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课堂的重要目标。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引了班级管理的方向,促使班主任关注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学会做自己的“先生”。学生自主管理中,教师起着引导的关键作用,指引学生去挖掘自身管理潜质,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制定计划,帮助学生慢慢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学生的自主管理作为教育阶段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也是教育的本质体现。本文主要是探究初中阶段班主任如何提高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希望能对相关初中教学工作者有良好的帮助和启发作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学生自主管理;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班主任对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工作总结了经验,进一步探索新的班级管理形式。学生的自主管理需要班主任组织和指导,让学生正确参与进班级的各项工作,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帮助他们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时,需要明确几条选择:第一学生的自主管理不等于教师完全置身事外;第二,自主管理是多方面的管理,不是仅仅局限在纪律、卫生等工作;第三,自主管理是学生全体对自身的管理,并不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接下来本人将联系管理经验,谈一谈体会。
一、构建和谐高效班级班干部体系
和谐高效的班干部团体起着“火车头”的作用,可以带领班级的发展。所以,首先班主任可以在学生中挑选具有班级集体意识、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同时征集全体学生的意见,然后建立班干部领导团体。在初期,班主任要尽量具体指导班干部工作,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而且,在展开一系列班委组织的活动时,班主任要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班干部团体经过时间的磨炼,会慢慢变得成熟起来,这个时候班主任要学会“放手”,为学生创造成宽阔的活动空间。
例如,班级内以什么样的形式选出学生去参加学校的诗歌朗誦比赛等活动,班委和学生们开会内容怎么样布置,过程怎样安排,班主任就可以“省心”地让文艺委员去组织活动,然后听班干部的工作汇报。这样不仅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还锻炼了班干部团体的工作组织能力。
二、制定明确条理的班级规定
有纪律的班集体背后必然有班级规定条例。初中学生处于叛逆期,需要一些明确的制度规定去帮助他们约束自身行为,因此,制定明确的、有条理的班规是必不可少的。制定班规需要全体同学参与,共同商定班规内容,做到每个人都认可,这样才能发挥班规维护班级秩序的作用。其次,制定班规也需要符合一些列法律规定,不做体罚、罚款等不合理的要求。而且,班规的制定也不能过于苛刻,尽量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让学生的自主管理更加自觉。
例如,针对课间操等规定,可以允许身体情况不允许的学生不参加,对于懒惰、故意不参加课间操活动的同学做出通报批评和处罚。对于一些参与学校活动积极的学生,还可以制定奖励规定。总之,班规一定要奖罚分明,让督促和鼓励两方面作用都有所体现。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小组模式
科学合理的班级小组有利于学生的高效自主管理。一个班级学生可能多达几十个,这样学生自主管理会具有难度,但是小组会将学生分开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也容易实施落实。小组分组需要班主任去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思想觉悟等方面,尽量建立小组内部优势互补的小组,为学生建立一个个自主管理“小平台”。这样的小组形式有利于学生合作管理,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方面,小组内部的组员不同优势都可以得到体现。
例如,在进行期末考试复习的时候,小组里可能有的学生擅长数学,有的学生数学较差,这个时候组员的优势互补模式就可以发挥作用。而且,小组的形式,还可以让班级卫生值日分组更好管理,每个小组负责一天,人数更加固定,交接也比较方便。
四、阶段性班级、小组评价和反思体制
阶段性的评价反思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商讨,制定一个班级管理评价的时间间隔,比如一周一小总,一月一大结,然后固定下来,定期去总结和反思。其中违规学生和获奖学生的登记需要交由纪律委员去管理,然后定期向班主任老师汇报。
例如,优秀班干部、优秀小组、优成绩优秀学生、优秀组长等称号,可以在开会和家长会时进行公布。这样的体制主要是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进行监督和鼓励,让学生保持自主管理的热情。而且,在阶段性反思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都能看到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从而更好地改正和提高。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从“面面俱到”到“学会放手”,给学生广阔的自我管理空间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多方面素质。要促使树立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不仅学习到学科知识,还能掌握适应社会的能力技巧,真正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合格学生。
参考文献:
[1]王保存,张彬.班级自主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可行性[J].亚太教育,2015,(27):203-204.
[2]曾春燕.让人本之光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174-174.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学生自主管理;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班主任对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工作总结了经验,进一步探索新的班级管理形式。学生的自主管理需要班主任组织和指导,让学生正确参与进班级的各项工作,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帮助他们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时,需要明确几条选择:第一学生的自主管理不等于教师完全置身事外;第二,自主管理是多方面的管理,不是仅仅局限在纪律、卫生等工作;第三,自主管理是学生全体对自身的管理,并不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接下来本人将联系管理经验,谈一谈体会。
一、构建和谐高效班级班干部体系
和谐高效的班干部团体起着“火车头”的作用,可以带领班级的发展。所以,首先班主任可以在学生中挑选具有班级集体意识、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同时征集全体学生的意见,然后建立班干部领导团体。在初期,班主任要尽量具体指导班干部工作,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而且,在展开一系列班委组织的活动时,班主任要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班干部团体经过时间的磨炼,会慢慢变得成熟起来,这个时候班主任要学会“放手”,为学生创造成宽阔的活动空间。
例如,班级内以什么样的形式选出学生去参加学校的诗歌朗誦比赛等活动,班委和学生们开会内容怎么样布置,过程怎样安排,班主任就可以“省心”地让文艺委员去组织活动,然后听班干部的工作汇报。这样不仅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还锻炼了班干部团体的工作组织能力。
二、制定明确条理的班级规定
有纪律的班集体背后必然有班级规定条例。初中学生处于叛逆期,需要一些明确的制度规定去帮助他们约束自身行为,因此,制定明确的、有条理的班规是必不可少的。制定班规需要全体同学参与,共同商定班规内容,做到每个人都认可,这样才能发挥班规维护班级秩序的作用。其次,制定班规也需要符合一些列法律规定,不做体罚、罚款等不合理的要求。而且,班规的制定也不能过于苛刻,尽量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让学生的自主管理更加自觉。
例如,针对课间操等规定,可以允许身体情况不允许的学生不参加,对于懒惰、故意不参加课间操活动的同学做出通报批评和处罚。对于一些参与学校活动积极的学生,还可以制定奖励规定。总之,班规一定要奖罚分明,让督促和鼓励两方面作用都有所体现。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小组模式
科学合理的班级小组有利于学生的高效自主管理。一个班级学生可能多达几十个,这样学生自主管理会具有难度,但是小组会将学生分开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也容易实施落实。小组分组需要班主任去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思想觉悟等方面,尽量建立小组内部优势互补的小组,为学生建立一个个自主管理“小平台”。这样的小组形式有利于学生合作管理,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方面,小组内部的组员不同优势都可以得到体现。
例如,在进行期末考试复习的时候,小组里可能有的学生擅长数学,有的学生数学较差,这个时候组员的优势互补模式就可以发挥作用。而且,小组的形式,还可以让班级卫生值日分组更好管理,每个小组负责一天,人数更加固定,交接也比较方便。
四、阶段性班级、小组评价和反思体制
阶段性的评价反思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商讨,制定一个班级管理评价的时间间隔,比如一周一小总,一月一大结,然后固定下来,定期去总结和反思。其中违规学生和获奖学生的登记需要交由纪律委员去管理,然后定期向班主任老师汇报。
例如,优秀班干部、优秀小组、优成绩优秀学生、优秀组长等称号,可以在开会和家长会时进行公布。这样的体制主要是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进行监督和鼓励,让学生保持自主管理的热情。而且,在阶段性反思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都能看到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从而更好地改正和提高。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从“面面俱到”到“学会放手”,给学生广阔的自我管理空间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多方面素质。要促使树立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不仅学习到学科知识,还能掌握适应社会的能力技巧,真正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合格学生。
参考文献:
[1]王保存,张彬.班级自主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可行性[J].亚太教育,2015,(27):203-204.
[2]曾春燕.让人本之光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