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对话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634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中国现代散文诗是受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而在新文学土壤里诞生并发展起来的新生文体。然而,从它诞生之日起,关于散文诗的身份与面目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何谓散文诗?散文诗何所属?又何所为?其文体特征何在?这些疑问直接引发了对散文诗文体界定的追问与文类归属的焦虑,不断地给散文诗创作和评论带来困扰。对此,创作界与理论界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体而言,有“取消论”,比如著名诗人纪弦、余光中等就持此观点,认为应取消散文诗一说;有“悬置论”,比如著名诗人曾凡发等就持此观点,认为不必纠缠于文体分类的理论问题;有“返古论”,比如学术大师王国维、朱光潜等就认为,散文诗古已有之,无需争论。笔者认为,散文诗作为一种文体类型,事实上,它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并发展着。尤其到了现代,涌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散文诗大家。
  我比较赞同著名散文诗作家灵焚“大诗歌”的提法。他认为,散文诗也是现代汉语诗歌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文学体裁大类来说有小说、诗歌、散文和剧本。就如散文中包括了杂文、随笔等,小说包括传奇故事、人物传记等,剧本包括相声、小品一样,现代汉语诗歌也应包括自由体新诗、散文诗和新格律诗等,这些诗歌文本都属于广义的诗歌文体范畴,让散文诗与自由体诗、新格律诗平等地存在于文学大家庭中。所以,在笔者看来,散文诗作为诗歌的一脉是不可否定也无法否定的。散文诗写作对写作者来说要求是极高的。因此,甚至有人说,最上乘的诗歌才是散文诗。它要求作者将诗人的敏感多情与哲学家的睿智哲思融合起来。著名新诗评论家王光明认为:“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有自己的性质和特点。散文诗是有机化合了诗的表现要素和散文描写要素的某些方面,使之生存在一个新的结构系统中的一种抒情文学形式。从本性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感和想象;但在内容上,它保留了诗所不具备的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又不像散文那样以真实的材料作为描写的基础,用加添的细节,离开题旨的闲笔,让日常生活显出生动的情趣。散文诗通过削弱诗的夸饰性,显示自己的‘裸体美’;通过细节描述与主体意绪的象征两者平衡发展的追求,完成‘小’与‘大’、有限与无限、具体与普遍的统一。”(王光明《散文诗:<野草>传统的中断——简论中国现、当代散文诗》,《灵魂的探险》第235—236页,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
  二
  诗歌最具魅力的地方恐怕在于诗歌中景物情理的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于是,借景抒情、借物寓意已然成为了中国诗歌传统手法之一。优秀的诗人,总能通过三言两语精妙地构造一幅意境幽远寓意丰厚的图画。可是,诗人该选择什么样的景物作为自己抒发情感的依托或载体呢?这个倒真是值得考虑和深究了。有人选择气势恢阔的宏大场面,比如唐代诗人李白、现代诗人郭沫若。有人喜欢幽暗朦胧的微观细小的场景,比如唐代王维、现代的冰心。而伍荣祥的诗歌更多是从生活的琐碎和细节出发,将之作为诗情画意的描绘与寄情寓意的抒写对象。由于选择抒写对象的不同,作家的审美追求的不同,创作的诗歌给人的阅读感受也就不一样,伍荣祥的诗歌,虽然多数是寫小场面、小场景、小事物、小细节、小感触,但是细细读来,总能在其诗歌里体会到一种时间的流逝、生命的回声与存在。尽管他所选的万千景物,多姿多彩,也不过是为了和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进行对话的介质而已。正如《仲夏独语》所写到的那样:“狗吠,水淌/一阵声音蓦然从心底飞越而过,愈飞愈远,耳边轰鸣一片。/冥冥之音/浅浅之水……幸福竟然在无奈中跌倒,挥手无缘,纤弱之臂永远,扬不起云朵的风姿/水淌,狗吠。/立秋之后,也许夜里的眼睛终将填写漆黑的文字。”对于时间,我们总有说不完的感慨,我曾有诗云:“时间/唯一永不退位的君王!”可是每一个时节之后,万物的轮回终会让我们再与某个夏天相遇,我们无力改变天道,那就用诗歌记录下生命在时间流逝中的种种感受并聊以慰藉吧。这就是诗人的价值,这也是文字的魅力!前者值得尊敬,后者应该敬畏。
  与时间对话,这种对生命存在形态的强烈而精微的感受在《踽踽之迹》中体现得尤为充分。比如《越冬》(外四首)、《走近中年》(外三首)、《仲夏独语》(四章)、《踽踽之迹》(七章)、《入秋残梦》(五章)等。诗人常用文字作为枢纽,无论是虚无还是真实,与时间的交流都不是问题。关键是看自己是以何种方式打通此间的“任督二脉”。伍荣祥先生是通过自我传播与自我呈现的方式来实现的。在他的内心深处,还住着另外一个自我或者说诗人伍荣祥先生的自我是觉醒的、活着的,于是,现实中的我与诗歌中的我可以进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与沟通。这种交流,是一种诗意的交流,是一种心灵与万物的沟通,伍荣祥把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传递给内心,内心的那个“我”将之加以审美关照和加工后再传递给大脑,然后呈现出来。于是,一篇又一篇的诗歌就这么诞生了。这种吸收与传递,在传播学里面就叫做自我传播,个体内部进行的活动,不需要语言,只是在心理和生理上进行的反映或调适,但是伍荣祥的这个自我诗意的传播活动,却比普通的大脑传递信息给肢体更加不可思议,多少有些神秘。这里面,诗歌是一种桥梁,承载了他的无奈与希冀、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悲欢离合、他的爱恨情仇以及他对世间万物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并且把这些情感淋漓尽致地借助文字展现了出来。所以,即使是一扇门,他也能说出别具一格的不同味道来:“门是私家向外人虚设的一道屏障/轻轻叩门是一种礼节。无论是竹质的门、木质的门乃至金属的门都是安全与自尊的象征/门作为屏障,一开一合权在私家主人的手臂伸缩之间。因此,切勿擅自破入他人之门/无视门的存在,也无视自己的存在。”(《说门》(外一章))时间就在这样无休止的传播活动中慢慢消逝,也不知它到底跑到哪儿去了?在墙边,在窗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在无数个轮回的春夏秋冬里,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与阻隔中,走向了远方。——远方又在哪儿呢!于是,伍荣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古路》《院中看云》《深居》《檐下疏影》《檐下之音》《秋景及其他》《与秋风》《空位》《临窗碎语》……然而抓不住的流年,握不住的时光,没有人能阻挡得了时光的脚步。于是,作者在更加深入的对话后,反而变得越发的无奈与惆怅起来。在《三月的这个夜晚》里,他说:“一晃十年,今年的三月好冷/伫立院内,谁还记得那一阵长久的缄默/噢,分手就分手吧/可是,转眼已经十年了。”在《静宅》中他感叹道:“时光真的在弄痛自己/或许,今夜适宜遗忘,适宜目睹与淡然之后重新转身”。
  人生仅有无奈就够了吗?与时间对话的本领令多少人向往!有哲人云: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在物欲泛滥、技术之上的时代,物质与诗意的矛盾在不断加剧,欲把生活过成一首诗,又有多少人能够真的践行或者做到呢?但伍先生做到了,他有过困惑,有过倦怠,有过烦闷,有过疼痛,可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感情与思想的升华。“相依与抱团,一起困顿,一起愤然,一起落泪和一起期盼。而头顶的云朵已经终止慰藉。/徘徊于这块土地,自己踩着自己的影子。/……主在何处,该向谁诘问与呼号?/只能相依抱团,然后等待,等待,再等待。”(《五牛图》)所以,读伍荣祥的作品总会有一种安静感,一种澡雪精神的清新感,一种小憩后的奋起感,所传递的是满满的催人前行的正能量。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抒发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却很少有人在感慨之后还能勇于扬帆或以某种方式表达生命坚韧抗争继而进入某种特定的状态。而伍荣祥先生,总会在诗歌的最后思绪陡转,让时光在他的笔下,变得从容淡定而意蕴悠长,生命的价值得以打开另一片天地,生活的本相得以还原或呈现。正如《心鸟之羽》中所言:即使“不能飞翔的日子,唯有以心独步。从此,将飘逝之羽为云,用脚趾苦行于灵魂之涯,以无限的想象瞻望内心的另一种彩虹/房顶有霍霍的疾风响动。/不,或许是初春洒落的雨声?翅羽折了,心鸟未死。”在《画外微语·之上》还最后说:“不再追问,吹走的风依然要吹来”。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我们在时间的年轮中行走,却追不上时光的步伐,但总要留下些什么。若有诗歌,也许,就能化为不朽吧。这样的人生,值得!
其他文献
基于陈小平放逐身心的诗性诉求和与之相匹配的在诗歌创作中经常出现且具有重要指征意义的词语,我认为围绕“意象”这个重要但并不过气的诗歌主体表征来分析他在创作中的演进不失为一种明智和有效的方式。本篇仅就诗人陈小平诗歌中那些反复出现的代表意象, “死亡”“飞鸟”“雪花”“神祗”进行解构,并以此作为研究陈小平诗歌文本的重要路径,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介入到他的诗歌“森林”中去。  死亡意象  古今中外众多诗歌
期刊
谈论自己的写作是一件颇为尴尬的事。说些有点硌人的内容,便很容易滑向带点傲慢意味的自我申辩(其实,没有谁在攻击你的写作),但如果所谈温润如玉,又实在没有动笔的必要(除了能满足所谓还在写作现场的虚荣)。也许那些诚恳的大牛人,可以在谈论中做得好一些,不过,那也许只是将“冒犯”做得不露声色吧。对于我等于写作而言还在途中甚至困惑丛生的的人而言,难道可以假借习得的点滴技艺,将自己伪装成已洞悉了写作的根本秘密的
期刊
我力量的匿藏地  似乎开着;我接近,然后它们关上  (威廉·华兹华斯《序曲》)  封  密封之物分布于走过的  道路两侧。树梢、头顶,  抽出白色细碎花束,  不能触碰,不可触碰。  白头翁,已活到怀疑记忆的  年龄,向着晚霞倦意地  卷回花束。当然,困境是  机缘,每一刻,你都被  锁进因抚摸而新鲜的隔离:  外人看上去像画上星辰,  它强壮,从来都是一个问题,  肉里酸涩,维持了安静。  那些
期刊
埋葬时间,不得不先从埋葬母亲说起。  白露为霜的凌晨,在老屋后侧的胡桑地里埋葬母亲。说是埋葬,其实棺木内躺着的只是母亲火化后残留的几两白骨。当我熟视无睹的黑色沃土被一层层挖开,挖到半人深时,我几乎被怔住了。从黑乎乎的地面挖下二三锹,是黄土,再挖下去二三锹,竟然又是掺满腐质物的黑乎乎黏土,墓坑里黑土黄土如此循环,层层叠叠像棉被一样铺开。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江淮冲积平原,其实我一点也没有真实亲近过,它的鬼
期刊
我们走了,天还在那儿蓝着,鹰还在那儿飞着,眺望四姑娘山的目光还在那儿停着……  ——题记  望天时,我就看见了那只鹰。  有多少鹰飞过了天空,雪山不会告诉我。  此刻,电脑屏幕上,我依然能从它倾斜着阳光与寂静的翅膀上,感觉到一只鹰自由俯冲于天地之间的快感。四姑娘山的迷雾已经散去,换一个角度看去,这只鹰正在四姑娘山上滑雪哪。  我更愿意叫四姑娘山的藏语名字:斯古拉山。  海拔越高的山,名字越好听:冈
期刊
这五首诗是哑石的组诗《匿藏地》的一部分。  这几首诗似乎有着某种明显的内在联系——当然,它们的内涵,大概是难以完全一目了然的。许多细节,那些私人化的经验,融合着时而迸发出的形而上玄思,像数学算式一样精密罗织在绵长的充满隐喻与象征的句子里。作为诗人经验之外的读者,我们能够从中知道些什么?细抠每个词句,来揣摩每首诗隐藏的含义吗?那样未免太“不解风情”。诗歌——尤其当代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当它首先作为
期刊
良 宵  昌 耀  放逐的诗人啊  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  这新嫁忍受的柔情蜜意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  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  但即使是这样的雨夜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  是的,全部属于我。  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  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  我的须髭如同箭毛,  而我的爱情却如夜色一样羞涩。  啊,你自夜中与我对语的朋友  
期刊
花 冠  【德国】保罗?策兰  秋天从我手里出来吃它的叶子:我们是朋友。  从坚果我们剥出时间并教它如何前行:  于是时间回到果中。  在镜中是礼拜日,  在梦中是一个睡眠的屋,  我们的嘴说出真实。  我的眼移落在我爱人的性上:  我们互看,  我们交换黑暗的词,  我们互爱如罂粟及记忆,  我们睡去像酒在螺壳里  像海,在月亮的血的光线中。  我们在窗边拥抱,人们在街上望我们,  是时候了他们
期刊
孙善文是一个栖居在现代都市里的诗者。他的《行走的村》,“理想”在16首诗(组章算1首)中出现过23次,“梦想”在12首诗中出现过19次,故乡(不含同义词故土、家乡、老家、故园、乡间、乡村等)在11首诗里出现过41次。上面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诗人身居城市,精神却游离于城市。在他这本集子外的其他散文诗诗篇中,以上几个关键词的出现频率也是最高的,这很能说明一些什么。  孙善文的散文诗写作切中了一个
期刊
我历来对书写自然类的散文诗特别关注,因为我的大部分时间把自己交给了山山水水。当雁歌的散文诗集抵达重庆时,歌乐山的森林之手正好把暖阳向我居住的金悦城方向铺陈。我捧着的书里130篇作品,就是散落在我身旁的130朵花,每一朵都活出了自己的风采,每一朵都活在美好中。  一、文本与风景重叠,走向内心的澄澈  对于喜欢行走的我,自然把目光放在了《叩问远方》这一辑。月牙泉、雅丹、沙湖、草原、胡杨、赛里木湖、青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