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信息化教学在高职经济法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20年,线上教学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信息化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其中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信息化教学方式更是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以超星学习通为例,探讨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经济法基础课程中如何将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更好地予以应用。
  [关键词]  移动信息化;经济法基础;学习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214-02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汹涌而至,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开始寻求新的突破,移动信息化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教师青睐的新型教学手段。移动信息化教学,实质上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在手机、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上为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在手机上完成课程的预习和复习,打破传统教学拘泥于课堂的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利用好手机,为学生和教师打造一个多维立体的教学空间。
   超星学习通是一款由超星公司打造出品的移动信息化教学客户端,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创建教学空间,添加班级、上传学习资料等课前准备工作均可在教学空间中完成,课上还可以使用学习通的签到、抢答、选人等功能活跃课堂气氛,课后还可以通过学习通查看每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得分情况,使教师能够多维一体地了解学生的动态,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在2020年,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进度,各大学校均采取线上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向新型教学方式转变的步伐被迫加速,而超星学习通则成为不少教师选择的教学平台。笔者从2019年开始在经济法基础教学中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以教学班级为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与现状
   (一)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
   1.课程地位重要
   经济法基础不仅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还是初级会计考试的科目之一。自从2017年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之后,初级会计师证成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级证书,成为其就业的敲门砖,初级报考人数也是逐年增加,该课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2.课程内容广而杂,教学难度大
   该课程是经济与法律两方面知识相交叉的学科,涉及内容广泛,知识点繁多且零散,记忆难度大。教学内容涵盖了法律基础、会计核算与监督、支付结算、税收制度等跨度大、实用性强且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对学生和老师都具有一定的挑战。
   3.学生对课程认知片面,且学习主动性不强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薄弱,且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差、自控能力弱等状况,当面对手机、电脑等诱惑时往往将学习抛诸脑后,特别是碰到难度较大的课程时,难免采取逃避的态度对待。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不断强调该课程的重要性,但是不少学生仍不为所动,认为日后无需考取初级会计证,而不愿意学习,加之课程本身难度较大,从而加深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經济法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当下大多数教师仍是采取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所有的知识点以口授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较少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但由于经济法基础的课程特点,教师“说”,学生“听”的方式会使学生很快呈现疲劳状态,课堂效果会大打折扣。
   2.教材更新慢,无法适应教学需求
   近些年,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在不断更新。例如增值税法律制度,“营改增”政策从2012年开始试点到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税率也从17%降为16%再降至13%;个人所得税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分类计税逐步向综合计税转变,税率和征收管理也随之变革。政策更新速度快、频率高,而教材却很难跟上更新的步伐,这使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可能导致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产生误解。
   3.学生个体差异大,课堂玩手机现象普遍
   传统教学方式下,课堂上一个教师需要管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教师为了课时进度,无法顾及每位学生的个体需求,这就使一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要求加快进度,而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则无法跟上节奏,再加上课堂上不专心听讲,偷玩手机,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二、移动信息化教学运用于经济法基础课程的可行性
   (一)打破教学时空限制,搭建师生线上互动的桥梁
   互联网不受时空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通软件在线上向学生发放学习资料、查阅学生的学习情况、批阅学生作业,学生也可以在学习通上进行课程学习、做练习等,有问题时还可以随时向教师发消息。移动信息化教学为师生双方搭建了线上互动的桥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学习通平台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课前和课后都可以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1]。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还可以设计抢答、选人、分组测试、投票等小环节,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迅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降低学生玩手机的几率。
   (三)及时反映学习动态,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差异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发放预习资料让学生完成预习工作及简单的练习题,学习通软件自动统计每位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掌握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轻松找到课堂切入点,继而有针对性地将重难点予以阐述。课堂上教师发放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点,可以通过学习通将每位学生的作答情况投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目了然,教师也可以据此作出进一步的教学安排,调整教学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差异。    (四)节约统计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在学习通软件中完成练习题后,软件会根据教师设定的答案自行批改,省去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手动批改作业的时间,使教师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备课和查找教学资料等工作中,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学生在提交作业后可以立马查看答案及解析,也省去了逐题翻书寻找答案的时间,可以最快捷地纠错以巩固知识点。
   三、学习通在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施
   (一)課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的手机先安装好学习通,登录并加入上课的班级,查看教师是否发布了预习资料。
   2.教师课前准备
   教师登录网页进入教学空间,创建课程,上传课程资料,如PPT、课前测试、课后练习、教学视频等,为教学做好准备。授课前将预习PPT推送给学生,并发放课前测试题,题量根据知识点而定。课前根据统计功能,分析学生掌握较差的知识点,课上重点进行讲解。
   (二)课堂应用
   1.课堂考勤
   教师通过发放签到,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出勤情况。签到方式有普通、手势、位置、二维码四种形式,同时结合现场人数,查看是否存在代签等情况,有效节约口头点名的时间。
   2.课堂讲授
   由于经济法基础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为了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引入案例是常用的手法。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向学生发送小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小视频中的案例,尝试用知识点对案例进行分析,并采用学习通中的主题讨论功能,将学生的观点进行收集,等课程结束后再公布答案,让学生带着悬念进行课堂学习,以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在教师对一个知识点阐述完毕后,需要及时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进行巩固。经济法基础课程在初级会计考试中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核的,这更有利于学习通在该课程中的运用。教师可以用学习通发放习题,并设置答题时间,给学生营造紧迫感,让学生有更高的参与度,同时将答题情况进行投屏,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差距。教师也可以据此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对其再次讲解,进而使教学更有侧重点。
   每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传统教学中以板书为主,坐在后排的学生由于视线问题无法看清。此时教师可以使用学习通的白板功能,在白板上将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在手机上便能同步看到,学生不仅课上可以复习,课后还可以进行查看,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回忆和巩固,加深印象。如果学生仍对某些知识点不理解又不敢当堂提出,教师可以打开学生反馈功能,学生可以将问题通过手机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及时作出解答,实现了师生之间的“零距离”“不限时”的沟通。
   (三)课后统计
   课后教师可以在学习通上给学生发放作业,并设置好提交时间,让学生更有时间意识,学生提交后可以查看答案及解析,以便更好地巩固知识点。如果学生有疑问,可以在学习通上给教师发消息,教师查看后及时给予解答,可以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效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打开学习通的同步课堂功能,学生在课后便可以通过学习通查看课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回顾。期末时教师还可以将试题导入教学空间,向学生发放试题,学生进入考试模式后,教师进入监考模式,如有学生退出试题界面,教师端即可收到反馈,极大地提高了监考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诚信考试的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的统计功能,查看学生的签到情况、课堂表现、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等,学生的综合成绩也一目了然,无需教师手动计算,极大地提高了考核效率。
   四、总结
   随着线上教学方式的逐步推进,移动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过程相结合的优势逐渐凸显,其运用越来越广泛,经济法基础课程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为经济法基础课程带来了更大可能,综合利用线上线下的资源为师生打造立体交流空间,具有深远的意义,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思路。同时对于教师来说也具有更大的挑战,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素材,摸索移动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功能,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移动信息化教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玲霞,廖喜凤.基于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99-100.
   [2]孙晓.基于智慧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以雨课堂为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231.
   [3]沙园双.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的困境与破解思路解析[J].知识经济,2019(27):165-166.
其他文献
[摘要] 当前高等院校的德育和美育工作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高校要将德育和美育的引导放在首要地位上,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让高等院校的德育与美育工作有机结合,体现协同育人的发展理念,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能够保持理论高度和实践意义上的创新发展。最终完成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新时代;德育;美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是无锡市新吴区创办的高职院校,是一所省属区办的公立高职院校。因为地理优势,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在三年学习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实践机会,尤其是对于IT类专业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有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践配合是非常宝贵且有意义的。立足区域经济的实践教学规划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区域经济;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规划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期刊
[摘要] “双高”计划是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后又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提升、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巩固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具有重大意义。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建设。艺术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别,应主动思考为服务湖北地域文化经济,围绕音乐艺术
期刊
[摘要] 创建继续教育慕课课程,对有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具体课程为例,阐明课程建设的内容、经验及不足。  [关键词] 继续教育;慕课;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096-02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日
期刊
[摘要] 以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国际学生短期汉语进修项目为例,分析了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课程定位和教学大纲不清晰、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脱节以及教学环境和教学形式的拘泥等。随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选定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及扩大课堂教学范围并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问题诊断;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要] 中高职衔接已成为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普遍存在“贯而不通”“联而不合”等诸多问题。结合自身实践和反思,进一步诠释了中高职衔接的意义与关键要素,并从工作机制建设等六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中职;高职;教育;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158-02  中高职衔接作为职
期刊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要能够立德树人,引导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从思想上有所感悟,更要从实践活动中得以见证。要深入探讨当前五年制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时,其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改变原有二者相互独立的教学现象。需要从整体层面上在开展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活动时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元素,以此为研究切入点,在分析将思想政治元素融
期刊
[摘要] 随着“职教20条”的正式颁布,产教融合成为职业院校办学的指导理念。这一理念反映出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中要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并不断强调课程内容的更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航运实务(中英双语)课程建设紧跟深圳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前沿需求,强调双语教学,以业务操作流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以实训项目、实习作为课程考核内容,以教研、科研项目作为课程教学补充,重点突出
期刊
[摘要]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绩效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和学校发展前景。以J学院绩效制度改革实践为例,探讨高职院校绩效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薪酬竞争力缺乏、薪酬模式单一、激励效果不明显、管理体制不适应等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优化完善措施。  [关键詞] “双高”建设;高职院校;绩效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要]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教育信息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开展医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互联网与之进行有效结合,努力使医学课程教学的系统性更强,并且在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医学课程教学模式方面加大力度,努力提升医学课程教学质量。首先分析互联网时代医学课程教学创新教学重要性,其次重点分析互联网时代医学课程教学创新的制约因素,最后就如何推动互联网时代医学课程教学发展提供优化对策。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