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声演文 以诚会人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散文,更应借助于朗读这种教学形式。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论述了散文教学中朗读的三个层次:示范朗读,整体感知;朗读指导,体悟语言;重点鉴赏,读出自己。
  【关键词】散文 朗读 教学 层次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把钥匙。古人云:“夫缀文者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学习过程既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体验、个性张扬的过程。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体悟,与言语对象发生情感共鸣,体味其中的独特之处,才能准确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我一直信奉:课文教学的方案是教师自己“读”出来的,要找到自己动情的“原始心理历程”。尤其是自己读出了心得之后,教学才可以得心应手。特别是对于散文,我觉得朗读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意境,感受文字中的诗情画意,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深情,从而更深刻地感悟人生和生命,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领悟能力。因此,在散文朗读教学的实践中,我把重心放在学生对文章的朗读感悟上,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朗读教学分为三个层次。
  一、示范朗读,整体感知
  老师真情投入地示范朗读,是对学生心灵、情感的第一次冲击。散文贵在读,通过读才能体会散文的感情、艺术。在初读课文时,学生需要整体感知,初步感悟课文内容,这时适宜采用范读的方法。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能使学生深受感染,使他们马上产生朗读的热情,从而情不自禁地随着老师地朗读走进文章,感悟文字。
  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时,考虑到学生仅仅靠预习,还无法体会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我就采用了配乐范读的形式,带他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小屋,先给他们创设一个美的意境,然后再慢慢品味。老师率先垂范,能使师生心灵更贴近,感情更融洽。课堂教学,既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学习对话,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后,大部分时间,磁带或光盘就代替了老师的范读。但是,名家的朗读录音,即便是无与伦比,也是远距离的,听其声而不见其人,而课堂是近距离的,师生是面对面的,这时教师的范读就更具亲切感。老师的示范,无形之中给予学生榜样力量的激励,从而使他们有信心完成后面的朗读练习。
  二、朗读指导,体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早在60多年前,就曾经批评过“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的教学弊病,并告诫语文教师:“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叶老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将自己对作品精华的理解和感受“读”给学生听,并且引领他们反复朗读,直到读出一点真实的“感觉”来。只有具有这样的学习语言的教学过程,才是没有丢掉语文的本色。所以说鉴赏语言的最好方法还是朗读。
  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重点欣赏月色下的荷塘这一段时,我让学生进行朗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位学生开始读,但是声音很小,而且读得很快。
  “同学们,他读得怎么样?”我问。
  大家摇头。我提问一位同学:“你具体说说。”
  这位同学说:“他读得太快了。读得没有感觉,没有读出意境。”
  “说得非常好,没有感觉,”我说,“要有感觉,就要融入其中,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地流淌出来。下面我们请这位同学给大家示范一下。”我带的是音乐班,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错,而这位同学很适合读这类优美的写景散文,所以我让她来示范。
  这位同学的朗读,吐字清晰,加上她圆润的音色,给人一种悠扬悦耳的艺术美感,而且很有感情。读完之后,全班同学热烈地鼓掌,我也忍不住为她喝彩,同时问学生这次的朗读好在哪。
  “听了她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了。”“听起来很美,好象他就在荷塘边,向我们介绍荷塘。”学生七嘴八舌地说。
  “好,大家既然能体会到这一点,现在就再大声朗读一遍吧!”这时的学生们,已有了强烈的朗读欲望,就声情并茂地地读了起来。而我这一课品读美文的教学目标也因此得以实现。
  我觉得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朗读指导不应只限于读音准确,读得流利,而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技巧,读出美感。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应该如古人所说的:“声转于吻,玲珑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也就是说,声音流转于唇吻之间,像敲击玉石一样,发出玲珑的声响;文辞听到耳朵里,像摇动玉珠一样,韵调柔和而圆滑,给人一种美感。由优美的声音带来对文章的更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朗读的最终目标。因此,必须教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特别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形成节奏与张力,流利畅达,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三、重点鉴赏,读出自己
  《文心雕龙》云:“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可以说,“情”是散文生命的第一要素,课堂上如果没有反复的朗读,就无法走进作者的情感空间,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作者抒发心声,情不自禁地要吟诵、要歌唱、要手舞足蹈,而我们在真正领会到作者思想感情后,要再现作者的全部思想感情,也只有通过朗读。因此,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
  怎样来再创造呢?我觉得就是要读出自己。与作者对话,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并能联系自身实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学习《我与地坛》一文时,我就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找最能打动自己的语句,深情地朗读,并结合自己和母亲之间的事谈一谈自身的感受。学生找出很多句子并谈了自己的感受: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为儿子担心却不让儿子知道,自己承担了所有的苦难。让我想起家里无论发生再大的事,妈妈都不让我知道,害怕影响我的学习……”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母亲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的儿子担心,一件小事却看到了伟大的母爱。我的妈妈也是这样,很为我操心却又害怕给我负担,但我有时还冲她发脾气,回想起来很后悔……”学生哽咽了。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走到哪儿,母爱就跟随到那儿,母爱是无处不在的。”
  最后我做了总结:说得很好,“我”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爱是深沉的、含蓄的。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不要等到失去才去体会珍贵,好好地爱我们的母亲吧。
  这节课很多学生都流眼泪了,为史铁生,也为自己。这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所以都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进而感受到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恩情。所以,散文朗读中,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出自己,通过以声演文、以心悟意、以诚会人,由读文本到读出自己,无疑是朗读的一种飞跃。
  阅读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是心灵感悟的过程,将阅读视为心灵之间的会晤,利用课堂教学的条件,让学生去发现散文中的美,享受散文中的美。虽然对于不同的文章采用的朗读的方式不同,但也存在相通的地方。如果能灵活地按照上述的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二十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巧妙地将议论文比喻成一个曲线玲珑的美女,推出了一种新鲜的作文方法——“美女”作文法,给议论文结构的安排新的启示。  【关键词】结构;曲线玲珑    近年来,高考中议论性散文很受阅卷人青睐,而中学生最大的苦恼是文章的布局掌控不好,不是一味的大段,就是全是两三行的小段,让人顿生单调之感。在此给大家介绍一种新鲜的作文方法——“美女”作文法。  “美女”作文法的基本步骤是:靓观点(美女头部)、
语文教学须有全局在胸,又须于细微处著功夫,恰如进入巍峨的宫殿中,既要见全体的宏伟,更须看那一雕梁一画栋的绚丽。《林黛玉进贾府》(以下简称《林》)是高中经典课文,我在教《林》一文时,略过追魂摄魄、传神写心的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采用剑走偏锋的方法,仔细涵咏隐藏在人物语言后的多层次内涵,从贾府环境对林黛玉的影响入手来剖析林寄人篱下的性格心理形成原因及影响。今将教学过程展示一端,不揣粗鄙,以期求教于方家。
9月下旬的一天,我曾到鼓楼区教研室负责承办的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讲座,一到那里,就听说头一天请五十中李老师就《老王》上了一节研究课,非常成功。由于我曾在外市的一所学校听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自己也曾在某些场合谈过这篇课文,并写了一篇短文,立即来了兴趣,问了区教研室顾敏老师两个问题:其一,教者有没有抓住末段“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一句?答案是肯定的:抓住了。而且从它切入:其二,教者有没有
【摘要】想象力在学生学习和理解外国小说作品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想象力,学生可以把作品的画面拼接起来,可以把作者的意识贯穿起来。通过想象,学生可以更深地体会作品的意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主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学习外国小说作品。  【关键词】想象 理解 小说 思想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的第一单元,所选文本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
【摘要】高考作文,考生要注重炼字、选词,要用恰当的修辞、文体和事例来准确表达。  【关键词】作文;炼字;选词;文体;修辞;举例    高考作文,在认真审题,正确立意,合理布局谋篇之后,就要依据中心准确地表达思想。准确表达,能给高考作文绘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一字生辉    古人写诗填词作赋,讲究炼字。贾岛曾因在路上一边吟诗一边斟酌用“推”好还是用“敲”妙而冲犯韩愈;齐己因郑谷将“前村深雪
【摘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几种朗读方式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朗读 语言 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呤诗也会呤”。这些成功的读书经验告诉我们多读、熟读、悟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会读,才能使学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吸取语文素养,掌握
摘 要:城市—工业化主导的世界正在渐渐走向衰败,如果坐视不管,这个衰败将是灾难性的,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需要融合农耕主义和工业-市场化系统二者之长。农耕思维和工业思维的结合意味着需要实证的、专业化的科学世界与整体的、伦理的、经验的、负责任的农耕世界这两种不同认知方式的融合。农耕思维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整合的能力,重新发现农耕主义不只意味著在边缘改良或修补,而是要唤醒人们彻底反思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以及
【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对教学的静态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预设要有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才能有利于把握动态的生成。而实施动态生成的主要方法有:质疑生成、拓展生成、出错生成、偶发生成等。只有精心预设,动态生成,才能构建起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预设;生成;语文教学;和谐课堂    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结果。
[摘要]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中之重,在高三语文复习过程中,如何指导学习科学训练,提高作文水平,是保证学生考出好成绩的关键,本文论述了作文复习备考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考语文 作文教学 复习备考    高三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但作文作为高考中分值占比最高的一块,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认为。除平时的阅读积累外,每周至少要有两堂课的时间用在具体的作文写作与指导上。如果时间上得到保证。再加上指导训练
【摘 要】白居易、元稹的诗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他们的友谊是在酬答诗文中建立起来的,苏教版高中教材中《寄元九》和《得乐天书》就是很好的明证。  【关键词】文人相“亲” 白居易 元稹    白居易、元稹在政治态度和创作方向上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为唐朝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白居易和元稹却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