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素养,是中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教学上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果不能把新课标对写作素养的各方面要求有机融合起来,就不会有明显的收效。学生写作无话可写,深感作文课的枯燥。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呢?
一、注重观察是基础
社会的美需要去发现,生活和写作素材更需要体验和观察。观察生活是提高中学生写作素养的基础环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帮助中学生在自己头脑里进行再观察、再分析,进而通过思维升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来源于生活的作文会更有生活气息。
1.让学生学会按顺序观察。即把要观察的事物,教师预先确定好观察顺序,让学生按照指定顺序进行观察。如观察一个人,可按照头、身、四肢的顺序进行观察。还有一些事物,对它的观察或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先两边后中间……形式可以多样,但要讲究顺序。
2.让学生学会分步观察。即要把观察的事物分为若干个层次,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观察。观察景物,可分为近景、中景、远景,或分为山水、建筑、花木等不同层次分步指导学生观察。这样指导观察,因层次清晰,每一步观察目标较小,学生可以看得准,也容易看得细致,可为作文提供条理的详细材料。
3.让学生学会局部观察。初中学生观察,最大的毛病是粗糙或漫无边际。得到的材料不具体,感受也就不深。为克服这一毛病,在起先观察时,可指导学生运用“限量观察”,就是观察某一事物时,只观察事物的某一两个方面或一两个部分,如观察鱼在水中游泳,可只观察鱼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因观察内容单纯,要求明确,所以观察得必然细致、印象深刻。观察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后,再逐步深入。
4.让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就是选择两个同类事物,通过比较观察,要学生同中求异。如湖水可与海水对比;观察羽毛球比赛,可将对手作对比。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可以深刻地抓住事物的特点。学生把握了事物特点,写起作文来才不至于泛泛而谈,而是重点突出。
二、写作训练是手段
我们在培养初中学生写作素养的过程中,离不开写作训练。只有重视并强化写作训练,才能将所思所想落到实处。
1.有序的同步训练与题型训练相统一。单元作文都是依据教材、新课标设计的,与单元课文内容、课标要求紧密相连,也与中考作文命题的内容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不仅要依据单元作文要求进行有序的同步训练,还要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训练,选择易于打开学生思路、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学生去写。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步作文,以“土地”为话题,我们可以拓展为“自然”或“走进大自然”为话题来命题写作。训练时还要注意题型训练,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选题作文”这五种中考常见作文题型训练到位。这样,学生在提升写作素养的同时,也能提高应试作文能力,确保学生在中考中轻松应对,取得佳绩。
2.课堂作文的训练和应需作文的训练相结合。限时课堂作文能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训练写作思维,有效地遏制抄袭现象,但也会抑制学生写作思路的扩展,甚至会出现“为情造文现象”。应需作文是生活作文,包括通知、申请书等日常应用文和日记、口头作文、随笔等,易于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这也是学生写课堂、考场作文的好素材。“我手写我心,写就写出真实情感来”,这样的文章才是耐读的佳作。应需作文的训练弥补了课堂作文的不足,因此,在课堂训练中注意把课堂作文的训练和应需作文的训练结合起来。
三、抓好改评是关键
要求教师将学生摆在平等的主导位置上,让学生主动参与评改并畅所欲言。
1.注意评讲方法。就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修改后的习作和老师的评语,使学生加深对自己作文优缺点的认识。首先,对字、词、句的评注和修改,像文中最主要的词语、文中最精彩的语言、文中最新颖的语言,教师可采用一套较固定的修改符,学生见符号就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其次,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去读修改后的字、词、句和调整后的篇章,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修改,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
2.注意评改形式。评改形式要多样化,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作文讲评的形式有三种。一是老师讲解、评析;二是师生共同参与进行同评;三是学生进行自评。要把三种形式与初中作文教学有效结合,综合运用,防止讲评形式单一化,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产生疲倦心理。
3.注意评改后的反馈。在习作评改后,教师可以拿出15分钟左右时间点评有代表性文章及优秀评语。对习作中及评改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以平等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断改进,让他们体验被尊重的感觉以及独立动手或协同解决问题之后的感悟。长期坚持评改反馈,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就不断提高。学生在重视别人习作中存在问题的同时,不断思考着自身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写作素养。
只要我们认真注意抓好培养中学生写作素养的“三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加强训练,抓好评改,就会更富成效地培养好学生的写作素养。
一、注重观察是基础
社会的美需要去发现,生活和写作素材更需要体验和观察。观察生活是提高中学生写作素养的基础环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帮助中学生在自己头脑里进行再观察、再分析,进而通过思维升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来源于生活的作文会更有生活气息。
1.让学生学会按顺序观察。即把要观察的事物,教师预先确定好观察顺序,让学生按照指定顺序进行观察。如观察一个人,可按照头、身、四肢的顺序进行观察。还有一些事物,对它的观察或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先两边后中间……形式可以多样,但要讲究顺序。
2.让学生学会分步观察。即要把观察的事物分为若干个层次,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观察。观察景物,可分为近景、中景、远景,或分为山水、建筑、花木等不同层次分步指导学生观察。这样指导观察,因层次清晰,每一步观察目标较小,学生可以看得准,也容易看得细致,可为作文提供条理的详细材料。
3.让学生学会局部观察。初中学生观察,最大的毛病是粗糙或漫无边际。得到的材料不具体,感受也就不深。为克服这一毛病,在起先观察时,可指导学生运用“限量观察”,就是观察某一事物时,只观察事物的某一两个方面或一两个部分,如观察鱼在水中游泳,可只观察鱼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因观察内容单纯,要求明确,所以观察得必然细致、印象深刻。观察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后,再逐步深入。
4.让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就是选择两个同类事物,通过比较观察,要学生同中求异。如湖水可与海水对比;观察羽毛球比赛,可将对手作对比。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可以深刻地抓住事物的特点。学生把握了事物特点,写起作文来才不至于泛泛而谈,而是重点突出。
二、写作训练是手段
我们在培养初中学生写作素养的过程中,离不开写作训练。只有重视并强化写作训练,才能将所思所想落到实处。
1.有序的同步训练与题型训练相统一。单元作文都是依据教材、新课标设计的,与单元课文内容、课标要求紧密相连,也与中考作文命题的内容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不仅要依据单元作文要求进行有序的同步训练,还要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训练,选择易于打开学生思路、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学生去写。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步作文,以“土地”为话题,我们可以拓展为“自然”或“走进大自然”为话题来命题写作。训练时还要注意题型训练,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选题作文”这五种中考常见作文题型训练到位。这样,学生在提升写作素养的同时,也能提高应试作文能力,确保学生在中考中轻松应对,取得佳绩。
2.课堂作文的训练和应需作文的训练相结合。限时课堂作文能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训练写作思维,有效地遏制抄袭现象,但也会抑制学生写作思路的扩展,甚至会出现“为情造文现象”。应需作文是生活作文,包括通知、申请书等日常应用文和日记、口头作文、随笔等,易于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这也是学生写课堂、考场作文的好素材。“我手写我心,写就写出真实情感来”,这样的文章才是耐读的佳作。应需作文的训练弥补了课堂作文的不足,因此,在课堂训练中注意把课堂作文的训练和应需作文的训练结合起来。
三、抓好改评是关键
要求教师将学生摆在平等的主导位置上,让学生主动参与评改并畅所欲言。
1.注意评讲方法。就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修改后的习作和老师的评语,使学生加深对自己作文优缺点的认识。首先,对字、词、句的评注和修改,像文中最主要的词语、文中最精彩的语言、文中最新颖的语言,教师可采用一套较固定的修改符,学生见符号就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其次,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去读修改后的字、词、句和调整后的篇章,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修改,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
2.注意评改形式。评改形式要多样化,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作文讲评的形式有三种。一是老师讲解、评析;二是师生共同参与进行同评;三是学生进行自评。要把三种形式与初中作文教学有效结合,综合运用,防止讲评形式单一化,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产生疲倦心理。
3.注意评改后的反馈。在习作评改后,教师可以拿出15分钟左右时间点评有代表性文章及优秀评语。对习作中及评改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以平等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断改进,让他们体验被尊重的感觉以及独立动手或协同解决问题之后的感悟。长期坚持评改反馈,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就不断提高。学生在重视别人习作中存在问题的同时,不断思考着自身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写作素养。
只要我们认真注意抓好培养中学生写作素养的“三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加强训练,抓好评改,就会更富成效地培养好学生的写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