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周星驰30年的喜剧生涯将“无厘头”演绎的淋漓尽致,20世界90年代早期初创无厘头风格,便登上了喜剧界的巅峰,90年代中后期无厘头形式向内涵式发展,大喜大悲之后的人生感悟感动了一代人,2000年之后无厘头风格向特效方面转移,紧跟商业电影潮流。三个发展阶段映衬出香港社会的时代变迁,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以及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及融合为周星驰演绎风格的起步和发展注入了灵感。
【关键词】周星驰;电影;无厘头;时代变迁
周星驰,中国香港著名喜剧演员、编剧、导演,与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金·凯瑞等人并称为世界十大喜剧之王。周星驰作为后现代无厘头文化的一代宗师,拍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喜剧电影,并迅速在社会掀起了一股无厘头风潮。
“无厘头”[1-2]来自粤语言辞,其发源地一说来自佛山,另一说来自顺德,原意为说话令人难以理解,语言粗俗,令人厌恶,故也是当地骂人的话,意思是该人话都说不明白,其它事也做不好,与“废物”类同。“无厘头”应用于喜剧片则表达为反常的得意思,以对传统文化的调侃或批判为突出特征,或是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是破坏秩序,或是离经叛道,或是无任何深度等,透过各种手段玩世不恭的笑点来反映社会的本质。周星驰作为中国“无厘头”电影鼻祖将此道发挥的淋漓尽致,受时代背景影响,其演绎风格差异明显,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变迁令人深思。
一、从电影作品看周星驰风格的变化
纵观周星驰众多影片,其演绎风格由初期剧情无厘头—中期理性内涵无厘头—后期商业无厘头,虽然都是以无厘头为核心,但是其表现形式及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且影片风格的转变并非断崖式,而是逐渐演变,是在不断创新积累过程中发展而成[3-4]。
(一)初期剧情无厘头—雏形即巅峰
周星驰早期的作品暂且不论,其无厘头风格在《一本漫画闯天涯》中出现,并开始逐步丰富变现手法,使之成为当时香港乃至华人影片中的佼佼者。随后《咖喱辣椒》、《小偷阿星》、《赌圣》、《无敌幸运星》、《整蛊专家》等喜剧影片逐渐占据了香港乃至话语电影市场,创造了一系列票房佳绩,获得了很多电影节奖项,而此时的无厘头风格也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华人乃至世界电影的一朵奇葩。周星驰无厘头风格电影在短短的3年时间迅速成为香港电影的一面旗帜,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无厘头”出现之初即登上巅峰实至名归。
此時期电影中的“无厘头”几乎充斥了影片始终,一切均为“无厘头”服务,除了语言、肢体动作及夸张表演等这些基本表现手法之外,剧情跳跃、情节荒诞、主题零碎成为三大最直观特点,其目的是将“无厘头”的笑点尽可能多的融入影片中,因此这时期的影片让观众感觉天马行空、无所顾忌,令人耳目一新。其中《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和华夫人将“含笑半步癫”和“一日丧命散”做成广告插入剧情中、江南四大才子在桥上脱衣表演并碰到由满脸络腮胡男人装扮少女以及唐伯虎被关进柴房碰到祝枝山和石榴通奸的镜头是对剧情“无厘头”三大特点的体现。
(二)中期理性内涵无厘头—登上神坛,时间造就精品
与初期喜剧影片动辄一年近十部的量产不同,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周星驰电影一年的数量平均锐减为2部,由1994年的《国产凌凌漆》直至1999年的《千王之王2000》,其无厘头电影风格进一步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加之电影剪辑、摄影、视效、音乐等方面的极大提升,造就了周星驰一代喜剧之王的不朽地位,如果说周星驰初期是一代宗师,那么此时的周星驰则是华人电影界永恒的神话。
周星驰初期影片无厘头语言风格运用的过于直白,没有经典的对白,而中期随着表演风格的成熟,那些不阴不阳、玩世不恭、油腔滑调的语言风格自然的显露出来,虽然离经叛道,但是喜剧效果极好,比如“准确的说,我只是个演员。”(喜剧之王)、“根本就没有食神,或者说,人人都是食神。”(食神)、“你妈贵姓?”(大话西游)等,尽皆脍炙人口。除了精辟语言外,回归理性的剧情以及由令人发笑到令人深省甚至悲剧性结局成为该时期最重要的特点:(1)剧情回归传统,表达连续,主题完整,人物形象偏重理性;(2)喜剧的外衣,悲剧的内在,反思成为笑料后的苦涩;(3)用大人物反衬小人物,褒贬互换,喜剧中蕴含悲剧,悲剧用喜剧表现,无厘头进入内涵式发展[5]。该时期《大话西游》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作,该影片以西游记为背景,以至尊宝与紫霞仙子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穿插了大量的引人发笑的角色和情节,故事的结局是紫霞仙子为了救至尊宝而牺牲,重生的紫霞仙子与酷似至尊宝模样的江湖浪人在一起,而至尊宝本人由于已入佛道,要帮助唐僧取经,只能放弃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影片的无厘头风格隐于剧情中,自然而不突兀,结局表达爱情的美丽与现实的无奈,又让观众心生感慨,悲喜交加。
(三)后期商业无厘头—缔造喜剧片工厂
进入2000年之后,周星驰由台前逐渐向幕后转移,除了初期的《少林足球》和《功夫》之外,其余的诸如《西游降魔篇》、《长江7号》、《美人鱼》等均完全转入幕后。凭借着超高的名望以及优质的影片质量,获得了极高的票房,并赢得了诸多荣誉。
该时期作品具有高度商业化特征,电影各方面趋于成熟、精细,特点鲜明:(1)影片制作规范,主体更加鲜明,公式化的情节和人物定型,如生产流水线;(2)无厘头的语言逐渐弱化,表演和特技逐渐凸显出来;(3)音乐、特效等进一步提高,高成本高品质,画面风格趋于唯美。比如影片《美人鱼》讲述了一个美人鱼公主与人类的爱情故事,故事本身无甚创新之处,对白与前作相比乏善可陈,该剧胜在人物造型幽默,特效光怪陆离,无厘头表演风格向视觉方向转移,加之画质细腻,主角形象优美、浑然天成,为一部典型的快餐式电影,从中看到了一些迪士尼等动漫作品的影子。
二、影片风格转换映射出的时代变迁
周星驰喜剧电影经历了长达近30年的发展,无厘头风格逐渐内敛,由初期粗犷突兀的表现,到中期随剧情自然流露,直至近期隐于动作特效当中,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很多[6-7],但综合来说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周星驰喜剧感悟的影响最为巨大。 周星驰影片风格的诞生与香港的土壤密不可分,众所周知,香港自19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中西方文化汇聚的最前沿,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文化碰撞为周星驰颠覆传统的无厘头喜剧风格提供了给养。同时,90年代的香港经济发展极快,社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文化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造成了香港社会普遍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传统的文化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居民追求自由和抒发喜悦的愿望。周星驰无厘头喜剧影片便在这种环境中应运而生,其无所顾忌的表现形式,随处可见的幽默表演,满足了观众的胃口,在这里一切传统都可以被恶搞,一切规则都可以被打破,没有束缚,一切为搞笑服务。
进入90年代中后期,香港的经济发展逐渐进入瓶颈,尤其是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对当地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破产者不计其数,社会充斥了极喜到极悲的情绪,此时小人物的挣扎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周星驰的无厘头影片于是便在这种环境中开始转型,电影中的小人物逐渐成为主角,虽然表面依然充斥了无厘头喜剧的元素,但是内中的无奈和辛酸,以及努力后依然无法得到答案的苦涩成为影片的寓意,如同周星驰在影片表演的由大笑到大哭,让观众在笑声后产生共鸣。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资讯成为社会巨大的生产力,便利快捷成本低廉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文化元素加速融合。传统的单一表现形式的藝术形式逐渐被淘汰,更加立体的、全方位体验式的创新型艺术成为更受欢迎的存在。因此,电影业开始更多的融入特效技术,让观众欣赏到真实世界无法获得的快感,此时单纯的演员的演技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电影宏大的场面、优美的背景、不可思议的特技以及想象力的还原等。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盛造就了空前巨大的电影市场,加之精品电影成本的与日俱增,造就了商业电影的诞生,以完全满足观众胃口、增加票房为目的。此时周星驰的电影再难找出前期深刻的意义以及经典的演绎,而是跟随潮流,使用更多的特效技术,而弱化了演员的表演魅力,相反的影片画风和音效更加细腻,虽然票房依旧给力,但各方评价褒贬不一。
三、结语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缔造了一代不朽的传奇,它的出现和发展无不反衬出周星驰对待生活、爱情、人生的思考。而他本人亦是社会汪洋中的一朵浪花,无法挣脱前进的浪潮,因此他的作品也在调整,用以反映这变迁的社会。总体而言,周星驰的电影在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无厘头的艺术形式也不再是单一的“脱口秀”,与之对应我们社会的文化也在加速融合,变得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李学兵.无厘头的跨文化尴尬:周星驰电影类型特征的再探讨[J].电影艺术,2003(6):31-33.
[2]党元春.“无厘头”-浅析“无厘头”青春部落的流行语文化现象[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4(8):6-8.
[3]瞿丽娜,张玉霞.论周星驰电影的价值观[J].齐鲁艺苑,2006(12):106-109.
[4]赵洪涛.从解构到重塑:周星驰电影的哲学[J].语言文学刊,2006(12):106-109.
[5]高明珍.周星驰电影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6]时丽琼.论周星驰电影风格的发展变化[J].镇江高专学报,2016(1):113-116.
[7]贾内梯.认识电影[M].焦雄屏,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关键词】周星驰;电影;无厘头;时代变迁
周星驰,中国香港著名喜剧演员、编剧、导演,与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金·凯瑞等人并称为世界十大喜剧之王。周星驰作为后现代无厘头文化的一代宗师,拍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喜剧电影,并迅速在社会掀起了一股无厘头风潮。
“无厘头”[1-2]来自粤语言辞,其发源地一说来自佛山,另一说来自顺德,原意为说话令人难以理解,语言粗俗,令人厌恶,故也是当地骂人的话,意思是该人话都说不明白,其它事也做不好,与“废物”类同。“无厘头”应用于喜剧片则表达为反常的得意思,以对传统文化的调侃或批判为突出特征,或是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是破坏秩序,或是离经叛道,或是无任何深度等,透过各种手段玩世不恭的笑点来反映社会的本质。周星驰作为中国“无厘头”电影鼻祖将此道发挥的淋漓尽致,受时代背景影响,其演绎风格差异明显,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变迁令人深思。
一、从电影作品看周星驰风格的变化
纵观周星驰众多影片,其演绎风格由初期剧情无厘头—中期理性内涵无厘头—后期商业无厘头,虽然都是以无厘头为核心,但是其表现形式及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且影片风格的转变并非断崖式,而是逐渐演变,是在不断创新积累过程中发展而成[3-4]。
(一)初期剧情无厘头—雏形即巅峰
周星驰早期的作品暂且不论,其无厘头风格在《一本漫画闯天涯》中出现,并开始逐步丰富变现手法,使之成为当时香港乃至华人影片中的佼佼者。随后《咖喱辣椒》、《小偷阿星》、《赌圣》、《无敌幸运星》、《整蛊专家》等喜剧影片逐渐占据了香港乃至话语电影市场,创造了一系列票房佳绩,获得了很多电影节奖项,而此时的无厘头风格也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华人乃至世界电影的一朵奇葩。周星驰无厘头风格电影在短短的3年时间迅速成为香港电影的一面旗帜,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无厘头”出现之初即登上巅峰实至名归。
此時期电影中的“无厘头”几乎充斥了影片始终,一切均为“无厘头”服务,除了语言、肢体动作及夸张表演等这些基本表现手法之外,剧情跳跃、情节荒诞、主题零碎成为三大最直观特点,其目的是将“无厘头”的笑点尽可能多的融入影片中,因此这时期的影片让观众感觉天马行空、无所顾忌,令人耳目一新。其中《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和华夫人将“含笑半步癫”和“一日丧命散”做成广告插入剧情中、江南四大才子在桥上脱衣表演并碰到由满脸络腮胡男人装扮少女以及唐伯虎被关进柴房碰到祝枝山和石榴通奸的镜头是对剧情“无厘头”三大特点的体现。
(二)中期理性内涵无厘头—登上神坛,时间造就精品
与初期喜剧影片动辄一年近十部的量产不同,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周星驰电影一年的数量平均锐减为2部,由1994年的《国产凌凌漆》直至1999年的《千王之王2000》,其无厘头电影风格进一步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加之电影剪辑、摄影、视效、音乐等方面的极大提升,造就了周星驰一代喜剧之王的不朽地位,如果说周星驰初期是一代宗师,那么此时的周星驰则是华人电影界永恒的神话。
周星驰初期影片无厘头语言风格运用的过于直白,没有经典的对白,而中期随着表演风格的成熟,那些不阴不阳、玩世不恭、油腔滑调的语言风格自然的显露出来,虽然离经叛道,但是喜剧效果极好,比如“准确的说,我只是个演员。”(喜剧之王)、“根本就没有食神,或者说,人人都是食神。”(食神)、“你妈贵姓?”(大话西游)等,尽皆脍炙人口。除了精辟语言外,回归理性的剧情以及由令人发笑到令人深省甚至悲剧性结局成为该时期最重要的特点:(1)剧情回归传统,表达连续,主题完整,人物形象偏重理性;(2)喜剧的外衣,悲剧的内在,反思成为笑料后的苦涩;(3)用大人物反衬小人物,褒贬互换,喜剧中蕴含悲剧,悲剧用喜剧表现,无厘头进入内涵式发展[5]。该时期《大话西游》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作,该影片以西游记为背景,以至尊宝与紫霞仙子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穿插了大量的引人发笑的角色和情节,故事的结局是紫霞仙子为了救至尊宝而牺牲,重生的紫霞仙子与酷似至尊宝模样的江湖浪人在一起,而至尊宝本人由于已入佛道,要帮助唐僧取经,只能放弃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影片的无厘头风格隐于剧情中,自然而不突兀,结局表达爱情的美丽与现实的无奈,又让观众心生感慨,悲喜交加。
(三)后期商业无厘头—缔造喜剧片工厂
进入2000年之后,周星驰由台前逐渐向幕后转移,除了初期的《少林足球》和《功夫》之外,其余的诸如《西游降魔篇》、《长江7号》、《美人鱼》等均完全转入幕后。凭借着超高的名望以及优质的影片质量,获得了极高的票房,并赢得了诸多荣誉。
该时期作品具有高度商业化特征,电影各方面趋于成熟、精细,特点鲜明:(1)影片制作规范,主体更加鲜明,公式化的情节和人物定型,如生产流水线;(2)无厘头的语言逐渐弱化,表演和特技逐渐凸显出来;(3)音乐、特效等进一步提高,高成本高品质,画面风格趋于唯美。比如影片《美人鱼》讲述了一个美人鱼公主与人类的爱情故事,故事本身无甚创新之处,对白与前作相比乏善可陈,该剧胜在人物造型幽默,特效光怪陆离,无厘头表演风格向视觉方向转移,加之画质细腻,主角形象优美、浑然天成,为一部典型的快餐式电影,从中看到了一些迪士尼等动漫作品的影子。
二、影片风格转换映射出的时代变迁
周星驰喜剧电影经历了长达近30年的发展,无厘头风格逐渐内敛,由初期粗犷突兀的表现,到中期随剧情自然流露,直至近期隐于动作特效当中,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很多[6-7],但综合来说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周星驰喜剧感悟的影响最为巨大。 周星驰影片风格的诞生与香港的土壤密不可分,众所周知,香港自19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中西方文化汇聚的最前沿,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文化碰撞为周星驰颠覆传统的无厘头喜剧风格提供了给养。同时,90年代的香港经济发展极快,社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文化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造成了香港社会普遍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传统的文化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居民追求自由和抒发喜悦的愿望。周星驰无厘头喜剧影片便在这种环境中应运而生,其无所顾忌的表现形式,随处可见的幽默表演,满足了观众的胃口,在这里一切传统都可以被恶搞,一切规则都可以被打破,没有束缚,一切为搞笑服务。
进入90年代中后期,香港的经济发展逐渐进入瓶颈,尤其是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对当地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破产者不计其数,社会充斥了极喜到极悲的情绪,此时小人物的挣扎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周星驰的无厘头影片于是便在这种环境中开始转型,电影中的小人物逐渐成为主角,虽然表面依然充斥了无厘头喜剧的元素,但是内中的无奈和辛酸,以及努力后依然无法得到答案的苦涩成为影片的寓意,如同周星驰在影片表演的由大笑到大哭,让观众在笑声后产生共鸣。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资讯成为社会巨大的生产力,便利快捷成本低廉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文化元素加速融合。传统的单一表现形式的藝术形式逐渐被淘汰,更加立体的、全方位体验式的创新型艺术成为更受欢迎的存在。因此,电影业开始更多的融入特效技术,让观众欣赏到真实世界无法获得的快感,此时单纯的演员的演技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电影宏大的场面、优美的背景、不可思议的特技以及想象力的还原等。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盛造就了空前巨大的电影市场,加之精品电影成本的与日俱增,造就了商业电影的诞生,以完全满足观众胃口、增加票房为目的。此时周星驰的电影再难找出前期深刻的意义以及经典的演绎,而是跟随潮流,使用更多的特效技术,而弱化了演员的表演魅力,相反的影片画风和音效更加细腻,虽然票房依旧给力,但各方评价褒贬不一。
三、结语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缔造了一代不朽的传奇,它的出现和发展无不反衬出周星驰对待生活、爱情、人生的思考。而他本人亦是社会汪洋中的一朵浪花,无法挣脱前进的浪潮,因此他的作品也在调整,用以反映这变迁的社会。总体而言,周星驰的电影在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无厘头的艺术形式也不再是单一的“脱口秀”,与之对应我们社会的文化也在加速融合,变得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李学兵.无厘头的跨文化尴尬:周星驰电影类型特征的再探讨[J].电影艺术,2003(6):31-33.
[2]党元春.“无厘头”-浅析“无厘头”青春部落的流行语文化现象[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4(8):6-8.
[3]瞿丽娜,张玉霞.论周星驰电影的价值观[J].齐鲁艺苑,2006(12):106-109.
[4]赵洪涛.从解构到重塑:周星驰电影的哲学[J].语言文学刊,2006(12):106-109.
[5]高明珍.周星驰电影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6]时丽琼.论周星驰电影风格的发展变化[J].镇江高专学报,2016(1):113-116.
[7]贾内梯.认识电影[M].焦雄屏,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