受任何权宜之计,只相信自己的心灵和独立的思考。或者说,在她看来,要想避免人与人之间凶残与灾难,唯有靠“爱与善”。任何时候,善意都是合乎时宜的,即使在犹太人遭遇屠杀的时刻,重读希伯来《圣经》,站在正义的立场上谴责屠杀者,无论他是谁,这才是避免下一场屠杀的必由之路。事实上,二战时期的屠杀就是基于所谓“民族主义”的骄傲和特权,而薇依的思想恰恰是否定了任何形式的民族主义,无论这个民族是在杀人还是被杀。她所否定是民族屠杀本身,不管是什么民族身份。
  《福音书》中的上帝不再是民族主义的,耶稣所体现的是对一切人的爱。相对于《旧约》,薇依明显偏爱《新约》,但是对她所热爱的《新约》的某些内容,同样也发出了质疑的声音。例如“耶稣复活”的主题。薇依认为,复活所体现的是“力”而不是善,倘若人们因为复活而信仰基督,那么他所信仰的是力,而不是善;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弱小而毫无畏惧,这是纯粹的善的体现,唯有如此,其行为的基点才是纯粹的爱,而不是“有所依凭”,只有对十字架上的基督的信仰,才是真正对神性的信仰。耶稣在受难之前大声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这个失去了依靠,面临死亡的耶稣恰恰体现了真正的神性,此时他是极端的弱,遭到加害者的嘲笑;同时又是极度的善,因为他并无恐惧和怨恨。被侮辱而能够爱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仅仅只是因为弱而遭受苦难,这毫无神性可言。而普通人所崇拜的可以保护他们的力,也不是善的本质。“薇依认为,基督教的核心就在于基督的软弱,而不在他的力量;在于他的死亡,而不在他的复活。”[5]只有在苦难中毫无畏惧,也没有怨恨,顺受其命,毫不影响他对世界的爱,这就是“神-人”的体现,而无须“力”的帮助。
  然而世俗的基督教(包括其他宗教)除了对善的崇拜,总是掺杂对力的崇拜,甚至后者常常是主要的成分,而这对力的崇拜总是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自私紧密联系。人之所以要成为神的奴婢,是因为神可以保护他们的生命和利益,这就是许多宗教教会与奴隶之间的关系。“基督教在本质上是奴隶的宗教。”[6]2012年,印度拍了一部既反教会又信神的电影《偶滴神啊》(OMG:OhMyGod!)。在电影的最后,虽然印度教教会的贪腐黑暗被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但是僧侣还是信心满满地对主人公说:“老百姓还是会来我的教会,让他们来的不是别的,而是恐惧。”很多人之所以信仰神,只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保护者。
  薇依不需要保护者,因为她拥抱死亡,也拥抱苦难。在忍受身体的病痛折磨的时候,她不是祈祷神灵帮她消除这一切,而是想着怎样帮助其他苦难中的人。她没有受洗,质疑教会,但她是一位真正的基督的模仿者,真正的圣徒。她没有神迹和力量来保护别人,只有承担自己苦难的勇气。她什么都不怕,因为她什么都不要,包括自己的生命,无欲则刚这句话,在她身上有完美的体现。无论中国古代思想还是基督教传统,都把贪欲视为完美品格的最大障碍。薇依说:“美是我们想品尝,却只能看的物品……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大麻烦就是看和吃是两种不同的操作。……也许恶习、堕落和罪行几乎总是……为了品尝美,吃我们本来只应看的事物。夏娃开了这个头。”[7]可以说,薇依是坚持与这个“原罪”斗争的人,这种斗争是她的勇气的源头。
  福柯在谈到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区别时说,19世纪以后,哲学学说与哲学家的生命体验逐渐分裂,“哲学成为一种教授的职业……哲学生活、哲学伦理、哲学的英雄主义、哲学传奇就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了,哲学就只能被当成学说……”[8]20世纪的薇依实际上是真正意义的古典哲学家,这不是因为她的思想,而是因为她的生命与思想之間的关系。她接受了圣洁的思想,于是就要过圣洁的生活,在她看来,这不言而喻,虽然其他人很难贯彻践行。薇依从来没有踏入教会之门,她在生命实践中的勇气也并不需要一个有形的庇护。中国古代儒家把“智仁勇”三者并提是有道理的,至少在薇依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异乎寻常的勇气,她就无法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并且以她的方式热爱世人。
  薇依短暂的生命只有34岁,然而能够真正分享她思想的人并不多,我们能够读她的书,通过生平传记来想象她的生活,但是我们很难对她的思想有深切的感受。我们有热情来走近薇依,但是她也将永远是一个神秘。
  另外要提及的是,Weil在国内有两种译法,主流的译法是薇依,也有译成韦伊的。主流的译法,也就是这本《评传》的译法并不好,因为Weil是姓氏,不应该有性别特征,现在译成薇依,那么她的父亲和她的著名的数学家哥哥也就都译成薇依,就有点尴尬了。因为要谈论的《评传》译成了薇依,在这里只好客从主便。希望以后能把译名修正过来。
  注释
  [1]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徐卫翔译,艾略特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页。
  [2]帕拉·尤格拉:《西蒙娜·薇依评传》,余东译,漓江出版社2014年版,第104页。
  [3]同[2],第63页。
  [4]同[2],第157页。
  [5]同[2],第184页。
  [6]同[2],第69页。
  [7]同[2],第22—23页。
  [8]福柯:《说真话的勇气:治理自我与治理他者》,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5页。
其他文献
学科传统的致意与对话  钱谷融(1919—2017)、唐沅(1934—2017)与王富仁(1941—2017)三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学者的不幸离世,使“告别”一再成为2017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主题词。而他们的远去,以及与林庚、王瑶及刘柏青三位推进了这一学科发展的前辈学人有关的著作在同年的相继问世,仿佛意在提醒当下学界注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统渊源有自。  无论陈平原编的《王瑶与现代中国学术
期刊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批评术语华丽地回归了理论的前台。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魔幻现实主义”重新解读当代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甚至新晋获得“雨果奖”的《北京折叠》也被冠以这一标签。粗略看来,当代文学的许多作品似乎都可以进入这一术语的视野,真假莫辨,众语喧哗。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热”中,中国作家就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激发影响,自此形成了对其长盛不
期刊
马金莲的字里行间有风吹过后的干净、清爽、舒缓。小时候我总是追着风跑,希望看到风的尽头,看到自然的秘密。风住了,一切仿佛恢复了原样,一切又仿佛不同了。下一场风来了,还是同一阵风吗?这样的想法叫人惆怅。阅读马金莲,她所写下的一场又一场的风,又勾起了我久远的困惑和怅惘。时代的风,自然的风,人心中的风,有些风是寒凉的,有些风是凄厉的,而有些风是和缓的,有些风是温暖的……她笔下的风总让我想起萧红来。  马金
期刊
与其他几类图书不同,人文社科类图书素以学术性见长。过去这些书大抵是学者写给学者看的,生产于象牙之塔,束之高阁于学术殿堂。如今,人文社会科学开始走向为大众阅读,而且颇受欢迎,这些入选图书究竟有什么特点?  首先,著名专家把高深的知识浅显化,语言平实通俗,甚至生动有趣,很容易通读全书。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是“大家小书”丛书的一种。丛书开宗明义地解释何谓“大家小书”:第一,书的作
期刊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印行的《文字小讲》一书业已上市热售,该书是由中国台湾地区著名学者许进雄教授撰写的。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能有这样一本专门介绍文字学的通俗读物在出版界出版,可谓独树一帜,诚然十分难得。笔者阅读此书,大有琳琅满目、如入宝山之感。好书自应与人分享,因此不揣固陋,在此做一推介。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有云:“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按道理说,读书
期刊
作为面向公众评选推荐的“中国好书”,除了公众更易于接受的文史类读物之外,科学普及与生活类的好书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最终的评选结果中,有《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航天育种简史》和《胡大一医生浅谈心脏健康》入选。加上入围的《永恒的诱惑:宇宙之谜》《看脸》和《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三种,均各占总入选和入围图书的10%。这些书,反映出当下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和生活的几个有代表
期刊
“中国好书”是在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负责的一个好书推荐平台。2017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合作,揭晓了“2016中国好书”年度评选结果,在入围的60种好书当中,最终入选30种。本期刊发的这一组评论文章,对于过去一年中遴选出的年度好书做了全面盘点。可以看到主题出版类图书围绕重大活动和重大问题,及时跟进党和国家的前进步伐和社会热点,以多元化的选题和多样化
期刊
乘着文艺座谈会的东风,门类众多的中国艺术,近两年迎来了繁荣发展的崭新历史机遇。原本就是出版重点领域的艺术图书,亦是繁花似锦,令人目不暇接。本届“中国好书”千挑万选,艰难取舍,最终入选四种。  虽仅四种,却是奇妙的构成。涉及视觉艺术的有两种半———两种是《中国艺术史九讲》《林散之年谱》,半种是《水墨戏剧》中的水墨戏剧画。涉及听觉艺术的一种———《古乐之美》。而《水墨戏剧》的核心内容戏剧论则是关于舞台
期刊
《舞男》原名《上海舞男》,最早见刊于《花城》杂志,是严歌苓2016年4月出版的长篇新作。与作者此前的小说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舞男》采取了时空倒错的另类双线叙事结构,将一个发生在民国时期“旧上海”的“媚舞女为权势恨离情郎,穷诗人逐旧爱死于非命”的才子佳人悲剧,与另一个发生在21世纪“新上海”的霸道女总裁无原则无底线痴恋贫民小舞男的都市黑童话并置起来,交互穿插地进行叙述,想要达到一种多层次对话历
期刊
面对琳琅满目的童书,2016年度“中国好书”中仅8本少儿类图书入围,这可以说是披沙拣金式的近乎苛刻的挑选,这些入围图书对现实的关注、对童心的守望、对艺术性的坚持、对想象力的捍卫和对新人的提携,既彰显了这一奖项的遴选标准,也呈现了2016年原创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阅读的新取向、新走势,显示了写作者对书写“中国式童年”的新探索和新收获。  从个体经验出发,根植于辽阔深厚的现实生活展开童年叙事,是入围作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