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无论从历史发展角度还是社会需要上讲,当代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是当代教育走向全世界、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条件。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因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较差导致的悲剧时有发生,关注其心理健康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引起了广泛关注。掌握并了解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才能够真正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笔者试在文中对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工作压力日益升级。心理问题频频发生,心理健康已然成为决定人才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学生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社会未来的实践者,但同时,因其年龄尚处于青少年时期,心智发展尚不健全。同时,象牙塔内的生活比较单一,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诸如学业负担、生活负担或就业难题时,甚至处于成长过程中所特有的叛逆期、有青春期烦恼时,压力累积,心理上不堪重负,导致问题出现。如今,因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致的社会案件,如马加爵事件、北大学子弑母等,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刻不容缓。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大学生心理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缺少应有的重视、心理教育让位学术教育等问题,导致国内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欠佳,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不受重视,管理不规范
  虽然教育部曾数次通过调整政策、下发通知文件等方式,呼吁并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采取措施塑造健康大学生心理,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也大力倡导落实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大多数高校也能积极参与其中,成立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实事求是的说大多不够深入也不够“接地气”,是学校完善机构建设上的一种形式,而非是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需要疏導时的第一选择。部分学校号称心理部门建设“三有”(专门地点、专项经费、专门人员编制),实则未发挥其应有之意,形同虚设,其工作大多通过发放一些心理测试,抽样建立档案的方式进行,到上级教育部门进行检查时好有据可交。还有部分学校虽然落实了部分工作,但未真正深入学生,不能及时总结经验,也未进行先进性的学习,也可以说心理建设工作似有似无,导致说的比做的好。实践中,高校心理辅导机构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特别专业的实践从业经验,理论知识还不够专业和丰富,实践经验也相对匮乏,以为聊聊天就能打开学生心扉,讲讲经验就能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既不科学制定心理疏导方案,也没有制定心理状况辅导方案。仅仅靠阅历、经验和书本理论,相对简单的方式来开展心理工作,从表面上看无懈可击,但实质上存在诸多问题。还有的学校对全部学生发放心理测试问卷,但并没有事后的综合分析、测评环节,敷衍了事,随便放入档案便封之大吉,这也就导致无法通过真实测试结果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心理动向,更不用说利用测试结果分析进行教学改革或教学调整了。上述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门的方式,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反而引发学生对此类工作的轻视和抵触。
  (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内容不系统
  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即心理教育实践中被同化为道德思想教育,将二者等同不利于高校建设专业化心理辅导部门,其主要表现有:首先,在专业人员方面,以政治教师代替专业心理工作者,缺乏心理学方面的深造和进修体验。其次,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往往通过德育道理的讲述代替心理学知识,将学生心理问题和德育胸襟不够开阔等或违反传统价值观问题混淆,导致可能把一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德育教育不够深入,忽视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生理问题,无法对症下药。三是,对于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解决方式大多凭借经验,以传统价值观角度,通过说教、劝阻等方式进行,从政治角度、思想层次和品德言行层次处罚,忽视心理原因,将传统道德观代替科学心理辅导。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工作者大多以师长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说教,不能让学生完全放松并取得其信任,也就无法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倾听。甚至,在学生倾诉心理问题或压力时,不能以心理工作者的角度通过疏导的方式为其解决问题,而是不自知的通过师长的权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忽视其心理状态,反而会对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病情雪上加霜。混淆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让心理教育流于表面,开展“新瓶装旧酒”的表面工作,违背建设心理辅导机构的初衷,反而会使学生忽视心理课程或产生不能直视心理健康状况的畏难心,甚至延误对存在心理危机学生的及时治疗、疏导,不利于塑造学生健康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偏理论,实践性不强
  虽然一些学校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塑造人才性格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单独的学科列入教学课程之中,并进行考核和测评,将其作为专门课程之一。但教育方式大多通过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依照书本讲解进行,学生通过修学分和计算课时的方式完成学习,只要能通过相应的期末考试即可获得此门课程的学分。讲授内容主要依据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大抵是心理学是什么、重要性和原理分析等,注重系统教学,缺乏实践案例讲解和分析。应付期末考试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目的,待自己或身边同学真正遇到心理问题时,因缺乏实践经验或忘记理论知识,不能真正转化成塑造健康心理的知识武器。
  (四)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不合理
  首先,存在心理辅导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够深入学生,也缺少和学院的沟通。其次,部分高校领导和工作者缺乏认识,以为心理辅导工作应由其部门全权负责,对学生教育时缺乏相关意识的渗透,使心理辅导机构孤立无助,缺乏来自领导和其他老师的配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及时纾解。三是,心理辅导部门和思想德育教育不能相互配合,共同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健康心理,德育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各不相干,无法形成合力。四是,缺乏对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和现代化理论学习,没有对学生特有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工作者只能自己领悟分析如何提升实践专业化和效率。五是,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养成要通过专业心理教师来完成。很多学校没有认识到此,以为单一的心理课程设置即能够完成心理健康塑造工作。此类单元化的心理辅导工作,无法完成系统化心理辅导,利用多元资源,形成全员关注心理状况的教育氛围,导致心理辅导工作效率不高。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对策研究
  (一)加强重视与指导教育
  地方教育部门应同本区域内高校达成一致共识,共同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推动全民健康才能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教育部门和负责人员需要主动落实好心理辅导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到重点工作中,做好计划和规程。在落实工作中要注意经验总结和案例典型推广,以下列观念为原则:第一,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即是知识理论的传授,也是教育理念的普及,应该涵盖在一切的教育行为之中,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均应秉持的育人理念。第二,心理辅导工作不应仅出现在因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社会案件发生时才为之的亡羊补牢工作,而应渗透在教育工作日常之中,不但重点面向有心理隐患的同学,还应未雨绸缪的面向全体同学,以预防为主,防范结合的理念,最终完成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心理塑造工作,综上,心理教育需要以教育为主、治疗为辅。第三,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项综合的教育工程,非是单一的心理机构或心理教育人员的工作,乃是所有教职员工的工作职责所在,同时也需要广大同学的共同参与,将其贯穿在整个教育环节之中。教育主管部门应连同高校做好心理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家长、学生都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正视心理隐患。第四,一定要注意区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区别,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都不能将二者简单等同,同时也需要从二者的共通之处找关联,将二者有机结合,互助互补,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养成。
  (二)加快转变教育思维
  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师,均要认识到教书育人的本质,如今时代,为人师表者日常教学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应包括综合的“育人”,即德智体美劳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培育。和小初高教师相比,高校教师有所区别,他们不但需要涵盖所有教师职责,传道受业解惑,讲授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要成为大学生开启智慧,让他们能够顺利的从象牙塔走出,迈向社会这个更复杂的环境,面对各种压力。所以,高校教师更应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这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也需要教师本身具备一定的心理常识和知识,但实践中,绝大部分教师没有此类意识,单一的承担教学责任,割裂其和心理教育部门的紧密关联,在教学生活中,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就不能挖掘学生主观心理,依赖传统教学方式,通过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使得学生参与度不足,参与热情也较低。综上,可通过多元化心理教育方式进行改善。首先,学校及校领导要重视心理教育,对所有师生开展心理讲座和宣传,增强其对此的认识,改变传统的一元化心理教育观念,让所有教职工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关注学生心理状态人人有责,在教学和生活中能够主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教师要主动学习心理学,特别是青少年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当下学生心理特点,在对自身进行心理建设之后,才能逐步提升教育意识,通过心理观察、心理教育等方式,在教育和生活中,关注学生成长,真正的教书育人。
  (三)开展实践活动教学
  五光十色的校园学习生活,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素材和案例,通过对此利用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能夠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提升其精神面貌、思想觉悟,也能缓解其心理压力,消除可能的心理隐患。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效用。合理统筹、按期部署活动项目、内容上要以塑造学生健康心理为主,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参考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提升心理教育的效率,保证心理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活动应为学生所认可的方式进行并乐意参与其中,开展一些可以为学生们沟通、交流提供平台的活动,例如素质拓展活动、趣味运动会和读书会等。活动内容要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能正确对待竞争、积极展示自我,真正享受到大学生活的快乐,润物无声的培养其健康积极的心理。高校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的方式组织校园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组织,学生更了解学生的心理,更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活动,不仅能丰富校园生活,也从同窗的角度给予彼此平等的关爱。
  (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制
  完善的心理教育组织机构是心理教育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一个完整的心理教育链条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部可以牵头组织建立专业性较强的心理辅导机构,对高校心理健康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指导。同时,地方教育部门也应积极参与,建立对接的主管部门,条件受限情况下,也应指定专门负责小组,通过专业化和专门化的主管机构,提升高校心理教育组织的工作效率。
  其次,高校内部需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小组,小组隶属于学生工作部门,并聘请专家,由本校的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共同参与,按章制定和落实心理教育工作开展计划和情况。
  接下来,在学生群体中由心理健康小组组织成立大学生心理社团,作为学生会的一部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建立健康协会和服务队,邀请志愿者参与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详细划分教学、科研、咨询三个部分,各个部分专人负责。心理社团的工作是负责塑造全校师生的健康心理。
  最后,不同的院系要配备心理咨询室,由专业心理辅导人员负责,具体辅导前来咨询的学生,帮助其解开心结。
  三、结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的基础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调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想要获得实效,应邀请多元化主体参与,改变如今的一元化主体教育体系。由传统的“亡羊补牢”式向现代的健康养成式转变。综合分析健康心理和健康问题形成原因,科学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积极作为,让大学生能够提前适应社会。通过上述方式,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并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李盟.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和对策研究[J]. 才智, 2017(27):75.
  [2]黄鹏宇. 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才智, 2018(14):148.
  [3]林淑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1):86-90.
  [4]王海涛.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 文存阅刊, 2017(8):105.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些年,国家的支持与扶持大学生群体创业政策的陆续出台,为响应国家号召,大学生群体进行创业的人数逐年递增。本文就是以大学生开办情商咨询培训公司创业的实践展开研究,笔者即为该项目的组织与参与的大学生和指导教师,我们将从大学生情商咨询培训公司创业现状入手分别阐述大学生情商咨询培训公司创业的优势与不足,然后笔者就以我们文化产业专业的创业情商培养的创业实践为例,探索创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来展开详细论述。
期刊
摘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仁政”思想的精髓。他在充分吸收借鉴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和孔子“仁者爱人”思想之后,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民本思想。如今,构建和谐社会大势所趋,研究孟子的民本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民本思想;内容  一、孟子民本思想的产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词见于《尚书·五子之歌》,是对民本思想的最早阐释。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滥觞。周朝代统治者
期刊
摘要:舞蹈是一门十分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舞台艺术学科,舞者的丰富情感都蕴藏在舞蹈的肢体动作之中,这门舞台艺术其自身也充满着丰富的底蕴内涵,有着极高的表现丰富度,它也与多种异国文化和风情相结合。中职(中专)院校大多有以舞蹈为主要学科或重点学科的院校。由于院校的自身特点,中职学生的舞蹈技巧或是动作完成度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就现在的这个时代来说,舞蹈技巧或是舞蹈能力已不再是评判舞蹈优劣的唯一标准,舞蹈艺术
期刊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具有古老、普遍以及很强的感染力等特征,人们往往喜爱用音乐来表达思想和内心情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音乐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听音乐、感受音乐以及创作音乐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并与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本篇论文就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初中音乐的教学进行分析,力求能够通过对音乐的创新与改造,使高中音乐课程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学科对其自身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现在高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统一教学难免对学生的天赋造成一定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分层式的教学可以将学生模块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质;高中数学;分层教育;方法策略  引言:  在现在的教育中,国家越来越提倡个性化的教育。分层教育便是一个很好的关于个性化教育的
期刊
摘要:现如今,虽然社会发展极其迅速,但在儿童心理健康指导方面还是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此外还受到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极大程度上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人格的培养,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儿童出现了自私、任性、心理脆弱、自控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很有可能影响一代人的素质。  关键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  引言:  心理健康事实上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从广义上来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具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等优秀品质是班主任的基本任务。在所有学科中,语文这一门学科的社会性是最强的。换句话说,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养。这一点与班主任的工作性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班主任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科学性的方法来认知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教书”和“育人”的目标。学生的德育教学有80%是由班主任负责的,工作量的增加会导致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各学校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心理学,逐渐的小学教育心理学成为小学阶段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也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事实上教育心理学对于改善教学方法、正确分析小学生的心里状态、提升学习效率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教育心理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实施快乐教学与希望教学,目前针对这方面的关注还远远不足,因此,笔者通过对小学教育心理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做
期刊
摘要:综合语与分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较为显著的特点,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基于Dear Life 的英语原文与汉语译文,从句类层面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三个方面对比分析英语与汉语的语言特征,探寻中英思维方式差异。  关键词:综合语; Dear Life; 分析语;思维方式  1.引言  连淑能指出,“综合语(Synthetic language)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示语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世界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综合的素质,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巨大的压力。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因为心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从而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合理的处理好社会中的情感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学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心理
期刊