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泛读课的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x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大学英语泛读课的教学存在一些误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追本溯源,从明确泛读的概念入手,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任务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 泛读 教学 阅读量 阅读水平
  
  泛读课是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课,但是由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着一些误区,所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教师认为它的作用无足轻重,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提高阅读水平。实际上要想有效地阅读,教师的正确指导是不可缺少的。学生不理解的时候需要教师答疑,学生误读的时候需要教师澄清,学生效率低的时候需要教师提供方法。缺乏必要指导的泛读无异于一头扎进书的海洋,茫然不知所措,浪费不少无用功。有些教师认为泛读就是快速阅读,一味地要求学生尽快完成阅读材料,但是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高压之下还有学生抱怨阅读的速度、效率和质量都没有进步。有些教师用教精读的方法来上泛读课,把泛读课与精读课混淆,结果学生颇有微词,教师自身也感到困惑。精读课主要是通过讲解词汇,分析语言点,对阅读材料进行细读。只是这样一来,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泛读课也采用类似的方法,那么开设泛读课程的意义何在?岂不是多此一举?精读是不能取代泛读的。现实生活中进行的阅读大多是泛读,如果都以精读的方式来阅读,可以想象效率之低,这样一来,接触的语言材料就太匮乏了。还有些教师认为泛读就是让学生去阅读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各种文章。难道题材的广泛就是泛读区别于精读的标志吗?英语泛读是一门如此棘手的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好一堂泛读课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确一下泛读的定义。
  1917年英国语言学家帕默(Palmer H.E.)最先提出泛读的概念,即快速地阅读一本又一本的书(请注意是一本,不是一篇),以区别于精读。他认为精读是逐字逐句地解读文本,并在碰到语法难点时查阅字典,以便学生对它有深入细致的理解,而泛读的重点在于掌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这样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量。大量阅读是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语言材料接触得越多,对语言的理解就越到位。外语学习倘若没有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外语水平是不可能有质的提高的。泛读不仅弥补了精读在阅读速度和数量上的不足,而且可以促进写作能力,扩展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因此这门课程是不能被忽视的。
  帕默在明确泛读的定义之后,还阐述了泛读的目的是获得愉悦和信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提供有价值的令人愉悦的信息,这就涉及选取阅读材料的问题。学生受自身能力的限制,还不能很好地识别阅读材料的优劣,这时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泛读教师应精心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这里的阅读材料不仅指泛读教材,还包括课外的资料。众所周知,泛读课本提供的材料是远远达不到阅读量的,因此必须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如何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呢?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也指出:“教材应选用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以便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见两者都意识到遴选教材时要以兴趣和知识为出发点。其实“寓教于乐”的思想早在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的《诗艺》中就被提出,即诗在带给人乐趣的同时,也应对读者有所教育和启迪。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影响深远,后来的古典主义、启蒙运动、现代的教育思想都有它的影子。强迫阅读是不可取的。没有发自内心的对阅读的渴望,就很难读进去材料,味同嚼蜡的阅读材料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失去兴趣,甚至放弃阅读,提高阅读水平也就无从说起。学生阅读时应处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被材料吸引,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活动,就轻松地打开了知识殿堂的大门。在这一意义上,泛读又被称作快乐阅读(pleasure reading)和自愿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在选定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之后,还要从中继续遴选,以保证学生汲取知识,扩大知识面。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好的教材应当反映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丰富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此外,选择阅读材料还要注意难度,符合学生的外语水平。太深奥的材料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热情,太浅显的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又没有帮助。一般而言,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应不超过3%的生词,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才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并有可能以较快的速度阅读。愉悦、信息和难度是选择阅读材料的三个标准。以这样的标准精心挑选出来的材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适当的,能促进其阅读能力的进步。
  确定了合适的阅读资料之后,如何开展泛读教学呢?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呢?既然泛读是从宏观上浏览材料,注重大意,那么课堂教学就不宜对语言现象讲得过多过细,而应着重找出阅读材料的题材、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读者首先要明确的是阅读材料的题材,即文章讲述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确定了大致的范围之后,才能胸有成竹,不至于出现对材料的理解离题千里。其次是概括阅读材料的大意。泛读的目的之一是获得信息,因此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就等于完成了泛读的任务。要顺利做到这一点,理清篇章的结构是关键。作者是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还是亮出观点,再论证观点;还是采用不常见的结构来组织材料?这些都有待读者去发现。一旦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胸有沟壑,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就不再是难事。学生常见的一个问题是通篇读下来不知道读了什么?究其原因,是没有弄清文章的脉络。他们逐字逐句地看课文,过分关注细节,不能把上下文连贯起来,忽略了篇章的规律性和整体性,结果抓不住要点。如果以段落为单位来看课文,关注重点的主题句,就可以对其大意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因此教师在珍贵的讲解时间上应侧重于剖析作者如何布篇谋局、段落的起承转合、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的能力。这些篇章结构分析能力不仅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写作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生掌握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的前提下,阅读速度这个问题不容忽视。能否迅速地概括出大意也是泛读的标志之一。在信息量浩大、更新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学生应该具备快速捕捉讯息的能力,高效地汲取新知识,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背景知识欠缺、词汇量不足和一些不良阅读习惯会严重影响阅读速度。因此,读者应尽量扩大知识面,背景知识越丰富越能有效地阅读。生词也是快速阅读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丰富的词汇量将为流畅的阅读奠定基础。此外还应改正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回视、有声阅读和频繁查字典。最后学生要学会找主题句和关键词,寻读(scanning)和略读(skimming)等基本阅读技巧,这样阅读起来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泛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引学生理清文章的篇章结构,概括大意之后,还应该组织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阅读不是单方面地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一种互动交际,和作者交流,和同学交流,和教师交流。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专业知识教育的结果,学生成了有用的机器,却非和谐发展的人。这句话否定了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没有创造性地学习,没有积极地学以致用,就没有实现现代教学的目的。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少说,引导学生去多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组织方面要精心安排,一堂成功的讨论课应该尽可能调动所有的学生参与,活跃课堂气氛,联系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让他们真实感受到知识与实际紧密联系,学有所用。最后教师在总结时应明确是非,解释清楚其中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问题。
  课堂阅读只是完成了泛读任务的一部分,因为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提高阅读能力的练习不可能都在课堂上完成。泛读课一般每周只有2课时,无法提供足够多的阅读材料。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阅读四级的要求是能读懂难度相当于美国Newsweek的国际新闻报道;能读懂难度相当于Sons and Lovers的文学原著。可是有些大二的学生连一本国外的刊物都没有翻过,连一部外国文学名著都没有看过,这样少的阅读量和窄的阅读面如何能使阅读水平提高呢?所以教师必须布置课外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难度适宜的国外原版报刊书籍,并且进行监督,例如以写书面报告或做课堂讨论等方式来检查他们的阅读情况。当然列出的阅读书目应该广泛,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快速阅读。
  泛读的课堂教学和课外任务相辅相成,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更多的资料有待于学生在课外阅读,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量广泛地阅读,这样的结合不失为一条提高泛读能力的良策。
  
  参考文献:
  [1]Day R,Bamford J.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7-8.
  [2]Palmer,H.E.The Scientific Study and Teaching of Languages[M].London:George G.Harrap Company,1917:76.
  [3]李天紫.论英语泛读教学的发展趋势[J].外语界,2007,(6):65-73.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正式实施之前,初中历史教学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关于教学的模式、目标的达成、评价的体系等一系列手段都缺少一定的科学性,这就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会产生限制.从新课标正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网络信息资源呈现出总量大,传播媒介多的特点.作为其中的一个载体——博客,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识、掌握、运用,事实证明它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所起的作
语文是一门富含了人文思想、情感态度及文化知识的学科,学习语文对学生成长与发展起到的作用是多面性的.除了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外,还有助于学生
初中历史教材虽然难度不大但是知识点较为繁杂,学生要想掌握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压力不小.而在教学中,如果老师采用思维导图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
本实验对影响玻璃化冷冻保存小鼠GV期卵母细胞效果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如冻前预处理方法、卵母细胞形态、冷冻方法、解冻方法、基础液、胎牛血清浓度等,目的在于筛选适合超低
摘要: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本文对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对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即,复习——引入——新课讲解——巩固复习——作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独立学院的出现,其英语教学大多继续延用这一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
近几年来,高中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创新,对阅读能力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阅读的文本除了教材的篇章,还增加了一种新的阅读材料——微新闻.本文从微新闻的内涵,特点以及微新闻对高
英语教学的最基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学生都已意识到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英语口语说得是否流利已成为社会衡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它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革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的培养”,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怎样按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