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冠:红色栅栏,黑色中心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 冠
  【德国】保罗?策兰
  秋天从我手里出来吃它的叶子:我们是朋友。
  从坚果我们剥出时间并教它如何前行:
  于是时间回到果中。
  在镜中是礼拜日,
  在梦中是一个睡眠的屋,
  我们的嘴说出真实。
  我的眼移落在我爱人的性上:
  我们互看,
  我们交换黑暗的词,
  我们互爱如罂粟及记忆,
  我们睡去像酒在螺壳里
  像海,在月亮的血的光线中。
  我们在窗边拥抱,人们在街上望我们,
  是时候了他们知道!
  是石头竭力开花的时候。
  是不安宁的时间心脏跳动,
  是时间如它所是的时候了。
  是时候了。
  (王家新 译)
  1945年,德国杰出诗人保罗·策兰(Paul Celan)背负双重苦难开始流亡生涯,1947年底到达维也纳。1948年5月16日,他与奥地利诗人英格褒·巴赫曼(Ingeborg Bachmann)在維也纳相识并相爱。策兰是战后流亡诗人,也是大屠杀幸存者,而巴赫曼则是一名在维也纳大学读哲学博士的学生。策兰在维也纳写的诗歌,大部分是写给巴赫曼的。1949年6月25日,英格褒·巴赫曼23岁生日。生日前夕策兰送给她一束罂粟花,并且为巴赫曼生日写下《花冠》(Corona)。《花冠》深受巴赫曼喜爱,她在1949年6月24日写给策兰的信中说道:“我常常在想,《花冠》是你最美的诗,是对一个瞬间的完美再现,那里的一切都将成为大理石,直到永远。然而,我这里却不是‘时候’。我饥渴着什么,却又得不到,这里的一切都浅薄而陈腐,困倦而陈旧,无论新旧都是如此”,“唉,是的,我爱你,而我那时却从来没有把它说出。我又闻到了那罂粟花香,深深地,如此的深,你是如此奇妙地将它变化出来,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巴赫曼与策兰的“一个瞬间”,给了未来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或者说这种源于诗歌的想象力,即是对策兰和巴赫曼最好的纪念。“我们在窗中交缠,街头是众人张望的眼”,“是时候了,是时候让他们知道”这个瞬间,“石头开花”的这个瞬间!
  而那时,策兰远在巴黎,巴赫曼在维也纳,他们分隔两地。为此,巴赫曼渴望去巴黎,“……带我去塞纳河畔,我们将长久地注视,直到我俩变成一对小鱼,并重新认识对方。”他们在维也纳相识相爱,几个月后各奔东西,从此通信不断。诗人王家新推测说,策兰为了纪念他们之间的爱情,把1952年在西德公开出版的诗集命名为《罂粟与记忆》。策兰早在1942年4月23日在塔巴雷斯苦役集中营即写下著名的《罂粟》一诗,送给远方的女友露特·拉克纳(后从夫姓克拉夫特):“夜携带着须备好的异乡之火,/它能征服星辰中的击杀之物,/我一团火似的思念应能经得起/九次从你那只圆壶吹来的烈焰。//你该相信这炽烈的罂粟之妖娆,/它心满意足挥霍了夏日提供的一切,/活着,是为了能在你双肩的弧线上/猜测,是否你的灵魂梦入红光。//它只担心,等到它火焰熄落,/而花园的清风又叫它格外的惊悚,/它会在最迷人的眼眸前/露出它那颗忧郁而变黑的心(孟明译)。”诗中的“圆壶”“红光”与性有关,“圆壶吹来的烈焰”隐喻诗人心中怀恋已久的“罂粟花”。
  如今,《花冠》已成为广为传诵的一首诗,北岛甚至称之为“最伟大的抒情诗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不断猜测“花冠”的隐秘之义而不得其解,而其中的秘密已被策兰和巴赫曼带到另一个世界:“我们相爱如罂粟和记忆”。阅读策兰的诗,必须遭遇他的诗之“语言困境”,德国读者如此,中国读者也不例外。在我看来,“花冠”诗歌意象至少与“罂粟”有关,与“爱之欲望”,与“性”(生殖器或子宫)有关。罂粟花学名“Papaver”,普遍生长于欧亚大陆,茎直立,花单生,大而艳丽,多为红色,还有白色、橙黄色、淡紫色等花种。策兰的故乡布科维纳的田野上可以看到这种罂粟花,其早期作品中亦多次写到罂粟花,譬如《雨中》写到“罂粟地”,《梦之居有》写到“他未敲破的,我小心饰以花环,/红色围栏,黑色的中心”。依照策兰早期诗歌研究者雨果·贝克(Hugo Bekker)的观点,诗人寓意花冠的“黑色中心”指的就是“罂粟花”。同样,策兰诸多诗歌作品写到“花”与“冠”,比如在《黑雪花》《黑冠》《九月之冠》《孤独一人》《最白的鸽子》《翅膀声》等诗中写到“黑雪花”“灰烬之花”“镜花”“大花”,写到“黑冠”“九月之冠”“天堂之冠”等。1950年策兰在写给刚结识的女友、年轻女版画家吉赛尔·德·莱特朗奇的情诗中写道:“哪里从未有过,就在哪里永存。/我们从未在世,所以我们在花里”,此诗中的“花”则有隐喻生命疼痛的“子宫”;而“红色围栏,黑色中心”,即有“子宫”之喻,既而又被诗人转喻为“罂粟花”。“花冠”一词明显是个双重隐喻词,在诗人笔下,爱人的“花冠”不正是“红色栅栏,黑色中心”吗?美国诗人、评论家约翰·费尔斯坦纳(John Felstiner)说策兰是叠句大师,事实上策兰更是一位隐喻大师。《花冠》一诗隐喻重重:“镜中是礼拜日”“我们交换黑暗的词”“罂粟和记忆”“在月亮的血光中”“石头开花”“是时候了”等,如果从深层的诗歌精神而言,这些诗歌意象十分明显地袒露出诗人一生耶路撒冷式的哀悼意识,而“罂粟与记忆”又折射出诗人对故乡记忆的怀念,爱如童贞的怀念。德国研究策兰诗歌的批评家都认为理解策兰的诗歌是有很大难度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策兰习惯于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隐藏在诗歌语言与意象背后,这种写作方式与策兰亲历的苦难与悲痛有关,也与他喜欢德国哲学有关。
  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过度诠释策兰的《花冠》,但我同意孟明的观点,在阅读中理解《花冠》一诗,我们既要观照策兰的个体精神历程与国家民族记忆,同时又要真实还原恋人倚窗缠绵的浪漫。要想深度理解策兰的《花冠》,建议大家阅读不同的《花冠》中译版本,比较一下中文翻译得失,就我所知,此诗中译版本多达十余种。在此推荐大家阅读诗人翻译家徐淳刚的长文《关于<花冠>的译法——关于保罗·策兰名作的中译问题》,相信对《花冠》会有更深的理解。
其他文献
当下散文诗创作,作品不少而精品不多,其原因何在?根本问题还是一些散文诗人心里没“底”、笔下没“度”。所谓“底”,即作品所具有的思想底蕴、文化底色、历史底气、现实底温、艺术底功、美学底线。所谓“度”,即散文诗要具备灵魂的高度、文化的深度、从容的气度、情感的温度、写作的难度、文体的法度。  一是攀登灵魂的高度,要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决定一个散文诗人能站多高、走多远的,是他思想的高度与深度。一个有思想的人
期刊
周鹏程来自川东北的大巴山,是我的老乡。对于很多人来说,巴中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但在我看来,它也是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巴中并不富裕,山高路远,好多地方还处于一种原始的状态,但巴中人无论是离开了的还是坚守着的,都对那片土地充满深情。  鹏程的家乡是大巴山中的通江县。通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区,关于通江的“红色”历史,很多诗人、作家都写过,在诗歌方面,梁上泉先生的作品可能影响最大。梁上泉的长诗《
期刊
无论是在诗歌的创作中,还是诗歌的阅读与欣赏中,诗歌的概括力似乎往往被人们忽略,甚至被遗忘了。诗歌的概括力首先源自于敏锐的洞悉与认知的自觉,而有了这样的洞悉与自觉,我们才能从细微中透视辽阔,从海底发现火焰,从一杯葡萄酒中窥见风暴。  没有个体经验就没有艺术,没有个体经验就没有诗歌。个体经验是艺术成为艺术的根本特征,是诗歌成为诗歌的前提。这些对于诗者来说都是常识,但个体经验仅仅是情绪与思考的最初的触点
期刊
基于陈小平放逐身心的诗性诉求和与之相匹配的在诗歌创作中经常出现且具有重要指征意义的词语,我认为围绕“意象”这个重要但并不过气的诗歌主体表征来分析他在创作中的演进不失为一种明智和有效的方式。本篇仅就诗人陈小平诗歌中那些反复出现的代表意象, “死亡”“飞鸟”“雪花”“神祗”进行解构,并以此作为研究陈小平诗歌文本的重要路径,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介入到他的诗歌“森林”中去。  死亡意象  古今中外众多诗歌
期刊
谈论自己的写作是一件颇为尴尬的事。说些有点硌人的内容,便很容易滑向带点傲慢意味的自我申辩(其实,没有谁在攻击你的写作),但如果所谈温润如玉,又实在没有动笔的必要(除了能满足所谓还在写作现场的虚荣)。也许那些诚恳的大牛人,可以在谈论中做得好一些,不过,那也许只是将“冒犯”做得不露声色吧。对于我等于写作而言还在途中甚至困惑丛生的的人而言,难道可以假借习得的点滴技艺,将自己伪装成已洞悉了写作的根本秘密的
期刊
我力量的匿藏地  似乎开着;我接近,然后它们关上  (威廉·华兹华斯《序曲》)  封  密封之物分布于走过的  道路两侧。树梢、头顶,  抽出白色细碎花束,  不能触碰,不可触碰。  白头翁,已活到怀疑记忆的  年龄,向着晚霞倦意地  卷回花束。当然,困境是  机缘,每一刻,你都被  锁进因抚摸而新鲜的隔离:  外人看上去像画上星辰,  它强壮,从来都是一个问题,  肉里酸涩,维持了安静。  那些
期刊
埋葬时间,不得不先从埋葬母亲说起。  白露为霜的凌晨,在老屋后侧的胡桑地里埋葬母亲。说是埋葬,其实棺木内躺着的只是母亲火化后残留的几两白骨。当我熟视无睹的黑色沃土被一层层挖开,挖到半人深时,我几乎被怔住了。从黑乎乎的地面挖下二三锹,是黄土,再挖下去二三锹,竟然又是掺满腐质物的黑乎乎黏土,墓坑里黑土黄土如此循环,层层叠叠像棉被一样铺开。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江淮冲积平原,其实我一点也没有真实亲近过,它的鬼
期刊
我们走了,天还在那儿蓝着,鹰还在那儿飞着,眺望四姑娘山的目光还在那儿停着……  ——题记  望天时,我就看见了那只鹰。  有多少鹰飞过了天空,雪山不会告诉我。  此刻,电脑屏幕上,我依然能从它倾斜着阳光与寂静的翅膀上,感觉到一只鹰自由俯冲于天地之间的快感。四姑娘山的迷雾已经散去,换一个角度看去,这只鹰正在四姑娘山上滑雪哪。  我更愿意叫四姑娘山的藏语名字:斯古拉山。  海拔越高的山,名字越好听:冈
期刊
这五首诗是哑石的组诗《匿藏地》的一部分。  这几首诗似乎有着某种明显的内在联系——当然,它们的内涵,大概是难以完全一目了然的。许多细节,那些私人化的经验,融合着时而迸发出的形而上玄思,像数学算式一样精密罗织在绵长的充满隐喻与象征的句子里。作为诗人经验之外的读者,我们能够从中知道些什么?细抠每个词句,来揣摩每首诗隐藏的含义吗?那样未免太“不解风情”。诗歌——尤其当代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当它首先作为
期刊
良 宵  昌 耀  放逐的诗人啊  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  这新嫁忍受的柔情蜜意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  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  但即使是这样的雨夜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  是的,全部属于我。  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  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  我的须髭如同箭毛,  而我的爱情却如夜色一样羞涩。  啊,你自夜中与我对语的朋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