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dianxitonggu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生入高中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那么在高中三年的教育教學中如何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呢?本人有如下认识:
  
  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抱着理想而来,他们已有了一些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但是,高中知识难度在增加,已有的学习方法显得肤浅不能适应新的学习。可以说随着高中三年多个学科的学习,学生不但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从多个角度认识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逐渐体会到自己在自然,社会,国家的地位和责任,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提高了社会的责任感,较之初中阶段的思想更加成熟,目标和方向更加清晰,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因此,高中阶段教育和教学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有其共性,都是提高学生认识世界,为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而学习,方法也更成人化了。可以说高中是人的一生少年和成年的过渡期,也是人的一生最关键时期。那么不论是为了在高中阶段提高学习成绩还是为以后的进一步的学习,在高中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必要的。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问:“上学干什么来了?”,可以肯定的回答:学习知识来了。那么什么是知识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在许多教师看来,知识这个概念就意味着会回答问题。这种观点就促使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评价:谁能把知识储藏在记忆里,一旦教师要求,立刻就能把他倒出来,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其结果就是: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
  必须首先改变对知识这一概念的实质的看法。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
  确实是这样,知识是活的是为后来学习的工具,是积极的因素,而不是像货物一样存储在人的脑子里。对于教育和教学都是从学习概念开始的。因此在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中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定理,定律。为了更好理解,在新的概念教学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联系新科技的应用,多和身边的新产品,新工艺新理念相联系,那些陈旧的例子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灵感。
  在概念,定理,定律教学中要和典型例子紧密相连,建立模型,要不断完善改进,使学生听的懂,会应用。
  新知识的教学还要有注重层次,循序渐进,多练习,多反复层层深入,应用新知识规律解决新问题,在解决问题之中加深理解规律,从而掌握概念和规律。只有在理解且熟练的应用的过程之中学习的知识才能真正学会知识。这样使学生才能有学习能力。
  例如,物理课教学中,加速度,力概念都很抽象,这些概念的教学多驴系生活实际和老师的演示实验及学生的实验结合起来。学生就能理解,还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兴趣,愿意学很重要。例如,加速度。我举例,一个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车,速度不变,没有加速度。再举例在空中落下一个物体,它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个下落的物体速度是变化的,它就有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物理量。学生先把这些搞清楚了再讲加速度的定义。再进行语言描述,数学描述。再进行逻辑推理,再进行练习。特别是概念的描述,让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描述,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讨论,再概括。通过学生动脑总结出什么是加速度。
  提高学习能力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高效的阅读,包括阅读和教学有关的资料。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能够从多角度,全面系统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范围和使用价值等。因此提高阅读能力,也是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也关系到未来的发展。我们培养学生的同时。也一定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学习受一定的动机支配,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构成学习化学动机的最有实际意义的心理成份。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良好的引导和培养,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趣”激发内驱力;以“趣”增强学习信心;以“趣”巩固和发展学习成果,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内驱力;信心;成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受一定的动机支配,中学生学习
[摘 要]斯课标强调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古典诗词教学展开对话有其客观条件:即文本在表意上存在着模糊性,同时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因感知能力不同而出现偏差,导致对作品的误读或曲解。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阅读主体,适当引导,创设“对话”情境,实现学生主体精神的建构。  [关键词]对话 个性化 古典诗词 模糊性 误读 曲解 情境 尊重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生因外界的影响和个人自身的特殊性,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思想落后、意志薄弱、不服管教、自我封闭、暴力倾向、缺乏同情心和消极对抗、沉迷网吧等等。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长期研究和探索的一个课题。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提高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体育修心养性的特殊作用,协助学生开发心理潜能,渗透以认知、
教学是以课堂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在班级制的管理模式下,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天地,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过程。进行开放式英语教学的教改尝试,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进而提高素质教育的整体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构建开放式的英语课堂教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
【摘 要】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充分挖掘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注重在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努力创设最佳情感状态,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缩小两极分化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英语课堂 情感教育 情感因素 情感状态    初中生往往随着英语学龄的增加,而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尤其是情感教育,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
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和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如何正确运用测试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如果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依然如故,必然会严重阻碍教学改革的步伐。所以,改革英语测试内容和方法势在必行。我们的做法是贯彻《大纲》要求,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又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测试的形式把单项和综合相结合,既有笔试,也有口试和听力测试。  一、更新观念,
摘要:学法指导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是在传统数学教学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发扬,是从关心学习主体的角度,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重新定位。  关键词: 初中 数学 学法指导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角色转变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决定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将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整个课堂教学,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现实生活不但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生活化的家庭作业,给学生更多“做数学”的机会,以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生活化;激发兴趣;教学资源;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趣味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中化学是许多高中学生最难学习的地方, 主要是由于高中化学“繁、难、乱”, 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在接触有机化学后, 化学成绩得不到提高。针对这种现象, 如何将有机化学知识及学习要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将有机化学学习的方法及技巧传授给学生, 提高学生有机化学成绩、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化学综合能力, 文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一、针对高中化学特点,
[摘要]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巳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职业高中作为中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肩负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任务。为此,本文从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增加语言积累、掌握说话技巧、加强实践训练等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模式有了许多的转变,如公布新的教学大纲、更新课程设置等,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在逐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