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制视觉盛宴 款待五洲宾朋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dyj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中的电影和照片始终是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杭州案例馆的笑脸墙就令人印象深刻。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电影和照片之类的视觉传播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受受众欢迎的一种媒介手段。
  同样,对于平面媒体来说,图片都愈发成为先头兵,图片报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家媒体对于整个世博会报道的质量。所以我们看到在上海世博会的报道工作中,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动用了大量的图片采编队伍。
  国家级通讯社新华社利用人力资源的优势保证每天在世博园中有十名左右的摄影人员,通过总社和分社结合、人员轮岗等手段保证图片报道力量的持续性,从4月20日世博会试运营开始计算,截止到世博会闭幕后的11月1日,新华社图片平台上共有世博主题照片超过16300张。而国内最主要的两家新闻图片库CFP和东方IC均在今年年初就推出上海世博会的专栏,截止到11月1日,CFP可搜索的世博会主题图片超过49000张,而总部位于上海的东方IC图片库则利用“东道主”优势获取了更多的摄影师资源,世博主题的图片数量达到令人惊讶的116800张。
  
  重策划,拼选题
  
  有如此丰富的图片资源,国内各媒体自然对于世博图片的使用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成千上万的照片,并非每一张照片都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在缺乏合理筛选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媒体被动地接受这些海量图片,只能在图片编辑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精力,同时也很难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有这么一个现实,在数码相机、拍照手机高度普及的今天,保守估计每天产生在世博园内的照片以千万张计,来自中国各地和外国的普通游客们能够通过互联网非常迅速地传播手中的世博图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在网上可以轻易且及时地看到这些数量庞大的照片,他们可能就不再需要通过媒体来阅读类似的缺乏组织和策划的图片。“草根性”图片报道的压力对于新闻界来说早已经不是新鲜事,不管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兴的互联网媒体,都必须面对全民摄影带来的压力,需要媒体具有更加优秀的策划能力。
  从试运营一直到上海世博会开幕,针对国内外受众对于上海世博会认知的需求,在一个月时间内,各媒体着重对世博场馆和世博园内的各项活动进行大篇幅报道,在图片上也大多盯住场馆外观设计、内部展品陈列、各种演出现场,这样的“硬新闻”、“硬照片”对于受众的“解渴需求”给予了必要的满足。
  而进入到世博会常规报道期间后,随着受众对于世博会的基本形象有了初步了解,各媒体则开始对世博园中的绿色低碳、高科技、人文理念着重给予了策划报道,开始使用一些图片故事来阐述理念和精神性主题。
  
  以人为本,展现传媒优势
  
  新华社几乎是从世博会开园后不久就开始策划拍摄“年轻的眼睛看世博”这样一个系列主题。每一组图片故事都围绕一个年轻人逛世博会展开,这个系列一直持续拍摄到世博会结束,全方位展现了上海世博会对于年轻人认知先进文化科技和人文理念的积极作用,当把所有的图片放到一起时,如同一部讲述当代年轻人面对世界的精神发展的纪录片。
  这个系列之所以成功的一大原因在于围绕一个个具体的人展开,摆脱了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摄影,没有把内容停留在一个场馆的外貌和展品具体的样式上,而是将每一个鲜活的人物放到这样的环境中去,让受众跟着这个与自己差不多的年轻人去感受世博会的文化冲击和视觉冲击,这样一种亲切的图片报道方式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先进传播理念。
  《世博周刊》英文版在创刊初期便策划了“笑脸”系列,以世博园中的观众、志愿者、工作人员为拍摄采访主体,每一张环境人像配以相对固定的提问和他们的回答,每一期杂志有两页的篇幅,由六到十名这样的“笑脸”组成。受众在这样的视觉传播中,感受到了与自己相似的感情和经历,让人觉得亲切,产生了带入感,打破了平面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相对被动的劣势。
  
  深度搜索外国受众口味需求
  
  《中国日报》的世博周报每期均以整版介绍当周世博园中有价值的文艺表演信息。这样的手法几乎所有媒体在报道世博会时都考虑到了,上海世博会的宣传报道工作比以往的其他大型活动更重视服务性内容的报道,这是一大进步。
  除了服务性资讯,受众更深层次的要求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对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渴求,这意味着世博的报道,需要着重于对中国形象的传达,这对于受众大多是外国人的外宣媒体有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国家形象需要对外传播,这一时代要求需要外宣媒体迅速成长,并且不断完善自己的宣传手法、管理结构和传播模式。
  在世博会图片报道中,许多媒体都以图片专栏专版方式以视觉手法展现世博。以《世博周刊》英文版为例,每期4页“WEEKLYWATCH”(图景)栏目,其中两页针对每周的国家馆日和省市活动周,全面而最直观地介绍了世博会的活动内容,另外两页则是每期寻找一个主题,如世博园中的摄影者、演员、小丑,世博会机器人,志愿者,世博园游客对抗高温等,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向外国读者介绍世博会。
  通过这样的传播方式,我们的外宣才能真正用心地去尝试让外国人认识、接受和认可中国文化,而并非单一价值观的输出。这样的文章和图片“走出去”越多,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就越丰满越健康,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舞台也更加宽阔。在这样的理念推动下,世博外宣刊物均加强了同国外媒体的合作,今年6月,《中国日报》分别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主要版面刊登了上海世博会专刊,总发行200万份,吸引了大量美国读者阅读。而《世博周刊》英文版则持续向澳大利亚唯一中英双语报纸《CHINATIMES》(当代中国)供稿,内容多是以图片为主。
  
  请外国人当“大厨”
  
  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在“请进来”方面也做出了尝试。上海世博会前,一些媒体清来国外知名摄影师拍摄世博会,如世界最富盛名的图片社玛格南的顶级摄影师布鲁诺·贝巴和帕特里克·扎克曼,意大利的人文摄影家丹尼尔·马提奥利等,他们的作品被放在国内外的图片库上出售,通过更多的媒体传播,尤其是一些国外的主流媒体进行报道、放大,达到更好的对外传播效果。这样的方式,在以后的宣传工作中,力度应该得到加强。
  上海世博会无疑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中国广大媒体的图片部门也是经历了一场大考,这样的大考将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事务、举办大型活动而变得日常化,图片报道的方法也将不断地随之完善和发展。
其他文献
自2003年以来,五洲传播中心与国际媒体一起,共同制作、播出了200余小时的合拍纪录片,向全球电视观众介绍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历史文明、科研技术,以及自然地理,节目到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五洲传播中心与Discovery亚太电视网联合出品,由英国Roast Beef(罗斯特比夫)制作公司承担制作,由世界著名旅游探险节目主持人伊恩·莱特主持的电视纪录片《连
期刊
2012年10月10日至14日,笔者随新闻出版总署代表团参加了第64届法兰克福书展。本届书展吸引了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7000多家参展商和近30万观众。今年书展的重点是儿童和青少年图书,以及图书行业的数字化趋势,书展的主宾国是新西兰。尽管数字化革命带来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推出电子图书、网络图书,但印刷书籍仍占主导地位。  随新闻出版总署代表团参展的共有70多家中国出版单位,参展的图书有
期刊
在对外传播工作中,如何有效影响受众是重点更是难点。不管我们将传播途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等设计得如何完美,在实践中有时却往往因为国外的种种客观因素而大打折扣。然而不用迈出国门,在我们身边却活跃着一个十分渴望了解中国社会和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留学生群体。这些留学生大多会成为未来的对华友好人士,成为中外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从人际传播意义上讲,外国留学生眼里的中国和口中的中国,要远远比大众媒体传播的中国更让
期刊
虽然我喜欢看书,但远非博览群书之人。回想这些年,能够在旅途中随身携带,并且翻来覆去看,以至于封面凹印的书名都被摩掉色的,除却教科书,恐怕就是外文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之十五——《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了。  在书商纷纷抢做标题党的当下,它那不是很出挑的书名,并不太容易让读者“一见钟情”。然而,简洁、平实的序《创新中国形象的内涵与载体》扼要地点出了这本书的意义,以国家社科
期刊
编者按:本期选取《纽约时报》和新华社的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了对外传播方式方法中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讲故事和设置议题,对这两种表现手法的实际运用给出了一些启发。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一个个奇迹,也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发挥空间。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如何将中国新闻用外国读者接受和欢迎的方法传播出去,这是外宣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
期刊
37岁的郑春霞现在还记得小时候从景德镇光明瓷厂大烟囱里飘出来的黑色“雪花”。好奇的小孩子用手一接,涂在小朋友脸上,像抹了一层炭粉。大人们看见了赶忙制止,“别碰,可能是有毒的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座世界闻名的中国瓷都步入生产高峰期。市区内众多陶瓷生产企业与民居混杂,600多个大烟囱探入城市上空,相伴而生的是烧煤制瓷产生的大量黑烟和降尘,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灰霾中,从天上已看不见,人造地球卫星都拍
期刊
在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收获季节,《风云激荡的一生——张彦自传》一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捧读此书,感慨万千。书中无论是张彦老回忆自己在战争年代里所经历的战斗洗礼、见证新中国诞生而建立的业绩和自己一生跌宕多姿的成长岁月,还是记录自己在对外传播中的奋斗经历、在新闻战线上做出的非凡贡献以及内心深处于家于国于友的浓厚情感,读来都颇受教益。  张彦是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先行者、外宣工作的开拓者,优秀的新闻老战士
期刊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并未带来西方涉华舆论的明显改善,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有效应对之策成为中国传播学界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就跨文化交流在中西关系中的作用,以及面对美国全球传播的最新进展,如何打造中国全球传播体系的问题采访了美国加州杰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USA)终身教授贾文山。  交流消弭认知鸿沟  武闽:中西方存在着较大的认知鸿沟,您如何看待这一状
期刊
为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围绕党和国家外宣工作大局,更好地发挥各级外宣部门在媒体、渠道、舆情和外宣品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现有协作机制,增强对外宣传整体合力,共同促进国家外宣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10月18日至19日,2011年中国外文局全国外宣工作协作会在广西北海市举行。协作会由北海市委宣传部、北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协办,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副省级城市外宣部
期刊
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我党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观察到,2002年以后,随着中国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综合实力显著上升,海外媒体对中国的关注明显增加。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这种关注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被一些人视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中国究竟要走向何方?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样的问题,最近被反复提了出来。特别是会议召开之前,温总理接受CNN采访,中美围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