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习作语言的锻造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o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习作,从语言的角度看,常常会出现如下一些通病:首先是语言啰唆,一个词、一句话常常重复上好几遍;第二,语言干瘪,没味道;第三,有时能把意思基本说清楚,但是读起来缺乏感染力。当然,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小学生习作语言出现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一些,我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以上三种,以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先来谈谈习作语言重复啰唆的问题
  有个学生在作文开头,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一直喜欢看侦探小说,我常常被里面的探案情节吸引,使我入迷。长大后,我最想当一名威风凛凛的侦探,瞧,我头戴一顶军帽,身穿绿警服,背着一把枪,在警察局门口踱来踱去,等待着报案人报案。你说,我威风不威风?”
  客观地讲,从内容上看,这段话写得还是不错的,但是从语言的角度看,人称代词“我”用得过多,读起来很不舒服。如果适当地删减一些,文字就简洁得多了。例如,可以这样修改:“我一直喜欢看侦探小说,里面的探案情节常常让我入迷。长大后,我最想当一名威风凛凛的侦探,头戴一顶军帽,身穿绿警服,背着一把枪,在警察局门口踱来踱去,等待着报案人报案。”一下子少掉了三个“我”,文字就不再啰唆了。
  再举个例子,有个孩子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写了这样几句话:“我的妈妈,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长着一头乌黑靓丽的长发,尤其是微微尖起的鼻子长得很好看。”
  先不从描写外貌的顺序看,单单看语言,我们不难发现,连续用了几个“长”,使语言一下子逊色了不少,读起来也不舒服。我们不妨改一下:“一头乌黑靓丽的长发,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鼻子微微尖起。这就是我的妈妈,你说好看吗?”这样一改,味道就不一样了。所以,孩子在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的时候,尽量不要用“长”“有”这一类词语,文字会显得简洁生动。
  当然,语言重复啰唆的现象还有很多,需要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反复地读,在读中发现问题,时间久了,良好的语感形成了,只要读一读就会有所发现。
  二、接着谈谈语言干瘪、没味道的问题
  同样一个意思,说法不同,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一个同学在描写人的眼睛时,仅仅说:“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炯炯有神”是一个概括性的词语,别人读了这句话不会有任何感觉,依然不知道眼睛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特点。
  还有一个同学在写树木的时候,仅仅就写了一句话:“树长得很茂盛。”“很茂盛”也是一个概括性词语,至于怎么个茂盛法,别人不知道,因而就觉得语言干瘪,没味道。假如我们采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写,就不一样了。例如,同样写人的眼睛炯炯有神,我们不妨这样写:”一双大大的眼睛,水灵灵的,就像刚洗过的黑葡萄。”仅仅用了一个比喻的手法,就将眼睛是怎样的炯炯有神写得具体,写得形象生动了。“树木长得很茂盛”这句话,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说法:“碧绿的树叶密密层层,没有一丝缝隙,在阳光下,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一闪一闪的。”瞧,同样写树叶长得茂盛,后一种写法表达的效果就远远比前一种好。所以,在指导孩子修改习作时,要从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下手,用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或者其他的形象描述的句子去替换,语言就不会出现干巴巴的现象了。
  三、最后谈一谈语言没有感染力的问题
  读小学生的习作,我们常常感到语言没有感染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这么两种:一是句子太长,读起来费劲;二是语言太直白,没有内涵。
  先来看第一种情况。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会不知不觉地以自己为中心,不会主动地站在读这篇文章的人那个角度,因此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常常为了表达一个意思,句子写得太长,缺乏节奏感,使人一遍读下来不知所云。所以我们就应该指导孩子调整词语的组合顺序,把它们切割成一个个更为简练的短句,加强节奏感,使读者直观地能感受到文字的美。
  再來谈谈第二种情况。小学生写作文常常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说出来,这样,别人一下子看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缺少了品味文字这一过程,当然就觉得乏味了。所以,在指导孩子习作时,要力求把感情藏在文字当中。例如,一个孩子在写心情高兴时,是这样写的:“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我的心情特别高兴。”虽说写这样的句子也未尝不可,但总觉得没什么意思。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换一种写法:“六一儿童节,阳光格外灿烂,校园的花坛里开满了各色鲜艳的花,芳香扑鼻。同学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同样写愉快的心情,后一种写法就彰显出了内涵,文字的感染力就表现出来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习作语言要想有一个大的提升,不仅需要写作知识,更需要借助这些知识进行持之以恒地训练。
其他文献
当我看到蜻蜓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时,一件让我深感后悔的事便不断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心里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似的,使我喘不过气来。   事情发生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待在家里闲得慌,便带妹妹一起出去玩儿。我们在院子里捉迷藏、踢毽子……玩得好开心啊!突然,一只蜻蜓疾掠过我的身边,落在我附近的小树枝上。啊,多漂亮的蜻蜓呀!看,它那鲜红似火而又苗条的体态,两对宽阔、透明的翅膀和大大的眼睛,真是惹人喜爱。
期刊
一、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
期刊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心灵的艺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班主任,我深刻感受到用心关爱学生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用智慧去引导学生,用真心去关爱学生,才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助力学生茁壮成长。   我第一年当班主任的时候,我班有个学生叫小杰。第一次上数学课,他就让全班同学都对他印象深刻。他长得帅气,活泼开朗,课堂上发言非常积极,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快速回答出来,是一个帅气可爱,聪明伶俐的男孩子。同学们都
期刊
有一位老师我特别喜欢,她姓张,是我的班主任。不高不矮的个子,柳叶般的眉毛下有双葡萄般大的眼睛,还有一头卷发披在肩上,真好看。   张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我们跟她的孩子差不多大,我们就是她的孩子。张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记得有一次下了美术课,我们上了厕所之后,就回教室休息了,就在这时,外面雷鸣电闪,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议论着张老师待会儿不会来教室检查了吧,正在我們争论的时候,突然发现她向教室
期刊
外出游玩時的一个早晨,天忽然变暗。不久狂风大作,在天上闪电划破了铅块色的天空,轰隆隆的雷声震耳欲聋,在闪电与雷声中,一个个小水滴从天上滑落下来,连绵不断。它们有的落在了绿莹莹的草地上;有的落在了蓝晶晶的大海里;有的落在了蓬松松的土地上;有的落在了……   这时候大海便涨潮了,汹涌澎湃,十分壮观。它便骄傲地对小水滴说:“哈哈哈哈!看,你们小的比我的一百万分之一还小的多呢!”说完便又哈哈大笑起来,不
期刊
2018年的暑假,我经历了最难忘的一次假期旅行——响沙湾之旅。“响沙湾”,顾名思义有响声的沙子形成的湾流,位于我国著名的库布齐沙漠最东端,被称作“黄河金腰带上的金纽扣”。   旅行前我好奇地查阅了响沙湾的资料,除了广袤无垠的沙漠美景,神奇的沙子响声之外,还有一个奇妙的传说:有一次张果老带着一个袋子和童子一起出游,到了包头的上空,张果老躺下休息,童子很好奇袋子里是什么,打开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袋子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媒体以其方便快捷、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生动、时效性强等特点直接影响着职工的思想。面对如此强大的新型平台,我们如何运用新媒体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运用它的优势传递正能量,促进企业安全、稳定、和谐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下面笔者就结合企业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运用新媒体开展职
期刊
寻找是一种智慧,任何发明创造无不闪耀着寻找的智慧光芒。课堂教学更需要寻找最佳教学方法的智慧。发现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就能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氛围。   一、善于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教师要想方设法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的热点也不同,教材很难做到吸引所有的学生,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
期刊
晚上,我突然想起了孙悟空,很想体会一下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的感觉,那种本领真是太棒,太酷了。所以,我决定一游花果山。   来到了花果山,让我吃惊的是这里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热闹场景:猴子们都闷闷不乐地聚在一起,三五成群,无精打采。水帘洞虽然还在,但是瀑布也不是那么有生机,有活力。山上的桃树也伤心地低着头,一些桃子散在地上。当我来到孙悟空面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孙悟空无疑就是一只普通的猴
期刊
从教已二十多年,工作颇为勤恳,也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策略,可面对班额超大,农村孩子读书太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很不关心等困惑,我还是常觉疲惫和无奈。但潍坊孩子的大量阅读、昌乐外国语学校的“三效课堂”和北海学校的课程整合等,却让我犹如“入芝兰之室,久浸其香”,并在反思中沉淀吸收,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阅读,搭建学科学习之桥。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