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PY:艺术里的失败与成功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lok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不可靠的。它为什么应该可靠呢?火车能够正点到达是可靠,钟表能够走得机械准时是可靠,银行值得我们信赖是可靠。而艺术与艺术家通常则逃避了这种可靠性,进入到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和可能性—或是不可能性的世界中。艺术理应得到它所需要的松弛状态。
  既然这样,那么塔奇塔·迪恩(Tacita Dean)之前为泰特漩涡大厅创作的作品—投映到一堵白墙上的影像作品“Film”在上月末发生了故障这个消息就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了。虽然这会让一些前去参观的观众感到失望,但我相信许多观众已经习惯、并且爱上了艺术的这种不可预测性,比如艾未未的《葵花籽》(Sunflower Seeds)之前在漩涡大厅展出时,很少有人对参观方式的受限感到不满。
  漩涡大厅的工作人员很快修缮了迪恩的这件作品。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艺术里的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失败。我能记得的艺术品变得糟糕(无害的糟糕)的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在泰特旧址展出的一件装置:1999年,美国艺术家克里斯·博登(Chris Burden)(以其行为艺术而著名,包括给自己的手臂来一枪)以一条自动化装配流水线的形式展示的作品“当机器人统治时(When Robots Rule)”。博登原本打算用它来大批量生产由轻木木材制作的玩具飞机,但结果却什么都没造出来。后来,博登成功地使蒸汽压路机在空中飞了起来(2006年在South London画廊展出的作品“The Flying Steamroller”)。虽然在泰特展出的那件作品就是一次灾难,但似乎没有人在意,它反倒成为了一个引发人们对非功能性艺术品进行思考的例子。
  随着艺术变得越来越普遍,我们对艺术上的错误的忍耐力也变得强大起来。詹姆斯·特勒尔(James Turrell)的系列作品“Skyspaces”也许没释放出他保证过的那种激动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试图将亚利桑那州的一个火山口转变成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艺术品,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它什么时候才能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这会让这位艺术家变得不那么富有想象力吗?
  所有这种当代艺术的冒险在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惯例。国家美术馆近日正在举办达·芬奇的展览,展览展出了所有已知在米兰完成了的、仍然保存下来了的画作。那么那些他还未完成的(或者说是在他那个年代还无法完成的)、关于飞行器的画作呢?达·芬奇的一生比任何一位艺术家失败的次数都多,而他现在却成为了其中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所以当我们的想象力高涨时,没有必要为反复尝试却失败了感到羞愧。
其他文献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自开馆以来,积极致力于大学与美术馆的双重构建模式①,并将视野放到当代艺术的展览模式趋势上以及这种当代展览的新文化含义上。  美术馆作为当代文化建构的一个生力军,愈益显示出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它已经在当下的文化中转换了其传统的展示、陈列功能,而积极介入当代文化艺术的创造与探索。    展览成为一种学术研究    央美美术馆本次策划举办的双年展“泛主题展”,其首届展主题“超有机”,意
期刊
时间:2011年8月26日下午2:30  地点:北京贵点艺术空间  题目:诡异3D·南溪三维水墨作品展研讨会  出席批评家(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明贤、皮道坚、孙振华、刘骁纯、刘礼宾、吴鸿、杨小彦、贾方舟、栗宪庭、殷双喜、高岭、徐可、鲁虹、冀少峰    8月26日下午北京贵点艺术空间内,一场久违的畅所欲言研讨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批评家们就南溪3D水墨有没有意义,意义在哪?畅述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编者语】  国际知名的中国艺术家徐冰,于5月份在大英博物馆展出了由《朝日新闻》会社赞助、大英博物馆委托的艺术装置《背后的故事—7》,这一作品是徐冰博物馆艺术装置的系列创作之一,徐冰创作的这件新作品,直接面对一件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中国画家王时敏1654年所作的山水画。徐冰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模仿王时敏的这幅山水画。徐冰的当代创作将和这幅古代绘画同时在3号馆展出,持续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智慧,用当代创作
期刊
曲建濤
期刊
20世纪70年代,我曾为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小兵》画插图。画好后,便到江苏人民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部去交稿,当时高马得先生是责任编辑,他笑呵呵地边看边说“这是画的什么意思啊?”我想:先生一定是觉得没有把意思画出来。于是我记住了“意思”二字。等到我第二次再去送稿时,先生还是笑呵呵地说:“唔,这画得还有点意思。”从此,这“意思”二字可以说直影响着我此后的创作。  画面的“意思”,也就是将创作的对象通
期刊
赵飞  1977年出生。  201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博士研究生在读,师从刘进安教授。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展览:  2005年,“以心接物——首届全国艺术院校中国画专业学生写生系列展”(北京)。  2006年,“点射——现代艺术展”(北京798艺术区柏池空间)。  2007年,“走近经典2007优秀画家作品邀请展”(成都)。  2008年,“中
期刊
当法国知名理论家让·波德里亚(Jean Buadrillard)于1996年首次发表《艺术的共谋》(The Conspiracy of Art)时,他宣称当代艺术没有存在的理由,并由此激怒了国际上的艺术组织。  波德里亚虽非艺术爱好者,但也不是艺术的门外汉。1983年,他用英文发表了著作《仿真》(Simulations)①, 这是一篇具有颠覆性的论文,此后便为纽约的艺术界所接纳,并将之置于有国际影
期刊
一九八七年,生于辽宁省营口市。  二〇一一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二〇一五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二O一七年,博士在读,师从刘庆和教授。  展览:  二〇一七年,『西双版纳国际美术作品展』(西双版纳美术馆,西双版纳);『平行世界——二〇一七云上青年艺术年度推介展』(南京美术馆,南京);『学院新方阵十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内观——全国优秀八零后中國
期刊
孙超  1987年,生于哈尔滨。  2006至2010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  2010至2013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花鸟工作室研究生,导师贾广健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贾广健教授工作室教学助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画院青年创作中心画家,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青年创作人才。  主要展览及获奖:  2017年,“写意中国——2017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中国
期刊
苗彤  1968年生于西安。  198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2003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研究生院美术科日本画专业,硕士。  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副主任。  展览及获奖:  2010年,“北京国际双年展“(北京)。  2011年,“‘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北京);“敦煌意象——中日岩彩画展(敦煌研究院)。  20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