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中国许多城市都成立了志愿者组织,在这些机构当中,志愿者的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志愿者的成功管理,关系着这些组织的健康发展,并与社会道德风气的提升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在人力资源的视角下对志愿者的组织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视角;志愿者;管理
随着各种大事件、大灾难的发生,志愿者队伍也在我国不断的发展壮大,逐渐在我国公共事务及公益事务中扮演者日益重要的角色。由于志愿者本身的高流动性和随机性,之前关于志愿者的专业化研究涉及较少,现有的关于志愿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于志愿者的价值取向分析及激励对策的研究。从以往的研究发现,对如何规范志愿者活动,如何有效的进行志愿者管理方面的研究还欠成熟。
一、基本概念与内涵
谈及志愿者管理,三个核心概念: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和志愿者。
志愿精神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愿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志愿精神支撑着志愿者,由于志愿者活动基本上没有报酬,即使有但也是很少量的薪酬,绝大多数志愿者都是因为有着奉献的精神、不求志愿报酬,来参加志愿活动,本着帮助他人、贡献自己力量的精神。
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化作行动的具体体现,志愿活动多种多样,志愿者自发地在志愿服务中,承担责任,彼此之间相互配合,不计报酬地为他人与社会提供服务。
志愿者,也被称为义工、志工,具有志愿精神,同时也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志愿者一般分为全职志愿者和临时志愿者。全职志愿者有固定薪酬,很多机构是需要全职志愿者正常上下班;而临时志愿者则是依托每一次的志愿服务进行活动,大多数都是具有无偿服务、助人为乐的特征。
二、人力资源视角下志愿者组织管理方法
(一)招募前的准备。在志愿者招募前,要先定位组织,组织需要什么样的志愿者,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制度建设是否适合招募志愿者。对于项目而言,也是如此,有经验的长期志愿者根据活动性质,进行对项目的定位,确定所需志愿者的范围。
(二)志愿者的定位。要明确所需招募的志愿者是什么类型,志愿者应该如何参与志愿服务,计划志愿者的服务具体内容,对志愿者的能力风格进行分配,让志愿者能够在活动中更好的发挥优势,完成项目。
(三)平等承诺。在组织当中,包括领导者、管理者、一般志愿者与临时志愿者,他们都是相互平等的,都可以相互沟通交流互助工作。对于临时招募的志愿者,组织往往都会让其能够在志愿服务当中发挥自主性,让他们有更多空间可以发挥自我的能力,为项目服务贡献能力。
(四)公开招募、择优录用。除了传统的招募过程,根据项目的具体特殊性,除了基本的专业能力考察外,还需要考察志愿者道德修养、志愿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成熟稳定等品质。在一些志愿活动中,如常见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学生经常要下乡活动,在整个活动中会遭遇一些困难,志愿者是否能够克服困难,是否能够坚持下去;另外,志愿者有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例如去敬老院,遇到老人突然发病,去到幼儿园,与孩童玩耍遇到的学生争执与冲突,志愿者是否能够成熟处理突发问题,这对于志愿者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在招募的过程中,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筛选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志愿者。
(五)教育与训练。对于招募的志愿者,都会进行教育与培训。志愿者经过指导与培训,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确定自己的义务与权利,熟悉组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经过训练,志愿者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培训的方式一般包括讲座、阅读、探讨、实地参观、观看录像、专题案例分析等,通过这样灵活的形式,志愿者能够快速清楚组织项目的目的,也能够明确自己在项目组织中的角色与定位。对于长期的全职志愿者,组织内部设有规章制度,对志愿者的日常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对于临时短期志愿者,组织一般不会有太多的约束,但无制度的约束管理,会让这些志愿者活动很容易打乱,没有系统性。部分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活动,如果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他们之后就会退出志愿服务,认为组织没有坚持初衷,一些志愿服务过于形式化,所以在对志愿者的教育与长期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六)协调与协助。在组织当中,志愿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协助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项目服务,都需要志愿者们进行配合。尤其是对于项目性的志愿服务,很多志愿者之前都相互不认识,也不清楚每个人的办事方式,因此在活动中,为避免冲突,就应该多沟通。很多志愿服务都是长期性的、周期性的,因此有很多志愿者都是有经验的,前辈可以在各方面对后辈进行指导,并且帮助新的年轻的志愿者成长更多,也让其能够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协助他人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协调与合作交流能力。
(七)及时记录。志愿服务,都是在帮助他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对于志愿者本身,也是他们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具体体现。志愿者的活动记录、成长记录与个人总结都会对之后的志愿服务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非志愿者看到这些文献资料也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整个活动的流程与进程,久而久之,对于机构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文献或者图片资料,也可以经过制作宣传志愿服务,吸引广大社会成员参与其中。
(八)鼓励和重用。在组织当中,全职志愿者的工资都相对较低,对于留住长期志愿者应当有物质方面的鼓励,但更多的还是关注在精神鼓励方面。对于临时志愿者,很多都是大学在校生,大学在校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首先也是为了锻炼自己,奉献自己、帮助他人,他们也想在志愿服务当中收获更加真实朴实的自己,因此对于这类短期志愿者,精神上的鼓励相当重要,同时,在一些服务中,也应该有适当的授权、放权,让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放手一搏。
(九)提供必要的经费。毫无疑问,志愿活动需要必要的经费进行管理志愿者,全职志愿者需要固定薪酬,而相对于临时志愿者,也需要提供必要车费、膳宿补贴等。尽管经费很少,但也能为很多生活收入水平低的志愿者提供了参与志愿服务的必要条件。充足经费还体现在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充足方面,经费充裕对于各项活动的开展都是更有积极意义。
(十)志愿者队伍的储备与保留
相对于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和培养,对志愿者队伍的保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关系到组织规模的扩展和组织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可以节省组织消耗在对志愿者进行培养方面的各种成本,也可以提高公众对組织的认可程度。对志愿者队伍的保留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激励措施来进行:
首先,是对志愿者及其工作的认同和尊重,愿意让其承担更重要的工作。应当将志愿者看做组织的核心资源,而不仅仅是将其当做“义工”“免费提供劳动的人”,充分尊重志愿者的工作,提高志愿者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长期为组织服务成为可能。其次,还要为志愿者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充分参与到组织中来。这些参与机会包括对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向组织进行反馈,与组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存在的隐患。还包括让志愿者参与到组织日常建设和重要决策的制定过程,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志愿者的聪明才智。最后,对志愿者的激励可以采用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在组织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激发其奉献社会的动力。另外,可以给与志愿者工作一定的物质报酬。物质报酬不作为其志愿工作的劳动报酬,而是作为一种组织对志愿者的激励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给志愿者提供一定的伙食费、交通费等以维持志愿者的基本生活,减轻志愿者的负担。
三、结语
志愿者组织的核心就是志愿者,志愿者的管理关系着组织的发展。志愿者作为志愿者组织发展中一个独特的人力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对组织带来很大的收益。组织只有重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注重对志愿者能力的提高,才能不断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胡蓉.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2]孙金旭.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D].山东大学,2006.
[3]张文静.中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8.
[4]李明惠.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
[5]郭泽保.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管理与开发[J].华东经济管理,2009,04.
关键词:人力资源视角;志愿者;管理
随着各种大事件、大灾难的发生,志愿者队伍也在我国不断的发展壮大,逐渐在我国公共事务及公益事务中扮演者日益重要的角色。由于志愿者本身的高流动性和随机性,之前关于志愿者的专业化研究涉及较少,现有的关于志愿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于志愿者的价值取向分析及激励对策的研究。从以往的研究发现,对如何规范志愿者活动,如何有效的进行志愿者管理方面的研究还欠成熟。
一、基本概念与内涵
谈及志愿者管理,三个核心概念: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和志愿者。
志愿精神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愿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志愿精神支撑着志愿者,由于志愿者活动基本上没有报酬,即使有但也是很少量的薪酬,绝大多数志愿者都是因为有着奉献的精神、不求志愿报酬,来参加志愿活动,本着帮助他人、贡献自己力量的精神。
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化作行动的具体体现,志愿活动多种多样,志愿者自发地在志愿服务中,承担责任,彼此之间相互配合,不计报酬地为他人与社会提供服务。
志愿者,也被称为义工、志工,具有志愿精神,同时也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志愿者一般分为全职志愿者和临时志愿者。全职志愿者有固定薪酬,很多机构是需要全职志愿者正常上下班;而临时志愿者则是依托每一次的志愿服务进行活动,大多数都是具有无偿服务、助人为乐的特征。
二、人力资源视角下志愿者组织管理方法
(一)招募前的准备。在志愿者招募前,要先定位组织,组织需要什么样的志愿者,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制度建设是否适合招募志愿者。对于项目而言,也是如此,有经验的长期志愿者根据活动性质,进行对项目的定位,确定所需志愿者的范围。
(二)志愿者的定位。要明确所需招募的志愿者是什么类型,志愿者应该如何参与志愿服务,计划志愿者的服务具体内容,对志愿者的能力风格进行分配,让志愿者能够在活动中更好的发挥优势,完成项目。
(三)平等承诺。在组织当中,包括领导者、管理者、一般志愿者与临时志愿者,他们都是相互平等的,都可以相互沟通交流互助工作。对于临时招募的志愿者,组织往往都会让其能够在志愿服务当中发挥自主性,让他们有更多空间可以发挥自我的能力,为项目服务贡献能力。
(四)公开招募、择优录用。除了传统的招募过程,根据项目的具体特殊性,除了基本的专业能力考察外,还需要考察志愿者道德修养、志愿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成熟稳定等品质。在一些志愿活动中,如常见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学生经常要下乡活动,在整个活动中会遭遇一些困难,志愿者是否能够克服困难,是否能够坚持下去;另外,志愿者有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例如去敬老院,遇到老人突然发病,去到幼儿园,与孩童玩耍遇到的学生争执与冲突,志愿者是否能够成熟处理突发问题,这对于志愿者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在招募的过程中,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筛选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志愿者。
(五)教育与训练。对于招募的志愿者,都会进行教育与培训。志愿者经过指导与培训,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确定自己的义务与权利,熟悉组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经过训练,志愿者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培训的方式一般包括讲座、阅读、探讨、实地参观、观看录像、专题案例分析等,通过这样灵活的形式,志愿者能够快速清楚组织项目的目的,也能够明确自己在项目组织中的角色与定位。对于长期的全职志愿者,组织内部设有规章制度,对志愿者的日常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对于临时短期志愿者,组织一般不会有太多的约束,但无制度的约束管理,会让这些志愿者活动很容易打乱,没有系统性。部分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活动,如果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他们之后就会退出志愿服务,认为组织没有坚持初衷,一些志愿服务过于形式化,所以在对志愿者的教育与长期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六)协调与协助。在组织当中,志愿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协助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项目服务,都需要志愿者们进行配合。尤其是对于项目性的志愿服务,很多志愿者之前都相互不认识,也不清楚每个人的办事方式,因此在活动中,为避免冲突,就应该多沟通。很多志愿服务都是长期性的、周期性的,因此有很多志愿者都是有经验的,前辈可以在各方面对后辈进行指导,并且帮助新的年轻的志愿者成长更多,也让其能够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协助他人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协调与合作交流能力。
(七)及时记录。志愿服务,都是在帮助他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对于志愿者本身,也是他们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具体体现。志愿者的活动记录、成长记录与个人总结都会对之后的志愿服务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非志愿者看到这些文献资料也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整个活动的流程与进程,久而久之,对于机构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文献或者图片资料,也可以经过制作宣传志愿服务,吸引广大社会成员参与其中。
(八)鼓励和重用。在组织当中,全职志愿者的工资都相对较低,对于留住长期志愿者应当有物质方面的鼓励,但更多的还是关注在精神鼓励方面。对于临时志愿者,很多都是大学在校生,大学在校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首先也是为了锻炼自己,奉献自己、帮助他人,他们也想在志愿服务当中收获更加真实朴实的自己,因此对于这类短期志愿者,精神上的鼓励相当重要,同时,在一些服务中,也应该有适当的授权、放权,让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放手一搏。
(九)提供必要的经费。毫无疑问,志愿活动需要必要的经费进行管理志愿者,全职志愿者需要固定薪酬,而相对于临时志愿者,也需要提供必要车费、膳宿补贴等。尽管经费很少,但也能为很多生活收入水平低的志愿者提供了参与志愿服务的必要条件。充足经费还体现在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充足方面,经费充裕对于各项活动的开展都是更有积极意义。
(十)志愿者队伍的储备与保留
相对于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和培养,对志愿者队伍的保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关系到组织规模的扩展和组织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可以节省组织消耗在对志愿者进行培养方面的各种成本,也可以提高公众对組织的认可程度。对志愿者队伍的保留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激励措施来进行:
首先,是对志愿者及其工作的认同和尊重,愿意让其承担更重要的工作。应当将志愿者看做组织的核心资源,而不仅仅是将其当做“义工”“免费提供劳动的人”,充分尊重志愿者的工作,提高志愿者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长期为组织服务成为可能。其次,还要为志愿者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充分参与到组织中来。这些参与机会包括对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向组织进行反馈,与组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存在的隐患。还包括让志愿者参与到组织日常建设和重要决策的制定过程,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志愿者的聪明才智。最后,对志愿者的激励可以采用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在组织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激发其奉献社会的动力。另外,可以给与志愿者工作一定的物质报酬。物质报酬不作为其志愿工作的劳动报酬,而是作为一种组织对志愿者的激励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给志愿者提供一定的伙食费、交通费等以维持志愿者的基本生活,减轻志愿者的负担。
三、结语
志愿者组织的核心就是志愿者,志愿者的管理关系着组织的发展。志愿者作为志愿者组织发展中一个独特的人力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对组织带来很大的收益。组织只有重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注重对志愿者能力的提高,才能不断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胡蓉.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2]孙金旭.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D].山东大学,2006.
[3]张文静.中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8.
[4]李明惠.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
[5]郭泽保.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管理与开发[J].华东经济管理,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