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我喜欢看书,但远非博览群书之人。回想这些年,能够在旅途中随身携带,并且翻来覆去看,以至于封面凹印的书名都被摩掉色的,除却教科书,恐怕就是外文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之十五——《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了。
在书商纷纷抢做标题党的当下,它那不是很出挑的书名,并不太容易让读者“一见钟情”。然而,简洁、平实的序《创新中国形象的内涵与载体》扼要地点出了这本书的意义,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课题之名命名的著作,当是三年研究成果之大集,有定调、收山之涵义,其学术分量也应当是最重的。
从篇章布局来看,上篇“国家形象篇”可以理解为这一研究课题的背景介绍,回答“是什么”(what)的问题。中篇“国家形象传播篇”的前两章介绍了国家形象传播渠道、机制和特点,与介绍经验与教训、机遇与挑战的后两章相结合,似可理解为成因分析,即回答“为什么”(why)的问题。而下篇“对策篇”,从名字上就非常明显,是关于对策建议的,也就是回答“怎么办”(how)的问题。如此,就将“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这一宏大的研究领域举重若轻地分解为若干问题,切口不大、意义不小、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著者在大量调研基础上,把古今中外关于国家形象塑造的概念、意义和实际操作串在一起,纵向比较、横向对照,归纳总结,打通了这一概念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打开了审视这一概念的眼界,尽管其内容多为业内所了解,但这种用时间和地理坐标叙述对比的手法,仍使人耳目一新。
从近二十页的参考文献目录不难看出,著者广泛参阅了中外文献,而且这种参阅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通过援引这些文献,综合分析,得出独立见解,表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
还让人感兴趣的,是著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不仅有传统的文献调研、内容分析等手法,也结合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等形式。这为本书增添了难得的一手资料,内容新颖、研判客观、建议实在,使得这本书确如著者所言,在全面深入探讨国家形象构建理论的基础上,从国内外的对外传播工作实践出发推出理论创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例如,在介绍各国塑造国家形象的具体做法时,不仅有对英美等发达国家做法的详尽介绍,也有对印度、巴西、南非(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做法的分类介绍,全面而又有针对性,这在以往类似的专著中是比较少见的,无论是对学者、业界还是决策者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实例的借鉴意义。
本书有个突出的特点是客观、有建设性。对所涉及的话题,把握得当,既点明了问题,更提出恳切的意见建议,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如,在谈及当前影响外界看待中国形象的主要因素时,本书在分析了意识形态分歧作为西方形成对中国偏见的主因的同时,也客观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交往对一个国家之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如果中国不切实地解决自身产品出现的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指责其他国家的别有用心,那么中国损失的将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严重的是会失去信任”(p.73)。又如,在关于危机处理的反思方面,本书提出,长期以来,政府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政治文化中的服从意识浓厚。当前中国最需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全社会危机应对机制,避免遇有危机事件时,忙忙碌碌的往往是一个政府而不是整个社会。对于“非典”、松花江水污染等事件教训的分析,也是坦诚而有益的。类似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应当讲,能够做出如此中肯的分析,不仅适用于对外经济活动,也适用于其他对外交往活动。而做出如此坦率的判断,更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做支撑。
这本书的价值,最重要的体现也与上述特点密切相关,即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出书而码字,仅此一点,就令人对本书的著者肃然起敬。在冷静分析我国国家形象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后,比照但不照搬国外成功经验,本着尊重中国国情的原则,切合实际地提出来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一些意见建议,如尊重和善用传播规律、从传播效果出发培养媒体公信力、利用新媒体塑造国家形象、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推广国家形象中的作用、加强与国外主要智库的交流、吸引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培养知华派、加强传播学与对外传播学科建设等等,客观务实,切中要害,成为本书一大亮点。
在对外传播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问题。其结果是,一方面实践者要摸着石头过河,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研究者所能提供的理论支持不足,有事后诸葛亮之嫌。《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的出版,让实践者与研究者有了一个携手共进的机会。虽然,受时间跨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书中列举的部分事例在今天看来可能略显陈旧,对新媒体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的阐述,与对其他媒体的分析相比似乎稍嫌粗浅,但对于从事对外传播的研究者和业界人士而言,这的确是一本不是教科书、胜似教科书的心血之作,值得置于案头,随时翻阅参考。
(作者系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
在书商纷纷抢做标题党的当下,它那不是很出挑的书名,并不太容易让读者“一见钟情”。然而,简洁、平实的序《创新中国形象的内涵与载体》扼要地点出了这本书的意义,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课题之名命名的著作,当是三年研究成果之大集,有定调、收山之涵义,其学术分量也应当是最重的。
从篇章布局来看,上篇“国家形象篇”可以理解为这一研究课题的背景介绍,回答“是什么”(what)的问题。中篇“国家形象传播篇”的前两章介绍了国家形象传播渠道、机制和特点,与介绍经验与教训、机遇与挑战的后两章相结合,似可理解为成因分析,即回答“为什么”(why)的问题。而下篇“对策篇”,从名字上就非常明显,是关于对策建议的,也就是回答“怎么办”(how)的问题。如此,就将“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这一宏大的研究领域举重若轻地分解为若干问题,切口不大、意义不小、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著者在大量调研基础上,把古今中外关于国家形象塑造的概念、意义和实际操作串在一起,纵向比较、横向对照,归纳总结,打通了这一概念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打开了审视这一概念的眼界,尽管其内容多为业内所了解,但这种用时间和地理坐标叙述对比的手法,仍使人耳目一新。
从近二十页的参考文献目录不难看出,著者广泛参阅了中外文献,而且这种参阅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通过援引这些文献,综合分析,得出独立见解,表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
还让人感兴趣的,是著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不仅有传统的文献调研、内容分析等手法,也结合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等形式。这为本书增添了难得的一手资料,内容新颖、研判客观、建议实在,使得这本书确如著者所言,在全面深入探讨国家形象构建理论的基础上,从国内外的对外传播工作实践出发推出理论创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例如,在介绍各国塑造国家形象的具体做法时,不仅有对英美等发达国家做法的详尽介绍,也有对印度、巴西、南非(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做法的分类介绍,全面而又有针对性,这在以往类似的专著中是比较少见的,无论是对学者、业界还是决策者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实例的借鉴意义。
本书有个突出的特点是客观、有建设性。对所涉及的话题,把握得当,既点明了问题,更提出恳切的意见建议,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如,在谈及当前影响外界看待中国形象的主要因素时,本书在分析了意识形态分歧作为西方形成对中国偏见的主因的同时,也客观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交往对一个国家之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如果中国不切实地解决自身产品出现的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指责其他国家的别有用心,那么中国损失的将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严重的是会失去信任”(p.73)。又如,在关于危机处理的反思方面,本书提出,长期以来,政府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政治文化中的服从意识浓厚。当前中国最需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全社会危机应对机制,避免遇有危机事件时,忙忙碌碌的往往是一个政府而不是整个社会。对于“非典”、松花江水污染等事件教训的分析,也是坦诚而有益的。类似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应当讲,能够做出如此中肯的分析,不仅适用于对外经济活动,也适用于其他对外交往活动。而做出如此坦率的判断,更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做支撑。
这本书的价值,最重要的体现也与上述特点密切相关,即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出书而码字,仅此一点,就令人对本书的著者肃然起敬。在冷静分析我国国家形象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后,比照但不照搬国外成功经验,本着尊重中国国情的原则,切合实际地提出来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一些意见建议,如尊重和善用传播规律、从传播效果出发培养媒体公信力、利用新媒体塑造国家形象、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推广国家形象中的作用、加强与国外主要智库的交流、吸引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培养知华派、加强传播学与对外传播学科建设等等,客观务实,切中要害,成为本书一大亮点。
在对外传播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问题。其结果是,一方面实践者要摸着石头过河,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研究者所能提供的理论支持不足,有事后诸葛亮之嫌。《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的出版,让实践者与研究者有了一个携手共进的机会。虽然,受时间跨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书中列举的部分事例在今天看来可能略显陈旧,对新媒体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的阐述,与对其他媒体的分析相比似乎稍嫌粗浅,但对于从事对外传播的研究者和业界人士而言,这的确是一本不是教科书、胜似教科书的心血之作,值得置于案头,随时翻阅参考。
(作者系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