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汶玦的——张一弛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5186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格局中,何汶玦当属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作为1970年出生的艺术家,何汶玦并没有他上几代中国艺术家的苦难经历,因而较之上几代艺术家他要拿得起放得下一些;同时,他又没有后来的“80后”,以及“90后”艺术家们的网络生长背景,不可能完全流于艺术的游戏化,也必然会对“动漫”、“卡通”等虚拟的网络形象保持应有的警惕。何汶玦这种左右不逢源的生命状态,注定了他要上下求索,在时代夹缝中谋求自我的精神独立。故而,他的作品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也缺乏某种确定性体验,而更像是一张撒向时间的流程表,通过不断的风格流变,来展示自己在历史变迁中的生命张力,以及永无止境的探索意志。
  
  事实上,在何汶玦最初成名的绘画作品“水”系列中,自我的追问便伴着文化身份的一度迷失,躁动不安地呈现了出来。那是一批表现泳者与水搏斗的作品,人与水构成的紧张关系,不仅象征了人与社会的冲突,也反映了何汶玦处在大变革时代的生命沉浮。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谚语让我们联想到水的波澜起伏,实际上也隐含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尽管水乃万物之源,但也常常可以成为灾难的诱因。这就像人类的神话大都始于洪荒一样,对水的治理也象征了人类文明的肇始。中国早就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它告诉我们人与水的关系其实也是一种博弈的关系。当然,何汶玦画水,并非出自这些神话故事,而是源于自己的生命经验。即生于潇湘之地的何汶玦,自小依江而居,对水的感受可以说是透彻心骨。所以,当他试图以艺术的方式来追问自己的生命状态时,很自然地便选择了最为熟悉的水作为语言方式。
  不过,此水已非彼水。何汶玦画面中涌现的“水”,已经不再是他早年记忆中的纯净之水,而是带有了太多沉浮不定的因素。这跟何汶玦曾经的“下海”经历,似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熟悉何汶玦的人都知道,1996年他从中央美院第九届油画研修班毕业以后,曾一度南下从商,经历了商海惊涛。这让何汶玦感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心灵世界的无所依托。他于1999年以艺术的方式回归自我,重新拾起尘封的画笔,即是为了弥补现实的失落,重归自己的生命追问。水在这个时候成为他的艺术语言,除了自己的熟悉程度以外,还跟商海沉浮的喻意与自我挣脱的文化诉求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在他画面中我们看到的并非是人与水的融入状态,而是一种人与水的抗争。如果究其原因,恐怕这还是跟何汶玦急于靠岸的心情有关。正是那段不同寻常的商海经历,让何汶玦有了千岩万转路不定的生命感慨,从而产生出一种自我挣脱的文化诉求,有了自我救赎的愿望。
  
  其实,在没有下海经商之前,何汶玦的自我独立意识并不强烈。这从他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在1996年之前,何汶玦的绘画作品基本上是以风景题材为主,与我们看到的那些“学院派”风格并无二异,都是强调主客体的融洽与统一。但是1999年之后,何汶玦的绘画中,人的形象被突显了出来,成为了画面的主体。同时,水的汹涌湍急构成某种不可名状的险情,使人在其中的挣扎与拼搏呈现出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张力。何汶玦正是通过这种张力,在一个价值流变的时代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如果没有那段特殊的“下海”经历,何汶玦很有可能还是沿着早先的风景画线索在发展,也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靠岸意识,以及在时代夹缝中谋求自我独立的文化诉求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的出走往往也是一件好事,不仅可以扩大眼界,也可以放大自己。要不怎么会有参禅的三重境界,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升华与回归呢?!何汶玦重新拿起画笔以后,便以“水”来确立自己的艺术语言,无疑是一种回归,不单只是回到了具体的存在现实,更是对自己生命经验的唤醒。
  
  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治疗,自我意识一旦觉醒,就会产生层出不穷的创造力。何汶玦通过水唤醒自己的最初生命经验之后,更多的成长经验便如泉涌般滚滚而来。继“水”系列作品之后,何汶玦创作的“看电影”系列,即是他成长经验在艺术上的一种延伸。据何汶玦自己透露,他是在电影院长大成人的,母亲作为一个电影美术工作者,为他从小就接触到电影提供了不少便利。所以,电影伴随于他,几乎构成了他认识世界的方式。这当然可以视为何汶玦创作“看电影”系列作品的初衷,为的是打开自己的成长记忆,将其连贯成一条内在的人文线索,来折射整个时代的变迁。事实上,伴随电影一起成长的不单只是何汶玦,与他相仿的这一代人大都也有相似的经历,意识的启迪或多或少都连接着某个电影镜头。这当然跟那个时代的信息相对闭塞有关。正是因为信息的闭塞,使电影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沟通世界的桥梁,也让整整一代人享有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何汶玦“近水楼台先得月”,以自己最为熟悉的电影场景作为艺术表现的题材,无疑是继“水”系列作品的自我唤醒之后,将个体的生命追问上升到了整整一代人的追问。自此以后,何汶玦从自我表达转向社会叙事,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2011年前后,何汶玦创作的《盛世晚宴》,其实就是他从自己的成长线索转入当下社会现实的一种尝试。《盛世晚宴》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模本,抽掉原来的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重新植入当今中国的十一位成功人士,以彰显商人的形象来表明当代中国的商业化背景,可以说是对今天这个经济社会的最好注释。画面中的十三个金融大亨,同桌共餐,却是各怀心思。这表明了经济繁荣的背后,实际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竞争。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关系中,谁将是最后的赢家?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既然竞争有赢家,那么也一定会有输家。所以,鹿死谁手永远不可能有定数。何汶玦的喻意很清楚:经济竞争不能成为人的终极追求,只有精神的抵达,才能超越商海沉浮与大时代的价值流变获得最终的自在和自足。
  
  何汶玦不仅这样喻意着人生,也同时把这样一种喻意引向了自己的创作。他从2009年始就已经展开的“生活场景”系列作品,就是试图从自在、自足的角度去关照日常生活的细节。有人认为他的这批作品过于平淡,似乎少了某种艺术的深刻性,其实恰恰是一种表面化的认识。要知道何汶玦并不是一个坐地自划的艺术家,对所谓个人符号更是不以为然。这使他在艺术上从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更愿意将自己的创作历程视为一个艺术的整体,尽可能地通过不断创新扩充其自足的精神内涵。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何汶玦的“生活场景”系列作品,就容易理解其用意了。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参禅的三重境界,既是一种质朴的回归,也是一种自在的升华。而他由此演绎出来“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命题,正是当代艺术打破封闭的精英系统与金字塔结构之后,重新在日常生活中提炼自我、传播解放意识的人文起点。
  
  
  2011年12月1日于通州
其他文献
赵飞  1977年出生。  201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博士研究生在读,师从刘进安教授。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展览:  2005年,“以心接物——首届全国艺术院校中国画专业学生写生系列展”(北京)。  2006年,“点射——现代艺术展”(北京798艺术区柏池空间)。  2007年,“走近经典2007优秀画家作品邀请展”(成都)。  2008年,“中
期刊
当法国知名理论家让·波德里亚(Jean Buadrillard)于1996年首次发表《艺术的共谋》(The Conspiracy of Art)时,他宣称当代艺术没有存在的理由,并由此激怒了国际上的艺术组织。  波德里亚虽非艺术爱好者,但也不是艺术的门外汉。1983年,他用英文发表了著作《仿真》(Simulations)①, 这是一篇具有颠覆性的论文,此后便为纽约的艺术界所接纳,并将之置于有国际影
期刊
一九八七年,生于辽宁省营口市。  二〇一一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二〇一五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二O一七年,博士在读,师从刘庆和教授。  展览:  二〇一七年,『西双版纳国际美术作品展』(西双版纳美术馆,西双版纳);『平行世界——二〇一七云上青年艺术年度推介展』(南京美术馆,南京);『学院新方阵十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内观——全国优秀八零后中國
期刊
孙超  1987年,生于哈尔滨。  2006至2010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  2010至2013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花鸟工作室研究生,导师贾广健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贾广健教授工作室教学助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画院青年创作中心画家,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青年创作人才。  主要展览及获奖:  2017年,“写意中国——2017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中国
期刊
苗彤  1968年生于西安。  198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2003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研究生院美术科日本画专业,硕士。  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副主任。  展览及获奖:  2010年,“北京国际双年展“(北京)。  2011年,“‘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北京);“敦煌意象——中日岩彩画展(敦煌研究院)。  2012
期刊
艺术是不可靠的。它为什么应该可靠呢?火车能够正点到达是可靠,钟表能够走得机械准时是可靠,银行值得我们信赖是可靠。而艺术与艺术家通常则逃避了这种可靠性,进入到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和可能性—或是不可能性的世界中。艺术理应得到它所需要的松弛状态。  既然这样,那么塔奇塔·迪恩(Tacita Dean)之前为泰特漩涡大厅创作的作品—投映到一堵白墙上的影像作品“Film”在上月末发生了故障这个消息就没有什么好惊
期刊
电子游戏和音乐从1992年以来,一直是冯梦波艺术创作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作为中国最早拥有和运用电脑设备与技术的艺术家,冯梦波总是快人一步,在媒体艺术成为主流以前,他就已经完成和展出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在今天的讲座中冯梦波从游戏出发,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他游戏作品的创作历程,并对此次展览的三个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冯梦波表示此次展览将成为他游戏类作品的终结。  本次展览的主要作品《真人快打》是把艺术家及其亲
期刊
从不断变化的时尚潮流、可支配收入、税收及慈善事业,到在线拍卖和认证技术,许多因素都可以决定艺术市场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在这众多的因素中,人口的变动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因此,艺术界与商界的每一项经营计划与营销策略都应该重视人口统计资料。  人口统计有两大方面在目前看来尤为突出:大部分工业国家的成熟程度,发展中国家是否填补上了那些缺口。  人口统计资料影响经济的主要方面在于需要抚养的人口与达到工作年
期刊
阴澍雨  河北霸州人,1974年生于河北香河。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美术观察》栏目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4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  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阴澍雨 写生集之二 纸本水墨 57cm×48cm  
期刊
在中国,艺术策展人这一职业如同美术馆、画廊一样,属于西方舶来品。英文的策展人—Curator一词产生于16世纪的西方私人博物馆,从开始负责博物馆藏品的研究、保管、陈列,有时要兼顾博物馆的行政管理、资金筹集和社会关系等。自17世纪以后私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开始,几百年间,Curator的身份内涵也在不断演变,尤其是1969年赫拉德·史泽曼策划的“当态度成为形式”展览奠定了Independent Cu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