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对教学的静态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预设要有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才能有利于把握动态的生成。而实施动态生成的主要方法有:质疑生成、拓展生成、出错生成、偶发生成等。只有精心预设,动态生成,才能构建起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预设;生成;语文教学;和谐课堂
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结果。因此,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重视,是一种灌输学习;如果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就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学生的主体性被重视;如果在预设、预设生成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即动态生成),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在主动思考,这样的学习是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只有重视预设与生成,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一、精心预设,提供生成空间
1.预设要有针对性。相对而言,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针对性的预设,以引起学生认知的突破、心理的变化、情感的波动、求知的欲望。如在教学《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题目:母亲为了儿子,默默地付出,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一细节?这一问题将教学内容指向了学生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在默默地呵护着我们,那么让你感受最深的有哪些情景?几个题目使学生完全沉浸在了对伟大母爱的感情中。这种有针对性的预设,让学生有感而发,推动了课堂资源的过程生成。
2.预设要有开放性。生成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是不期而遇的。因此,预设要有开放性,给生成以时间和空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课堂上的一切都预设在内,把“意外情况”、“节外生枝”等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斥,生成自然也就没了立锥之地。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目前许多优秀教师都倡导和实行粗线条的板块或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如在教学《祝福》这篇小说时,我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到底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学生结合课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是祥林嫂的婆婆害死的;有的学生认为是鲁四老爷害死的;有的学生认为是柳妈害死的;也有的学生认为是封建礼教害死的……这就是预设的开放性带来了结果的多样性,通过辩难、引证,最后使问题趋于明确,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预设要有可变性。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预见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如在教学《边城》这一课时,分析好文章想对“湘西的人性美、人情美”这一主旨作总结时,学生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她深深为边城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所打动,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她不能理解边城的人性皆美,最后却还是成了一场悲剧。因些,接下来的内容就变成讨论“善的悲剧”这一主题。讨论后发现:“善的悲剧”既是误会的悲剧,也是命运的悲剧。边城人的孤独造成了误会,孤独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的痛苦;小说还表现了命运的无常与无奈,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存在悲剧感的深沉思考,让小说有了深邃的文化品格。正是由于预设的可变性,使得课堂变得极具现场性与生成性,使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切!
二、动态生成,构建和谐课堂
1.质疑生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问难,而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就“文中马克思提出了哪些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讨论。根据课前的预设:应是马克思提出了“四点原则”:①与父母商量;②冷静权衡所选职业的利弊;③不能藐视自己的身体素质情况;④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但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了预设外的一条:“应考虑到我们已有的社会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确实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在100多年前,17岁的马克思居然会像当今中国社会中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自己有多少“社会关系”。但我并没有回避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没有轻易地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要求学生找出观点的文章出处。结果文中第8小节,马克思果然有这样的文字:“……我们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合适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他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可见学生的理解是正确的,显然通过讨论,解决了学生的疑问,也成为了新的教学资源。
2.拓展生成。教师应充分思考,拓展课文中值得延伸的地方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找到拓展学生的地方,设计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或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拓展,激发想象,引发思考,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这种课文内容的拓展就是教学生成的一种方法。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有学生即时提出这样的疑问:“《荷塘月色》仅仅是描写景色吗?这篇文章的背后又发生了什么?”在等学生发表了见解之后,随机介绍政治说、家庭说、思乡说等几种说法,并引入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宁静”》和王家宏《人生的忧伤虽轻犹重似淡还浓》等文章以此拓展学生视界,推进教学。这一内容,既有课文的影子,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的思维因此变得活跃,对文章的理解当然也就更为深刻。
3.出错生成。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是正常的事。生成的课堂允许学生出错,也宽容学生出错。有时错误也是教学的契机,如果教师能发现其中的价值,往往能推进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请举例说明。”一学生说:“忠与义是属于传统文化,四合院是文化传统。”这种错误理解就成了我教学的切入点。我并没有马上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请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概念内容,明确传统文化是一种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对应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而文化传统是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民族精神。并根据概念找出两者各自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时代等特点,文化传统具有惰性等特点。然后一比较,学生就能准确掌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不同概念,再通过两者的概念及不同点寻找相应的例子。这种将错就错、由错而对的过程,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为其把握全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偶发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偶发事件”。如果对这些“事件”处理不当,不仅使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还可能伤害学生,损害教师的形象。如果处理得好,既能使教学正常进行,还能化被动为主动,使课堂出现意料之外的精彩。例如一教师在进行“对联”的教学时,突然一只麻雀闯进了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立即被打断。有的把目光投向了麻雀,有的发出了抓拿的叫喊声,有的欲拿起鸡毛掸子驱赶麻雀……面对这种情景,这位老师没有加以制止,而是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一边让学生仔细观察麻雀,一边打开门窗,让麻雀飞向大自然。然后,要求学生以刚才发生的意外事件为话题,拟一副对联,看谁写得好。这样,一只麻雀的闯入,不仅没有造成麻烦,反而生成了拟制对联的课程资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预设;生成;语文教学;和谐课堂
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结果。因此,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重视,是一种灌输学习;如果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就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学生的主体性被重视;如果在预设、预设生成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即动态生成),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在主动思考,这样的学习是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只有重视预设与生成,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一、精心预设,提供生成空间
1.预设要有针对性。相对而言,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针对性的预设,以引起学生认知的突破、心理的变化、情感的波动、求知的欲望。如在教学《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题目:母亲为了儿子,默默地付出,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一细节?这一问题将教学内容指向了学生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在默默地呵护着我们,那么让你感受最深的有哪些情景?几个题目使学生完全沉浸在了对伟大母爱的感情中。这种有针对性的预设,让学生有感而发,推动了课堂资源的过程生成。
2.预设要有开放性。生成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是不期而遇的。因此,预设要有开放性,给生成以时间和空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课堂上的一切都预设在内,把“意外情况”、“节外生枝”等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斥,生成自然也就没了立锥之地。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目前许多优秀教师都倡导和实行粗线条的板块或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如在教学《祝福》这篇小说时,我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到底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学生结合课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是祥林嫂的婆婆害死的;有的学生认为是鲁四老爷害死的;有的学生认为是柳妈害死的;也有的学生认为是封建礼教害死的……这就是预设的开放性带来了结果的多样性,通过辩难、引证,最后使问题趋于明确,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预设要有可变性。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预见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如在教学《边城》这一课时,分析好文章想对“湘西的人性美、人情美”这一主旨作总结时,学生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她深深为边城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所打动,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她不能理解边城的人性皆美,最后却还是成了一场悲剧。因些,接下来的内容就变成讨论“善的悲剧”这一主题。讨论后发现:“善的悲剧”既是误会的悲剧,也是命运的悲剧。边城人的孤独造成了误会,孤独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的痛苦;小说还表现了命运的无常与无奈,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存在悲剧感的深沉思考,让小说有了深邃的文化品格。正是由于预设的可变性,使得课堂变得极具现场性与生成性,使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切!
二、动态生成,构建和谐课堂
1.质疑生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问难,而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就“文中马克思提出了哪些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讨论。根据课前的预设:应是马克思提出了“四点原则”:①与父母商量;②冷静权衡所选职业的利弊;③不能藐视自己的身体素质情况;④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但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了预设外的一条:“应考虑到我们已有的社会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确实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在100多年前,17岁的马克思居然会像当今中国社会中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自己有多少“社会关系”。但我并没有回避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没有轻易地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要求学生找出观点的文章出处。结果文中第8小节,马克思果然有这样的文字:“……我们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合适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他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可见学生的理解是正确的,显然通过讨论,解决了学生的疑问,也成为了新的教学资源。
2.拓展生成。教师应充分思考,拓展课文中值得延伸的地方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找到拓展学生的地方,设计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或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拓展,激发想象,引发思考,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这种课文内容的拓展就是教学生成的一种方法。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有学生即时提出这样的疑问:“《荷塘月色》仅仅是描写景色吗?这篇文章的背后又发生了什么?”在等学生发表了见解之后,随机介绍政治说、家庭说、思乡说等几种说法,并引入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宁静”》和王家宏《人生的忧伤虽轻犹重似淡还浓》等文章以此拓展学生视界,推进教学。这一内容,既有课文的影子,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的思维因此变得活跃,对文章的理解当然也就更为深刻。
3.出错生成。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是正常的事。生成的课堂允许学生出错,也宽容学生出错。有时错误也是教学的契机,如果教师能发现其中的价值,往往能推进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请举例说明。”一学生说:“忠与义是属于传统文化,四合院是文化传统。”这种错误理解就成了我教学的切入点。我并没有马上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请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概念内容,明确传统文化是一种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对应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而文化传统是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民族精神。并根据概念找出两者各自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时代等特点,文化传统具有惰性等特点。然后一比较,学生就能准确掌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不同概念,再通过两者的概念及不同点寻找相应的例子。这种将错就错、由错而对的过程,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为其把握全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偶发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偶发事件”。如果对这些“事件”处理不当,不仅使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还可能伤害学生,损害教师的形象。如果处理得好,既能使教学正常进行,还能化被动为主动,使课堂出现意料之外的精彩。例如一教师在进行“对联”的教学时,突然一只麻雀闯进了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立即被打断。有的把目光投向了麻雀,有的发出了抓拿的叫喊声,有的欲拿起鸡毛掸子驱赶麻雀……面对这种情景,这位老师没有加以制止,而是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一边让学生仔细观察麻雀,一边打开门窗,让麻雀飞向大自然。然后,要求学生以刚才发生的意外事件为话题,拟一副对联,看谁写得好。这样,一只麻雀的闯入,不仅没有造成麻烦,反而生成了拟制对联的课程资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