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散文,是闪现的思维火花,展现的情感波澜,再现的时光往事。其中的亲情散文,更是饱含着作者的浓郁的深情,字字句句看似什锦小菜,但在字里行间却尽显人文的精彩。亲情就如星星般洒落在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之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情感固然是散文的生命,但如果仅抓住情感,势必会上成思想品德课。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想,亲情散文的教学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实现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的和谐统一。
(一)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的散文教材处理,是一种融“整体把握”和“重点理解”于一体的教学艺术。这里的“面”指的是散文的基本内容,这里的“点”指的是根据散文的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基点。点面结合,可以从点切入,再到面,再步步深入到点,串点成线成面;也可以从面切入,再到一个个点,串点成线成面。如《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可以从点入手:“真爱为什么像茉莉?”读出父母之间相爱的画面:吃饺子、奔医院、细叮嘱、紧握手、露微笑。由这一个个面再回归到点:“真爱就像茉莉”。形中求神,把握线索,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一体。
(二)重视剖析,感悟语言情理
散文语言的精妙处在于:1、工笔细描处,比如对表现人物特点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腻描写,对景、物特点的细致描写;2.写意处,比如对人物的三言两语的介绍,对环境的全景式的扫描;3.画龙点睛处,如散文的文眼;4、文采飞扬处,比如蕴含节奏美、音律美或色彩美的语段。教学中老师要抓住语言的精妙处揣摩品味,想象、朗读、体味语言的妙用。
1.揣摩语言,体验情感
对语言的精妙处,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如《爱如茉莉》中,对“等、奔、紧握、挂”等字词要进行细细的咀嚼,才能体会父母之间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的爱。
2.分析比较,体验情感
运用比较的方法揣摩语言,是理解语言内涵,体会情感的常法。如《爱如茉莉》中第九自然段中,关于阳光的一句描写: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中的“探”能换成“照”或“射”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到病房里父母执手而眠的画面,连阳光也为之动容。
(三)凭借想象,活化语言情境
语言文字是对情境的描述,而感受情境则是情感熏陶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其所描述的客观情境,从语言对形象的还原功能中感受其语言的魅力。语言情感是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重要结合点。
教学中,要抓住其结合点,引导学生凭借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将书面语言文字在头脑中还原成作者所描绘或记叙的那一客观事物或尽量接近那一客观事物,使其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阅读心理状态,构成一种心理图像,以加强语言感受,促进形象感染,使语言的感受理解与情境的感染熏陶揉为一体。
1.在描写细致处想象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对父亲外貌的一段描述: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想象父亲的形象,就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那种坚忍不拔的爱。
2.在空白处放飞想象
文章的空白处,就如国画的留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信息和情感信息。如《爱如茉莉》中有一段“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他直奔到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可对“奔”这个字展开想象,奔前,爸爸是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了?奔时,爸爸会在想些什么?奔后,爸爸又是怎么照顾妈妈的呢?从这个“奔”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就是一份焦急、一份担心、一份无微不至的照顾。
(四)凭借诵读,活现语言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要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须挖掘语言与情感的结合点,通过情境的创设、角色的变换、心理的揣摩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进而借助表情朗读以抑扬顿挫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以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从而使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熔为一炉。如果文章的基调是明快的、乐观的,要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语言的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对于语言优美,感情含蓄的,语调应轻柔、舒缓;对于慷慨悲壮的,要读出深沉肃穆,沉痛的语调。通过朗读体现文章的语言美、绘画美、情趣美,通过朗读使师生进入特定的情景中,与作者、文本一同黯然泪下,一同神采飞扬。
(五)学习表达
在亲情散文的学习中,在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有了表达的愿望,可以即时组织口语表达或小练笔,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仿一仿,说一说,写一写,不仅可以提高说写能力,还可以在学习表达的过程中深化情感。如《爱如茉莉》的教学最后,学生也和映子一样深切感受到真爱像茉莉,当学生心灵中爱的情感之弦被拨动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在你的生活细节中,爱是什么?学科教育学科教育
在亲情散文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在点面结合、挖掘语言的精妙处、放飞想象、感情朗读、学习表达中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统一。在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赏析、揣摩语言的每一步都始终贯穿着对亲情散文情感的感悟,始终不离“一切的景语皆情语”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司徒中心小学)
(一)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的散文教材处理,是一种融“整体把握”和“重点理解”于一体的教学艺术。这里的“面”指的是散文的基本内容,这里的“点”指的是根据散文的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基点。点面结合,可以从点切入,再到面,再步步深入到点,串点成线成面;也可以从面切入,再到一个个点,串点成线成面。如《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可以从点入手:“真爱为什么像茉莉?”读出父母之间相爱的画面:吃饺子、奔医院、细叮嘱、紧握手、露微笑。由这一个个面再回归到点:“真爱就像茉莉”。形中求神,把握线索,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一体。
(二)重视剖析,感悟语言情理
散文语言的精妙处在于:1、工笔细描处,比如对表现人物特点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腻描写,对景、物特点的细致描写;2.写意处,比如对人物的三言两语的介绍,对环境的全景式的扫描;3.画龙点睛处,如散文的文眼;4、文采飞扬处,比如蕴含节奏美、音律美或色彩美的语段。教学中老师要抓住语言的精妙处揣摩品味,想象、朗读、体味语言的妙用。
1.揣摩语言,体验情感
对语言的精妙处,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如《爱如茉莉》中,对“等、奔、紧握、挂”等字词要进行细细的咀嚼,才能体会父母之间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的爱。
2.分析比较,体验情感
运用比较的方法揣摩语言,是理解语言内涵,体会情感的常法。如《爱如茉莉》中第九自然段中,关于阳光的一句描写: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中的“探”能换成“照”或“射”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到病房里父母执手而眠的画面,连阳光也为之动容。
(三)凭借想象,活化语言情境
语言文字是对情境的描述,而感受情境则是情感熏陶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其所描述的客观情境,从语言对形象的还原功能中感受其语言的魅力。语言情感是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重要结合点。
教学中,要抓住其结合点,引导学生凭借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将书面语言文字在头脑中还原成作者所描绘或记叙的那一客观事物或尽量接近那一客观事物,使其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阅读心理状态,构成一种心理图像,以加强语言感受,促进形象感染,使语言的感受理解与情境的感染熏陶揉为一体。
1.在描写细致处想象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对父亲外貌的一段描述: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想象父亲的形象,就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那种坚忍不拔的爱。
2.在空白处放飞想象
文章的空白处,就如国画的留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信息和情感信息。如《爱如茉莉》中有一段“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他直奔到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可对“奔”这个字展开想象,奔前,爸爸是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了?奔时,爸爸会在想些什么?奔后,爸爸又是怎么照顾妈妈的呢?从这个“奔”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就是一份焦急、一份担心、一份无微不至的照顾。
(四)凭借诵读,活现语言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要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须挖掘语言与情感的结合点,通过情境的创设、角色的变换、心理的揣摩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进而借助表情朗读以抑扬顿挫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以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从而使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熔为一炉。如果文章的基调是明快的、乐观的,要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语言的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对于语言优美,感情含蓄的,语调应轻柔、舒缓;对于慷慨悲壮的,要读出深沉肃穆,沉痛的语调。通过朗读体现文章的语言美、绘画美、情趣美,通过朗读使师生进入特定的情景中,与作者、文本一同黯然泪下,一同神采飞扬。
(五)学习表达
在亲情散文的学习中,在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有了表达的愿望,可以即时组织口语表达或小练笔,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仿一仿,说一说,写一写,不仅可以提高说写能力,还可以在学习表达的过程中深化情感。如《爱如茉莉》的教学最后,学生也和映子一样深切感受到真爱像茉莉,当学生心灵中爱的情感之弦被拨动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在你的生活细节中,爱是什么?学科教育学科教育
在亲情散文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在点面结合、挖掘语言的精妙处、放飞想象、感情朗读、学习表达中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统一。在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赏析、揣摩语言的每一步都始终贯穿着对亲情散文情感的感悟,始终不离“一切的景语皆情语”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司徒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