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南安市美丰小学 福建 36230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32-01
当前课堂教学都在进行改革,从教学思想到教学观念,从教学方式到教学方法都来一个真正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真正围绕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但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难尽人意的地方。有些高年级学生,学了几年语文,写一篇作文字数少得可怜,老师批改的评语要比原文多,说起话来也词不达意。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以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怎样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动脑筋,是教师备课极重要的项目。这个项目做到了,教师才真正起了主导作用,如果能让学生上课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坐听教师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要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这些话为指导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点:
1 为了不让学生坐听老师讲说,让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习,我着手让学生学会自学
有位专家说过:“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读会”,而且要“会读”,“教是为了不教”教应向不教转化。实质上就是要让学生摸到“学问”的门径,从而达到“自能读书”的境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其基本途径应是传授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并且要有很明显的目的要求,让学生易于学习和把握,如让学生阅读时,强调学生的自读、自解、自测、自结,一节课都应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学。点就是依据“单元提示”和“自读提示”所确定的自读重点或是贯穿全文的一两个关键问题,或是课文中的重要段落。总之要教会学生重点推敲,以此带动全文的阅读,获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如记叙文关键在于掌握文章的中心所选的材料,学作者全篇布局和运用语言的手法。科技产生的说明文关键在于掌握产品的特征、说明方法,及作者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等。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如果能够明确以上要点,就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2 为了使教师真正起了主导作用
能让学生上课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我着手启发学生自学,在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开启学生思维上下功夫,注意发展他们的能力。①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目的。语文素質的提高,主要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基础,从而达到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因此,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要让学生理解: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什么中心、采用了什么问题及表达方式、文章怎样承上启下等。让学生理解该怎样去阅读,从而使学生的心智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训练。如在对《一夜的工作》进行教学时,我抓住课后的训练“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入手引导学生反真朗读课文中的有关内容,直到学生能悟出是以写总理的生活简朴、工作勤奋两方面来描写为止。当然要让学生一针见血地总结出来时很难的,只有老师不厌其烦的反复点拨讲解。②师生共同钻研,教师因材施教是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条件。语文老师讲解一篇课文,到头来仍旧是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其中起作用。要真正让学生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师生双方共同钻研教学并去发现问题,感知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施加具体的影响,以唤醒学生的潜在的知识,给予学生宽松的自学时间,增加自主学习的实践,要注意提问艺术,不急于集体提问,应设置一些探究性的训练,使学生有创造性的学习空间。
3 引导学生自学
教师不厌其烦地“畅谈”学生默默无闻地“聆听”,课堂仍然是“讲堂”,这样就很难有什么收效。以我以前的教学方式是单一的,照着教科书有条不紊地板讲,学生跟着黑板抄抄写写,随着课改的深入,我认为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因此,应从实际出发,采用“导”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导”——就是点拨,在教学的过程中,经老师有意识的点拨引导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因为答案是在学生自己寻找中发现的必然会使他们认真阅读。“提示”和“练习”与课文知识有关,学生就会认真阅读思考,在反复的一点思考的过程中“提示”、“练习”的有关知识就会和学生认识、见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阅读训练也就达到目的了。
4 精讲巧练。语文教学必须教、必须讲,但我们反对“满堂灌”,因为语文素质提高是比较长的过程,不教不讲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明确目标,精设教育计划、巧用教学方法,就是做到“讲出精华,讲得精彩”,在努力提高讲的艺术时还要求学生练。这练不求多练而是“巧”练,训练中抓住课文中的导读。“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勤于动脑的习惯。这些习惯一养成,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总之,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也就提高了。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32-01
当前课堂教学都在进行改革,从教学思想到教学观念,从教学方式到教学方法都来一个真正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真正围绕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但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难尽人意的地方。有些高年级学生,学了几年语文,写一篇作文字数少得可怜,老师批改的评语要比原文多,说起话来也词不达意。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以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怎样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动脑筋,是教师备课极重要的项目。这个项目做到了,教师才真正起了主导作用,如果能让学生上课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坐听教师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要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这些话为指导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点:
1 为了不让学生坐听老师讲说,让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习,我着手让学生学会自学
有位专家说过:“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读会”,而且要“会读”,“教是为了不教”教应向不教转化。实质上就是要让学生摸到“学问”的门径,从而达到“自能读书”的境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其基本途径应是传授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并且要有很明显的目的要求,让学生易于学习和把握,如让学生阅读时,强调学生的自读、自解、自测、自结,一节课都应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学。点就是依据“单元提示”和“自读提示”所确定的自读重点或是贯穿全文的一两个关键问题,或是课文中的重要段落。总之要教会学生重点推敲,以此带动全文的阅读,获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如记叙文关键在于掌握文章的中心所选的材料,学作者全篇布局和运用语言的手法。科技产生的说明文关键在于掌握产品的特征、说明方法,及作者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等。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如果能够明确以上要点,就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2 为了使教师真正起了主导作用
能让学生上课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我着手启发学生自学,在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开启学生思维上下功夫,注意发展他们的能力。①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目的。语文素質的提高,主要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基础,从而达到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因此,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要让学生理解: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什么中心、采用了什么问题及表达方式、文章怎样承上启下等。让学生理解该怎样去阅读,从而使学生的心智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训练。如在对《一夜的工作》进行教学时,我抓住课后的训练“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入手引导学生反真朗读课文中的有关内容,直到学生能悟出是以写总理的生活简朴、工作勤奋两方面来描写为止。当然要让学生一针见血地总结出来时很难的,只有老师不厌其烦的反复点拨讲解。②师生共同钻研,教师因材施教是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条件。语文老师讲解一篇课文,到头来仍旧是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其中起作用。要真正让学生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师生双方共同钻研教学并去发现问题,感知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施加具体的影响,以唤醒学生的潜在的知识,给予学生宽松的自学时间,增加自主学习的实践,要注意提问艺术,不急于集体提问,应设置一些探究性的训练,使学生有创造性的学习空间。
3 引导学生自学
教师不厌其烦地“畅谈”学生默默无闻地“聆听”,课堂仍然是“讲堂”,这样就很难有什么收效。以我以前的教学方式是单一的,照着教科书有条不紊地板讲,学生跟着黑板抄抄写写,随着课改的深入,我认为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因此,应从实际出发,采用“导”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导”——就是点拨,在教学的过程中,经老师有意识的点拨引导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因为答案是在学生自己寻找中发现的必然会使他们认真阅读。“提示”和“练习”与课文知识有关,学生就会认真阅读思考,在反复的一点思考的过程中“提示”、“练习”的有关知识就会和学生认识、见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阅读训练也就达到目的了。
4 精讲巧练。语文教学必须教、必须讲,但我们反对“满堂灌”,因为语文素质提高是比较长的过程,不教不讲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明确目标,精设教育计划、巧用教学方法,就是做到“讲出精华,讲得精彩”,在努力提高讲的艺术时还要求学生练。这练不求多练而是“巧”练,训练中抓住课文中的导读。“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勤于动脑的习惯。这些习惯一养成,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总之,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