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此时针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得到发展,也为了给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从“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有效结合一定的生活现象或案例”“进行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三方面出发来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媒体;生活
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无法参与教师准备的教学环节,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感受不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同时必须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而且要让学生在进行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内化自己的道德行为。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教师可以不再仅依靠一块黑板和一张嘴,而是可以拥有更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其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丰富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现在学生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他们会在互联网上接触大量参差不齐的信息,这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更加困难。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多媒体开展教学,及时为学生提供一定热点话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例如,在教学“维护国家利益”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公益广告(关于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看到的公益广告,说说公益广告主要是什么内容,作用是什么。针对接下来的教学,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有关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真实现状,让学生能够客观了解我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任由不良的媒体、个人无缘由地夸大、抹黑或者是无根据地盲目自信影响学生的认知。如此一来,教师就通过对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维护国家利益所需要做出的努力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客观认识到一些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引导学生更加热爱国家。
二、有效结合一定的生活现象或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生活。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来开展教学,才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共鸣,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而且结合一定的生活可以使学生产生丰富的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与生活紧密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并且将所学知识主动运用于生活中,以生活为鉴而主动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做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例如,在学习“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将生活化元素和素材体现在教学中。即教师可以将这样的生活事件引入课堂:有男子因为堵车而疯狂地按喇叭,甚至还下车打人。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阐述在看到此类新闻事件时的看法。有的学生说道:“堵车是十分常见的事,但由于个别人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而出现骂人、打人等行为均是不正确的,其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说明学生能够意识到情緒为生活带来的影响,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情绪的调节这一概念,使学生在这一生活实际事件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情绪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
三、进行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
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只需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内聆听教师的理论讲解。这虽然可以让学生产生一定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但道德行为才是判断一个人品德的关键,而道德行为的产生需要依托于一定的实践活动。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积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以丰富的实践体验来落实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目标,促使学生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例如,在“走进社会生活”一单元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社区服务,在自己生活的社区范围内担任义务劳动者,向社区物业与公共服务平台专业人才学习,体会这些社会服务工作者每天要处理的事务与问题,积极为社会服务,感受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补充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通过本轮义工体验,学生能够明确社会与自我的本质关系,了解亲近社会的具体含义,同时还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秩序,避免给社会服务工作人员添乱。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思考、反思、创新教学内容与方式,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产生共鸣与思考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在一定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做出符合规范甚至高尚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颜昌兴.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33.
[2]陈秋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48.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媒体;生活
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无法参与教师准备的教学环节,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感受不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同时必须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而且要让学生在进行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内化自己的道德行为。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教师可以不再仅依靠一块黑板和一张嘴,而是可以拥有更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其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丰富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现在学生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他们会在互联网上接触大量参差不齐的信息,这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更加困难。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多媒体开展教学,及时为学生提供一定热点话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例如,在教学“维护国家利益”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公益广告(关于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看到的公益广告,说说公益广告主要是什么内容,作用是什么。针对接下来的教学,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有关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真实现状,让学生能够客观了解我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任由不良的媒体、个人无缘由地夸大、抹黑或者是无根据地盲目自信影响学生的认知。如此一来,教师就通过对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维护国家利益所需要做出的努力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客观认识到一些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引导学生更加热爱国家。
二、有效结合一定的生活现象或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生活。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来开展教学,才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共鸣,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而且结合一定的生活可以使学生产生丰富的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与生活紧密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并且将所学知识主动运用于生活中,以生活为鉴而主动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做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例如,在学习“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将生活化元素和素材体现在教学中。即教师可以将这样的生活事件引入课堂:有男子因为堵车而疯狂地按喇叭,甚至还下车打人。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阐述在看到此类新闻事件时的看法。有的学生说道:“堵车是十分常见的事,但由于个别人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而出现骂人、打人等行为均是不正确的,其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说明学生能够意识到情緒为生活带来的影响,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情绪的调节这一概念,使学生在这一生活实际事件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情绪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
三、进行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
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只需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内聆听教师的理论讲解。这虽然可以让学生产生一定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但道德行为才是判断一个人品德的关键,而道德行为的产生需要依托于一定的实践活动。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积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以丰富的实践体验来落实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目标,促使学生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例如,在“走进社会生活”一单元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社区服务,在自己生活的社区范围内担任义务劳动者,向社区物业与公共服务平台专业人才学习,体会这些社会服务工作者每天要处理的事务与问题,积极为社会服务,感受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补充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通过本轮义工体验,学生能够明确社会与自我的本质关系,了解亲近社会的具体含义,同时还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秩序,避免给社会服务工作人员添乱。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思考、反思、创新教学内容与方式,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产生共鸣与思考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在一定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做出符合规范甚至高尚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颜昌兴.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33.
[2]陈秋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