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政治课中创新教育的思考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n0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新的唯物论基础决定了创新教育的开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创新教育既是一传统课题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对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不是胡思乱想。要求主观符合客观,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囿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要么为应付检查,偶尔一试而流于形式;要么浮于表面,局限于空洞的说教,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针对此种情况,一方面创新教育要从本地经济、教育的发展水平及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兴趣、特长等实际情况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见面要依据现有客观实际条件。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创造条件开展创新教育。正如陈云所言:“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能无视创造力的可开发性,认为开展创新教育难组织、难设计、难见效、难普及、难推广,以至失去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妨碍创新教育的开展,而要敢于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大胆创新与实践。只要我们真正能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作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总会有所作为。
  创新说白了就是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谋人所未谋。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而这一切就是要求不能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越来越多。使人的创造力处于潜在状态,未曾得到有效的自我或外界的激活,从而造成我们的思想容易被旧有的框框套套所框住,不敢或不愿突破它,青年学生则刚好具有创新的年龄优势。这就启示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辨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现实条件,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要让学生摆脱被动、封闭的学习环境,延伸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引导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植根于学习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经受各种信息和价值文化的冲突和洗礼,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去探索和尝试。鼓励学生时时可创造、事事可创造、处处可创造,从而使学生个体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进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创新的辩证法基础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创新教育。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关系。凸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不仅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想同题、办事情要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要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正确看待创新教育。
  我们先要正确把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二者之间的联系。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而言,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则注重人的创新精神能力,这是人的各方面素质中最高、最重要的素质。我们抓创新教育实质就是在搞素质教育,它们之间并不矛盾,相互促进且彼此影响。新课程改革不是增加课时数,也非增加学生负担,而是课堂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的出现必然使学生素质发生质的变化。可以改变传统教育形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欠缺的局面。其次,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变化发展的,有人形象地把今天这个时代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量的猛增与一个人具体可掌握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得如何学会处理和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变得尤为重要,也使原来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受到挑战。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中国特色,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要让自己的创新意识不断符合变化发展的实际。积极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不至于被淘汰。
  
  三、创新的认识论基础是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它要求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奈斯比特曾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今天人们不在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更多关注知识的质,即培养人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是历史时代的变化发展对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人们关于创造的认识,决定了他们对待创造的态度。转变教育观念不应当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应当有具体的内涵。在新课程改革的创新实践中应当使学生学习的性质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超越,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说明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一定要重视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的力量。要敢于有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没有它,就不会有创造。爱因斯坦,如果没有对牛顿“时空”观念的怀疑和突破,也就没有“相对论”的诞生。拉瓦锡如果没有对“燃素说”的怀疑和求异,也没有氧气的发现。古今中外,真正有成就的科学家,都离不开创新精神。
其他文献
摘要:远程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靠现代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的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大幅度拓宽了传统教育意义上学习者的范畴,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关键词:网络课程;设计;开发;教师素质;提高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对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明确网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从而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
期刊
新的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改变了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出现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英语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更有利我校的“三段式”有效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体体现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
期刊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学得如何,对于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自我市去年放宽入学年龄以及取消学前班以后,由于学生拼音基础不同,年龄相差较大,客观上给一年级拼音教学造成了一定影响。经过两年的探索,我校在拼音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把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总结归纳如下:    第一、遵循客观规律,科学选择教学策略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
期刊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为了促使广大教师进一步上好思想品德课,引导小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总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我们构建了适合低、中、高三个不同年级段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思品课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模式构建的背景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思
期刊
摘要:当前现行语文课型中存着一些弊病,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这些弊病显得尤为突出,语文课型转换问题就被提上意识日程。本文就现行语文课的弊端、语文课型的种类、语文课型的转换的依据,提出个人的见解,为我国的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语文课;转换;改革    1、现行语文课型的弊端    经过数次改革,语文教学质量确有显著的提高,但是从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看,从学生运用
期刊
在新教材中,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机会。展开数学探究。基于这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分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
期刊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依靠人才素质的提高,而人才素质的提高是依靠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有用人才的战略举措,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而不同的学科都具有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特点。素质教育应结合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特点进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不仅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的培养,而且在培养学生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方面
期刊
摘要:法律课教学要结合时代特点,要体现人本主义思想,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当成学校首要任务。学习法律基础知识,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以画激趣教学法;实用教学法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研究和编写的,2001年秋季起已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大连等地实验。全书共分上、下两册。分别供三年制初中第三学年或四年制初中第三、四学年试用。  这套化学教材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