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格局中,何汶玦当属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作为1970年出生的艺术家,何汶玦并没有他上几代中国艺术家的苦难经历,因而较之上几代艺术家他要拿得起放得下一些;同时,他又没有后来的“80后”,以及“90后”艺术家们的网络生长背景,不可能完全流于艺术的游戏化,也必然会对“动漫”、“卡通”等虚拟的网络形象保持应有的警惕。何汶玦这种左右不逢源的生命状态,注定了他要上下求索,在时代夹缝中谋求自我的精神独立。故而,他的作品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也缺乏某种确定性体验,而更像是一张撒向时间的流程表,通过不断的风格流变,来展示自己在历史变迁中的生命张力,以及永无止境的探索意志。
事实上,在何汶玦最初成名的绘画作品“水”系列中,自我的追问便伴着文化身份的一度迷失,躁动不安地呈现了出来。那是一批表现泳者与水搏斗的作品,人与水构成的紧张关系,不仅象征了人与社会的冲突,也反映了何汶玦处在大变革时代的生命沉浮。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谚语让我们联想到水的波澜起伏,实际上也隐含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尽管水乃万物之源,但也常常可以成为灾难的诱因。这就像人类的神话大都始于洪荒一样,对水的治理也象征了人类文明的肇始。中国早就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它告诉我们人与水的关系其实也是一种博弈的关系。当然,何汶玦画水,并非出自这些神话故事,而是源于自己的生命经验。即生于潇湘之地的何汶玦,自小依江而居,对水的感受可以说是透彻心骨。所以,当他试图以艺术的方式来追问自己的生命状态时,很自然地便选择了最为熟悉的水作为语言方式。
不过,此水已非彼水。何汶玦画面中涌现的“水”,已经不再是他早年记忆中的纯净之水,而是带有了太多沉浮不定的因素。这跟何汶玦曾经的“下海”经历,似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熟悉何汶玦的人都知道,1996年他从中央美院第九届油画研修班毕业以后,曾一度南下从商,经历了商海惊涛。这让何汶玦感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心灵世界的无所依托。他于1999年以艺术的方式回归自我,重新拾起尘封的画笔,即是为了弥补现实的失落,重归自己的生命追问。水在这个时候成为他的艺术语言,除了自己的熟悉程度以外,还跟商海沉浮的喻意与自我挣脱的文化诉求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在他画面中我们看到的并非是人与水的融入状态,而是一种人与水的抗争。如果究其原因,恐怕这还是跟何汶玦急于靠岸的心情有关。正是那段不同寻常的商海经历,让何汶玦有了千岩万转路不定的生命感慨,从而产生出一种自我挣脱的文化诉求,有了自我救赎的愿望。
其实,在没有下海经商之前,何汶玦的自我独立意识并不强烈。这从他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在1996年之前,何汶玦的绘画作品基本上是以风景题材为主,与我们看到的那些“学院派”风格并无二异,都是强调主客体的融洽与统一。但是1999年之后,何汶玦的绘画中,人的形象被突显了出来,成为了画面的主体。同时,水的汹涌湍急构成某种不可名状的险情,使人在其中的挣扎与拼搏呈现出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张力。何汶玦正是通过这种张力,在一个价值流变的时代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如果没有那段特殊的“下海”经历,何汶玦很有可能还是沿着早先的风景画线索在发展,也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靠岸意识,以及在时代夹缝中谋求自我独立的文化诉求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的出走往往也是一件好事,不仅可以扩大眼界,也可以放大自己。要不怎么会有参禅的三重境界,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升华与回归呢?!何汶玦重新拿起画笔以后,便以“水”来确立自己的艺术语言,无疑是一种回归,不单只是回到了具体的存在现实,更是对自己生命经验的唤醒。
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治疗,自我意识一旦觉醒,就会产生层出不穷的创造力。何汶玦通过水唤醒自己的最初生命经验之后,更多的成长经验便如泉涌般滚滚而来。继“水”系列作品之后,何汶玦创作的“看电影”系列,即是他成长经验在艺术上的一种延伸。据何汶玦自己透露,他是在电影院长大成人的,母亲作为一个电影美术工作者,为他从小就接触到电影提供了不少便利。所以,电影伴随于他,几乎构成了他认识世界的方式。这当然可以视为何汶玦创作“看电影”系列作品的初衷,为的是打开自己的成长记忆,将其连贯成一条内在的人文线索,来折射整个时代的变迁。事实上,伴随电影一起成长的不单只是何汶玦,与他相仿的这一代人大都也有相似的经历,意识的启迪或多或少都连接着某个电影镜头。这当然跟那个时代的信息相对闭塞有关。正是因为信息的闭塞,使电影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沟通世界的桥梁,也让整整一代人享有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何汶玦“近水楼台先得月”,以自己最为熟悉的电影场景作为艺术表现的题材,无疑是继“水”系列作品的自我唤醒之后,将个体的生命追问上升到了整整一代人的追问。自此以后,何汶玦从自我表达转向社会叙事,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2011年前后,何汶玦创作的《盛世晚宴》,其实就是他从自己的成长线索转入当下社会现实的一种尝试。《盛世晚宴》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模本,抽掉原来的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重新植入当今中国的十一位成功人士,以彰显商人的形象来表明当代中国的商业化背景,可以说是对今天这个经济社会的最好注释。画面中的十三个金融大亨,同桌共餐,却是各怀心思。这表明了经济繁荣的背后,实际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竞争。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关系中,谁将是最后的赢家?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既然竞争有赢家,那么也一定会有输家。所以,鹿死谁手永远不可能有定数。何汶玦的喻意很清楚:经济竞争不能成为人的终极追求,只有精神的抵达,才能超越商海沉浮与大时代的价值流变获得最终的自在和自足。
何汶玦不仅这样喻意着人生,也同时把这样一种喻意引向了自己的创作。他从2009年始就已经展开的“生活场景”系列作品,就是试图从自在、自足的角度去关照日常生活的细节。有人认为他的这批作品过于平淡,似乎少了某种艺术的深刻性,其实恰恰是一种表面化的认识。要知道何汶玦并不是一个坐地自划的艺术家,对所谓个人符号更是不以为然。这使他在艺术上从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更愿意将自己的创作历程视为一个艺术的整体,尽可能地通过不断创新扩充其自足的精神内涵。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何汶玦的“生活场景”系列作品,就容易理解其用意了。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参禅的三重境界,既是一种质朴的回归,也是一种自在的升华。而他由此演绎出来“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命题,正是当代艺术打破封闭的精英系统与金字塔结构之后,重新在日常生活中提炼自我、传播解放意识的人文起点。
2011年12月1日于通州
事实上,在何汶玦最初成名的绘画作品“水”系列中,自我的追问便伴着文化身份的一度迷失,躁动不安地呈现了出来。那是一批表现泳者与水搏斗的作品,人与水构成的紧张关系,不仅象征了人与社会的冲突,也反映了何汶玦处在大变革时代的生命沉浮。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谚语让我们联想到水的波澜起伏,实际上也隐含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尽管水乃万物之源,但也常常可以成为灾难的诱因。这就像人类的神话大都始于洪荒一样,对水的治理也象征了人类文明的肇始。中国早就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它告诉我们人与水的关系其实也是一种博弈的关系。当然,何汶玦画水,并非出自这些神话故事,而是源于自己的生命经验。即生于潇湘之地的何汶玦,自小依江而居,对水的感受可以说是透彻心骨。所以,当他试图以艺术的方式来追问自己的生命状态时,很自然地便选择了最为熟悉的水作为语言方式。
不过,此水已非彼水。何汶玦画面中涌现的“水”,已经不再是他早年记忆中的纯净之水,而是带有了太多沉浮不定的因素。这跟何汶玦曾经的“下海”经历,似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熟悉何汶玦的人都知道,1996年他从中央美院第九届油画研修班毕业以后,曾一度南下从商,经历了商海惊涛。这让何汶玦感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心灵世界的无所依托。他于1999年以艺术的方式回归自我,重新拾起尘封的画笔,即是为了弥补现实的失落,重归自己的生命追问。水在这个时候成为他的艺术语言,除了自己的熟悉程度以外,还跟商海沉浮的喻意与自我挣脱的文化诉求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在他画面中我们看到的并非是人与水的融入状态,而是一种人与水的抗争。如果究其原因,恐怕这还是跟何汶玦急于靠岸的心情有关。正是那段不同寻常的商海经历,让何汶玦有了千岩万转路不定的生命感慨,从而产生出一种自我挣脱的文化诉求,有了自我救赎的愿望。
其实,在没有下海经商之前,何汶玦的自我独立意识并不强烈。这从他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在1996年之前,何汶玦的绘画作品基本上是以风景题材为主,与我们看到的那些“学院派”风格并无二异,都是强调主客体的融洽与统一。但是1999年之后,何汶玦的绘画中,人的形象被突显了出来,成为了画面的主体。同时,水的汹涌湍急构成某种不可名状的险情,使人在其中的挣扎与拼搏呈现出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张力。何汶玦正是通过这种张力,在一个价值流变的时代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如果没有那段特殊的“下海”经历,何汶玦很有可能还是沿着早先的风景画线索在发展,也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靠岸意识,以及在时代夹缝中谋求自我独立的文化诉求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的出走往往也是一件好事,不仅可以扩大眼界,也可以放大自己。要不怎么会有参禅的三重境界,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升华与回归呢?!何汶玦重新拿起画笔以后,便以“水”来确立自己的艺术语言,无疑是一种回归,不单只是回到了具体的存在现实,更是对自己生命经验的唤醒。
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治疗,自我意识一旦觉醒,就会产生层出不穷的创造力。何汶玦通过水唤醒自己的最初生命经验之后,更多的成长经验便如泉涌般滚滚而来。继“水”系列作品之后,何汶玦创作的“看电影”系列,即是他成长经验在艺术上的一种延伸。据何汶玦自己透露,他是在电影院长大成人的,母亲作为一个电影美术工作者,为他从小就接触到电影提供了不少便利。所以,电影伴随于他,几乎构成了他认识世界的方式。这当然可以视为何汶玦创作“看电影”系列作品的初衷,为的是打开自己的成长记忆,将其连贯成一条内在的人文线索,来折射整个时代的变迁。事实上,伴随电影一起成长的不单只是何汶玦,与他相仿的这一代人大都也有相似的经历,意识的启迪或多或少都连接着某个电影镜头。这当然跟那个时代的信息相对闭塞有关。正是因为信息的闭塞,使电影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沟通世界的桥梁,也让整整一代人享有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何汶玦“近水楼台先得月”,以自己最为熟悉的电影场景作为艺术表现的题材,无疑是继“水”系列作品的自我唤醒之后,将个体的生命追问上升到了整整一代人的追问。自此以后,何汶玦从自我表达转向社会叙事,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2011年前后,何汶玦创作的《盛世晚宴》,其实就是他从自己的成长线索转入当下社会现实的一种尝试。《盛世晚宴》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模本,抽掉原来的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重新植入当今中国的十一位成功人士,以彰显商人的形象来表明当代中国的商业化背景,可以说是对今天这个经济社会的最好注释。画面中的十三个金融大亨,同桌共餐,却是各怀心思。这表明了经济繁荣的背后,实际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竞争。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关系中,谁将是最后的赢家?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既然竞争有赢家,那么也一定会有输家。所以,鹿死谁手永远不可能有定数。何汶玦的喻意很清楚:经济竞争不能成为人的终极追求,只有精神的抵达,才能超越商海沉浮与大时代的价值流变获得最终的自在和自足。
何汶玦不仅这样喻意着人生,也同时把这样一种喻意引向了自己的创作。他从2009年始就已经展开的“生活场景”系列作品,就是试图从自在、自足的角度去关照日常生活的细节。有人认为他的这批作品过于平淡,似乎少了某种艺术的深刻性,其实恰恰是一种表面化的认识。要知道何汶玦并不是一个坐地自划的艺术家,对所谓个人符号更是不以为然。这使他在艺术上从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更愿意将自己的创作历程视为一个艺术的整体,尽可能地通过不断创新扩充其自足的精神内涵。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何汶玦的“生活场景”系列作品,就容易理解其用意了。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参禅的三重境界,既是一种质朴的回归,也是一种自在的升华。而他由此演绎出来“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命题,正是当代艺术打破封闭的精英系统与金字塔结构之后,重新在日常生活中提炼自我、传播解放意识的人文起点。
2011年12月1日于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