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数学教科书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xia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科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载体,也是提升学生數学学习效率的基础。为此,教师必须深入探究数学教科书及其内涵,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搭建适宜的数学学习平台,科学引领学生开展相关的数学观察、数学实践、数学分析与交流、数学思考与总结等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真正进行学习,获得数学真知,使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科书;小学数学;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0-0072-02
  引 言
  数学教师对教科书把握的程度和应用的深度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科书,使教科书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搭建适宜的数学学习平台,使数学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况,从而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开展数学探究,丰富数学认知,从而习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1]。
  一、深入探究数学教科书,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
  数学学习实践表明:有效进行数学观察是学生打开数学思维的“金钥匙”,也是学生认识世界和生活的“重武器”。所以,教师应该仔细探究教科书的编排意图,掌握教科书的内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助推学生的数学思维向纵深发展,让他们在充分感知、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更加准确、深刻地掌握数学现象背后的本质知识。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教科书中“数一数”一节中,笔者深入探究并挖掘教科书中的数学信息,同时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和数学学习情况,从学生喜欢的活动着手,培养他们的数学观察能力。第一,指引学生浏览教科书中的图画,学习从面到点的一体化观察法。上课伊始,笔者通过游戏活动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图画信息、数学信息表达出来。第二,启引学生开展有序的数学观察,促进他们积极思考。笔者先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任务,这样就促使他们更加认真、更加投入地观察,使他们的观察更有目的性,提升了观察效率。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图画中有小朋友、花朵、大树,这些是数量比较多的事物。学生一时难以发现图画中数量少的事物,笔者让他们再仔细看,学生发现了木马和秋千。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能从较为复杂的画面中找出不同数量的多种事物,同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数一数”活动中有了更丰富的数学体验、感悟,使他们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新知网络。
  在对该知识点的教学中,笔者开展了“数一数”的数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进行数学观察的兴趣,也对学习难点进行了有效分解,消除了学生对数学新知的畏惧感,符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使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更具活力。同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领悟,使知识结构更加扎实,不但发展了数学思维,而且培养了数学学习能力[2]。
  二、深入探究数学教科书,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解题技能,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务实地研究、发现教科书中有关“说”的素材,并利用这些素材来教会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方法、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数学观点,同时形成数学逻辑思维,促进他们数学知识的建构[3]。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比大小”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说”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有序的观察中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规范地表达见到的现象,逐步学会利用数学方法比较事物的大小。第一,教师引导学生对教科书的主题图进行解读。教科书中的主题图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帮助学生开展数学观察、数学分析的得力助手。所以,教师应该设计好本环节,指引学生开展具体的数学观察活动,帮助他们形成数学认知,给学生后续的“说”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二,引导学生试着“说”。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用数学语言把自己看到的信息表达出来,如有的学生说:“图画中有几只猴子,十分调皮、可爱,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水果。”就此,笔者对学生的“说”进行纠正,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数学表达,从而使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第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数的大小。笔者利用PPT向学生展示有3只可爱的小猴子、3个鲜嫩的桃子、2根香蕉的图片,同时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比一比图中事物的数量,图画中小猴子和桃子哪个多?”有学生说:“桃子与小猴子的数量一样,都是3个。”笔者追问:“我们能不能利用摆一摆的方法来证明它们的数量同样多呢?”这样的追问使学生从直观的感知、无序的比较中逐步走向条理性思考和有序的数学比较。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后发现小猴子和桃子可以一一对应排列,也就是把1个桃子放在1只小猴子的下面,刚好摆完,从而说明小猴子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接着,笔者再次追问:“小猴子和香蕉的数量是不是也同样多呢?”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认真观察并数出香蕉的数量,再与小猴子的数量进行比较,发现有3只小猴子、2根香蕉,香蕉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少。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依据已有学习经验,有条理地表述出小猴子和桃子、香蕉与小猴子的数量关系,真正理解了“比大小”这个知识。
  在对该知识点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让学生在数学表述中梳理所学知识,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三、深入探究数学教科书,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绝不可让学生单纯依赖简单的模仿和机械的记忆,开展数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有效方式与方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深入探究数学教科书,充分挖掘教科书的内涵,利用恰当的数学教学情境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操作,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体会、理解和感悟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数学认知,进而促进他们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4]。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7的组成”中,笔者给学生创设了动手实践与操作的情境,让他们在操作活动中感悟知识,领悟“7的组成”,同时学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第一,营造探究“7的组成”的氛围,提升学生学习“7的组成”的兴趣。上课伊始,笔者创设了“熊大与熊二争桃子”的问题情境:“光头强为了讨好熊大与熊二,给它们买了7只桃子。光头强打算分给熊大和熊二,你能帮光头强分一分吗?”之后,笔者让学生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分桃子,让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理解、感悟“7的组成”。第二,在学生操作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个体展示活动,要求学生用小棒等学具来演示分一分的动手实践过程,并且边演示边讲述,实现做与说的有机结合。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开展有序的操作活动,增强体验,并让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与分析。学生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讲述活动后,学会了有序的排列,而且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了“7的组成”,同时发展了数学实践能力。
  在对该知识点的教学中,笔者在认真研读教科书、探究教科书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设计合适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集体讨论,使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地位得到了充分凸显,让他们通过思考、分析和探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构建了完整的知识网络[5]。
  结    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应成为解读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智者,通过自己对教科书的探究把握所教学的各个知识点,同时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创设数学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使他们把握、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其数学能力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郭滕达,李沛,欧朝敏.本科生元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10):56-59+69.
  王许兵.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155.
  游基宏.增強参与意识  培养学习能力[J].江苏教育,1998(06):37-38.
  高海宁.阅读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J].学周刊,2015(14):89.
  杨波.培养高中生学习能力的方法[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8(15):23.
  作者简介:肖霞(1993.2—),女,江苏盐城人,小学二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生物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习者的思维,这也是培养学习者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课堂教学是提升学习者思维品质、促进学习者思维进阶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评价手段和学习者学习的方式、方法及工具对思维进阶有较大的影响。文章将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学习工具四个方面,探讨逆向教学设计、小组合作、阶梯性问题驱动和图形组织者策略在学习者思维进阶中的运用,旨在增强课堂教学效益,形成富有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混合式家庭作业在现代教学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小学英语作为小学基础教育学科,混合式家庭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基于混合式家庭作业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希望为同人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混合式家庭作业;小学英语;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
“班级优化大师”是一款既可安装于希沃交互式平板一体机PC端,又可在手机终端上同时操作、使用的移动AI班级管理App。在虚拟的空间里,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该App的各项功能,在课堂学习中活跃气氛,同时还可让家长借助终端数据直观地了解学生在校表现,以更好地配合教师实现家校共育。在课堂教学中,兴趣使学生乐于跟紧教师的教学步伐,在积极、正向的评价机制中强化学习。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会更加喜欢学习。教师要借信息化平台管理手段进一步促进学科教学。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进行有效培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习能力。文章作者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进行细化分析和探究,发现可以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可以主导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关键词:初中
摘 要:计算机课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具有关键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应该提高重视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及能力,加快教学改革进程。分层教学有着广泛应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因此为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保障。文章将对分层教学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分层教学在高中計算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摘 要:歌唱是音乐的表达形式,歌唱也是最容易表达思想情感的音乐形式,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够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最优美的乐器,才使音乐成为每个人的沃土。歌唱是普及音乐教育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歌唱所产生的社会性作用,是音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中歌唱模块的重要任务是以歌唱表演为媒介,进而引导学生在歌唱实践中进行音乐艺术创作。因此,歌唱模块的重点还应该是歌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目前,我国大多数数学教师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较为模糊,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尚不深刻,很多学校甚至缺乏相应的实验教学器材。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予以重视,采用相应的有效策略,解决如今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及对实验教学本质的理解,
摘 要:实践活动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展开方式,文章作者认为,实践活动给予了小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实践性、活动性,可以为教师以及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也容易暴露出学生的一些不足之处。可以说,实践活动是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师要学会抓住实践活动中的一点一滴,对小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文章将从实践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德育渗透到日常的实践教育中去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求为小学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工
摘 要:问题解决能力指的是人们运用观念、规则、一定的程序方法等对客观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这项能力应该作为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重点,因为它带来的持续影响可能伴随幼儿一生。活动区游戏中,幼儿遇到的问题及问题解决过程都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应以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幼儿遇到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面对、分析思考、梳理提炼,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助推幼儿从不断试错到系统地解决问题,
摘 要:课堂是师生间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对于我国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缺乏相应的学习环境,为数不多的英语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课堂专注度的提高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本文将分析英语教师如何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以保障高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专注度;兴趣培养;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