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部署,2007年秋季,陕西省所有高中启动了新课程改革,到今天,课改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间,课改从摸索到成熟,从形式到内容,从理念到行动,影响了千千万万的教师与学生。作为一名课改的亲历者,我的感受颇深。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才能拥有教学的源头活水,满足学生与时代的需求。
  这次课改,是我国的第八次课改。前七次课改都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的,即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的是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套教学大纲和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1999年,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课程教育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开发体制。随后,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陕西的高中课改启动于2007年,是第四批。
  课改到来的时候,我已经参加工作十几年了,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获得了学生的认可,教学成绩也非常突出。这熟悉的路,我已经走了十几年,已经成了别人眼中的优秀教师,也已经获得了“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谁曾想,我正准备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时候,新课改来了。
  一开始,我以为这不过又是一次教学改良罢了,热闹一阵子就过去了,没想到,这次却不一样了。课改进程没有一刀切,而是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进行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开。随着陕西课改的迫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组织开展了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培训。尽管培训多,很多老师依然不为所动,甚至有抵触情绪。但我知道,这回是要动真格的了。而我,不能落后,一定要做课改的先行者。
  既然要先行,那就先学习。我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课改的相关知识,学得越多,越有了敬畏之心,兴奋而又担心。兴奋的是,新课改的各种提法太好了;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做到,课改能不能顺利走下去。
  课改对老师有着太多的挑战。首先是观念、思想的挑战。课改要求在教学中打破统一的东西,包括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解读方式、统一的练习、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答案等,它要求在注重学生共性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让孩子们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有着充分的选择自由,努力形成个性。这些都是我们以前不太注重的。其次是对旧的教学习惯的挑战。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对许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早已习惯了,而且还对此自鸣得意,因为它们都是我们所驾轻就熟的,且简便易行、容易操作。还有就是对我们自身文化积淀和自身学养的挑战。因为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新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深厚学养和文化积淀。
  明白了新课改的理念,我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中悄悄进行改变。慢慢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举例生活化,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合作学习。一边实践,我也在一边担心,这样到底行不行,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
  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更活泼了,学生的笑容也多了,大家有时还会用数学上的知识和概念开几句玩笑。但我的担心一点儿也没少。毕竟,行不行,得成绩说了算。月考成绩公布了,跟以前持平,我总算松了一口气,起码,成绩没有退。那就继续改革吧!
  一个月,两个月,期末考试时,我们班的平均分竟然比另一个班高出了3分!要知道,这在往常,平均分差1分都算比较大了呀!我课改的劲头更足了。开始更多地吸收课改的新理念、不断研究新课程。这一坚持,就是十年。十年间,我走了一些弯路,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第一,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精神的理解。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最有力的。以前,我们在数学课中更多地关注了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教育。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我们开展数学文化教学,寻找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在教学中,我通过渗透数学史让学生了解数学创造的伟大过程,从而亲近数学。如在复数概念学习中介绍复数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这些史实,从而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让他们感觉数学不是被神化的科学。同时,融入数学家的轶闻趣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总之,将数学文化和精神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聆听数学,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第二,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为学生创设积极学习的课堂氛围,同时,切实做到新课改所要求的“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有用的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多创造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觉得数学这门课并不抽象不难理解,相反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
  第三,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会自主学习,学生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就得先放手。尊重不同学生的思维、兴趣、爱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然后大胆地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一开始可能会比较费时间,不如直接讲授速度快,但学生适应后,效率就会提升很多。比如,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节教学中,以动手实践为例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准备细绳、按钉、纸板、铅笔等用具。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画椭圆的数学实践,让学生自主总结椭圆的定义,注意的问题,揭示了定义的实质,使学生印象深刻。
  第四,教學中,注意适当“留白”的艺术。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反思的空间。学生的自主探究一旦取得成果,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课堂展示的机会,千万不能把自主探究只当成一个过程,给五分钟探究,探究完了老师自己再讲一遍,这样的话,学生就没有学习积极性了。展示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让他知道自己的思维被认可了,以后才愿意思考。同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课堂时间不要太“满”,适当地给教学“留白”,给学生一些自我反思的空间,是真正“花小时间,办大事情”。我在《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的课堂教学中,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推导弦中点坐标与直线斜率的关系,随即汇报各自的探究结果,同学互评,教师终评,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留足时间反思,深刻体会推导思想,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幸焉,在从教十余年后遇到了课改,使我通过学习提升了自己;幸焉,我们的学生遇到了课改,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培养了更多样的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改亦是如此。尽管课改带给教育一缕清新之风,改变了授课模式,转变了教师的课堂角色,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回顾这十年,依然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首先,教育不能搞一刀切。课改的理念和初衷是非常好的,需要我们努力提升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和国民素质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各学校间的具体差异非常大,完全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是不太合適的。课改后的教材编得十分简练,许多内容都要求学生翻阅资料或上网查询。但现实情况是,高中学生的课余时间非常少,很难有时间去图书馆或上网,而且许多学生甚至不具备上网查询的条件。再者,每一门课若都需要学生查找资料,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降低学习效率。
  其次,步子不能迈得太大。有的学校和老师比较心急,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那就把课堂全部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负责答疑。这是不恰当的。课改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也有适应期,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把步子迈得太大。应该先放开一部分,供学生选择性地自主学习,观察学习的效果,指导学习的方法,然后再慢慢扩大自主度。
  再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改中,很多老师懒于思考,都希望能给个模式,让自己上课时有章可循。我们应该清楚,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适合所有学科、所有老师、所有学生。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成的,需要师生情感的共鸣与思维的碰撞,过于强调某一种教法、某一种模式,都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第四,课改应拒绝“花拳绣腿”。由于对课改理念的一知半解,部分教师在具体操作的时候,重形式、轻内涵,用貌似合作的形式来“包装”课堂,不管小组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是该独立完成还是该共同探讨,通通“合作”了事。这样的“花拳绣腿”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其实浪费了课堂时间,效率十分低下。
  第五,一定要坚持学习。以前我们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老师必须得是水龙头,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提升,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在课改的道路上,虽一路辛苦,却遇见一路繁花。我愿意继续跋涉。我坚信,只要用心奋斗、不断学习,我就一定会收获更多,我的学生也一定会因此受益,因为,“教育是一个使他人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他文献
在学生一次又一次迟到后,在学生一次又一次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时,在学生“不可理喻”时,在学生顶撞老师时……作为教师,这时最需要的不是横加训斥,不是怒目而视,不是暴跳如雷,而是冷静冷静再冷静……“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我们就可以:  一、平息怒火  犯了错误的学生由于自尊心,由于出风头甚或其他因素,他们在接受批评时“蛮不讲理”,这时,教师不由气得“怒火中烧”。如果教师这时不利用成人的理智,师者之尊严冷
期刊
渭南市临渭区渭河小学坐落在美丽的渭河之畔,是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关爱下新建的一所高标准的城市小学,201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校挖掘渭小所处的地域文化,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凝练学校精神,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确立了“水韵文化”。其核心理念为“水之道,师之道,生之道”,寓意渭河小学在水韵的滋养下,勇担使命,教泽绵延。“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意在学校以人为本,尊重个性,让渭河园里的每一个生
期刊
莎士比亚曾说:“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我想说:“书,似一盏一盏的灯,似一盏一盏亮起来的灯。这一盏一盏的灯,照进我的心里、照亮我前行的心路,照亮了我的工作与生活。”  最近几年,我读书的欲望十分强烈。作为一名老师,我经常读一些和教育教学相关的
期刊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自从我市教研室提出“自主学习—精讲互动—达标测评—拓展延伸”这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我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和实践,对此模式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运作也越来越熟练。下面,我就此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谈谈自己的建议。一、关于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期刊
在当下的教学设计中,课堂活动可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公开课教学中更是活动频现、精彩纷呈。恰当的课堂活动设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能起到重要作用。怎样设计课堂活动,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呢?  一、游戏,引发学生的思维  示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师设计“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多媒体出示本文中的人物插图。具体做法: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给图中人物贴标签。课文的题目相
期刊
实用文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之一,在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实用文的阅读教学,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实用文的阅读指向,切实发挥实用文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在实用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谈一谈有关实用文教学策略的浅陋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一、明晰一个问题  有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指向,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文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它们
期刊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知识的一种良好精神状态,它同样是学生成功进入语文学习最高境界的诱因,又是促使学生保持学习斗志的主要动机。老师要努力将语文活动搞得生机活泼,有滋有味,让学生真切的感到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和语文对人生命的魅力,体会语文带来的愉悦和实际功用,激发兴趣,增强兴趣,深化兴趣,兴趣链的形成和发展,其结果必然使得学生将自己和语文学习融为一体。叶圣陶在谈阅读时曾说过:“认真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
期刊
细节决定成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同样取决于对细节的把握和落实。关注细节,推敲细节,欣赏细节,从细节入手,成功处理好课堂细节,常常能使一堂语文课魅力无穷。  一、一叶知秋——于细微处发现细节  当一片黄叶飘落,你不必去踏遍森林,就知道秋天来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一叶知秋”的发现和感悟能力,也就是于细微处发现细节的能力。细节犹如竹笋,一层又一层,包藏着“鲜活”的
期刊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工作。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学生理解、运用、表达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喜欢阅读的习惯,让他们爱阅读、善阅读。这也是语文老师多年来一直研究的课题。“语文主题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观念,备课不能以“篇”为单位零敲碎打,而是要着眼于整个单元,主题统领,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好单元
期刊
在2018年习总书记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抓手。”人本课程践行“知行合一”理念,探究、实验、实践、劳动、体验、创造等活动交相呼应,极大地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的需求点,让学生学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