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小学生理解、观察、应用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靠平时的练习与积累。
多年的农村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作文在教学中不仅让教师感到棘手,多数的学生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其原因一是:学生找不到素材;农村的孩子见识少、生活比较单一、社交能力与城市的孩子相比稍弱些。他们放学之后,大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田间地头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其二是:学生语言干瘪,不丰富;原因是农村的孩子所看书籍有限,他们积累的语言相对来说不多;其次是孩子们不会用文学的语言进行优美的表达。其三是:学生怕;综合以上两个原因就使得学生不愿写作文,久而久之,就怕写作文了。总结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及时鼓励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什么事都能解决。这就要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消除他们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农村的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很多,对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耳熟能详。四年级上册的一次习作——《我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我知道农村孩子接触的动物和多,比如:猫、狗、鸡、鸭、鹅、猪、牛、马、羊、······他们都了解这些动物,上课时我先让学生猜谜,看看是什么动物?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出示范文:“浑身长满了毛茸茸的白毛,远看像一团棉花。它的一双红眼睛被白毛包住了,嵌在眼窝里,像镶着两颗红宝石。两只长长的耳朵,足有二寸半,里面一层是粉红色的皮,外面毛茸茸的。它的鼻子扁扁的,嘴唇分成三瓣,总是不停地耸动着。前腿又短又小,后腿又长又有力,在动物王国里它还算是个长跑健将呢。它的尾部有一条又短又小的尾巴,像是安上了个小雪球,可爱极了!”这是一段关于兔子外形的描写,层次分明,特点突出;学生在听读、猜谜的过程中,不但激发了兴趣,还初步了解了写动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写作时,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来写,可从脑袋、耳朵、眼睛、胡子、毛色、尾巴等方面来具体描写。在描写的时候,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注意抓住特点进行人格化的描述,力求写出情趣来。接着,我让学生在组内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征,再派代表在班上说。说完之后,再把自己说的写下来。
了解了小动物外形特征的写法后,还要写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每个动物的生活习性都有其有趣的特点。我又出示了范文:“‘跟屁虫’在我的照料之下,和我關系特好,它非常通晓人意,只要我唤一声,它就冲过来,在我面前添来添去,爬上爬下,尾巴摇个不停,好像在说:‘小主人,叫我有什么事?’我摸了摸它的头,叫它把地上的小球捡起来,它轻轻地咬住球,抬起头,把球递到我手中。我拿着球一下子跑了,‘跟屁虫’也跟着跑了起来,好像要和我比赛似的,真调皮!这个小机灵鬼真有灵性。我开心地笑了!”欣赏完范文后,我围绕文中的写法,指导学生在描写的时候,可结合着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着生活中具体事例来描述。即叙述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所写的小动物的作用。比如写小猫捉老鼠,老黄牛耕田,小狗看家等等。同时采取拟人化的写法,注意抓住生活中的富有情趣的细节,写出生活的趣味来,渗透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这次的习作学生非常有兴趣,基本做到了人人有话可说,有句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感情真挚,内容真实,既符合新课标要求的“真实”,又让学生明白了作文其实就是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我并没忘记鼓励,将他们的作文张贴在学校的优秀作品栏里,让全校师生都来欣赏,让他们在体验成就的同时,增强了习作的信心。
二、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轮到根本,除了不间断的向着充实的路走去,便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的讲出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首先,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习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说、用心记,要学会选好观察角度、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其次,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用手中的笔将自己观察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的事或物记录下来,把看与写结合起来,积累下第一笔宝贵的生活素材。虽然生活中的事有些是相同的,但不同时间的想法会不一样,积累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大胆说出自己对每一件事的看法,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这样积累的生活素材就会越来越丰富了。
三、多读课外书,积累丰富的语言
读书是知识的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来源。无论是童话、寓言,还是小说……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都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积累丰富的语言。同样,我们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有目的地去读书。在学生乐于读书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动笔将所读书中的好词佳句记下来,以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然而,在实际作文中,学生往往不会使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摘录语句、仿写句段等等,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使自己的描写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经过多次练习,学生也不会因有事不会表达,怕写不好作文了。
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写、勤写,进而善写,写出一篇篇充满个性,鲜活具体的好作文。
多年的农村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作文在教学中不仅让教师感到棘手,多数的学生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其原因一是:学生找不到素材;农村的孩子见识少、生活比较单一、社交能力与城市的孩子相比稍弱些。他们放学之后,大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田间地头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其二是:学生语言干瘪,不丰富;原因是农村的孩子所看书籍有限,他们积累的语言相对来说不多;其次是孩子们不会用文学的语言进行优美的表达。其三是:学生怕;综合以上两个原因就使得学生不愿写作文,久而久之,就怕写作文了。总结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及时鼓励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什么事都能解决。这就要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消除他们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农村的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很多,对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耳熟能详。四年级上册的一次习作——《我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我知道农村孩子接触的动物和多,比如:猫、狗、鸡、鸭、鹅、猪、牛、马、羊、······他们都了解这些动物,上课时我先让学生猜谜,看看是什么动物?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出示范文:“浑身长满了毛茸茸的白毛,远看像一团棉花。它的一双红眼睛被白毛包住了,嵌在眼窝里,像镶着两颗红宝石。两只长长的耳朵,足有二寸半,里面一层是粉红色的皮,外面毛茸茸的。它的鼻子扁扁的,嘴唇分成三瓣,总是不停地耸动着。前腿又短又小,后腿又长又有力,在动物王国里它还算是个长跑健将呢。它的尾部有一条又短又小的尾巴,像是安上了个小雪球,可爱极了!”这是一段关于兔子外形的描写,层次分明,特点突出;学生在听读、猜谜的过程中,不但激发了兴趣,还初步了解了写动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写作时,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来写,可从脑袋、耳朵、眼睛、胡子、毛色、尾巴等方面来具体描写。在描写的时候,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注意抓住特点进行人格化的描述,力求写出情趣来。接着,我让学生在组内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征,再派代表在班上说。说完之后,再把自己说的写下来。
了解了小动物外形特征的写法后,还要写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每个动物的生活习性都有其有趣的特点。我又出示了范文:“‘跟屁虫’在我的照料之下,和我關系特好,它非常通晓人意,只要我唤一声,它就冲过来,在我面前添来添去,爬上爬下,尾巴摇个不停,好像在说:‘小主人,叫我有什么事?’我摸了摸它的头,叫它把地上的小球捡起来,它轻轻地咬住球,抬起头,把球递到我手中。我拿着球一下子跑了,‘跟屁虫’也跟着跑了起来,好像要和我比赛似的,真调皮!这个小机灵鬼真有灵性。我开心地笑了!”欣赏完范文后,我围绕文中的写法,指导学生在描写的时候,可结合着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着生活中具体事例来描述。即叙述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所写的小动物的作用。比如写小猫捉老鼠,老黄牛耕田,小狗看家等等。同时采取拟人化的写法,注意抓住生活中的富有情趣的细节,写出生活的趣味来,渗透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这次的习作学生非常有兴趣,基本做到了人人有话可说,有句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感情真挚,内容真实,既符合新课标要求的“真实”,又让学生明白了作文其实就是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我并没忘记鼓励,将他们的作文张贴在学校的优秀作品栏里,让全校师生都来欣赏,让他们在体验成就的同时,增强了习作的信心。
二、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轮到根本,除了不间断的向着充实的路走去,便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的讲出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首先,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习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说、用心记,要学会选好观察角度、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其次,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用手中的笔将自己观察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的事或物记录下来,把看与写结合起来,积累下第一笔宝贵的生活素材。虽然生活中的事有些是相同的,但不同时间的想法会不一样,积累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大胆说出自己对每一件事的看法,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这样积累的生活素材就会越来越丰富了。
三、多读课外书,积累丰富的语言
读书是知识的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来源。无论是童话、寓言,还是小说……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都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积累丰富的语言。同样,我们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有目的地去读书。在学生乐于读书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动笔将所读书中的好词佳句记下来,以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然而,在实际作文中,学生往往不会使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摘录语句、仿写句段等等,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使自己的描写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经过多次练习,学生也不会因有事不会表达,怕写不好作文了。
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写、勤写,进而善写,写出一篇篇充满个性,鲜活具体的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