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开始,不少学者便纷纷投身于对各国软实力的比较分析。将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放在一起,来分析软实力的重要作用也是学者们的一个基本研究方向。本文先简单地介绍软实力及其在中国的运用,然后从认知角度、构建资源及推动主体等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软实力进行比较的同时,也试图为提升我国软实力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软实力 中美 比较
“软实力”最初出自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但对其叫法不一,也称“软力量”、“软权力”或“软国力”等。经过一定时期的传播,这一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以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软实力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的文章作品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就从我国国内来看,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我国对软实力的研究(特别是与美国软实力相比较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
一、中美软实力比较
1.认知的视角。就认知角度而言,美国着重强调自己的绝对最优性。尽管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制度建设经验和奉行的价值理念过程中,倍受质疑,且遇到许多瓶颈。但是其仍将本国的制度建设和政治价值观看作是最佳的,并坚持认为这对他国有绝对的借鉴意义。与美国坚信本国软实力具有绝对最优性相比,我国对软实力的认识要显得中庸一些,即认为世界是多元的世界,构成世界的国家也应该是多元且平等的,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有权自由选择利于自身发展的制度模式。因此,中国不赞成美国的那种绝对认知观,不会向世界上除我国之外的国家推广我国的制度发展模式。而是在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尊重他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在互相学习与借鉴过程中某得共同发展。
2.构建资源的视角。以约瑟夫·奈为代表的许多学者在比较中美软实力时,都认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用以构建国家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远比美国丰富的多。的确,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确实是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软实力的构建资源广泛。相反地,构建软实力的资源十分有限,能真正用来构建我国当代文化软实力的传统文化并不多。甚至是,我们的传统有时可能束缚我们的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存、共同谋求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都从本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为谋得更大的利益和更长远的发展而努力。就增强软实力而言,都渴望形成并实现一种具有普世性的、为全世界所能奉行的价值观,但又担心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造成得不偿失的结果。可见,用传统文化增强软实力的关键在于:如何筛选和改造传统,避免彻底丧失民族性。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另一大难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明价值观等。正如西方的“洋节”进入中国,受到广大人民喜爱一样,西方的一些话语体系及思想观念正在逐步受到中国的推崇,如西方的一些管理理念及观点走进我国的校园生活、新闻媒体及休闲娱乐等。而这些现象,恰恰也是被我国的一些政府官方机构所质疑的。
3.推动主体的视角。就从软实力的推动者而言,中美两国的看法也不相同。国家的硬实力是与政府密不可分的,软实力的发展却并不是政府的一家独唱。这一观点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构成软实力的多种资源并非归政府所有,有许多资源都是掌握在非政府组织手中的。在美国,谈到软实力的来源是,可以是某一企业或是其他非政府组织,而这些资源的价值取向可能与国家的外交立场一致,也可能相反。这就与硬实力的垄断性与封闭性相反。正如王沪宁所认为的那样,文化具有非垄断性,可以对外广泛传播。如果将之不加管理,禁锢在狭小區域内,那么它很难对软实力的构建产生效用。于是,这就要求政府有一定作为。政府可以通过对政治制度的选择、外交战略的制定和意识形态的培育等凸显政府对利于软实力提高的那部分文化的支持。在增强软实力的实践效果中,也证明了:在政府的支持下,借助文化的影响力发展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软实力之所以雄厚,与其以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为重要支柱的文化产业的繁荣昌盛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麦当劳快餐店和可口可乐饮品等经营性组织,看似是在向世人出售自己的商品,实则是借助公开销售、自愿购买的外衣,带有隐蔽性的向整个世界宣传并倾销自己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在买卖过程中,他国人民会在潜移默化中“主动”的接受上述三者的影响,进而无形中为提高美国文化软实力作了贡献。其次,美国借助多种途径传播自己的理念,实现自己的软实力发展战略。如凭借除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之外的“第四众权力”——新闻媒体——自由亚洲电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之音等媒体公司电台等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与他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为美国的高文化涵养之人与他国的文化经营者直接交流,更有效快速地向他国宣传、推广本国文化和价值诉求,从而确立本国的文化自信与威严。此外,也通过成立一些像福特基金会等,帮助宣传美国的民主价值观,进而达到增强美国软实力的目的。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对软实力的促进作用要远比美国政府的促进作用大的多。
与美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相比,中国主要依靠政府的努力来实现软实力的增长,文化产业等非政府组织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当然,我们也并不能否认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与多国进行文化交流,如举办“中国年”、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孔子学院”等,增强世界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提升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进而提高中国的软实力。此外,文化产业等非政府组织在其中发挥着比较有限的作用。中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是借助中国的图书和电影的出口,将中国的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推向世界,对实现中国的软实力战略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启示
1.增强制度自信,谋求共同发展。增强制度自信,并不等同于奉行本国制度最优主义。因为,过于强调自身制度的绝对最优性,容易造成对外推行软实力的障碍。美国对外推广民主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对他国的实际情况不加以考察,盲目对外推广,不仅不会增强本国软实力,而且还会适得其反。中国当前与许多非洲的经济政治落后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并以借贷等形式进行经济合作。西方国家及学者对此而感到困惑,认为这样的行为不会为中国软实力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作为一个“以和为贵”的负责任大国,我们并不完全认同上述观点,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外交战略之于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援助他国的外交战略和增强自身实力的目标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继续履行大国责任,并发扬“和而不同”的传统。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合理提升我国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等。 2.判断筛选传统,科学借鉴西方。文化是每个国家提升自身软实力的必备资源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便是增强软实力的重要资源。然而,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免有一定的滞后性,滞后的传统文化会成为发展软实力的障碍。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增强辨别能力。在众多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正确判断、筛选出那些能够适应软实力发展的传统文化,合理改造那些无法判断出是否对国家软实力有利的传统文化,果断剔除那些逆时代潮流的、阻碍软实力发展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的民族的新内涵,在国际交流与交往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自身不会在世界文化大潮中,丢失自己的民族性,全盘接受西方文明与价值观等。面对西方文化不加限制的充斥着中国校园与网络的现状,要分析其内外因。从他国的文化中挑选出适合中国发展的部分,为我所用。更重要的是,努力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之上,以多种方式、多种媒介,向世人展示我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主动引导世界文化朝着利于表达中国观点的方向发展,争取国际话语权。
3.兼顾国内国外,提高软实力。就软实力的推动者而言,美国的个案虽不足以具有代表性。但其中的一些做法还是就有可借鉴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应重视非政府组织在传播文化与文化交流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培育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发挥其对于促进软实力建设的独特作用。处理好国际与国内的两者关系,做到对外发展与对内管理共同进步。在过去,我们只是一味地追求外在发展,而忽视了内部的健康运行。因此,我们在促进软实力对外发展的同时,也要推进内部软实力建设。这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一方面,在外交战略上,需要通过外交政策与行为等,使国际社会认可并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在内部管理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事业,政府部门积极联系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增强文化对人民大众的影响力。同时,不仅需要主流媒体主动宣传、政府部门主动推行等,还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拓宽文化传播渠道,如创建文化广播电台、推行微信、微博等公众账号等。在中国社会内部形成一种主流价值观念,从而促进中国的软实力发展。但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积累了数千年文明的大国,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这一目标。西方学者也注意到,“与日本的内向型文化不同,中国本质上视自己的文化为世界文化”,这种中国文化固有的外向型和辐射力也为中国软实力构成性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朱孔来、马宗国,国内外软实力研究现状综述及未来展望,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0 年第20卷第6期.
[2]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3]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
[4]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
[5]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
[6]方长平,中美软实力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政治与经济,2007年第7期.
[7][美]约瑟夫 奈著,吴小辉等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東方出版社.
[8]王希,中美软实力运用的比较,《美国研究》,2011年第3期.
[9]陈万里,中日软实力比较,攀登(双月刊),2013年第3期.
[10]王庚,建设国际一流媒体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中国记者,2009.
[11]周厚虎,中国软实力战略比较,知网,2013.
关键词:软实力 中美 比较
“软实力”最初出自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但对其叫法不一,也称“软力量”、“软权力”或“软国力”等。经过一定时期的传播,这一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以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软实力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的文章作品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就从我国国内来看,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我国对软实力的研究(特别是与美国软实力相比较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
一、中美软实力比较
1.认知的视角。就认知角度而言,美国着重强调自己的绝对最优性。尽管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制度建设经验和奉行的价值理念过程中,倍受质疑,且遇到许多瓶颈。但是其仍将本国的制度建设和政治价值观看作是最佳的,并坚持认为这对他国有绝对的借鉴意义。与美国坚信本国软实力具有绝对最优性相比,我国对软实力的认识要显得中庸一些,即认为世界是多元的世界,构成世界的国家也应该是多元且平等的,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有权自由选择利于自身发展的制度模式。因此,中国不赞成美国的那种绝对认知观,不会向世界上除我国之外的国家推广我国的制度发展模式。而是在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尊重他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在互相学习与借鉴过程中某得共同发展。
2.构建资源的视角。以约瑟夫·奈为代表的许多学者在比较中美软实力时,都认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用以构建国家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远比美国丰富的多。的确,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确实是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软实力的构建资源广泛。相反地,构建软实力的资源十分有限,能真正用来构建我国当代文化软实力的传统文化并不多。甚至是,我们的传统有时可能束缚我们的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存、共同谋求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都从本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为谋得更大的利益和更长远的发展而努力。就增强软实力而言,都渴望形成并实现一种具有普世性的、为全世界所能奉行的价值观,但又担心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造成得不偿失的结果。可见,用传统文化增强软实力的关键在于:如何筛选和改造传统,避免彻底丧失民族性。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另一大难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明价值观等。正如西方的“洋节”进入中国,受到广大人民喜爱一样,西方的一些话语体系及思想观念正在逐步受到中国的推崇,如西方的一些管理理念及观点走进我国的校园生活、新闻媒体及休闲娱乐等。而这些现象,恰恰也是被我国的一些政府官方机构所质疑的。
3.推动主体的视角。就从软实力的推动者而言,中美两国的看法也不相同。国家的硬实力是与政府密不可分的,软实力的发展却并不是政府的一家独唱。这一观点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构成软实力的多种资源并非归政府所有,有许多资源都是掌握在非政府组织手中的。在美国,谈到软实力的来源是,可以是某一企业或是其他非政府组织,而这些资源的价值取向可能与国家的外交立场一致,也可能相反。这就与硬实力的垄断性与封闭性相反。正如王沪宁所认为的那样,文化具有非垄断性,可以对外广泛传播。如果将之不加管理,禁锢在狭小區域内,那么它很难对软实力的构建产生效用。于是,这就要求政府有一定作为。政府可以通过对政治制度的选择、外交战略的制定和意识形态的培育等凸显政府对利于软实力提高的那部分文化的支持。在增强软实力的实践效果中,也证明了:在政府的支持下,借助文化的影响力发展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软实力之所以雄厚,与其以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为重要支柱的文化产业的繁荣昌盛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麦当劳快餐店和可口可乐饮品等经营性组织,看似是在向世人出售自己的商品,实则是借助公开销售、自愿购买的外衣,带有隐蔽性的向整个世界宣传并倾销自己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在买卖过程中,他国人民会在潜移默化中“主动”的接受上述三者的影响,进而无形中为提高美国文化软实力作了贡献。其次,美国借助多种途径传播自己的理念,实现自己的软实力发展战略。如凭借除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之外的“第四众权力”——新闻媒体——自由亚洲电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之音等媒体公司电台等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与他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为美国的高文化涵养之人与他国的文化经营者直接交流,更有效快速地向他国宣传、推广本国文化和价值诉求,从而确立本国的文化自信与威严。此外,也通过成立一些像福特基金会等,帮助宣传美国的民主价值观,进而达到增强美国软实力的目的。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对软实力的促进作用要远比美国政府的促进作用大的多。
与美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相比,中国主要依靠政府的努力来实现软实力的增长,文化产业等非政府组织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当然,我们也并不能否认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与多国进行文化交流,如举办“中国年”、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孔子学院”等,增强世界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提升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进而提高中国的软实力。此外,文化产业等非政府组织在其中发挥着比较有限的作用。中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是借助中国的图书和电影的出口,将中国的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推向世界,对实现中国的软实力战略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启示
1.增强制度自信,谋求共同发展。增强制度自信,并不等同于奉行本国制度最优主义。因为,过于强调自身制度的绝对最优性,容易造成对外推行软实力的障碍。美国对外推广民主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对他国的实际情况不加以考察,盲目对外推广,不仅不会增强本国软实力,而且还会适得其反。中国当前与许多非洲的经济政治落后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并以借贷等形式进行经济合作。西方国家及学者对此而感到困惑,认为这样的行为不会为中国软实力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作为一个“以和为贵”的负责任大国,我们并不完全认同上述观点,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外交战略之于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援助他国的外交战略和增强自身实力的目标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继续履行大国责任,并发扬“和而不同”的传统。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合理提升我国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等。 2.判断筛选传统,科学借鉴西方。文化是每个国家提升自身软实力的必备资源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便是增强软实力的重要资源。然而,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免有一定的滞后性,滞后的传统文化会成为发展软实力的障碍。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增强辨别能力。在众多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正确判断、筛选出那些能够适应软实力发展的传统文化,合理改造那些无法判断出是否对国家软实力有利的传统文化,果断剔除那些逆时代潮流的、阻碍软实力发展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的民族的新内涵,在国际交流与交往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自身不会在世界文化大潮中,丢失自己的民族性,全盘接受西方文明与价值观等。面对西方文化不加限制的充斥着中国校园与网络的现状,要分析其内外因。从他国的文化中挑选出适合中国发展的部分,为我所用。更重要的是,努力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之上,以多种方式、多种媒介,向世人展示我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主动引导世界文化朝着利于表达中国观点的方向发展,争取国际话语权。
3.兼顾国内国外,提高软实力。就软实力的推动者而言,美国的个案虽不足以具有代表性。但其中的一些做法还是就有可借鉴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应重视非政府组织在传播文化与文化交流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培育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发挥其对于促进软实力建设的独特作用。处理好国际与国内的两者关系,做到对外发展与对内管理共同进步。在过去,我们只是一味地追求外在发展,而忽视了内部的健康运行。因此,我们在促进软实力对外发展的同时,也要推进内部软实力建设。这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一方面,在外交战略上,需要通过外交政策与行为等,使国际社会认可并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在内部管理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事业,政府部门积极联系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增强文化对人民大众的影响力。同时,不仅需要主流媒体主动宣传、政府部门主动推行等,还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拓宽文化传播渠道,如创建文化广播电台、推行微信、微博等公众账号等。在中国社会内部形成一种主流价值观念,从而促进中国的软实力发展。但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积累了数千年文明的大国,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这一目标。西方学者也注意到,“与日本的内向型文化不同,中国本质上视自己的文化为世界文化”,这种中国文化固有的外向型和辐射力也为中国软实力构成性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朱孔来、马宗国,国内外软实力研究现状综述及未来展望,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0 年第20卷第6期.
[2]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3]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
[4]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
[5]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
[6]方长平,中美软实力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政治与经济,2007年第7期.
[7][美]约瑟夫 奈著,吴小辉等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東方出版社.
[8]王希,中美软实力运用的比较,《美国研究》,2011年第3期.
[9]陈万里,中日软实力比较,攀登(双月刊),2013年第3期.
[10]王庚,建设国际一流媒体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中国记者,2009.
[11]周厚虎,中国软实力战略比较,知网,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