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教育领域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同时还提及了教育的引导作用。可想而知,育人为本理念在当今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又将进一步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极不成熟,易受到外界误导,诱发不良思想及行为。而小学班主任作为孩子们小学阶段的启蒙老师,不仅要管理和规范整个班级,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阳光地成长。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教书与育人并重,引领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管理;管理理念;育人为本
教师承担着为祖国未来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的重任。从教学对象上看,小学生好奇心重、可塑性强但适应能力不佳、自制力较差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在教学中不仅要悉心引导,更要严加管理。我们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照顾好学生的身心。对于初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小学既是陌生的,又是新鲜的,他们既有探索一切的兴趣,同时又会因迷茫而无助,从而产生一系列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为了防止学生在懵懂和迷茫中走上错误的道路,班主任有必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正所谓“教书育人”,既然教书不可少,那么育人也不应落下。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墨上得好便是千古名画,倘若起错了笔,再想纠正可就难上加难了。因此,班主任不仅要监督学生好好学习,也要关注起学生的精神建设,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导他们做传统美德的继承人。在此,笔者仅以个人担任小学班主任的经验,分析其中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育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及现存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教书、育人二者实乃并蒂莲花,相伴双生。教书这点说的已经够多了,此处不再详细论述。然而,与此相对的,育人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出于心中美好的向往,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德学兼优。育人之任,当以德育为先,这不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当前学习状态,更要关注他们的德育发展。当前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们提高学习成绩的途径变得多种多样,教学重心也更偏向德育。小学班主任作为影响学生一生的人物,当之无愧的接下了这项重任——加强学生的思德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我们需要更多地弘扬真善美,加强孩子们的道德建设。
许多教师在践行育人为本理念的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有些老师偏重德育形式,却忽略了它真正的内涵。很多新型授课方式涌入了课堂,兴趣小组、班级展示……五花八门。课上,学生热火朝天的讨论着,看似活跃,但课后还是两眼一摸黑,早忘记了课上说的豪言壮语,实际效果一般。这种做法换汤不换药,没有真正触及德育的内涵,又怎么会有好的成效呢?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意气用事,草率行事。在教导学生时,有些老师言辞不当,把学生的某些行为认为是针对教师个人的,轻易地下了定义,无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师生矛盾激化。其次,许多班主任包括我本人在内,有时都会忽略学生的差异性。当同学们没做好某件事时,会不由自主地训道:“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的,为什么别人能做好,你做不好?”这话是有道理的,学生也会很委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换个角度想,这恰恰是我们用了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表现。要知道,孔子的学生那么多,也不是个个都能成才的。
二、落实育人为本理念的積极意义
(一)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积极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在我们班主任与学生的相处中发挥巨大作用。教师们总是设想一种理想化的师生相处模式:耐心而博学的导师,聪慧而乖巧的学生,二者和乐融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班级里总会有调皮捣蛋的“大刺头”,让我们伤透了脑筋,不知要如何是好。而为了管理好整个班级,班主任往往需要拿出自己最为严厉的一面来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甚至有时还会有被同学埋怨刻板、不近人情,让人无奈。令人鼓舞的是,育人为本的理念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所谓的“刺头”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缺乏关爱,想要博取他人关注才有了一次又一次出格的行为,还有少数很可能是对老师、同学有所误会,心生不满,却不知道如何合理的表达。对待缺乏关爱的学生,我们可以多些关怀;对于心有不解的学生,也可以深入沟通,耐心开导。只要做到育人为本,切实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对症下药,师生关系自然能更加融洽、和谐,班主任的形象也会愈发的可亲可敬,更受学生爱戴。
(二) 树立班级文明新风尚
落实好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树立班级文明新风尚的前提之一。一个优秀的班级不仅体现在班级学习成绩的优劣上,更体现在其优良的文明素养和道德素质上,而班级的文明礼貌与否又关系到班级的整体形象。所以,班主任理所应当的要打造好本班的班级形象,为校争光。班级文明形象可以联系到班级卫生、班级诚信、班级荣誉……无论是哪一点,都值得大家去用心维护。育人为本,要求我们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出文明礼貌的好学生,让学生能够见到老师勤问好,帮助同学不怕累,班级活动多参与,文明传播我先行。学生们心中都已经种下了道德文明的种子,老师又何必担心它日后长不成参天大树呢?只要用心落实好育人为本的理念,用实际行动捍卫少年们该有的文明礼貌,班级的文明新风尚自然指日可待。正因如此,我们班主任绝不能忽视育人教育,这不仅关乎学生的自身修养,更关系到校之名誉,国之未来。
(三) 培养多元全面新人才
育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实际需求,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多元型的,全能型的新人才。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有着不一样的性格、特点。“教书育人”指的就是要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力,并把他们培育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小学阶段,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部平衡发展,弥补学生的短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贪玩的孩子学习不好但可能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有礼貌、成绩好的孩子可能身体素质不好,班主任的工作不就是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缺点,引导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吗?当然,对于某些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我们还可以重点培养,形成优势方面。学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育人中要突出他的主体地位。只有真正把学生的底子摸清摸透,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计划,确保把学生放在首位,才能培养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主义好苗子,为祖国未来的腾飞贡献力量。因此,班主任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要更积极的践行育人为本的理念,用心呵护每一个学子,才能培育出一大批新型人才。 三、落实育人为本理念的有效措施
(一) 转变理念,德育为先
想要践行好育人为本的理念,班主任自然是首当其冲,要率先转变理念,与时俱进,将其放在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道德是生命之花,没有道德的人将受到社会唾弃,没有道德的班级也只会越来越衰败。我们一定要肩负起培育三好学生的光荣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熏陶本班学生,传播社会正能量。举个例子,当班上学生犯了道德方面的错误时,不要第一时间去责骂他,而要先让他认清楚自己犯下的是什么类型的错误。接着,再用宣扬美德的优秀故事去感化他,又或是用身边的感人事迹如《感动中国》之类的节目来教化他,这会比单纯地说教,枯燥的训斥更加深入人心,直击心灵。老师们一定要适时转变理念,以育人为己任,以道德教育为重点,抓好班级的精神文明建设,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开出美德之花。
(二) 提高素养,与时俱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道德教化学生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也不能落下。在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大前提下,我们小学班主任更应该顺应大潮,积极地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我们还要最大程度地激发自己的热情,投入自身的岗位,提高职业素养。如果一个人贪图安逸,止步不前,没有及时地提高个人修养,势必会落后于时代。假如连自身的道德建设都没有做好,又怎么能以德育生呢?为此,大家在工作上还需要多看新闻和报纸,关注国家出台的各项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思考未来的发展走向;在生活中,又要勤看书、多动笔,丰富自己的小书库。唯有肚中有墨,才能使学生更加信服。其实班主任是个特别磨砺人的岗位,很累很辛苦,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挺高。一个自身的综合素质都不高的老师,却想要带出十分优秀的学生,这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 尊重个性,承认差别
育人为本的思想力求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承认差别。的确,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性情各不相同。如果不承认差别,不承认矛盾,老师的教學就无法继续,育人也就无从提起了。比如,少数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就应该被予以尊重。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该可以包容各种健康的思想,对待每位学生,更是要鼓励他们开放思维,个性化思考,允许差异的存在。假如在课堂上,有同学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先不要急着去否定,我们不妨先听听他的见解,看看是否有这种可能性。育人为本,要求老师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的去引导学生往多方面发展。另外,既然有差别的存在,那么在确保相对公平的情况下,相应的评定标准也应该做出细微的调整。譬如,不要以优生的标准来约束一般学生等。总而言之,教师在工作当中还是要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
三、总结
学生的道德水平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而班主任在班级当中举足轻重,是学生的榜样和领袖,更要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育人工作,任重道远,我们班主任既要有意识地提高自我修养,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基本动态,对一切了然于胸,才能真正的把德育落到实处。换而言之,就是既要能将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又要将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关键位置,如此才能孕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然而,小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毕竟还不成熟,仍需要我们因势利导,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路人。
【参考文献】
[1]马忠:《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育人理念探讨》,《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05期。
[2]黎学建:《探讨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育人理念》,《中外交流》,2016年05期。
[3]王静:《鼓起风帆,让爱远航》,《吉林教育》,2014年15期。
[4]杨翠芳:用典型报道引领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武汉地区七家日报为中心,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管理;管理理念;育人为本
教师承担着为祖国未来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的重任。从教学对象上看,小学生好奇心重、可塑性强但适应能力不佳、自制力较差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在教学中不仅要悉心引导,更要严加管理。我们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照顾好学生的身心。对于初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小学既是陌生的,又是新鲜的,他们既有探索一切的兴趣,同时又会因迷茫而无助,从而产生一系列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为了防止学生在懵懂和迷茫中走上错误的道路,班主任有必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正所谓“教书育人”,既然教书不可少,那么育人也不应落下。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墨上得好便是千古名画,倘若起错了笔,再想纠正可就难上加难了。因此,班主任不仅要监督学生好好学习,也要关注起学生的精神建设,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导他们做传统美德的继承人。在此,笔者仅以个人担任小学班主任的经验,分析其中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育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及现存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教书、育人二者实乃并蒂莲花,相伴双生。教书这点说的已经够多了,此处不再详细论述。然而,与此相对的,育人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出于心中美好的向往,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德学兼优。育人之任,当以德育为先,这不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当前学习状态,更要关注他们的德育发展。当前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们提高学习成绩的途径变得多种多样,教学重心也更偏向德育。小学班主任作为影响学生一生的人物,当之无愧的接下了这项重任——加强学生的思德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我们需要更多地弘扬真善美,加强孩子们的道德建设。
许多教师在践行育人为本理念的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有些老师偏重德育形式,却忽略了它真正的内涵。很多新型授课方式涌入了课堂,兴趣小组、班级展示……五花八门。课上,学生热火朝天的讨论着,看似活跃,但课后还是两眼一摸黑,早忘记了课上说的豪言壮语,实际效果一般。这种做法换汤不换药,没有真正触及德育的内涵,又怎么会有好的成效呢?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意气用事,草率行事。在教导学生时,有些老师言辞不当,把学生的某些行为认为是针对教师个人的,轻易地下了定义,无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师生矛盾激化。其次,许多班主任包括我本人在内,有时都会忽略学生的差异性。当同学们没做好某件事时,会不由自主地训道:“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的,为什么别人能做好,你做不好?”这话是有道理的,学生也会很委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换个角度想,这恰恰是我们用了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表现。要知道,孔子的学生那么多,也不是个个都能成才的。
二、落实育人为本理念的積极意义
(一)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积极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在我们班主任与学生的相处中发挥巨大作用。教师们总是设想一种理想化的师生相处模式:耐心而博学的导师,聪慧而乖巧的学生,二者和乐融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班级里总会有调皮捣蛋的“大刺头”,让我们伤透了脑筋,不知要如何是好。而为了管理好整个班级,班主任往往需要拿出自己最为严厉的一面来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甚至有时还会有被同学埋怨刻板、不近人情,让人无奈。令人鼓舞的是,育人为本的理念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所谓的“刺头”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缺乏关爱,想要博取他人关注才有了一次又一次出格的行为,还有少数很可能是对老师、同学有所误会,心生不满,却不知道如何合理的表达。对待缺乏关爱的学生,我们可以多些关怀;对于心有不解的学生,也可以深入沟通,耐心开导。只要做到育人为本,切实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对症下药,师生关系自然能更加融洽、和谐,班主任的形象也会愈发的可亲可敬,更受学生爱戴。
(二) 树立班级文明新风尚
落实好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树立班级文明新风尚的前提之一。一个优秀的班级不仅体现在班级学习成绩的优劣上,更体现在其优良的文明素养和道德素质上,而班级的文明礼貌与否又关系到班级的整体形象。所以,班主任理所应当的要打造好本班的班级形象,为校争光。班级文明形象可以联系到班级卫生、班级诚信、班级荣誉……无论是哪一点,都值得大家去用心维护。育人为本,要求我们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出文明礼貌的好学生,让学生能够见到老师勤问好,帮助同学不怕累,班级活动多参与,文明传播我先行。学生们心中都已经种下了道德文明的种子,老师又何必担心它日后长不成参天大树呢?只要用心落实好育人为本的理念,用实际行动捍卫少年们该有的文明礼貌,班级的文明新风尚自然指日可待。正因如此,我们班主任绝不能忽视育人教育,这不仅关乎学生的自身修养,更关系到校之名誉,国之未来。
(三) 培养多元全面新人才
育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实际需求,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多元型的,全能型的新人才。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有着不一样的性格、特点。“教书育人”指的就是要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力,并把他们培育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小学阶段,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部平衡发展,弥补学生的短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贪玩的孩子学习不好但可能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有礼貌、成绩好的孩子可能身体素质不好,班主任的工作不就是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缺点,引导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吗?当然,对于某些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我们还可以重点培养,形成优势方面。学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育人中要突出他的主体地位。只有真正把学生的底子摸清摸透,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计划,确保把学生放在首位,才能培养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主义好苗子,为祖国未来的腾飞贡献力量。因此,班主任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要更积极的践行育人为本的理念,用心呵护每一个学子,才能培育出一大批新型人才。 三、落实育人为本理念的有效措施
(一) 转变理念,德育为先
想要践行好育人为本的理念,班主任自然是首当其冲,要率先转变理念,与时俱进,将其放在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道德是生命之花,没有道德的人将受到社会唾弃,没有道德的班级也只会越来越衰败。我们一定要肩负起培育三好学生的光荣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熏陶本班学生,传播社会正能量。举个例子,当班上学生犯了道德方面的错误时,不要第一时间去责骂他,而要先让他认清楚自己犯下的是什么类型的错误。接着,再用宣扬美德的优秀故事去感化他,又或是用身边的感人事迹如《感动中国》之类的节目来教化他,这会比单纯地说教,枯燥的训斥更加深入人心,直击心灵。老师们一定要适时转变理念,以育人为己任,以道德教育为重点,抓好班级的精神文明建设,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开出美德之花。
(二) 提高素养,与时俱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道德教化学生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也不能落下。在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大前提下,我们小学班主任更应该顺应大潮,积极地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我们还要最大程度地激发自己的热情,投入自身的岗位,提高职业素养。如果一个人贪图安逸,止步不前,没有及时地提高个人修养,势必会落后于时代。假如连自身的道德建设都没有做好,又怎么能以德育生呢?为此,大家在工作上还需要多看新闻和报纸,关注国家出台的各项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思考未来的发展走向;在生活中,又要勤看书、多动笔,丰富自己的小书库。唯有肚中有墨,才能使学生更加信服。其实班主任是个特别磨砺人的岗位,很累很辛苦,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挺高。一个自身的综合素质都不高的老师,却想要带出十分优秀的学生,这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 尊重个性,承认差别
育人为本的思想力求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承认差别。的确,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性情各不相同。如果不承认差别,不承认矛盾,老师的教學就无法继续,育人也就无从提起了。比如,少数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就应该被予以尊重。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该可以包容各种健康的思想,对待每位学生,更是要鼓励他们开放思维,个性化思考,允许差异的存在。假如在课堂上,有同学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先不要急着去否定,我们不妨先听听他的见解,看看是否有这种可能性。育人为本,要求老师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的去引导学生往多方面发展。另外,既然有差别的存在,那么在确保相对公平的情况下,相应的评定标准也应该做出细微的调整。譬如,不要以优生的标准来约束一般学生等。总而言之,教师在工作当中还是要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
三、总结
学生的道德水平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而班主任在班级当中举足轻重,是学生的榜样和领袖,更要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育人工作,任重道远,我们班主任既要有意识地提高自我修养,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基本动态,对一切了然于胸,才能真正的把德育落到实处。换而言之,就是既要能将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又要将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关键位置,如此才能孕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然而,小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毕竟还不成熟,仍需要我们因势利导,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路人。
【参考文献】
[1]马忠:《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育人理念探讨》,《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05期。
[2]黎学建:《探讨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育人理念》,《中外交流》,2016年05期。
[3]王静:《鼓起风帆,让爱远航》,《吉林教育》,2014年15期。
[4]杨翠芳:用典型报道引领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武汉地区七家日报为中心,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