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发展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深厚的软实力,在提升治国理政能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德孝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在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过程中都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关键词:德孝文化 社会治理 孝道大餐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21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诠释的思想观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的时代魅力。因此,本文以新乡县朗公庙镇的“孝道大餐”活动为例,介绍该镇依托传统的德孝文化资源,依托“孝道大餐”活动的开展对村容村貌的改善带来的极大变化,探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基层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的积极影响。
一、朗公庙镇“孝道大餐”活动概况
(一)朗公庙镇基本情况
新乡县朗公庙镇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南10公里,107国道“日月同辉”标志处,东邻关堤乡、古固寨镇,西毗七里营镇,南与原阳县接壤,北靠新乡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镇61800亩耕地,总面积802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该镇连续六年被评为“市、县计划生育先进乡(镇)”;1996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康乡(镇)。
然而,具体的基层治理中,由于受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影响,镇党委领导干部十分苦恼,常常感觉压力甚大,分身乏术。随着十八大的召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镇党委经过分析,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德孝文化在基层,特别是农村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河北省邢台市孙家寨孝亲大餐,决定在本镇所辖各村逐步开展和推广“孝道大餐”活动。
(二)孝道大餐活动简介
新乡县朗公庙镇的“孝道大餐”活动是镇政府着力实施“弘扬孝文化、实现中国梦,以德治镇,建设幸福美丽朗公庙”规划的重要载体之一。自2016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全镇开展 “孝道大餐遍乡村工程”,并逐步在29个行政村,每村在每个月选择至少一天举办“孝道文化大餐”,把全村65岁以上老人请到村委会吃饺子、看大戏,享受精神、物质双重大餐。
“孝道大餐”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依靠发动村民为65岁以上老人包饺子,以达到孝老爱亲的教育目的,整个活动的核心工作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包饺子”,包饺子也是乡里乡亲都会的一门技能。
每个村在刚开展这项活动时,整个活动的流程设计和操作都有朗公庙镇的老义工们在活动现场帮带教,使得每个村子都能培养出有本村特色的义工团队,比如:大泉村的义工团队特色是年龄大,平均年纪在65岁以上,而毛庄村的义工团队特色是有活力,平均年纪在30多岁。
(三)活动可复制性强
“孝道大餐”活动的可复制性很强。目前不仅兄弟村、兄弟镇,甚至外市的一些村镇和外省的一些社区都纷纷前来学习、复制。比如获嘉县的一些社区村镇已经开始开展这项活动;焦作市孟州的一些村镇的“孝道大餐”也如火如荼,并受到焦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争相报道学习;湖南岳阳的一些社区邀请了朗公庙的志愿者去帮助组织策划“孝道大餐”进社区活动等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取得很好的效果。
同时,“孝道大餐”活动开展的成本也不高。经过朗公庙志愿者的计算,每顿“孝道大餐”的经济成本其实并不高,每人核到两块多钱。因为考虑到安全和口味的原因,“孝道大餐”的饺子必须是素馅,而且包饺子的人力成本更不用考虑,因为这本来就是一次孝敬老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都是义务劳动。如果按本村65岁以上的老人有100位,那这次活动成本只有二三百块钱,这是村委会甚至个人完全有能力支配的数目,因此举办“孝道大餐”成本比较低。
按照朗公庙已经开展“孝道大餐”活动的几个村庄的经验来看,随着各村“孝道大餐”活动的开展,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都会积极主动地承担这项活动的经费,因此村两委的负担也会比较小。
“孝道大餐”活动旨在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道”,让子女们切身感受到“百善孝为先”。同时,爱心浓浓的饺子,爱心浓浓的乡土情,也让村里的老年人吃出了健康好心情。朗公庙镇政府通过以点带面,让全镇所辖各村的老人都来享受“孝道大餐”,把全镇建成一个孝亲敬老的实践大课堂,建成一个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二、德孝文化对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
近几年,因民生诉求引发的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有效防范并妥善处理好这一类事件,实现维权与维稳的统一,朗公庙的“孝道大餐”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上的借鉴。
通过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群众调研发现,开展“孝道大餐”活动的村庄在整体村容、村貌和村民风气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村里矛盾少了,村级治理也更容易。具体来说主要有:
(一)有助于密切干群、党群关系
在基层治理中,特别是在对农村的管理工作中,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常常是困扰基层干部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作为一名村干部,上级发的补助毕竟有限,甚至还不够在村里随份子的,村干部也要养家糊口,因此就不可能跟村里的每一户老大爷老大娘们经常去唠唠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但是通过这项活动,村两委班子成员、村里的共产党员都参与进去,俯下身去给老人们端碗饺子,碰见走路不方便的老人,顺手搀扶一下,老人们也很开心,他们也会回家跟自己的孩子们说村干部不错,村里的党员不错。这样就拉近了和村民们的距离,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心味儿”更近了,这样就很好地改善和密切了干群和党群关系。
(二)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朗公庙镇以弘扬中华优秀的“孝”文化来感化和教育村民,日积月累,就会对村民产生深刻的影响,比如大泉村71岁的荆东海老人,以前是一个老上访户,在一起邻里纠纷中,因为对村里的处置不满意,经常跑去上访,但是通过“孝道大餐”和道德讲坛活动的开展,他的思想出现了转变。据他本人说他不去上访是因为他发现村里和镇里的干部不图名不图利地为大家举办这些活动,让大家感受到了温暖,他也知道了什么是真的对了,什么是错了,因此停止了多年的上访,并成功转型为一名优秀的义工,虽然自己是一名老人,但是却奔波在各村为老人们服务。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农村经常出现婆媳、邻里关系的问题,有时候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却产生了很大的隔阂。农村人都好面子,通过“孝道大餐”活动,经常会出现如果家里的老大媳妇去给公公婆婆包饺子了,那么老二媳妇也会争着去给老人包饺子,最终让两个儿媳开始比较起谁对老人更好,而且通过这个“孝道”活动的传播,让儿媳们明白自己也有老的时候,因此也会更加孝顺老人,这样一来这些婆媳关系问题就顺利解决了。邻里关系的处理也是如此,包饺子活动热闹非凡,是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协调的一项活动,因此在相互帮助和接受孝老爱亲教化的过程中,邻里矛盾也会慢慢化解。
在实践中,特别是村干部通过策划参加本村的“孝道大餐”活动,俯下身、积极干,转变了以前自己只负责指挥工作的思想,而是参与其中,親自干,转变成为一名真正的公仆。这也符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中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化,因为其根本就是干部由指挥到服务的转化。
三、德孝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的路径
由新乡县朗公庙镇的“孝道大餐”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可以看出,德孝文化参与社会治理主要途径是通过教育、感化、引导的方式,为人们传递正能量,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进而内化为一种自我约束的力量。这种内化于心的道德力量一旦形成,将能够长期发挥自律作用,从而达到不断修身正己和自我完善的状态。[1]
(一)重视德孝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
如果说达到良好的社会治理,创造全社会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环境是目标,那么通过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就是重要的实现途径。因此,要想实现德孝文化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就需要政府不断加强对德孝文化的重视,真正推动德孝文化建设成为一个体系。只有这样,德孝文化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思想源泉。而政府可以通过对德孝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广泛的群众形成德孝观念。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学习推广“孝道大餐”活动、各城乡社区定期举办道德讲堂、选举德孝文化践行大使、开展德孝文化宣讲会等等,大力推广德孝文化。
(二)巩固德孝文化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中的地位
如果将“德孝”文化理念拆开来看,它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的升华,因此我们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因此,实现德孝文化与社会治理结合,需要紧紧抓住德孝文化内涵以及社会治理总目标。
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的养老问题就是德孝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巩固德孝文化在实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中的地位,是实现德孝文化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的途径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农村养老问题就不仅仅是体制和制度问题,而是增加了道义支撑和德孝文化的主导。
(三)在社会治理中全面渗透德孝文化
德孝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展现的,其社会效果不容易估量,但是却能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测评。因此,要让德孝文化成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和重要推动力,而不是将他们割裂开来。
社会治理进行得有成效,可以归结为是社会治理方法起了重要作用,而方法背后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指导。因此,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将德孝文化有效渗透到社会治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德孝文化的渗透,有效实现它和社会治理的对接。
四、结语
德孝文化的弘扬,可以极大促进基层农村(社区)社会风气和村容村貌的改善,从而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德孝文化发展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共同推进,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德孝传统、构建文明和谐社会,都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 洁.德孝文化与社会治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
责任编辑:孙 瑶
关键词:德孝文化 社会治理 孝道大餐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21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诠释的思想观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的时代魅力。因此,本文以新乡县朗公庙镇的“孝道大餐”活动为例,介绍该镇依托传统的德孝文化资源,依托“孝道大餐”活动的开展对村容村貌的改善带来的极大变化,探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基层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的积极影响。
一、朗公庙镇“孝道大餐”活动概况
(一)朗公庙镇基本情况
新乡县朗公庙镇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南10公里,107国道“日月同辉”标志处,东邻关堤乡、古固寨镇,西毗七里营镇,南与原阳县接壤,北靠新乡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镇61800亩耕地,总面积802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该镇连续六年被评为“市、县计划生育先进乡(镇)”;1996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康乡(镇)。
然而,具体的基层治理中,由于受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影响,镇党委领导干部十分苦恼,常常感觉压力甚大,分身乏术。随着十八大的召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镇党委经过分析,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德孝文化在基层,特别是农村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河北省邢台市孙家寨孝亲大餐,决定在本镇所辖各村逐步开展和推广“孝道大餐”活动。
(二)孝道大餐活动简介
新乡县朗公庙镇的“孝道大餐”活动是镇政府着力实施“弘扬孝文化、实现中国梦,以德治镇,建设幸福美丽朗公庙”规划的重要载体之一。自2016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全镇开展 “孝道大餐遍乡村工程”,并逐步在29个行政村,每村在每个月选择至少一天举办“孝道文化大餐”,把全村65岁以上老人请到村委会吃饺子、看大戏,享受精神、物质双重大餐。
“孝道大餐”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依靠发动村民为65岁以上老人包饺子,以达到孝老爱亲的教育目的,整个活动的核心工作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包饺子”,包饺子也是乡里乡亲都会的一门技能。
每个村在刚开展这项活动时,整个活动的流程设计和操作都有朗公庙镇的老义工们在活动现场帮带教,使得每个村子都能培养出有本村特色的义工团队,比如:大泉村的义工团队特色是年龄大,平均年纪在65岁以上,而毛庄村的义工团队特色是有活力,平均年纪在30多岁。
(三)活动可复制性强
“孝道大餐”活动的可复制性很强。目前不仅兄弟村、兄弟镇,甚至外市的一些村镇和外省的一些社区都纷纷前来学习、复制。比如获嘉县的一些社区村镇已经开始开展这项活动;焦作市孟州的一些村镇的“孝道大餐”也如火如荼,并受到焦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争相报道学习;湖南岳阳的一些社区邀请了朗公庙的志愿者去帮助组织策划“孝道大餐”进社区活动等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取得很好的效果。
同时,“孝道大餐”活动开展的成本也不高。经过朗公庙志愿者的计算,每顿“孝道大餐”的经济成本其实并不高,每人核到两块多钱。因为考虑到安全和口味的原因,“孝道大餐”的饺子必须是素馅,而且包饺子的人力成本更不用考虑,因为这本来就是一次孝敬老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都是义务劳动。如果按本村65岁以上的老人有100位,那这次活动成本只有二三百块钱,这是村委会甚至个人完全有能力支配的数目,因此举办“孝道大餐”成本比较低。
按照朗公庙已经开展“孝道大餐”活动的几个村庄的经验来看,随着各村“孝道大餐”活动的开展,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都会积极主动地承担这项活动的经费,因此村两委的负担也会比较小。
“孝道大餐”活动旨在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道”,让子女们切身感受到“百善孝为先”。同时,爱心浓浓的饺子,爱心浓浓的乡土情,也让村里的老年人吃出了健康好心情。朗公庙镇政府通过以点带面,让全镇所辖各村的老人都来享受“孝道大餐”,把全镇建成一个孝亲敬老的实践大课堂,建成一个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二、德孝文化对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
近几年,因民生诉求引发的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有效防范并妥善处理好这一类事件,实现维权与维稳的统一,朗公庙的“孝道大餐”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上的借鉴。
通过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群众调研发现,开展“孝道大餐”活动的村庄在整体村容、村貌和村民风气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村里矛盾少了,村级治理也更容易。具体来说主要有:
(一)有助于密切干群、党群关系
在基层治理中,特别是在对农村的管理工作中,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常常是困扰基层干部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作为一名村干部,上级发的补助毕竟有限,甚至还不够在村里随份子的,村干部也要养家糊口,因此就不可能跟村里的每一户老大爷老大娘们经常去唠唠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但是通过这项活动,村两委班子成员、村里的共产党员都参与进去,俯下身去给老人们端碗饺子,碰见走路不方便的老人,顺手搀扶一下,老人们也很开心,他们也会回家跟自己的孩子们说村干部不错,村里的党员不错。这样就拉近了和村民们的距离,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心味儿”更近了,这样就很好地改善和密切了干群和党群关系。
(二)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朗公庙镇以弘扬中华优秀的“孝”文化来感化和教育村民,日积月累,就会对村民产生深刻的影响,比如大泉村71岁的荆东海老人,以前是一个老上访户,在一起邻里纠纷中,因为对村里的处置不满意,经常跑去上访,但是通过“孝道大餐”和道德讲坛活动的开展,他的思想出现了转变。据他本人说他不去上访是因为他发现村里和镇里的干部不图名不图利地为大家举办这些活动,让大家感受到了温暖,他也知道了什么是真的对了,什么是错了,因此停止了多年的上访,并成功转型为一名优秀的义工,虽然自己是一名老人,但是却奔波在各村为老人们服务。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农村经常出现婆媳、邻里关系的问题,有时候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却产生了很大的隔阂。农村人都好面子,通过“孝道大餐”活动,经常会出现如果家里的老大媳妇去给公公婆婆包饺子了,那么老二媳妇也会争着去给老人包饺子,最终让两个儿媳开始比较起谁对老人更好,而且通过这个“孝道”活动的传播,让儿媳们明白自己也有老的时候,因此也会更加孝顺老人,这样一来这些婆媳关系问题就顺利解决了。邻里关系的处理也是如此,包饺子活动热闹非凡,是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协调的一项活动,因此在相互帮助和接受孝老爱亲教化的过程中,邻里矛盾也会慢慢化解。
在实践中,特别是村干部通过策划参加本村的“孝道大餐”活动,俯下身、积极干,转变了以前自己只负责指挥工作的思想,而是参与其中,親自干,转变成为一名真正的公仆。这也符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中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化,因为其根本就是干部由指挥到服务的转化。
三、德孝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的路径
由新乡县朗公庙镇的“孝道大餐”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可以看出,德孝文化参与社会治理主要途径是通过教育、感化、引导的方式,为人们传递正能量,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进而内化为一种自我约束的力量。这种内化于心的道德力量一旦形成,将能够长期发挥自律作用,从而达到不断修身正己和自我完善的状态。[1]
(一)重视德孝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
如果说达到良好的社会治理,创造全社会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环境是目标,那么通过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就是重要的实现途径。因此,要想实现德孝文化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就需要政府不断加强对德孝文化的重视,真正推动德孝文化建设成为一个体系。只有这样,德孝文化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思想源泉。而政府可以通过对德孝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广泛的群众形成德孝观念。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学习推广“孝道大餐”活动、各城乡社区定期举办道德讲堂、选举德孝文化践行大使、开展德孝文化宣讲会等等,大力推广德孝文化。
(二)巩固德孝文化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中的地位
如果将“德孝”文化理念拆开来看,它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的升华,因此我们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因此,实现德孝文化与社会治理结合,需要紧紧抓住德孝文化内涵以及社会治理总目标。
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的养老问题就是德孝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巩固德孝文化在实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中的地位,是实现德孝文化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的途径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农村养老问题就不仅仅是体制和制度问题,而是增加了道义支撑和德孝文化的主导。
(三)在社会治理中全面渗透德孝文化
德孝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展现的,其社会效果不容易估量,但是却能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测评。因此,要让德孝文化成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和重要推动力,而不是将他们割裂开来。
社会治理进行得有成效,可以归结为是社会治理方法起了重要作用,而方法背后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指导。因此,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将德孝文化有效渗透到社会治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德孝文化的渗透,有效实现它和社会治理的对接。
四、结语
德孝文化的弘扬,可以极大促进基层农村(社区)社会风气和村容村貌的改善,从而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德孝文化发展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共同推进,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德孝传统、构建文明和谐社会,都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 洁.德孝文化与社会治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