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创建一个生机勃勃的地理课堂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教学中的导入策略,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心里特征 地理课堂导入 方法探析
课堂导入即教师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或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题过程。下面,笔者就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并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和一些成功的案例做以下几点探析:
一、多媒体教学导入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在教学媒体,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案例1.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导入一段“地球运动”的解说视频,将抽象的地球空间运动直观的呈现出来,这动感画面及声音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积极迅速的完成了老师给出的学习任务。
案例2.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观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并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第28页图7.3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第14页的读图连线题。学生对仰观大金塔等景观图片所属的国家脱口而出,同时也对东南亚的国家有了初步印象。
案例3.在讲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时,教师导入歌曲《美丽北京》的自制视频,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让学生在激情澎湃中观察、思考并回答:赤橙黄绿青蓝紫,谁能代表北京城?学生跃跃欲试,学习热情高涨。有声有色的北京不仅带来震撼的视听效果,而且用不同的颜色来渗透了北京的自然与文化特点,教学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二、生活性导入
地理教学若从生活经验出发,能更好的激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其综合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从而更好的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这也正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案例1.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日本文化,如服装、饮食、文化等。在认识日本饮食文化时,把目光聚焦于寿司:轻“吃货”们说说寿司使用的食材有哪些?为什么?教师发现学生们跃跃欲试。学生其中不可或缺的两样食材是:海苔和稻米。教师设疑:同学们推测日本人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中?学生七嘴八舌后,教师将课堂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等。
案例2.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时,教师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每日三餐的的饮食特点,再将其与图片“欧洲人的餐桌”作比较,并综合思考:人的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从而教师将学生引入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的探究。这些问题浅显易懂,贴近生活,几乎每位同学都有能力回答,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案例3.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时,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全文后思考:中东不稳定的原因有哪些?几分钟后,学生便胸有成竹,或抢答或补充的回答出以这几个要点:中东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中东水资源匮乏;宗教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问多答,轻松愉快。
三、实践性导入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更具体更快更深刻。
案例1: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之前,教师布置学生带一盒单色的彩泥来。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捏出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常见的地表形态。“假设桌面是海平面,尺子上的一厘米代表高度100米,那么这些不同地形类型的海拔分别是多少?”教師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动手并给出答案。从而顺其自然的引入海拔及相对高度等概念的学习。
案例2: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及气温的分布》前,教师组织部分学生通过手机的APP(墨迹天气)记录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教师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分别在一天中的7时、12时、14时、17时站在旗杆下观察自己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教师通过多媒体将这些整理后的资料作为课堂导入展示在学生面前,并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思考并总结,学生看着自己同学的作品能不“津津乐道”吗?
案例3: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之前,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根据教材第81页表3.2所列项目调查家乡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另一组学生按照教材第82页表3.3所列项目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并制定家庭节水计划。课堂导入中,教师用一两张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表及照片进行启发:我们的水怎么了?我们有多少水?进而师生共同认识我国水资源现在。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可以引用一些较传统的导入方法,如“开门见山”导入法、复习法、引述法、谜语、诗歌、漫画等。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写道:“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写作当如此,一堂课要引人入胜,有声有色也不例外,那么让我们以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来拉开它的序幕吧。
参考文献: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陈学斌.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S2期
[2]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J].周海燕.名师在线2019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生心里特征 地理课堂导入 方法探析
课堂导入即教师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或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题过程。下面,笔者就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并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和一些成功的案例做以下几点探析:
一、多媒体教学导入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在教学媒体,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案例1.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导入一段“地球运动”的解说视频,将抽象的地球空间运动直观的呈现出来,这动感画面及声音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积极迅速的完成了老师给出的学习任务。
案例2.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观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并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第28页图7.3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第14页的读图连线题。学生对仰观大金塔等景观图片所属的国家脱口而出,同时也对东南亚的国家有了初步印象。
案例3.在讲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时,教师导入歌曲《美丽北京》的自制视频,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让学生在激情澎湃中观察、思考并回答:赤橙黄绿青蓝紫,谁能代表北京城?学生跃跃欲试,学习热情高涨。有声有色的北京不仅带来震撼的视听效果,而且用不同的颜色来渗透了北京的自然与文化特点,教学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二、生活性导入
地理教学若从生活经验出发,能更好的激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其综合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从而更好的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这也正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案例1.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日本文化,如服装、饮食、文化等。在认识日本饮食文化时,把目光聚焦于寿司:轻“吃货”们说说寿司使用的食材有哪些?为什么?教师发现学生们跃跃欲试。学生其中不可或缺的两样食材是:海苔和稻米。教师设疑:同学们推测日本人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中?学生七嘴八舌后,教师将课堂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等。
案例2.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时,教师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每日三餐的的饮食特点,再将其与图片“欧洲人的餐桌”作比较,并综合思考:人的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从而教师将学生引入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的探究。这些问题浅显易懂,贴近生活,几乎每位同学都有能力回答,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案例3.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时,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全文后思考:中东不稳定的原因有哪些?几分钟后,学生便胸有成竹,或抢答或补充的回答出以这几个要点:中东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中东水资源匮乏;宗教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问多答,轻松愉快。
三、实践性导入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更具体更快更深刻。
案例1: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之前,教师布置学生带一盒单色的彩泥来。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捏出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常见的地表形态。“假设桌面是海平面,尺子上的一厘米代表高度100米,那么这些不同地形类型的海拔分别是多少?”教師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动手并给出答案。从而顺其自然的引入海拔及相对高度等概念的学习。
案例2: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及气温的分布》前,教师组织部分学生通过手机的APP(墨迹天气)记录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教师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分别在一天中的7时、12时、14时、17时站在旗杆下观察自己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教师通过多媒体将这些整理后的资料作为课堂导入展示在学生面前,并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思考并总结,学生看着自己同学的作品能不“津津乐道”吗?
案例3: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之前,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根据教材第81页表3.2所列项目调查家乡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另一组学生按照教材第82页表3.3所列项目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并制定家庭节水计划。课堂导入中,教师用一两张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表及照片进行启发:我们的水怎么了?我们有多少水?进而师生共同认识我国水资源现在。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可以引用一些较传统的导入方法,如“开门见山”导入法、复习法、引述法、谜语、诗歌、漫画等。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写道:“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写作当如此,一堂课要引人入胜,有声有色也不例外,那么让我们以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来拉开它的序幕吧。
参考文献: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陈学斌.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S2期
[2]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J].周海燕.名师在线201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