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既要作案,任凭其怎样诡计多端,总不可避免地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脚印、指纹当然不必说了,血液、精液、唾液、碎片、纸屑,甚至泥土、空气也可能是辨认凶犯的有力证据。
多瑙河畔的失踪案
在奥地利曾发生过这么一个奇案。一个旅游者在多瑙河畔失踪了,据多方面分析,这个人是被谋害的。警方动用了各种手段,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被害者的尸体。后来,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抓住了一名嫌疑犯,但此人矢口否认,当警方指出他是在维也纳南面一座森林里作的案时,凶手惊得瞠目结舌,一下子就瘫软下来,不得不服罪,交待了自己作案的经过,并带人找到了被害者的尸体。
原来侦探们使用的是一种孢粉鉴定法,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总体,它离开母体后,可以随风飘荡于空中、水中长达几百年,乃至千万年之久。侦探们从该犯鞋底所沾染的泥土里找到了松树、桤树的孢粉,而这样的孢粉只有维也纳南面的森林里才有。正是孢粉这个东西,帮助侦探们破了此案。
蒙特卡罗奇案
蒙特卡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濒临地中海,风景如画,境内设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赌场,是一个“销金窟”。
日本富家子弟龟田三郎到那里去游览。此人好近女色,又嗜赌如命,为此常常一掷千金,在所不惜。不料,他只痛快了一星期左右,忽然失踪了。后来,发现他的尸体漂浮在海上。
这一下可忙坏了警探们,凶手是谁呢?虽然旅馆、赌场、风景点的服务人员也提供了一些线索,但是由于这里是个四通八达的口岸,情况极其复杂,因此,一时不得要领。
于是,侦探又对尸体进行了极为仔细地搜查,在他西服表袋的夹缝里,发现了一个不被人们所重视的极其微小的胶卷碎片。后来就是这个胶卷碎片,帮助侦探破了此案。
原来,经过技术鉴定,这个胶卷碎片是从一张全息照相底片上撕下来的。全息照片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质,那就是,即使把它撕得相当碎,它的任何一个残片,在适当的参考光束照射下,仍能复现整个照片的画面,其作用与整张照片完全一样。
经过反复试验,侦探终于复原了这张的照片。照片上只有男女两人,其中一个是被害人,另一个女人后来证明就是凶手。
凶手满以为自己隐蔽得天衣无缝,可以逍遥法外,但万万想不到,物理科学的成就使她现了原形。
英国的邮票盗窃案
许多犯罪分子都认为,把罪证用火烧掉是最保险的办法,一定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英国曾经有一个珍贵邮票盗窃案。一天,邮票保管人员突然报告警察厅,说有五枚极其珍贵的邮票不慎被火烧毁了。于是侦探们到出事现场进行勘察,发现确实有五张邮票全部被烧成枯焦,不过烧焦后的邮票残骸还算完整。从外形上看,它们似乎确实是五枚珍贵的邮票,但警方通过化学方法进一步检查后,发现这五枚被烧毁的邮票根本不是什么珍贵邮票,而是一种外形、大小与被盗的珍贵邮票差不多的普通邮票。警方以此为突破口,终于破获了这件盗窃案。原来盗窃珍贵邮票的人,正是保管人员自己。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要在被烧焦的纸片上复现原来的字迹,已是轻而易举的事了,只要用红外线照相方法,就能把被烧焦而看不见的文字,清晰地复现出来。
日本的宝石盗窃案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一个人讲的话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它不可能不在人体上有所反映。
据说通过高度紧张的质问法和对照质问法,一般是能够从犯罪嫌疑人口中得到重要线索的。日本警视厅有一次捉到一名盗窃宝石的女嫌疑人,但她矢口否认自己的罪行。警视厅对她进行了测验,要她迅速回答对口词,例如,问“红”,答“花”,问“绿”,答“叶”等等,当问到“宝石”时,由于她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紧张而失去控制,来不及掩饰,竟脱口而出地回答“五重塔”。侦探们根据这个重要线索,终于找到了藏在五重塔内的价值几亿日元的宝石。人赃俱获,盗贼就此落网。
多瑙河畔的失踪案
在奥地利曾发生过这么一个奇案。一个旅游者在多瑙河畔失踪了,据多方面分析,这个人是被谋害的。警方动用了各种手段,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被害者的尸体。后来,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抓住了一名嫌疑犯,但此人矢口否认,当警方指出他是在维也纳南面一座森林里作的案时,凶手惊得瞠目结舌,一下子就瘫软下来,不得不服罪,交待了自己作案的经过,并带人找到了被害者的尸体。
原来侦探们使用的是一种孢粉鉴定法,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总体,它离开母体后,可以随风飘荡于空中、水中长达几百年,乃至千万年之久。侦探们从该犯鞋底所沾染的泥土里找到了松树、桤树的孢粉,而这样的孢粉只有维也纳南面的森林里才有。正是孢粉这个东西,帮助侦探们破了此案。
蒙特卡罗奇案
蒙特卡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濒临地中海,风景如画,境内设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赌场,是一个“销金窟”。
日本富家子弟龟田三郎到那里去游览。此人好近女色,又嗜赌如命,为此常常一掷千金,在所不惜。不料,他只痛快了一星期左右,忽然失踪了。后来,发现他的尸体漂浮在海上。
这一下可忙坏了警探们,凶手是谁呢?虽然旅馆、赌场、风景点的服务人员也提供了一些线索,但是由于这里是个四通八达的口岸,情况极其复杂,因此,一时不得要领。
于是,侦探又对尸体进行了极为仔细地搜查,在他西服表袋的夹缝里,发现了一个不被人们所重视的极其微小的胶卷碎片。后来就是这个胶卷碎片,帮助侦探破了此案。
原来,经过技术鉴定,这个胶卷碎片是从一张全息照相底片上撕下来的。全息照片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质,那就是,即使把它撕得相当碎,它的任何一个残片,在适当的参考光束照射下,仍能复现整个照片的画面,其作用与整张照片完全一样。
经过反复试验,侦探终于复原了这张的照片。照片上只有男女两人,其中一个是被害人,另一个女人后来证明就是凶手。
凶手满以为自己隐蔽得天衣无缝,可以逍遥法外,但万万想不到,物理科学的成就使她现了原形。
英国的邮票盗窃案
许多犯罪分子都认为,把罪证用火烧掉是最保险的办法,一定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英国曾经有一个珍贵邮票盗窃案。一天,邮票保管人员突然报告警察厅,说有五枚极其珍贵的邮票不慎被火烧毁了。于是侦探们到出事现场进行勘察,发现确实有五张邮票全部被烧成枯焦,不过烧焦后的邮票残骸还算完整。从外形上看,它们似乎确实是五枚珍贵的邮票,但警方通过化学方法进一步检查后,发现这五枚被烧毁的邮票根本不是什么珍贵邮票,而是一种外形、大小与被盗的珍贵邮票差不多的普通邮票。警方以此为突破口,终于破获了这件盗窃案。原来盗窃珍贵邮票的人,正是保管人员自己。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要在被烧焦的纸片上复现原来的字迹,已是轻而易举的事了,只要用红外线照相方法,就能把被烧焦而看不见的文字,清晰地复现出来。
日本的宝石盗窃案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一个人讲的话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它不可能不在人体上有所反映。
据说通过高度紧张的质问法和对照质问法,一般是能够从犯罪嫌疑人口中得到重要线索的。日本警视厅有一次捉到一名盗窃宝石的女嫌疑人,但她矢口否认自己的罪行。警视厅对她进行了测验,要她迅速回答对口词,例如,问“红”,答“花”,问“绿”,答“叶”等等,当问到“宝石”时,由于她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紧张而失去控制,来不及掩饰,竟脱口而出地回答“五重塔”。侦探们根据这个重要线索,终于找到了藏在五重塔内的价值几亿日元的宝石。人赃俱获,盗贼就此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